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上

74
每個人自出生起就有好奇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心逐漸退化,只保留了學習和探索的習慣。擁有好奇心的人往往更聰明、更富有創造性,也更容易成功。那麼是什麼剝奪了我們的好奇心?

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孩童時,我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慾,隨著慢慢長大,我們的好奇心卻在慢慢消退?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有問過「為什麼」了?是因為我們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知識與智慧了嗎?相信沒有一個人說「是」!那為什麼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會逐漸喪失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了呢?

今天我們解讀的書是《好奇心》,又譯《重拾好奇心:讓你不會被機器取代的關鍵》,作者是伊恩·萊斯利註1

好奇心

我們將通過五部分來解讀這本書:

一、為什麼好奇心對我們很重要

二、好奇心的分類

三、人們逐漸喪失好奇心的5個原因

四、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五、成年人怎樣才能保持好奇心

會問「為什麼」是人和動物區別的分界線

一、為什麼好奇心對人類很重要

我們從一個實驗開始講起。在一個實驗室裡,專門教大猩猩學會一些東西,大猩猩只要摁一下實驗室裡的一個按鈕,就能得到一個獎勵。結果所有的大猩猩只有一個一學就會,可以說這個大猩猩是裡面最聰明的,但即使是這個最聰明的大猩猩,也從來不會問:「為什麼?」這就是猩猩和人的區別,這也是人和其他所有動物區別的分界線。

人會問:「我為什麼要到這兒來?將要到哪去?」人類會問:「我能不能夠不斷的去改進我的工具?」可以說是好奇心,讓人類文明不斷的發展進步。

另一個案例,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好奇心的意義。一個電視製片人叫勞埃德,就是他捧紅了《豆豆先生》。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成名了,但是到了40多歲以後,他突然之間陷入了抑鬱,主要的原因就是做什麼事都不順利,於是他就開始把自己封閉起來。

人類的第四大驅動力,就是好奇心。

在勞埃德病得越來越重的時候,偶然的機會他決定開始讀書,他並沒有計劃好讀什麼書,於是就想:反正已經得抑鬱症了,那就逮到什麼書,就看什麼書吧!

隨著他不斷地讀各式各樣的書,他的抑鬱症竟然好了!他越來越覺得自尊水平在提高,越來越覺得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後來勞埃德讀了這麼多書以後,回到電視台做了一檔益智問答類的節目,事業又再次起飛了。

後來他說,他開始讀書後,發現自己不知道的知識越來越多,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於是一發不可收拾,開始用知識來救贖自己,最終這些知識,又讓他找回了久違的幸福感。

這兩個故事讓我們看到,好奇心的作用是多麼的偉大!

實際上,好奇心是我們人類區別於動物的第四驅動力,前三個驅動力是什麼呢?就是食物、兩性、住所。只有人類有第四大驅動力,就是好奇心。但並不是所有的好奇心,都能對我們有正向作用。接下來,我們看看不同類型的好奇心,是如何影響我們工作生活的?

消遣性好奇就是打發時間,覺得好玩。

二、好奇心的分類

有兩種類型的好奇心,第一類叫做消遣性好奇。什麼叫消遣性好奇?簡單的理解,我們每天刷那些娛樂性的八卦,就屬於消遣性好奇;就是覺得有趣而去關心別人的八卦。人人都有消遣性好奇,這種好奇是一種低層次的好奇水平,就是打發時間,覺得好玩。

消遣性好奇,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都有所體現,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喜新厭舊,覺得這個東西用膩了,我們換一個新的,這就是消遣性好奇,這個不需要鍛鍊,幾乎人人都有。

當然如果一個人真的抑鬱了,對生活失去了興趣,那麼連消遣性好奇都沒有了。消遣性好奇如果不加限制,也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比如一些少年犯,很多是因為剛開始覺得好玩,想去嘗試,結果走上了犯罪不歸路。

上帝為有好奇心的人打造了地獄?

另外一種高層次的好奇叫認識性好奇。認識性好奇就是對知識的理解和探索。我們需要用一定的腦力,需要讓自己刻意的去動腦子、去鑽研、去學習,這個過程就是認識性好奇的過程。

現代人是幸運的,我們有自由的權利,去滿足認識性好奇的心理,但在中世紀之前,人們對於好奇心是排斥的。天主教神學家奧古斯丁註2說,上帝為有著好奇心的人打造了地獄,因為那個時候,所有的書籍全部都是為宗教準備的,人們只能夠讀  上帝的書,只能夠讀聖經。

而且,普通人連讀聖經的資格都沒有,只有教會的人才有資格讀、才有資格解釋。所以在過去的那個時候,這個認識性好奇是被長期排斥的。

認識性好奇,讓人們持久的在認知上努力,同時人們也會慢慢看到自己知識的缺口,會激發更多的好奇心。

為什麼人們解決了好奇心的問題會很開心?這是大腦的作用。當我們解決了這個知識的缺口問題,解決了一個好奇心的時候,大腦當中會充滿了多巴胺註3,就會有快樂的感覺。

小孩過了4歲,好奇心就開始衰減了。

人們逐漸喪失好奇心的5個原因

  1. 缺少應使好奇心衰竭

你有沒有覺得,小孩子的好奇心會比我們大人多?這是為什麼?書中通過調查發現,剛出生的小孩好奇心是最重的,但一個小孩過了4歲以後,好奇心就開始衰減了,家長和老師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的好奇心足夠多的回應,這個孩子會對周圍的世界慢慢喪失興趣。

為了測試小孩的好奇心,做了一個實驗。在實驗室裡把小孩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當小孩子用手指著問:這是什麼?這組媽媽認真的回答她的問題,而另外一組媽媽不回答或者瞎說。結果發現,第一組孩子的興趣越來越濃,而第二組孩子慢慢的就不再問問題了。

  1. 知識缺口使好奇心消退

一般人們會認為,一個人知識越少,好奇心越重,但事實恰恰相反。好奇心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天分,好奇心跟知識有著極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好奇心是來自於知識缺口的認知。

有句話說:「學然後知不足。」當一個人對一個事情完全無知的時候,基本上是絲毫提不起任何好奇心的,原因是對這行業一無所知,所以認識不到自己知識的缺口。我們所分享的每一本書,就是試圖給大家在一個龐大的知識大塊當中撕開一個缺口,希望藉此激起大家繼續探索的好奇心。

所以好奇心跟我們的知識儲備量,有著非常大的關係,越是知識多的人,越容易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好奇心就可能會變得越重,求知慾就越強。

能不思考就不思考,我們是認知吝嗇鬼嗎?

  1. 人本身具有排斥好奇心的原動力

人本身具備排斥好奇心的原始動力,這個叫做認知吝嗇鬼,什麼叫認知吝嗇鬼?就是我們大腦的習慣就是懶,能不思考就不思考,為什麼?

因為大腦的首要目標是為了讓我們生存,而不是為了讓我們求知,求知這件事情對我們的身體本身來講,沒那麼重要,活下去才最重要,動腦子是很消耗能量的。所以人類的大腦自我保護機制,就驅動身體,儘量不要動腦子。

認知吝嗇鬼的這種特性,在生活中的表現就是:一切解釋聽別人的,比如我想了解這個事,就去網上看看是怎麼說的。為什麼網上會那麼多沒腦的訊息傳來傳去?就是因為我們不願意判斷、不願意動腦子、不願意用自己獨立的意識去了解這件事,進而就會產生一種狀況,叫做社會惰化

比如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就是一匹馬拉車和很多匹馬一塊拉車,然後看使勁大小,會發現只要拉車的馬一多,這些馬都不使勁了。

  1. 兩個敵人阻礙了我們的好奇心

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極端,會阻礙我們的好奇心,第一個叫做過分自信。過分自信就是無知而快樂效應,你如果問所有人:「在這個社會上,你覺得你的溝通能力,大概能夠排前百分之多少?」80%的人都說自己排在前20%,這肯定不對。但是,越溝通能力差的人越覺得自己排的靠前,因為沒有自知之明。

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妄自菲薄。妄自菲薄是什麼呢?就是嚇壞了,恐懼會殺死好奇心。很多人從小被父母教育要乖:「你老實點」,「不要搗亂」,「不要越雷池一步」。所以你發現你連跳槽找個新工作都不敢,因為永遠謹小慎微、永遠膽小,不敢去探索任何未知的領域,這也會阻礙我們的好奇心。

Google 找答案,讓我們損失了富有成效的挫敗感。

  1. 網際網路讓我們喪失了好奇心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好奇心會被壓得更厲害,當我們能夠很容易地獲知,一個東西的答案的時候,惰性就開始產生了,我們非常容易的去Google一下、百度一下,就能搜到想要的任何答案。這裡面損失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叫做富有成效的挫敗感

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這個富有成效的挫敗感,是能夠加深我們記憶的東西。沒有Google你會怎麼做?你就一定會去翻百科全書、會查、會讀,在這找的過程當中,你就學到了很多東西。

谷歌的創始人經常引以為豪的說:「我們要減少人們求知的摩擦感。」什麼叫減少人們求知的摩擦感?就是想要找什麼問題,一搜一定找得到,不需要你翻到後5頁。但你沒有想過,這個過程當中那種摩擦是有價值的?那個摩擦就是學習的過程、開闊眼界的過程,只有這種意外之得,才能夠讓我們不斷地撕開,一個個新的知識裂口,找到那些你原來不知道的東西。

有個詞叫數字鴻溝,就是說隨著這個數字技術越來越普及,有可能人和人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大。按照我們過去的想法,會覺得網際網路普及了以後,每個人都有了學習知識的機會,按理說,那些更窮的地方應該很快的趕上來的,因為知識都放在那兒,誰都可以輕易上網獲得。

但事實上,不是。人們並沒有因為數字技術的普及,而縮小成就差距,反而加大了浪費時間的差距。意思就是,隨著這個數字技術不斷的普及,大量的原本不上學的人,開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浪費他們的時間。

認識性好奇帶來的紅利:你會變得越來越好!

前面說的第一種消遣性好奇,網際網路讓人們可以輕易滿足,消遣性的好奇心,導致我們沒興趣運用認識性好奇,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大量的人把時間浪費在打遊戲、交朋友聊天、在社交媒體秀自己的日常上。

對有認識性好奇的人來講,網際網路可以用來學習,比如你正在通過網路來了解《好奇心》這本書的知識,但其他人可能正在玩遊戲、刷社交媒體。網際網路對你來講,有正向作用,你依然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學習。

但是對於那些喪失了自我進步、自我學習能力的人來講,那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把時間整個吸進去,精力整個吸進去,這樣鴻溝變得越來越大。所以認識性好奇帶來的紅利就是:如果你具備認識性好奇心的話,你會變得越來越好。

待續


(註1) 伊恩·萊斯利:
(Ian Leslie)英國專欄作家、演講家、廣告從業人士。他主要關注創新、文化和政治,文章主要發表於《智生活》(Intelligent Life)、《新政治家》(the New Statesman)以及《衛報》等。同時他也是BBC廣播喜劇節目《成名之前》(Before They Were Famous)的編劇及主持。他的著作《說謊心理學:為什麼不說謊,我們就活不下去?》(Born Liars: Why We Can’t Live Without Deceit)曾被BBC廣播4台評為「本周最佳圖書」,被《每日郵報》讚譽為「一氣呵成,令人着迷」。
(註2) 奧古斯丁:
(Saint Augustine ),俗稱聖奧古斯丁。原稱奧勒留·奧古斯提奴斯(拉丁語: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羅馬帝國末期北非柏柏爾人,早期西方天主教神學家哲學家,曾任大公教會阿爾及利亞城市安納巴的前身希波(Hippo Regius)的主教
(註3) 多巴胺:
(dopamine)是一種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大腦產生「獎勵機制」,也就是當做了某件事而感到快樂,研究證實運動、食物都能促進多巴胺分泌。

阿國書香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