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商周圖書摘要》企業怎麼為AI時代做準備?敢不敢付薪水給新鮮人,卻不讓他們工作

2023-05-04
in 商業周刊
0 0
A A
商周圖書摘要》企業怎麼為AI時代做準備?敢不敢付薪水給新鮮人,卻不讓他們工作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0
  • 摘要

  1. AI技術已取代許多職業,如交易員、焊接師傅。但企業一味的增加AI工程師並非解方,應思考如何運用AI,才可對企業經營產生正向影響。
  2. 在AI廣泛被運用的時代裡,企業組織其實不需要自行研發AI,而是要學會善用這個工具,並培育會使用AI工具的人才。
  3. AI人才與IT人才不同,靈活的應用能力及敏捷的嘗試錯誤能力,比理解技術細節更重要。企業若不成為讓AI人才成長茁壯的組織,未來將會一片黯淡。


網際網路與電腦等資訊科技(IT)的進步一日千里,如今,第三代人工智慧(AI)已接連打破既往無法跨越的重重高牆。透過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等手法,AI不僅已可辨識圖像、解讀文章,在許多方面都已取代了人類的智慧。

  • 交易員:知名投資銀行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日前總公司原有的交易員編制,從600人縮減為2人。改由200位系統工程師打造、操作程式,用比人力處理更快好幾百萬倍的速度,處理此業務。
  • 焊接師傅:過去20年來,焊接師傅是中國的明星職業。這項工作需要精湛且純熟的技術,數百萬人因此賺進可觀的薪資。近幾年來,搭載AI的焊接機器人,已逐漸搶走師傅的飯碗。走進生產大型船舶零件的焊接工廠,已看不到人影;供焊接師傅住宿的宿舍,也已人去樓空。
  • 自動駕駛:由Google(公司名稱為字母控股Alphabet)領先群雄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已達「行駛1000公里,需人力介入的次數低於1次」、「行駛537萬公里,才發生1次交通事故」的水準,堪稱已比人類自駕更安全。

AI 擁有如此卓越的能力,運用範圍幾可說是無限寬廣。能否運用AI將左右今後的社會發展與企業經營,這一點已毋需贅述。然而,如果因此而一味增加AI工程師人數,到頭來恐怕也只是在紅海裡掙扎罷了。

先將AI運用在小團隊,從解決內部課題做起

在廣泛運用AI的時代裡,企業組織究竟該做什麼準備呢?1848~1855年,美國加州掀起一股淘金熱。當時真正大發利市的不是去挖金礦的人,而是提供數十萬淘金客耐穿工作褲的利惠公司。

在個人電腦領域也是一樣,獲利最豐厚的不是電腦製造商,而是供應作業系統「Windows」和泛用型應用軟體「Office」的微軟公司。想必在AI領域當中,也會出現相同的趨勢。

對絕大多數的企業組織而言,AI並不需要自行研發,而是需要妥善運用的工具。今後隨物聯網(IoT)發展,企業內、外部的數據資料必定會爆炸性激增。而企業真正需要的能力是,為解決課題,將AI妥善的與資料結合,除此別無其他。

其實就連知名的軟體銀行,也是到2015年才成立相關的專責團隊(AI/平台整合部),況且初期還只有區區幾個員工而已。這個團隊原本的任務,是要「用IBM的AI──華生(Watson)開發新事業」,結果找來的人都不是AI專才,而是解決商務課題和系統開發的專家,且以公司內部人力為主。

於是,他們決定先試著使用AI解決公司內部的課題,期望能在AI擅長的問題理解與解決方案上,多累積一些技能知識。還有一個最重要目的,就是要培育人才。因為「要多給實務機會,讓員工一次又一次動手操作,才學會新技能」。而把這些AI運用推廣到外部,其實是後來的事。

成為能培育AI人才的企業

AI人才與一般的IT人才不同。IT人才主要講求的專業能力,是為了建立蒐集、管理資訊用的系統;AI人才則是要從這些資訊中找到新發現,或運用AI工具解決問題。因此,靈活的應用能力,及敏捷的嘗試錯誤能力,會比理解技術細節更重要。由於AI工具的進化一日千里,因此在這裡最有用的不是經驗,而是實務操作的量,因此正是最適合年輕人發揮的領域。

空調大廠大金工業(DAIKIN)就決定要透過培訓新進員工的方式,自行培養AI人才。他們在2017年年底,宣布開辦「大金資訊科技大學」(DICT),並從2018年度錄用的社會新鮮人當中,挑選百人參加培訓。

在2年的培訓期間,員工只要專心受訓,不必工作。大金在2017年錄取了283位社會新鮮人,2018年增加到430人。換算下來,在多錄取的150個名額當中,有2/3都被送進了培訓專案,未來每年挹注在他們身上的教育投資,絕不亞於10億日圓。以集團營收2兆日圓、員工總數7萬人(光是總公司就有7千人)來看,這個投資的規模並不大。問題反而是大金能否為這些人才備妥大顯身手的舞台。

就像早期日本企業主管學習戴明的品管概念,現代企業主管該學的就是這些。他們需要的並不是AI技術方面的知識,而是要明白AI和IoT的能與不能,了解如何推動「AI運用專案」,活用AI人才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和原因,進而思考這些內容如何套用在各自部門裡。

企業若再不思改變、成為讓年輕AI人才成長茁壯並大顯身手的組織,未來將會一片黯淡。而這樣的改變,就要從經營高層與中階主管的決心與學習開始。


書籍簡介

《管理學,最強商業邏輯養成:7堂管理學入門課,洞悉商業世界的運作真相》:商周store、博客來

  • 作者:三谷宏治
  • 譯者:張嘉芬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23/03/02

作者簡介

三谷宏治

東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進入外商顧問公司服務。之後19年半,在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和全球最大科技管理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擔任商業策略顧問。2003到2006年擔任埃森哲策略部門總監。期間修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MBA學位,曾在歐洲工作1年半。

與工作並行,從28歲起從事社會教育,32歲在GLOBIS大學教授「經營策略」。從2006年轉向教育界,專注為孩子、家長和老師開設課程和講座,每年授課逾萬人次。

目前除任KIT虎之門研究生院(金澤工業大學)教授外,也身兼早稻田大學商學院、女子營養大學客座教授,也是放課後NPO After School、NPO法人3keys的理事,以及永平寺故鄉大使。

著作甚豐。2013年出版《經營戰略全史》榮獲兩項商業圖書獎。他是3個女兒的父親,也是小學家長教師會(PTA)主席。

www.mitani3.com


企業怎麼為AI時代做準備?敢不敢付薪水給新鮮人,卻不讓他們工作-商周讀書會|商周 (businessweekly.com.tw)

其他文章︰
  1. 商周圖書摘要》乾淨空氣太不值錢!經濟學家:氣候變遷是世上最嚴重市場失靈
  2. 商周圖書摘要》南韓人均收入是北韓的24倍、平均多活11歲!為什麼一個半島、兩個世界?
  3. 商周圖書摘要》機器人會搶走我的工作嗎?物理學家霍金點出「另一個問題,你才該害怕」
  4. 商周圖書摘要》原來騙子也能變專家!3個小學數學題,看你對屁話的抵抗力多強?
  5. 商周圖書摘要》口臭、火燒心、胃脹氣?每4人就有1人胃食道逆流! 10招讓你擺脫酸害困擾
  6. 商周圖書摘要》胃食道逆流這些食物千萬不要碰!營養師的4週食療撇步大公開
  7. 商周圖書摘要》動不動就在清喉嚨?胃食道逆流「酸害」找上門,9個徵兆一次檢測
  8. 商周圖書摘要》因一場賽車截肢,不到3個月就重回駕駛座!他說:怎麼面對是我的責任
  9. 商周圖書摘要》如何不養出媽寶?蜜雪兒媽媽絕不做的3件事,教出獨立自主的孩子
  10. 商周圖書摘要》印度創業17年觀察:一個工作天變10天⋯和印度人做生意,3件事不可不知
Previous Post

商周圖書摘要》該不該與有錢但難搞的客戶合作?世界級商業顧問:先思考這4個問題

Next Post

商周圖書摘要》現代人有種病叫做「手機痴呆症」!讓「第二大腦」幫你找回生活主控權

相關文章

商周圖書摘要》別因為他說會養妳,就嫁人!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給女兒的婚姻忠告

商周圖書摘要》別因為他說會養妳,就嫁人!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給女兒的婚姻忠告

2023-02-17
0
《七真史傳》:第十一回-02 第十一回 降冰雹天公護法 施妙算真人指迷【中西對照】Capítulo 11-02

《七真史傳》:第十一回-02 第十一回 降冰雹天公護法 施妙算真人指迷【中西對照】Capítulo 11-02

2023-11-05
0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上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上

2021-12-22
0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下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下

2021-09-12
0
《被討厭的勇氣》(中)

《被討厭的勇氣》(中)

2021-08-22
0
《七真史傳》:第六回-03 孫淵貞勸夫捨家財 馬文魁受賄通權變【中西對照】Capítulo 6-03

《七真史傳》:第六回-03 孫淵貞勸夫捨家財 馬文魁受賄通權變【中西對照】Capítulo 6-03

2023-07-21
1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