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社交天性》下

2022-05-28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社交天性》下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1

在上集中,已介紹了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前兩個是連結及心智解讀,接著闡述第三個驅動力:協調。協調指的是個人、團體與社會間,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雖然心智解讀讓我們有能力理解,別人背後的行為和動機,便於建立更好的關係,但當我們想組成一個更大的群體時,就非你理解我,我理解你這麼簡單,需要群體中每個人都理解群體想要做什麼,並按照群體的意圖來行動。這時,就涉及個人與群體的協調問題。

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這個認知怎麼形成的?

舉個例子:人們普遍有一個想法,女孩子應該穿粉色,藍色應該給男孩子穿,你可能覺得這個想法理所當然,沒毛病。因為從小到大你都這麼認為,也是這麼穿,但你知道嗎?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這個認知的形成,不過是近百年左右。

大概在一百多年前,人們普遍共識粉色是給男孩子準備,因為那時粉色被認為,是一種更果斷更強烈的色彩,而藍色是給女孩子準備的,因為它給人的感覺,更加細膩牽強。究竟什麼時候,讓我們的認知產生這麼大的改變?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個過程,一開始有個人覺得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更好看,人們肯定覺得這個人是個異類,但慢慢隨著越來越多人這麼穿,再加上媒體廣告商的渲染,大家就漸漸接受了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藍色這個認知,這就是個體和群體相協調的過程。

自我意識來自外界的價值觀和信念

這個過程所以能夠發生,靠的就是「內側前額葉皮質(註5)」。我們簡稱為:自我意識區域,因為它有兩個功能,其中一個就是幫我們認識自我,形成自我意識。

我們常常會問自己,我究竟是誰?負責思考這個問題的,就是自我意識區域,這個區域的另個功能就是,接收來自外界的價值觀和信念,把外在信息輸入大腦,這樣的設定決定了自我意識,離不開外界環境的影響。尼采曾說過,自我是形成於周圍人的頭腦中,然後再交給本人。

自我意識區域,不僅幫我們統一了看待外部世界的眼光,也幫助我們從群體的視角來認識自我。如果有人問,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呢?你的回答裡,也包含你從別人那裡收集來的評價,而不純粹只有自己的看法。

由於這個大腦區域,可以接受從外界來的信念和價值觀,並且能夠把這些價值觀,內化成我們自己的價值觀,這就能夠讓群體的行動實現效率最大化,讓我們生活在群體中感覺更加和諧。

比如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看到老人孩子要讓座,在電影院看電影時,手機要關機或者靜音,這些都是自我意識受外在環境影響的結果。但在一個群體中生活,不僅要求我們想的一致,還要求做的一致,而做要比想難得多,怎麼能夠保證我們可以行動一致,或者說,至少不做出危害群體的事情呢!

自我控制是進入一個群體的代價

這時候大腦另一個區域,「腹外側前額葉皮質(註6)」就登場了,它的主要功能是自我控制,就像是一個大法官,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們把它簡稱為:大腦的制動系統。

人類天生就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如果不加以控制,每個人都肆意揮灑自己的慾望,很容易做出危害別人的事情,群體會變得很混亂。而自我控制可說是人們進入一個群體的代價,人們願意讓渡自己的一些慾望,來讓自己變得更符合群體的期待。

儘管在進行自我控制的時候,我們自己經常是不舒服的,但為了更符合群體利益,我們會選擇控制自己。在一些公眾場合,你很想大聲講話,但為了不打擾身邊的人,也會儘量壓低自己聲音,或者乾脆不說話。

自我控制能力增強了人們的社交天性,因為一個人自我控制能力越強,越容易受到群體的獎賞,這種獎賞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從小處說,一個自控能力強的人,更容易受到群體中其他人的歡迎。因為他做事更靠譜,情緒更穩定,更不容易拖延任務,甚至在婚姻中都更忠誠。從大處說,自我控制能力強的人,更容易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找到更好的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也就是說,一個人活得越隨主流說話做事,越符合群體期待,越容易獲得成功。

原來我們的大腦,就是被設計為社會腦的。

人類社交的第三個驅動力:協調,主要有兩個系統,確保個人與社會儘可能的協調,大腦的自我意識區域,負責將社會的共同價值觀,輸入每個人大腦中,確保人們能夠想的一致。控制系統則負責,對一些不符合群體期待的行為加以控制,確保人們能夠做的一致。當群體中,人們的想法和行動儘可能保持一致時,群體效率才能最大化。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首先感受了社會痛苦和社會快樂的能力。為了減少痛苦,感知更多的快樂,我們自然地選擇更多與人聯繫在一起的機會,心智解讀能力,讓我們理解他人在想什麼、在做什麼,這為我們實現人與人之間更好的連結,提供了可能性。

而協調則讓我們實現了個人與群體的融合,使社會連結的效率最大化。原來我們的大腦本身,就是為了實現充分社交而被設計出來的,是一個社會腦。

從社區公寓創造社交連結

接下來,如何善用人類的社交天性,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作者提到社交天性,在生活、工作、學習三個方面的應用。

我們先說生活,前面講過社交與快樂緊密相連,那麼要活得更好,自然要增加與別人的連結。對此,作者提了三個建議──

第一、你可以改變居住環境,讓住在附近的人更方便交流。像是在公寓裡設計一些公共活動空間,比如棋牌室、健身房、交誼廳等。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與身邊的人更多連結,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

第二、你可以和街坊鄰居成立業主委員會(群組)。建立業主論壇,哪怕是在上面發佈一些類似:我有兩張演唱會門票去不了,需要轉讓之類的信息,也會大大增加人與人之間相互連結的可能性。

第三、增加生活中的社交零食。社交零食指的是,在沒有人和人實際接觸的情況下,一些可以產生社交效果的東西,比如親人照片,與愛人有關的視頻或紀念品等等,甚至用筆描繪所愛的人,也能產生類似社交連結的好處。

除了加薪,還能如何激勵員工?

再來說工作,如何利用社交天性,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呢?通常我們都認為,人們喜歡被幫助而不是幫助別人。但是瞭解了大腦的獎賞機制,你就會發現為了獲得更多誇獎,人們其實更喜歡幫助別人。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亞當·格蘭特(註7)教授,做過一項研究,研究對象是一所大學裡的員工,他們的工作是給校友打電話,來為本科生籌集獎學金。

在實驗中,格蘭特把大學裡的工作人員分成兩組,在其中一組安排一名獎學金得主,也就是募捐的受益學生,來探訪學校工作人員,探訪的時間只有五分鐘,探訪結束後,主管就跟這些工作人員說,你看這些孩子就是在我們的幫助下,才能繼續讀書的;另一組學校員工,格蘭特就讓他們正常工作,沒有安排學生來探訪。

實驗的統計數據顯示,被探訪過的那組工作人員,他們打電話的時間比探訪前增加了142%,籌集到的款項比探訪前增加了171%,而沒有接受探訪的那一組工作結果,和之前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原因就在於:被探訪的那組工作人員,看到有人因為自己的工作而受益時,他們大腦中的「腹側紋狀體」,也就是獎賞系統被激活了,而這種美好感覺會促使他們更努力工作。所以給員工更多幫助他人的機會,可以增加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開發社會腦,高效提升學習動機。

最後,如何利用社交天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呢?

作者的第一個建議是:增加學生的歸屬感。影響學生歸屬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校園霸凌是很受關注的一個話題,在美國大約有40%的學生,承認自己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在2016年發佈的校園霸凌報告中顯示,全球有25%的學生遭受校園霸凌,校園霸凌不僅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也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

研究說明了,剛進入青春期的學生,被周圍同學欺負排斥的越多,他們的平均成績和出勤率也越低。在霸王橫行的學校中,學生的代數幾何等科目的成績,明顯低於較少出現校園霸凌的學校。因為被排斥會造成慢性物理疼痛,和社會痛苦,而慢性疼痛會造成工作記憶減退。

一個陷入慢性物理或社會疼痛的人,會把他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疼痛上,這樣一來,他就沒有更多精力集中在學習上。而歸屬感強的孩子,無需應付這些痛苦,可把精力投入在學習上。所以,除了杜絕校園霸凌,增加學生之間的連結,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歸屬感。比如多組織一些活動,多創造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的氛圍。

有研究發現,僅僅讓學生讀一封來自高年級學生的信,都可以增加學生的歸屬感,而信的內容可能只是──我本來害怕來到學校會適應不了,結果老師和同學幫了我很多、我適應得很好之類的話。

第二個建議就是:充分善用學生的心智解讀能力,也能提高學習成績。人不僅生來對一個東西是什麼感到興趣,還對背後的為什麼有更濃厚的探討。所以在授課中要多增加「為什麼」的引導,比如對於歷史學科,除了講述具體事件,引導學生回到當時歷史情境,思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對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更有幫助。

創造出共享意義的文化世界

社交是人類大腦自然進化的結果,有三大驅動力激發了我們的社交天性,它們分別是連結、心智解讀和協調,這三大驅動力中,連結為社交提供了必要性,心智解讀讓社交成為可能,而協調達成了社交效率的最大化;瞭解人類社交天性,可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也增加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其好處不勝枚舉。

大腦演化成失去社會連結就痛苦,建立社會連結就快樂。人類跟靈長類一樣,有鏡像神經元模仿他人行為,但只有人類演化出心智系統,來詮釋別人行動的意義,讓人類得以創造出共享意義的文化世界。

在法國大革命後,法國曾有段時間因為成人教師不足,所以讓學生來教學生。結果,這種教學相長的模式得到非常好的成效,所以不論是生活、工作、教育,我們都可以想想,如何讓體制更符合我們的社交本性,才有可能創造一個更好的社會。


本書就和大家介紹到這裡,希望我們都能用社交天性打造一個更人性的社會。

­(完)


(註5) 內側前額葉皮質: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這裡是人們做價值判斷、設定目標及啟動執行的功能區。這個腦區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便是將不同時間的自我連結在一起,其中包含了自我相關的特質及知識、對自我的未來期許,以及關於他人的相關知識。

(註6) 腹外側前額葉皮質: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VLPFC)這個腦區有助於我們增強抑制性控制的能力( augment inhibitory control ),讓我們不再陷入預設模式網路之中。

(註7)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1981年8月13日-)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得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不到三十歲即成為世界知名的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並且連續五年均獲得最高評分,入選美國《商業週刊》最受歡迎的教授。
其他文章︰
  1. 《社交天性》上
  2. 《耶路撒冷三千年》1
  3. 《讚揚與責備》中
  4. 《活出意義來》3/4
  5.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6. 《品格的力量》28 生活的能力
  7. 《品格的力量》36 從榮譽中站立起來
  8.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9.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社交天性》上

Next Post

《閱微草堂筆記》之因果故事︰兩狐論金【中西對照】Dos zorras duende hablan de donación

相關文章

《敘事經濟學》下

《敘事經濟學》下

2022-02-17
0
《閱微草堂筆記》︰鄭蘇仙夢冥府【中西對照】 Un viaje de ensueño al otro mundo

《閱微草堂筆記》︰鄭蘇仙夢冥府【中西對照】 Un viaje de ensueño al otro mundo

2022-04-17
4
《七真史傳》:第二十八回-03 賜鴆酒皇后試道 戴金冠真人吟詩【中西對照】Capítulo 28-03

《七真史傳》:第二十八回-03 賜鴆酒皇后試道 戴金冠真人吟詩【中西對照】Capítulo 28-03

2025-02-09
0
《機艙機密》1

《機艙機密》1

2021-09-11
0
水災淹了他的店!百萬虧損、保險不賠⋯他如何只花16天捲土重來?

水災淹了他的店!百萬虧損、保險不賠⋯他如何只花16天捲土重來?

2024-08-29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一回-03 孫不二洛陽顯道術 馬丹陽關西會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21-03

《七真史傳》:第二十一回-03 孫不二洛陽顯道術 馬丹陽關西會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21-03

2024-07-12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