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力量》6 榜樣的感染力

50
好榜樣在人群中是具有勇敢氣魄的人,對怯懦者是一種鼓勵,產生一種召喚力和感染力。

每一個積極努力的舉動都會作為一個好的榜樣,在人群中產生一定的感染力。那些在人群中有著勇敢氣魄的人,對怯懦者是一種鼓勵,產生一種召喚力和感染力,同時使得怯懦者將他們視為楷模,從而採取積極有效的行動,縮小與這些擁有品德的人的距離。

從兩個戰鬥實例,窺見好榜樣的影響力。

我們能從納皮爾所講的一次親身經歷的戰鬥中窺見一二。在維拉戰鬥中,當西班牙軍隊的中央部分被法軍衝破,而且雙方陷入激烈的混戰時,一位名叫哈威洛克的年輕軍官從陣營中衝了出來,一邊揮舞著他的軍帽,一邊聲嘶力竭地號召在視野範圍內的西班牙士兵跟隨他衝殺。

只見哈威洛克士官用靴刺踢馬,躍過了保護法軍前線的障礙物,勇往直前地浴血拼殺。這時,西班牙軍隊的士氣空前高漲,一群群的士兵奮勇向前,跟著哈威洛克士官衝殺了過去,邊衝邊歡呼「EL Chico bravo!(好男兒)」。最後,在哈威洛克士官的指揮下,經過了一場突擊式的奮勇衝殺,西班牙軍隊轉敗為勝,擊潰了不可一世的法軍,將他們趕到了山下。

不獨如此,納皮爾還提到了另一個同樣關係到品格影響力,且引人入勝的場面。有位年僅19歲,名叫愛德華·弗利爾的年輕士兵,雖然他的年齡不到20歲,但是他所經歷的戰鬥突圍,卻遠遠地超過了他的年齡數目。

有次,在紐維爾戰鬥中,因為瘦小,加上容貌稚嫩,以致西班牙的士兵常常拿他開玩笑逗樂,說他女扮男裝,一口娘娘腔,還是個沒有更換幼齒的小屁孩。然而,他卻生龍活虎、英勇無畏,在與敵人短兵相接時,能不動聲色,冷靜地取下敵人的首級,贏得了那些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老兵的賞識和認可。

一旦這些士兵進入戰爭狀態,連老兵就像「小孩子扮家家酒」一樣,惟哈威洛克的馬首是瞻,聽命於前,隨他拼殺。

善行者有威望,贏得人們的信任與支援。

在日常生活中,情形也是如此。善良的人和偉大的人一樣,常常受人追隨、令人膜拜。因為他們有一種能力,或者說是一種品行,他們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從而煥發身邊的人的鬥志,鼓舞人們、振奮人們,當然他們自己也得到了人們的追隨。

打一個形象而直觀的比喻,這些有善行的人,他們身上凝聚的威望,就同慈善活動中德高望重的人一樣,得到人們的信任,贏得人們的支援。如果讓一個精力充沛而且品格高尚的人處於受人信賴的權威位置,那麼,在他手下謀職的每一個人都會感覺到權力的增大、品格的強大。

切沙姆被任命為內閣成員時,所有的政府部門人員都有一種切身的感受,那就是受到了切沙姆本人的個性影響。無獨有偶,在尼爾遜手下服役的士兵,還有僅僅只是知曉自己被尼爾遜所領導的每一個海員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一位為世人所崇敬的英雄的鼓舞,而這種鼓舞往往能煥發他們誓死效忠的奉獻精神。

華盛頓的高貴品格和卓越能力,遠超過無數軍隊。

華盛頓答應擔任總司令時,人們彷彿一下子感到美國軍隊的力量猛增一倍。許多年以後(一七九八年),當華盛頓年歲已大,離開公職生活,退居佛農山莊的時候,也就是法國可能向美國宣戰的時候,亞當斯總統寫信給華盛頓,說:「如果惠蒙您同意的話,我們一定要使用您的名義;您的威名的力量,遠遠超過無數的軍隊。」這位偉大的總統的高貴品格和卓越能力,在他的國民中竟然有如此崇高的威望。

喬治·華盛頓(英語: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

另外,在華盛頓打算隱退之時,恰逢「美聯邦」面臨即將解體的危險,時任總統的傑弗遜寫信給華盛頓,迫切地要求他繼續留任公職。傑弗遜說:「所有聯邦的信任都集中在您一個人身上。倘若您能留在領導集團,那麼,在任何時候,都是對那些試圖引起人們恐慌或者企圖引導人們走向暴力主義和分裂主義的極端分子的一種最好的回擊……

「有時,社會認同一種卓越的品格,是需要他能節制自己對個人幸福的偏愛,去為人類目前和將來的幸福作出犧牲。恕我直言,這似乎就是您目前所面臨的境況,而您是一個擁有卓越品格的人,因此您來挑這個重擔,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您也必須擔當起這個重任,因為國家離不開您,戰爭需要您的指揮。

「這似乎也是萬能的上帝在您的個性形成過程中和改變將來事物的進程時,強加在您身上的規律。為了遏制國家的人為恐慌,雖然我沒有權利要求您作出犧牲,但是我還是不得不求助於您這些卓越的品格,請求您改變決定,繼續留任公職。」

威靈頓公爵一現身,哪個敵人不為之膽顫心驚。

記載伊比利亞半島戰爭的歷史學家,描繪了一個優秀的指揮官的個人品格,對他的追隨者的影響細節。當時,英國軍隊駐紮在索洛林地區,蘇爾特的部隊正在向這裡急行軍,準備進攻英軍。當時,威靈頓註1不在軍營,人們急切地盼望他回來。

忽然,一個人單槍匹馬跑上山來。那就是威靈頓公爵,他回營來了。第一個遠遠地就看出他的是坎貝爾葡萄牙軍營的一個士兵,他欣喜若狂地叫了起來。接下來,第二個軍團的士兵看見了他,立即人聲鼎沸,軍營中的掌聲一陣響過一陣,就像一場傾盆大雨。這種掌聲,對於臨戰之前的英國士兵,已經是習以為常,但沒有哪個敵人不為之膽顫心驚。

突然,威靈頓公爵在一個非常顯眼的地方停了下來,他想讓兩支軍隊都知道自己已經回來。與此同時,有一雙毒辣的眼睛正盯著威靈頓公爵,他就是敵方主帥尼古拉·蘇爾特註2。威靈頓公爵軍營裡的一個在場的陰險的間諜,企圖提醒與自己靠得如此之近以致可以分辨得出其身影的尼古拉·蘇爾特。

威靈頓目光如炬地看著那個膽怯的間諜,彷彿自言自語:「那邊那個人是個了不起的指揮官;但是,他太謹慎了。他來查明這邊發出歡呼的原因,卻耽擱了進攻的機會,我的第六縱隊就會到來,我會打敗他們。」事實也是如此。

個人品格像一種神奇魔力,就連名字也造成影響力。

在某些場合,個人的品格像一種神奇的魔力一樣產生影響,彷彿這些人就是引發超自然的力量的機關。「只要我一踏上義大利的土地,」龐培註3說,「就會凝聚起有著一支軍隊數量的追隨者來。」正像歷史學家們所描述的,只要一聽到隱逸之士彼得註4的聲音,「歐洲人就會站起來,對亞洲人發起猛攻。」

據說,那些看到卡利弗.奧馬爾手杖的人,會比看到別人的寶劍更膽顫心驚。因此,可以這樣說,擁有個人品格的人,他們的名字所造成的影響力,不亞於軍隊裡行軍打仗時吹起的號角聲。

在奧特本戰場上,當道格拉斯受了致命之傷時,他命令士兵們鼓足勇氣,呼喊自己的名字要比平時還要大聲。士兵們疑惑不解,道格拉斯就解釋說:「在我的家族中,流傳下來這樣一個傳統,那就是每一位臨死的道格拉斯家族的人,都會在行將就木之前,打勝一場戰爭。」

於是,士兵們聽信了,到處大聲呼喊道格拉斯的名字,道格拉斯從四面八方的士兵們的呼喊中受到了鼓舞,增添了新的勇氣和力量,最終贏得了勝利。道格拉斯死後,一位蘇格蘭詩人寫下了這樣一句詩句:「道格拉斯雖然仙去,但是他的英名,卻為他贏得了一場戰鬥。」

品格最為高尚的人,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真正燈塔。

一些人在他們死亡之後,卻最大限度地征服了別人。麥克雷指出:「凱撒老朽不堪的屍體,遭人突襲後帶著刺孔橫躺地上,可是,他從來沒有像這一天那樣,讓人感到他充滿活力、威風凜凜和令人恐懼。當時,他顯得那樣純潔、可敬。雖然他有過很多污點,但是他充滿人性。」

還有一則事例是關於奧林奇派的威廉,他在德爾夫特被耶穌會的間諜謀殺之後,他的崇高品格對他的國民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就在他被害的當天,荷蘭的立法機構決定:「在上帝的幫助之下,不惜金錢和血的代價,竭盡全力查明真相。」而且,他們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這些例證同樣適用於所有歷史和道德領域,一個偉人的生涯就是一座人類力量的不朽豐碑。偉人雖然已經逝去,但是他的思想和行為依然長存。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因此,他們的精神將會一代傳承一代地永遠延續下去,他們也將作為思想和意志的化身,對後人品格的形成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響。

那些品格最為高尚的人,就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真正燈塔,他們就像高山之巔的燈光,在自己的周圍發出光芒照亮他人,為他人營造了一種良好的道德氛圍,同時,他們的精神之光也繼續照耀著一代代後來者的心靈,引導後來者走向良好的道德軌道。

體現在思想和行動之中的品格是永垂不朽的

真正偉大的人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愛戴是理所當然的。他把自己所屬的民族視為神聖之物。他們不僅提升了所有的同代人,也為後來者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他們這種巨大的榜樣作用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他們的光輝功績和睿智思想,是整個人類最燦爛的遺產。

他們是現代人和先輩們聯繫的紐帶,而且提升了未來子孫的生活目標;提高了人們生活的原則水平,保持了人類品格的尊嚴;這些生活中最有價值和最高尚的傳統與天性,充實了人們的心靈。

體現在思想和行動之中的品格是永垂不朽的。一個偉大思想家他所領悟的個人思想,將會數百年一直扎根於人們的心靈,並最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實踐中發生作用。它會跨越時間的長河,彷彿是一個來自逝者的聲音,影響相隔數千年的人們的心靈。

因此,摩西大衛所羅門柏拉圖蘇格拉底色諾芬塞涅卡西塞羅愛比克泰德,仍然在他們的墳墓中和我們後來者對話。他們的思想雖然是以一種本人不會現身而說,甚至在那個時代還一無所知的語言來傳遞著,但它們依然是引人入勝且強而有力地影響著後人的品格。

西奧多.帕克曾經說過,對一個國家來說,一個像蘇格拉底這樣的人,他的價值比無數個像南卡萊納這樣的州還要大。如果這個州今天從世界中消失,它給世界帶來的影響,遠不如蘇格拉底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一篇 品格是個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

(註1) 威靈頓:
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KGGCBGCHPCFRS(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英國軍事家、政治家、貴族。他是歷代威靈頓公爵之始祖,所以日常提及「威靈頓公爵」一般都指他。

(註2) 尼古拉·蘇爾特:
尼古拉·讓·德迪厄·蘇爾特,達爾馬提亞公爵(Nicolas Jean de Dieu Soult, duc de Dalmatie,1769年3月29日-1851年11月26日),法國軍事首領和政治人物,綽號鐵手,以強大的戰術能力和政治投機而聞名。在法國歷史上他是26名法蘭西第一帝國元帥和6名大元帥之一,與馬塞納達武並稱為軍中三傑。他還擔任過三次法國首相。

(註3) 龐培:
格涅烏斯·龐培(拉丁語:Gnaeus Pompeius Magnus,英語:Gnaeus Pompey,前106年9月29日-前48年9月28日),又譯龐貝,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勇敢善戰,於前三頭同盟中勢力最強。龐培在羅馬內戰中被凱撒打敗之後逃到埃及,被托勒密十三世的寵臣伯狄諾斯刺死,終年58歲。

(註4) 彼得:
隱士彼得(法語:Pierre l’Ermite,約1050年-1115年7月8日或1131年)亦被稱為小彼得或亞眠的彼得,他是法國亞眠的一位教士,為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發起平民十字軍的關鍵人物。其有時也被稱為真福者隱士彼得,儘管實際上他並沒有受過天主教會的宣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