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社交天性》

2022-05-28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社交天性》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2
  我們如何洞悉他人心思?
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還是一萬個小時的練習?
又為什麼我們總需要被人喜愛、甚至是「被討厭的勇氣」?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之父,剖析社會腦經典之作!

  ★大腦不僅是為了思考,更是為了「與他人連結」而建立。
演化對社交思考的賭注,遠遠超越我們所想像的程度……

  ★亞馬遜網站讀者5顆星一致好評:
「任何對大腦、心理學、社會互動感興趣的人,都會愛上這本書!」

  ★一本讓生活更聰明、更快樂、更有生產力的社會腦科學指南★
◎ 臉書、IG、LINE滑不停,為什麼我們總是渴望與他人互動?
◎ 為什麼有些人天生是社交高手,有些人卻總是無法與人順利溝通?
◎ 心痛的時候,就吃一顆止痛藥吧?
◎ 被霸凌的社會痛苦,更甚於生理疼痛的威脅?
◎ 社會連結如何像真正的金錢,對你的財富產生影響?
◎ 比加薪更能激勵員工的方法是什麼?
◎ 社會暗示的影響力有多大?一場辯論會的觀眾笑聲,扭轉了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 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為、與他人合作,我們怎麼辦到的?

  ──我們天生愛社交──
是大腦設計的特點,是我們得以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物種的核心。
在10歲之前,大腦就已投入超過一萬個小時,
隨時準備讓我們成為人際互動的社交專家。

著名心理學家馬修‧利伯曼,結合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人類行為,探索大腦對於人際社會如何反應,有了驚人發現──比起金錢與其他外在獎勵,我們天生更渴望與他人連結,且終生受此動機驅動。他將在本書告訴你,如果我們能更具社會性,對社會腦有更多了解,以此為基準,稍稍調整制度與自己的目標,生活將更聰明、更快樂,也更有生產力。

《社交天性》依序詳述社會腦的三大適應:連結、心智解讀、和諧。了解這些心理機制如何驅動我們的行為、理解他人的思想,對於改善個人與團體生活至關重要。本書將闡明社交天性的神經機制,以及如果對社交天性有更精準的理解,將可大大改善我們的生活與社交幸福感!

【本書篇幅】

  • 《社交天性》上
  • 《社交天性》下
其他文章︰
  1. 《國家的視角》
  2. 《被討厭的勇氣》
  3.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4. 《鼠疫》
  5. 《自卑與超越》
  6. 《糖的故事》
  7. 《幸福之路》
  8. 《烏合之眾》
  9. 《社交天性》下
  10. 《第二座山》
Previous Post

《閱微草堂筆記》之鬼魅慚愧而去【中西對照】Un espectro avergonzado

Next Post

《社交天性》上

相關文章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2021-09-11
0
《全新思維》

《全新思維》

2021-12-02
0
《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三千年》

2021-08-06
0
《正常的另一面》

《正常的另一面》

2022-07-14
0
《鼠疫》

《鼠疫》

2021-09-27
0
《機艙機密》

《機艙機密》

2021-09-10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