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活到40歲,生活只剩工作?心理醫師3招助你擺脫倦怠,活出精采下半生

2024-11-14
in 商業周刊
0 0
A A
活到40歲,生活只剩工作?心理醫師3招助你擺脫倦怠,活出精采下半生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2

摘要

1. 40歲族群常常因為忙碌,心心念念只有工作。然而這可能進一步衍生成倦怠。倦怠不僅使人麻木,也會帶來病痛。

2. 好好休息放鬆比工作更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多元化的工作組合」。不光是領薪水上下班的工作,興趣、旅行、運動、志願服務都是重要的工作。

3. 年紀越大,生活應該越加多采多姿。想要撐過餘生,必須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別再只顧著工作,光靠工作度日,人生也太漫長。


40歲族群很忙,這點無庸置疑。他們每天被工作淹沒,面對業績壓力、日漸增加的不確定性、適者生存的競爭機制,逼得他們只得不斷加班。哪怕已經被工作榨乾,仍然被要求快點拿出更好的成績。早已被沖昏頭的他們,又被捲入另一波激流。

現代人的工作環境日漸惡劣,流行趨勢才一個月就改變,變化速度極快,競爭也越加激烈。尤其是站在組織重組浪頭的4、50歲上班族,他們的壓力更是難以言喻。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是經濟危機,還有每天都要證明自身價值的心理危機。

不過,他們的工作壓力不光來自外在,自己為難自己的情況也很常見。明明沒有人要求,卻心心念念只有工作,無法好好休息,只要一玩樂放鬆就像是在犯罪,這些全是成為「功績主體」進行自我剝削的證據。

「倦怠」使人麻木,也會帶來病痛

無論男女老少都被時間追著跑,活得非常忙碌。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卻看不見工作的盡頭,就這樣一星期過去了、一年過去了,依然沒有好好放鬆。直到某一天,我們會突然問自己,「我為什麼沒時間休息?」但時間管理專家卻指出,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我們沒時間休息,而是就算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我們也不知道。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對工作的執著與焦慮已經壓垮了自己的身心,甚至以為自己一刻都不能休息,而形成一種「假性忙碌」。

對工作的執著與焦慮,最終會演變成「倦怠」,因為在工作上已經耗盡所有心力,對生活其他方面便表現得意志消沉。陷入倦怠的人們因為過勞變得冷淡,逐漸厭倦一切,不再對任何事情感興趣。為了在低能量的狀態下承受高壓,他們切斷所有情感,切入所謂的「生存模式」。

倦怠不僅使人麻木,也會帶來病痛。勞動社會學家薩賓.巴塔耶(Sabine Bataille)是一位工作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位心理治療師,她在著作《倦怠後重建自己》(暫譯,Se reconstruire après un burn-out)中,提到男性與女性有著不同的倦怠現象。女性通常透過悲傷或眼淚等情緒機制表現倦怠,相對容易察覺,能夠盡力改善。反之,男性在心血管疾病、骨折、胃潰瘍等身體疾病出現前,不易察覺自己的倦怠。因此,倦怠往往成為過勞死的原因之一。假如沒有發現自己陷入倦怠,有一天可能會突然昏倒或死亡。

愉快度過40歲,不是奢望

如果我建議那些因為工作問題前來看診的人,應該要多「休息」,他們十之八九會反問,哪有辦法請假。因為在職場上,一不小心就會被解雇,豈敢奢望休息。有時他們還會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也沒存多少錢,怎麼能喊著要休息。這種話,連我都越聽越難過。

年過40的大部分人,都已經在同一個領域工作超過10年,甚至將近20年,難免會對工作倦怠。熱情逐漸消失,思考變得僵化,體力也一天不如一天。過去累積的慣性只撐得了一時,沒有力氣走太遠,就像是一輛重踩油門也只能發出噪音的汽車。如果沒有足夠能量,就該重新補充能量。而補充能量最快的方法,便是好好休息放鬆,這絕對不是一種奢望。在能量快要破底時,還繼續向前奔跑,肯定會出問題。

因此,對於40多歲的人來說,好好休息放鬆比工作更重要,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多元化的工作組合」。不光是領薪水上下班的工作,興趣、旅行、運動、志願服務都是重要的工作。對工作時間不夠用的人來說,這種說法聽起來可能不切實際,但發展多元的工作組合其實有很多好處。

多元的工作組合的3個好處

第一,提升工作效率。神經細胞需適當地在緊張與放鬆狀態之間交替,才能維持健康、保持力量,所以就算是上班時間,也要抽空休息一下。另外,進行運動或休閒活動會使用平常不會使用的肌肉,刺激大腦不同部位,可以使得思考更為靈活、有創意。再者,如果有工作以外的興趣嗜好,就會為了下班享受休閒生活,盡快完成工作,避免待在辦公室磨蹭、浪費時間。享有閒暇,同時提升工作效率,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第二,提高生活滿意度。如果只把以勞動換取報酬的職業當作工作,「自己」的功能就會變得有所侷限。如果有一天,我們無法賺錢工作,那一刻起就會淪為沒有價值的人。反之,如果工作類型豐富,我們的能力更加多元,便可以成為全面性人才。藉由累積各種經驗──比方透過跑步或登山等運動感受快樂,進行藝術體驗可以發現和享受世界之美,幫助他人帶來成就感等。開發新能力,讓自己的功能更加多樣化,提高對自己的滿意度。

第三,3、40歲時開始進行的各項活動,能夠成為有意義的退休生活選擇。無論是誰,總有一天要離開職場。雖然成為老闆或自由工作者繼續工作,也是一種方法,但如果做不到的話,該從什麼事情當中尋找生活意義呢?這種時候,過去開發的興趣、志願服務、旅行、學習等其他類型的工作,就會成為不錯的選擇。很多人以沒有時間為由,將興趣或運動等休閒活動推遲到遙遠的以後再說,等到退休才發現,體力和金錢方面難以負荷。即使是休閒活動,也要一點一點提前準備,才能在退休後盡情享受。

懂得休息放鬆的人,人生也會很輕鬆

我身邊有很多的同齡男性,他們退休後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我們這一代的男性幾乎承擔了所有的經濟責任,為家庭努力打拚,不僅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子女也健康成長,他們每個人的辛勞都值得稱頌。

不過,他們一直把自己設限於工作賺錢的角色,所以離開職場後,隨即變成無所事事的人。老實說,打高爾夫也就一、兩天,旅行不過一、兩個月。想要撐過餘生,必須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而這個意義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找到,年輕時就該開始尋找、安排。在這一點上,我每次看到他們,就覺得於心不忍。

年紀越大,生活應該越加多采多姿。體力、經濟能力和人際關係固然重要,卻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在世,理當要有樂趣、有意義、有成就感。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們找到這些東西,我們只能一一探索。倘若認為退休後多的是時間,到時候再說,那一切就來不及了。因此,別再只顧著工作,光靠工作度日,人生也太漫長。

其他文章︰
  1. 商周圖書摘要》乾淨空氣太不值錢!經濟學家:氣候變遷是世上最嚴重市場失靈
  2. 商周圖書摘要》2023共享帳號將收費!又有迪士尼、蘋果強逼,Netflix該靠什麼策略贏回觀眾?
  3. 商周心靈》資訊一直滑、來不及看的還要存起來⋯⋯大量吸收知識,究竟能幫助什麼?
  4. 商周圖書摘要》口臭、火燒心、胃脹氣?每4人就有1人胃食道逆流! 10招讓你擺脫酸害困擾
  5. 商周圖書摘要》勇敢,就能翻轉人生;想要談加薪,還不如爭取升職
  6. 商周圖書摘要》資訊五花八門,如何選擇對自己有用的知識?諾貝爾獎得主用「12道問題」讓自己更成功
  7. 商周圖書摘要》員工讓公司賠大錢,也不該開除他!橋水創辦人達利歐:要把失敗當好事
  8. 商周圖書摘要》你了解顧客究竟「想要什麼」嗎?買電鑽不是為了在牆上鑽洞
  9. 商周圖書摘要》張忠謀:一個人沒有誠信正直,我絕對不會把他放在我身邊
  10. 蒙格辭世》畢業演講:保證你生活變悲慘的4件傻事
Previous Post

《七真史傳》:第二十五回-03 真陽足群陰退散 惡貫盈合家沉淪【中西對照】Capítulo 25-03

Next Post

《七真史傳》:第二十五回-04 真陽足群陰退散 惡貫盈合家沉淪【中西對照】Capítulo 25-04

相關文章

職場上據理力爭是對的嗎?⋯⋯這3種「顧人怨」的話最好別說

職場上據理力爭是對的嗎?⋯⋯這3種「顧人怨」的話最好別說

2024-10-03
0
商周職場》被建議,他總習慣先反駁⋯4個反應,判斷一個人是否優秀

商周職場》被建議,他總習慣先反駁⋯4個反應,判斷一個人是否優秀

2022-12-01
0
《七真史傳》:第十八回-01 王玉陽以真服假 譚長真說古證今【中西對照】Capítulo 18-01

《七真史傳》:第十八回-01 王玉陽以真服假 譚長真說古證今【中西對照】Capítulo 18-01

2024-04-20
0
《閱微草堂筆記》因果故事:問心

《閱微草堂筆記》︰問心【中西對照】Consultar a su corazón

2021-08-21
0
「我們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黃仁勳如何帶領輝達挺過3次破產危機,站穩AI霸主地位

「我們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黃仁勳如何帶領輝達挺過3次破產危機,站穩AI霸主地位

2025-03-15
0
《閱微草堂筆記》之因果故事:因果不爽

《閱微草堂筆記》︰因果不爽【中西對照】Una persona vestida de harapos

2021-09-25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