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圖書摘要》什麼力量阻止窮國追上富國?科技發展、教育程度只是表象,終極原因要這樣看

24

  • 摘要

1.經濟學家勞伯.梭羅指出,起跑較晚的較窮經濟體,應該會逐漸與先出發的較富裕經濟體趨於一致,到最後所得差距應會降低。

2.但現實情況是,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並未更接近,各地生活水準的差距在過去200年以擴大居多。

3.國與國間巨大的財富不均有一連串因素,表面上有許多近似原因,核心部分則是更深層的終極因素:體制、文化、地理、人口多樣化等。


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勞伯.梭羅(Robert Solow)的成長模型指出,如果缺少科學和技術進步,經濟成長便難以永久持續。其模型也推算,如果2國的人均所得及資本存量只在最初的水準有差異,所得差距會隨時間而減少。起跑較晚的較窮經濟體,應該會逐漸與先出發的較富裕經濟體趨於一致,到最後所得差距應會降低。

工具不靈光

假設有一對夫婦收成的小麥足夠每週烘焙幾十條麵包,吃不完的麵包就拿到村裡市場販售。他們存夠錢後添購耕犁,於是手上的物質資本增加,收成隨之提高,最終每週能烘焙的麵包也變多。只要這對夫婦不再多生小孩,他們累積的資本(添購耕犁)將有助於增加家中的人均所得。

不過這種累積物質資本的影響,受到邊際生產力遞減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ivity)限制:這對夫婦可用的土地和時間有限,所以第一具耕犁可以增加的產量如果是每週多5條麵包,第二具耕犁可能只會多3條,到第五具可能生產力再也無法更高。

由此分析得出的重要結論是,唯有不斷改善耕犁的效率,才能帶給村民長期收入成長。另外,在較落後的農地上取得新耕犁,比在同樣大小但較先進的農場,可以激起更快的成長,因為這可能是落後農地的第一具犁,卻是先進農地的第三或第四具犁。於是相對落後的農地成長的速度會比先進的快,假以時日,這2邊的所得差距會縮小。

可是如圖1所顯示,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並未更接近。其實恰恰相反,各地生活水準的差別在過去200年以擴大居多。

圖1:各國人均所得演進,1850-2016。 (來源:人類的旅程)

是什麼因素促使某些國家的分歧加大?是哪些力量阻止窮國趕上富國?20世紀後半,政策制定者推展各種旨在提升開發中國家生活水準的計畫。可是國與國間的不平等依舊揮之不去,以致這些政策的影響顯得有限。

太狹隘的專注於表面上明顯可見的因素:各種不平等現象,卻疏忽造成不平等的根本原因,難免設計不出適當政策,好協助窮國克服所面臨的較不明顯、較頑強的障礙。

貿易、殖民與發展不均衡

19世紀時,國際貿易成長顯著,導因於西北歐快速工業化,加以殖民主義推波助瀾,又受到貿易壁壘和貨運成本減低鼓舞。1800年時全世界僅有2%的產品在國際上交易。到1870年這比例增加5倍到10%,1913年到17%,1913年一次大戰前夕來到21%。

此期間所呈現的模式很明顯:西北歐國家是製造品淨出口國,而亞、非、拉經濟體出口的絕大多數是農產品及原料。

當時的技術進展已足以催生工業革命,不需要借助擴大國際貿易,但是拜貿易之賜,加上剝削殖民地、殖民地天然資源及原住民,還有奴役非洲人和其後裔,加強了西歐各國工業化的速度及成長率。

大西洋三角貿易與不斷增加的亞、非洲貿易,不僅商品貿易本身獲利豐厚,還提供木材、橡膠、原棉等原料供工業化過程所用,歐洲各國能夠提升生產工業產品的專業水準,其工業產品也得利於殖民地不斷擴大的市場。那些原料全是經由奴隸和強迫勞動以低廉成本生產的。

尤其是英國,國民所得來自國際貿易的占比不斷成長:由1780年代占10%,到1837至45年上升為26%,1909至13年再升為51%。出口是某些產業的命脈,其中以棉紡織業為最,1870年代英國棉紡織業有70%的產出是外銷。歐洲其他國家的經濟也是類似模式。

在工業化經濟體,國際貿易鼓勵並加強專門生產工業產品,需要技術較好的工人。工業化國家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因而上升,這促進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加速人口轉型,繼而刺激技術進步,提升生產工業品的優勢。

反之,國際貿易對非工業化經濟體,則鼓勵了專門生產技術較低的農產品及原料。這些產業對知識工人的需求不大,限制雇主投資人力資本的意願,因而延後當地的人口轉型,造成低技術工人相對越來越多,使生產「技術密集」商品的劣勢雪上加霜。

因此,全球化和殖民化在過去200年導致各國財富差異變大。工業化國家的貿易收益主要被導向投資教育,促使人均所得成長;相對的,非工業化國家的貿易收益有更多部分被導向增加生育和人口成長。

這些力量長期影響全世界人口、技能、技術的分布,擴大工業與非工業經濟體之間的技術和教育差距,進而增強而非弱化原先的相對優勢型態。

全球化、殖民化的不對稱

全球化和殖民化的不對稱影響在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工業化的速率上非常明顯。1750到1800年,英國的人均工業化程度上升50%,1800到1860年增加4倍,1860到1913年再上升將近2倍。美國1750到1860年也提高4倍,1860到1913年更增加6倍。德、法、瑞典、瑞士、比利時、加拿大也是類似模式。

開發中經濟體在19世紀曾經歷人均工業化程度下降,要花費近200年才回復原本水準,到20世紀後半才終於起飛(圖2)。

全球化影響:全球工業化與非工業化。 (來源:人類的旅程)

英國與殖民地印度的貿易關係正是這種模式的範例。1813到1850年,印度的進出口貿易量遽增,印度逐漸由製造品(主要是紡織品輸出國)變成農產品和原料供應國。在這個過程中,與英國的貿易十分關鍵。19世紀大半時期,英國供應印度2/3以上的輸入品(主要是製造品),印度1/3以上的輸出品也以英國為市場。

貿易收益助長英國生育率下降,使人均所得顯著成長,在印度卻主要是導致生育率上升。自1820年以來,印度相對於英國的人口規模增加1倍,而英國相對於印度的人均所得也成長1倍。

殖民時代的宰制、剝削、不對稱貿易型態,只是增強原本存在的相對優勢模式,並非其成因。要如何解釋殖民時期以前的發展不均?某些國家變成工業化殖民者,某些國家被迫成為非工業化被殖民者,其原因何在?

為破解不平等的謎團,我們必須揭露比至今已知更深植的因素。

深藏底層的因素

請想像在某個明亮的早晨,你發現鄰居的草地比你家的更綠。

專業解答可能是,鄰居家草地反射的光,波長在光譜的綠色範圍內,而你家草地反射的光較接近黃色範圍。但這樣解釋雖用處不大,無助於我們理解事情的根源。

較完整、非學術性的回答會著重於,鄰居家維護草坪,在灑水、修剪、施肥、噴殺蟲劑的時機、強度和方法,與你有差異。這些理由或許重要,卻仍然可能未找出鄰居草地比較綠的根源。這些是2家草地品質明顯不同的近似原因,在近似原因後面才是根本原因。

在這2塊草地外表的差別背後,也許有地理因素:土質不同和陽光照度不同。也可能表層的差別反映著背後的文化因素,映照出你與鄰居各自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背景,像是特別重視未來的心態,促使鄰居盡心盡力照顧草坪。

也可能這2處房產屬於不同的市府管轄,你們這邊的市議會為保存水資源而禁止灑水,而鄰居卻可以灑好灑滿,也許是體制因素使然。這些體制造成的差別也或許有更深層的原因,同質性較高的社區,較易於執行對灌溉基礎設施和消滅病蟲害;異質性較高的社區,可能享有多元創新的園藝技巧相互交流、相得益彰的好處。或許人口多元化是2家草地有別的根本原因。

如同這2家草地的差異,國與國間巨大的財富不均有一連串的根本因素:表面上是近似原因,例如各國在技術和教育上各有不同;核心部分則是更深層的終極因素:體制、文化、地理、人口多樣化等,這些是貧富差距的根本。儘管要解開近似原因與終極因素的影響或許並非易事,但是為了解那些深層因素如何影響人類歷史巨輪轉動的速度,以致支配著不同地方的經濟發展步調,這種區分就很重要。


書籍簡介

《人類的旅程:財富和不平等的起源》商周store博客來

  • 作者:奧德.蓋勒(Oded Galor)
  • 譯者:顧淑馨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22/10/05

作者簡介

奧德.蓋勒(Oded Galor)

布朗大學 Herbert H. Goldberger 經濟學教授,也是統一成長理論的奠基者。統一成長理論旨在揭示人類歷史上發展、繁榮和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他在全球最負盛名的講座中分享畢生投注於成長經濟學領域的發現,提煉成《人類的旅程》一書。


歡迎訂閱商業周刊電子雜誌和圖書加入商周讀書會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1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