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商周圖書摘要》佐伯格23歲當億萬富翁、蓋茲40歲當上全球首富⋯富人已經那麼有錢,為什麼還想賺更多?

2022-11-10
in 商業周刊
0 0
A A
商周圖書摘要》佐伯格23歲當億萬富翁、蓋茲40歲當上全球首富⋯富人已經那麼有錢,為什麼還想賺更多?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1

  • 摘要

  1. 經濟學教科書說,你變得越富有,應該會越不關心賺錢,但現實中,那些很富有的人似乎想要變得更富有,不論他們是否需要賺更多錢。
  2. 也沒有多少跡象顯示,同樣職位薪酬卻比以前高的人,表現有比以前更好。像是執行長的薪酬與一般員工的薪酬比率從20:1提高到300:1,企業績效沒有更好。
  3. 其實賺更多錢本身不是目的,只是為了有動力讓人繼續賺錢。富者想變得更富有的欲望既創造了財富,也讓其他人受益。


要賺多少才夠?到了某個點,賺更多錢過舒適生活的欲望,就變成貪婪了嗎?

經濟學教科書說,你變得越富有,就應該會變得越不關心賺更多錢,這是基於「邊際效用遞減」(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的概念。快樂或幸福的衡量指標似乎大致證明了這點。

根據多數研究,多得1萬美元會使窮人快樂許多,但如果你已很富有,多增加的1萬美元不會使你增加多少快樂水準。若真是如此,何不把最高稅率提高到80%或90%,重新分配錢,使窮人更寬裕,同時又不損及富人的快樂程度?或者,也許我們可以徵收很高的財富稅,或對薪資設定上限?

基於這些理由,世界知名的不平等程度衡量專家Anthony Atkinson認為,我們應該把所得稅最高稅率訂在至少70%,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作者Thomas Piketty主張在此之外課徵全球財富稅。

但現實中,多數先進經濟體沒有這麼做,趨勢一直朝反方向發展。那些已很富有的人似乎想要變得更富有,不論這是否使他們更快樂,或他們是否「需要」變得更富有。一年賺100萬美元的投資銀行從業者,想為一年1000萬美元所得的人操盤避險基金;在美國,平均年薪幾百萬美元的棒球員,為了從億萬富豪球隊老闆那裡爭取到更多錢而發起罷工。諸如此類有錢人想賺更多錢的例子,不勝枚舉。

若報酬更少,企業領導人、創業者,或足球員,會比較不努力、創造較少的財富嗎?

就某些方面來說,大概不會。很少證據顯示,在「績效相關獎酬」制度之下,高階主管會表現得更好,很常見的情形是,高階主管獲得的獎酬跟他們的實際績效表現沒有多大關聯性。也沒有多少跡象顯示,執行長的薪酬與美國公司一般員工的薪酬比率從1965年的20:1提高到300:1,企業績效表現也進步了。雖然高酬勞的運動明星的確是很傑出、非常有幹勁、有才華,但他們大概跟50年前酬勞遠遠較少的運動明星沒多大差別。

「富人跟我們不一樣。」—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

「是的,他們更有錢。」—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只是為了繼續得分

但從其他方面來看,變得更富有似乎是重要的。微軟、谷歌及臉書激烈的競爭,並非因為它們的創辦人及業主「需要」賺更多錢,而是因為投入時間及心力於創立一家成功新創公司的那種人,也是想要公司成長得越來越大的人。不是只有已經很大的公司如此,無數科技業新創公司的創業者每週工作7、80個小時,冀望其事業可能成為下一個臉書,雖說這希望渺茫,但並非完全不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套用美國石油富豪Haroldson Hunt的話,「錢本身不是目的,只是為了繼續得分。」我們全都知道,不論比賽獲勝有無獎品,沒有記分制的比賽就是沒那麼有趣,激勵作用小得多。

也可以說,富者想變得更富有的欲望既創造了財富,也為其餘的人創造了稅收。儘管許多人覺得這背後動機可疑或無法理解,但無疑的是我們確實受益。谷歌或臉書從事的活動或許有很多令人擔心之處,但總的來說,我們在過去20年間看到的技術創新風潮以及持續競逐更大進展,確實使消費者獲益。換言之,就算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但是當代資本主義受益於一小群貪心者的存在與努力。再者,若我們夠幸運,一些億萬富豪可能會覺得有義務把他們部分的錢回饋給社會。

需要貪婪?

那麼,若我們想限制或消除「貪婪」,但同時又保留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力,該怎麼做?課更高的稅或限制高階主管的薪酬,傷害性可能比許多人想像的要低,公司仍然能夠聘用執行長,歐洲冠軍聯賽仍然會舉行。

尤其是金融業,完全看不出限制高階主管過高的財務性酬勞,會對更廣的經濟造成什麼傷害,實際上很可能有益。不過,競爭及「贏」的欲望似乎確實對資本主義的好壞兩面都屬必要。我們的確可以使貪婪行為變得更不為社會接受,且經濟上更難做到,但這當然得付出代價。

「這世界說:『你有需求,你應該滿足它們。你擁有的這個權利跟有錢有勢者一樣多,不需猶豫,儘管去追求滿足你的需求,事實上,你應該擴大你的需求,需索更多。』這是現今世俗的信條,他們相信這就是自由,但這帶給富人的結果是孤獨與自殺,帶給窮人的結果是嫉妒與謀殺。」——節錄自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的著作《卡拉馬助夫兄弟們》(The Brothers Karamazov)

一句話說貪婪:貪婪或許不好,但不是全然有害。

書籍簡介

《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50個關鍵概念,理解現代社會的遊戲規則,和所有人口袋裡的錢》:商周store、博客來

  • 作者:喬納森・波特斯(Jonathan Portes)
  • 譯者:李芳齡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22/10/20

作者簡介

喬納森・波特斯(Jonathan Portes)

倫敦國王學院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前總監,曾任英國高登.布朗(Gordon Brown)內閣首席經濟學家,就經濟大政方針向政府提供建議。他為《金融時報》、《衛報》、《電訊報》、《泰晤士報》、《新政治家》和《旁觀者》撰稿,並在 BBC、天空新聞台和國際電視頻道上對各種經濟問題發表評論。


歡迎訂閱商業周刊電子雜誌和圖書加入商周讀書會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10933

其他文章︰
  1. 商周圖書摘要:把火箭變可回收,馬斯克如何實現不可能?
  2. 商周圖書摘要》乾淨空氣太不值錢!經濟學家:氣候變遷是世上最嚴重市場失靈
  3. 商周圖書摘要》為何聯準會升息,全球財富大蒸發?一文看懂「通膨」的來龍去脈
  4. 商周圖書摘要》IBM前執行長訂高目標,讓公司瀕臨滅亡⋯這2種目標害慘團隊!
  5. 商周圖書摘要》被殖民國榨乾後⋯為何有些殖民地成富國,有些卻身陷貧窮?
  6. 商周圖書摘要》南韓人均收入是北韓的24倍、平均多活11歲!為什麼一個半島、兩個世界?
  7. 商周圖書摘要》什麼力量阻止窮國追上富國?科技發展、教育程度只是表象,終極原因要這樣看
  8. 商周圖書摘要》不看股價、不追績效…賈伯斯「不做」的7件事,讓蘋果走向成功
  9. 商周圖書摘要》鐵路、電信⋯國營事業經濟績效令人失望,為何還有「國有化浪潮」?3個理由助長
  10. 商周圖書摘要》想有國際觀,先抓住這12個經濟學名詞:為什麼要升息?通膨會怎樣?
Previous Post

商周圖書摘要》鐵路、電信⋯國營事業經濟績效令人失望,為何還有「國有化浪潮」?3個理由助長

Next Post

《品格的力量》8 民族的品格

相關文章

《七真史傳》:第十六回-01 大魏村三老談往事 晉安橋一言指迷途【中西對照】Capítulo 16-01

《七真史傳》:第十六回-01 大魏村三老談往事 晉安橋一言指迷途【中西對照】Capítulo 16-01

2024-02-24
0
商周圖書摘要》吃麵包就過敏,該戒麩嗎?營養師教你「抗敏飲食」

商周圖書摘要》吃麵包就過敏,該戒麩嗎?營養師教你「抗敏飲食」

2023-09-07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七回-02 諭吾人敦敦告誡 論修行層層做來【中西對照】Capítulo 27-02

《七真史傳》:第二十七回-02 諭吾人敦敦告誡 論修行層層做來【中西對照】Capítulo 27-02

2025-01-05
0
《七真史傳》:第四回-03 談真空孫貞誨夫主 求妙道馬鈺訪明師【中西對照】Capítulo 4-03

《七真史傳》:第四回-03 談真空孫貞誨夫主 求妙道馬鈺訪明師【中西對照】Capítulo 4-03

2023-06-11
0
《閱微草堂筆記》之因果故事:馬語

《閱微草堂筆記》︰馬語【中西對照】Conversación entre los caballos

2021-10-03
0
《貧窮的本質》上

《貧窮的本質》上

2021-11-25
1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