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天性》下

45

上集中,已介紹了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前兩個是連結及心智解讀,接著闡述第三個驅動力:協調。協調指的是個人、團體與社會間,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雖然心智解讀讓我們有能力理解,別人背後的行為和動機,便於建立更好的關係,但當我們想組成一個更大的群體時,就非你理解我,我理解你這麼簡單,需要群體中每個人都理解群體想要做什麼,並按照群體的意圖來行動。這時,就涉及個人與群體的協調問題。

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這個認知怎麼形成的?

舉個例子:人們普遍有一個想法,女孩子應該穿粉色,藍色應該給男孩子穿,你可能覺得這個想法理所當然,沒毛病。因為從小到大你都這麼認為,也是這麼穿,但你知道嗎?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這個認知的形成,不過是近百年左右。

大概在一百多年前,人們普遍共識粉色是給男孩子準備,因為那時粉色被認為,是一種更果斷更強烈的色彩,而藍色是給女孩子準備的,因為它給人的感覺,更加細膩牽強。究竟什麼時候,讓我們的認知產生這麼大的改變?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個過程,一開始有個人覺得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更好看,人們肯定覺得這個人是個異類,但慢慢隨著越來越多人這麼穿,再加上媒體廣告商的渲染,大家就漸漸接受了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這個認知,這就是個體和群體相協調的過程。

自我意識來自外界的價值觀和信念

這個過程所以能夠發生,靠的就是「內側前額葉皮質註5」。我們簡稱為:自我意識區域,因為它有兩個功能,其中一個就是幫我們認識自我,形成自我意識。

我們常常會問自己,我究竟是誰?負責思考這個問題的,就是自我意識區域,這個區域的另個功能就是,接收來自外界的價值觀和信念,把外在信息輸入大腦,這樣的設定決定了自我意識,離不開外界環境的影響。尼采曾說過,自我是形成於周圍人的頭腦中,然後再交給本人。

自我意識區域,不僅幫我們統一了看待外部世界的眼光,也幫助我們從群體的視角來認識自我。如果有人問,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呢?你的回答裡,也包含你從別人那裡收集來的評價,而不純粹只有自己的看法。

由於這個大腦區域,可以接受從外界來的信念和價值觀,並且能夠把這些價值觀,內化成我們自己的價值觀,這就能夠讓群體的行動實現效率最大化,讓我們生活在群體中感覺更加和諧。

比如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看到老人孩子要讓座,在電影院看電影時,手機要關機或者靜音,這些都是自我意識受外在環境影響的結果。但在一個群體中生活,不僅要求我們想的一致,還要求做的一致,而做要比想難得多,怎麼能夠保證我們可以行動一致,或者說,至少不做出危害群體的事情呢!

自我控制是進入一個群體的代價

這時候大腦另一個區域,「腹外側前額葉皮質註6」就登場了,它的主要功能是自我控制,就像是一個大法官,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們把它簡稱為:大腦的制動系統

人類天生就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如果不加以控制,每個人都肆意揮灑自己的慾望,很容易做出危害別人的事情,群體會變得很混亂。而自我控制可說是人們進入一個群體的代價,人們願意讓渡自己的一些慾望,來讓自己變得更符合群體的期待。

儘管在進行自我控制的時候,我們自己經常是不舒服的,但為了更符合群體利益,我們會選擇控制自己。在一些公眾場合,你很想大聲講話,但為了不打擾身邊的人,也會儘量壓低自己聲音,或者乾脆不說話。

自我控制能力增強了人們的社交天性,因為一個人自我控制能力越強,越容易受到群體的獎賞,這種獎賞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從小處說,一個自控能力強的人,更容易受到群體中其他人的歡迎。因為他做事更靠譜,情緒更穩定,更不容易拖延任務,甚至在婚姻中都更忠誠。從大處說,自我控制能力強的人,更容易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找到更好的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也就是說,一個人活得越隨主流說話做事,越符合群體期待,越容易獲得成功。

原來我們的大腦,就是被設計為社會腦的。

人類社交的第三個驅動力:協調,主要有兩個系統,確保個人與社會儘可能的協調,大腦的自我意識區域,負責將社會的共同價值觀,輸入每個人大腦中,確保人們能夠想的一致。控制系統則負責,對一些不符合群體期待的行為加以控制,確保人們能夠做的一致。當群體中,人們的想法和行動儘可能保持一致時,群體效率才能最大化。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首先感受了社會痛苦和社會快樂的能力。為了減少痛苦,感知更多的快樂,我們自然地選擇更多與人聯繫在一起的機會,心智解讀能力,讓我們理解他人在想什麼、在做什麼,這為我們實現人與人之間更好的連結,提供了可能性。

而協調則讓我們實現了個人與群體的融合,使社會連結的效率最大化。原來我們的大腦本身,就是為了實現充分社交而被設計出來的,是一個社會腦。

從社區公寓創造社交連結

接下來,如何善用人類的社交天性,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作者提到社交天性,在生活工作學習三個方面的應用。

我們先說生活,前面講過社交與快樂緊密相連,那麼要活得更好,自然要增加與別人的連結。對此,作者提了三個建議──

第一、你可以改變居住環境,讓住在附近的人更方便交流。像是在公寓裡設計一些公共活動空間,比如棋牌室、健身房、交誼廳等。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與身邊的人更多連結,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

第二、你可以和街坊鄰居成立業主委員會(群組)。建立業主論壇,哪怕是在上面發佈一些類似:我有兩張演唱會門票去不了,需要轉讓之類的信息,也會大大增加人與人之間相互連結的可能性。

第三、增加生活中的社交零食。社交零食指的是,在沒有人和人實際接觸的情況下,一些可以產生社交效果的東西,比如親人照片,與愛人有關的視頻或紀念品等等,甚至用筆描繪所愛的人,也能產生類似社交連結的好處。

除了加薪,還能如何激勵員工?

再來說工作,如何利用社交天性,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呢?通常我們都認為,人們喜歡被幫助而不是幫助別人。但是瞭解了大腦的獎賞機制,你就會發現為了獲得更多誇獎,人們其實更喜歡幫助別人。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亞當·格蘭特註7教授,做過一項研究,研究對象是一所大學裡的員工,他們的工作是給校友打電話,來為本科生籌集獎學金。

在實驗中,格蘭特把大學裡的工作人員分成兩組,在其中一組安排一名獎學金得主,也就是募捐的受益學生,來探訪學校工作人員,探訪的時間只有五分鐘,探訪結束後,主管就跟這些工作人員說,你看這些孩子就是在我們的幫助下,才能繼續讀書的;另一組學校員工,格蘭特就讓他們正常工作,沒有安排學生來探訪。

實驗的統計數據顯示,被探訪過的那組工作人員,他們打電話的時間比探訪前增加了142%,籌集到的款項比探訪前增加了171%,而沒有接受探訪的那一組工作結果,和之前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原因就在於:被探訪的那組工作人員,看到有人因為自己的工作而受益時,他們大腦中的「腹側紋狀體」,也就是獎賞系統被激活了,而這種美好感覺會促使他們更努力工作。所以給員工更多幫助他人的機會,可以增加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開發社會腦,高效提升學習動機。

最後,如何利用社交天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呢?

作者的第一個建議是:增加學生的歸屬感。影響學生歸屬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校園霸凌是很受關注的一個話題,在美國大約有40%的學生,承認自己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在2016年發佈的校園霸凌報告中顯示,全球有25%的學生遭受校園霸凌,校園霸凌不僅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也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

研究說明了,剛進入青春期的學生,被周圍同學欺負排斥的越多,他們的平均成績和出勤率也越低。在霸王橫行的學校中,學生的代數幾何等科目的成績,明顯低於較少出現校園霸凌的學校。因為被排斥會造成慢性物理疼痛,和社會痛苦,而慢性疼痛會造成工作記憶減退。

一個陷入慢性物理或社會疼痛的人,會把他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疼痛上,這樣一來,他就沒有更多精力集中在學習上。而歸屬感強的孩子,無需應付這些痛苦,可把精力投入在學習上。所以,除了杜絕校園霸凌,增加學生之間的連結,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歸屬感。比如多組織一些活動,多創造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的氛圍。

有研究發現,僅僅讓學生讀一封來自高年級學生的信,都可以增加學生的歸屬感,而信的內容可能只是──我本來害怕來到學校會適應不了,結果老師和同學幫了我很多、我適應得很好之類的話。

第二個建議就是:充分善用學生的心智解讀能力,也能提高學習成績。人不僅生來對一個東西是什麼感到興趣,還對背後的為什麼有更濃厚的探討。所以在授課中要多增加「為什麼」的引導,比如對於歷史學科,除了講述具體事件,引導學生回到當時歷史情境,思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對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更有幫助。

創造出共享意義的文化世界

社交是人類大腦自然進化的結果,有三大驅動力激發了我們的社交天性,它們分別是連結心智解讀協調,這三大驅動力中,連結為社交提供了必要性,心智解讀讓社交成為可能,而協調達成了社交效率的最大化;瞭解人類社交天性,可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也增加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其好處不勝枚舉。

大腦演化成失去社會連結就痛苦,建立社會連結就快樂。人類跟靈長類一樣,有鏡像神經元模仿他人行為,但只有人類演化出心智系統,來詮釋別人行動的意義,讓人類得以創造出共享意義的文化世界。

在法國大革命後,法國曾有段時間因為成人教師不足,所以讓學生來教學生。結果,這種教學相長的模式得到非常好的成效,所以不論是生活、工作、教育,我們都可以想想,如何讓體制更符合我們的社交本性,才有可能創造一個更好的社會。


本書就和大家介紹到這裡,希望我們都能用社交天性打造一個更人性的社會。

­(


(註5) 內側前額葉皮質: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這裡是人們做價值判斷、設定目標及啟動執行的功能區。這個腦區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便是將不同時間的自我連結在一起,其中包含了自我相關的特質及知識、對自我的未來期許,以及關於他人的相關知識。

(註6) 腹外側前額葉皮質: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VLPFC)這個腦區有助於我們增強抑制性控制的能力( augment inhibitory control ),讓我們不再陷入預設模式網路之中。

(註7)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1981年8月13日-)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得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不到三十歲即成為世界知名的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並且連續五年均獲得最高評分,入選美國《商業週刊》最受歡迎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