《品格的力量》46 責任感源於正義感

28

「我躺在床上,夢想著生活是多麼甜美;猛然醒來,我才發現生活就是責任和義務。」

「責任和義務,這是多麼奇妙的字眼,在它面前,任何阿諛奉承都是多餘的,任何威脅利誘都是可笑的,任何人,只要保持著自己內心原本率直的天性,即使這種率直的天性有時並不那麼順從、馴服,但只要你仍然童心未泯,盡職盡責,人們都會由衷地對你表示尊敬。在責任和義務面前,其他的一切欲求最終都會低下頭來,不論在此之前,其他的各種欲求曾多麼不安地在內心騷動過!」──康德註1

「生命多麼幸福,教育多麼令人陶醉,

生命的意志屬於自己!

內心誠實的思想是每個人最堅強的武器,

本真自然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激情和狂熱並非人類的主人,

靈魂時時在為死亡作準備;

在這個世界,我珍愛

我的榮譽和我的生命!」

「人之可貴在於掙脫奴隸般的鎖鏈,

拋棄一切猶疑和恐懼,去追尋生命的希望,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為世俗的念頭所困,

什麼都不曾擁有的人,他就擁有一切!」──沃頓

他說不是就是不是,

他說是就是是。

但他從不輕易作出判斷,

他的思想和言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的言行,他的誓約,他的每一項保證,

都是如山岳般挺立。──斯泰恩男爵的墓誌銘

【責任感源於正義感】

責任感根源於人們的正義感──這種正義感源於人類的自愛,這種自愛之情乃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

職責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任何不願敗壞自己的聲譽、不願最終破產的人,都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職責是一種不可推卸的義務──或者叫債務──每個人都應該終其一生透過自覺的努力和決然的行動來履行的義務,或者說免除自己的債務。

責任和義務與人們的生活是不可分離的

職責貫穿每一個人的一生。在家中,一方面,孩子們對父母親有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父母親對自己的子女也有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同樣地,夫妻之間、主僕之間都有各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社會上,作為朋友或鄰居,人們之間都有各自的責任和義務,雇主和雇工、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也各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因此,」聖.保羅註2說,「每個人都應該各盡其責;向應該進貢的人進貢;向應該提供勞役的人提供勞役;對應該感到畏懼的人表示害怕;對應該尊敬的人表示尊敬。不要欠人家任何東西,而應該彼此相愛;愛存在於每一個人的本性之中。」

責任伴隨每一個人生命的始終。從我們來到人世間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時刻刻要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對上司的責任和義務,對下屬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對同事的責任和義務──對人的責任以及對上帝的責任。凡是有人生存和活動的地方,都有我們人類應盡的責任,責任和義務與人們的生活是不可分離的

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尊卑貴賤,男女老少,都只是一名普通的服務員,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別人的幸福,我們應該利用上天賦予我們的能力來履行職責。

責任感是道德的黏合劑

持久而良好的責任觀念,是每個人應具備最起碼的品德,也是一個人的最高榮譽,因為每一個高姿態的人,都必須靠這種持久的責任觀念來支撐。沒有持久的責任觀念,人們就會在逆境中倒下去,在各種引誘面前把持不住自己;而一旦具有牢固而持久的責任觀念,最軟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在逆境中會勇氣倍增,在引誘面前能不為所動。

「責任感,」詹姆遜夫人說,「是把整個道德大廈連接起來的黏合劑;如果沒有責任感這種黏合劑,人們的能力、善良之心、智慧、正直之心、自愛之心和追求幸福之心都難以持久;這樣的話,人類的生存結構就會土崩瓦解,人們就只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之中,獨自哀嘆。」

責任感根源於人們的正義感──這種正義感源於人類的自愛,這種自愛之情乃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職責並非人們的思想感情,而是人的生命的主導原則;這一原則貫穿在人類的全部行為和活動之中,受制於每一個人的道德良心和自由意志。

良心是心靈聖殿中的道德統治者

一個人的道德良心,體現在他所履行的責任之中。如果沒有道德良心來對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加以規範,那些才智逼人的天才之士也可能誤入歧途,變得一無是處。只有道德良心才能匡正一個人的行為,只有人自己的意志才能使他變得誠實和正直。

因此,良心是心靈聖殿中的道德統治者──它使人們的行為端正、思想高尚、信仰正確、生活美好──只有在良心的強烈影響下,一個人崇高而正直的品德才能發揚光大。

沒有堅強意志的支持,良心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任何人的意志都可以在正道與邪道之間自由選擇,但如果沒有與之相應的決定性行動,任何選擇都是純意識,不會產生任何現實的效果。

如果一個人的責任觀念很強,行為過程又十分明晰的話,在良心支撐下的頑強意志,就會促使他沿著既定的方向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地去達到自己的目的。萬一最終失敗了,人們也可以因為自己盡了職責而問心無愧。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七章 克盡職守塑造平凡而卓越的人生

(註1) 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德語: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並且影響後世,誕生了新康德主義。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理性主義法蘭西斯·培根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註2) 聖·保羅:
(Saint Paul,約3年—67年),保羅在羅馬天主教聖經思高譯本譯作保祿。原名掃羅(Saul),因家鄉為大數,所以根據當時的習俗也被稱為大數的掃羅(Saul of Tarsus),悔改信主後改名為保羅。天主教廷將他封聖,提到他時常稱聖保羅,但新教則通常稱他為使徒保羅。他是神所揀選,將福音傳給外邦人的使徒,也被歷史學家公認是對於早期教會發展貢獻最大的使徒。他一生中至少進行了三次漫長的宣教之旅,足跡遍至小亞細亞、希臘、義大利各地,在外邦人中建立了許多教會,影響深遠。在羅馬天主教及聖公會,其紀念聖日為6月29日,與聖彼得聯合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