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效應》2

528

上一篇,我們瞭解了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兩次奇蹟般預測,使《黑天鵝效應》一舉成名,現在我們來分享解讀這本書,首先從三方面來瞭解。


第一個方面:雖然黑天鵝事件發生概率很小,但一定會發生,而且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

黑天鵝事件並不常見,但它在各個領域都會發生。比如:

哥倫布偶然發現了新大陸
科學家無意間發現了青黴素(Penicilina)
一枚比特幣價值曾經高達幾萬美金
還有鐵達尼號(Titanic)沉船
911 恐怖襲擊事件等等。

再比如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公共衛生事件,蔓延到全世界。這種事情並不多見,但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1. 和比爾蓋茲財富比,秒懂極端斯坦!

為什麼發生概率小,但卻一定會發生呢?因為黑天鵝有一個特性,作者塔雷伯稱之為極端斯坦(-stan波斯語)。斯坦的意思是,某物或人聚集之處。極端斯坦就是這個領域範圍內,個體之間的差異很極端,這是塔雷伯提出的一個概念。

他認為在極端斯坦裡,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大,我們無法預測其中一個個體的具體情況。而且,一個特殊的個體,就會對整體造成重大的影響。

舉個例子:

人們擁有的財產就屬於極端斯坦,很難預測一個陌生人究竟有多少財產。普通人的財產與比爾蓋茲的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有了比爾蓋茲,使得他創辦的微軟公司的整體資產,明顯的就會比其他一般公司高出很多,畢竟一般人的資產,還不到比爾蓋茲的一個零頭。

在這個非常規領域,一個比爾蓋茲的存在,就會嚴重影響整體數據。財富處在極端斯坦之中,我們很難對其做出預測,因為裡面有太多不確定性的因素。

而與極端斯坦相反的是平均斯坦,它代表的是一個常規範疇,在這個範疇裡,個體之間差異很小,沒有哪個個體能對整體造成重大影響。

例如,我們的身高屬於平均斯坦,因為身高的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少,像姚明那樣身高226的人,或者身高低於 140 的人,還是比較少見的,哪怕一個班級裡有一位同學很高或者很矮,也不會過分影響這個班級的整體身高水平。

再說回極端斯坦塔雷伯認為在極端斯坦裡,特別容易出現「黑馬」一夜成名,像演員、歌手、作家、畫家這樣的職業,就處在一個不確定性的世界中。


2. 黑天鵝事件準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絕大多數人都只是陪跑者,收入微薄,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成為金字塔尖的超級大咖,獲得不菲的收入。就像有的網路作家收入過億,而大多數網路作家連養活自己都是個問題;有些網紅吸金能力直逼一線明星,但他們同行的收入,大多夠餬口。

這極少數人的成功,可以認為是一個黑天鵝事件,而像醫生、老師、工程師,就比較少有黑天鵝,他們所處的平均斯坦,確定性較大。在這裡普通人比較多,大家的收入往往也差不多,基本上他們不可能一夜暴富,但隨著工作年限增長,經驗的積累越來越多,就能獲得更高的收入。

幾乎所有的黑天鵝事件,都處在不確定性的時間裡,也就是極端斯坦之中,因此,我們在事前就很難預測到它們的存在了。發不發生,受運氣的影響;如果有人試圖預測,也是極其困難的,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黑天鵝事件。

就以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為例,他就是深受《馬可波羅遊記》這本書的影響,十分嚮往印度中國等神秘未知的國度,才開始了遠航。1492 年 10 月 12 日凌晨哥倫布來到了新大陸,那時,他還以為自己到達的,是心心念念的印度美洲的發現純屬運氣,而運氣是可遇不可求的。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

值得一提的是,黑天鵝事件一直遵循著一個準則,叫做「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準則,也就是社會心理學上常常講到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註3

就像剛才提到的發現美洲大陸,對歐洲市場是有很大的好處,對世界文明的融合,也具有極大程度的推動。但是對印第安(美洲原住民)人而言,卻跟滅頂之災沒什麼兩樣了。他們部落被侵略,族人被販賣奴役,女性被性侵,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家園。

再比如一名演員接到一部好戲,憑藉一個決策使他家喻戶曉之後,他的資源就會越來越多,他的選擇權也就更大了,日後他塑造經典角色,繼續走紅的概率也就越來越大,積累的優勢越多,他的視野發展也就越好;反之,若一旦錯失良機,這個演員的視野就可能越來越糟糕。


3. 理解一偏差,權威不是萬能的。

第二個方面: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忽視黑天鵝事件?

剛才說到,黑天鵝事件會對社會造成重大的影響。既然這樣,為什麼人們還會一直忽略它呢?人的反省是有偏差的,我們只能在事後評價這個事件,而這種評價都是帶有偏差性的。

有誰會料到:

基督教會成為羅馬統治者的宗教呢?當時耶穌在活動的時候,只有極少數的人會覺得,這個看上去極怪異的猶太人,將來會成為一個神,受到眾人崇拜。
又誰能料到一群馬背上的人,就是這個伊斯蘭教的崛起者,竟能一劍削平了許多的大帝國呢?延伸閱讀:耶路撒冷三千年:一座歷史悠久卻也充滿血淚的聖城

所以,這都只是事後諸葛。歷史和社會都不是緩慢進行的,而是從一個斷層躍上另一個斷層,這當中很少有波折。而我們還有很多歷史學家,就喜歡相信歷史是可以預測的,是逐步演變的。

塔雷伯提到,歷史只是一台巨大回頭看的機器,其實歷史是由不斷的黑天鵝事件,從一個斷層躍到另一個斷層。而對歷史進行分析,特別是那些飽學之士,往往在事情的分析分門別類後,又讓大部分人陷入了更大的理解偏差中。

作者他自己的祖父,曾經是黎巴嫩的國防部長,後來又成為了內政部長。在戰爭的初期,他祖父做過副總理。雖然處在那樣的位置,但是作者根據他近距離的觀察,認為他祖父並不比他的司機,更能看清將要發生的事情。所以,那些飽學之士或者權威告訴我們的,並不一定就是對的、真的。

對大量信息的分析和分類,甚至會造成更大的誤解和錯誤。尤其當信息太多,無法讓人正確理解時,反而會造成困擾。

在 20 世紀 60 年代,很多西方的醫生,就把母乳看作是很低級的東西,他們沒有認識到母乳可能包含有用成分,超過他們的理解能力,也沒有從母乳裡分析出任何有用的東西,所以就覺得母乳無用。

因此,就有一代西方的嬰兒,沒有得到母乳的餵養。所有的母親對醫生的權威還是很信任的,但這樣一來,這些母親也增加了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因為沒有哺養嬰兒乳汁這個過程的母親,乳癌風險會增加。

在現階段我們對科學的理解,可能還沒達到真正能夠理解它能力的時候,也就是說像母乳一樣,我們認為它沒用。是不是有一些我們沒能理解的東西,今天分析不出來,但是,未來可能會顯示出結果呢?


4. 認知錯誤,境遇不就跟那火雞一樣?

塔雷伯認為,因為人類的思維模式存在誤區,所以我們的認知會經常犯錯,不能客觀的評判一些事情。在書中,提到了四種常見的思維誤區。

第一種思維誤區:證實謬誤。意思是說,人們總是習慣從自己過去的經驗中,總結一些規律,並用這些規律去推理其他事情。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有一隻火雞一直被主人精心照顧,這種好日子持續了 1000 天,牠覺得自己一輩子都能得到這種待遇。結果第 1001 天是感恩節,這隻火雞成了餐桌上的一道大菜,牠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麼過去 1000 天的經驗不管用了,主人居然殺了牠。

這隻火雞犯的問題,就是證實謬誤。牠過於相信之前的經驗,就沒想過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事件。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火雞是火雞,人是人,對嗎?然而,我們很多人的認知方式,和這隻火雞是一樣的。

作者就說科學也會這樣誤導我們,比如說人工智能

現在自動駕駛這些系統,在非常漫長的時間裡,經過不斷的實驗,人類會覺得這個自動駕駛非常值得信任,是不會出任何問題的,可以放心的在車上睡覺,因為技術是如此的成熟。

但是如果有一天,黑天鵝事件突然發生,比如這個自動駕駛系統,突然間被人劫持(在電影裡面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場景),那麼這個人,可能就被這套系統帶著衝向了大海,或者衝向了深淵。那麼,我們的境遇豈不是也像那隻火雞一樣嗎?

所以,我們要相信黑天鵝事件,在未來是有可能發生的,千萬不要變成火雞。要學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也就是說,火雞只從牠的眼睛來看問題,如果是從屠宰者的眼神來看這個問題?從獨裁者的角度看呢? 1000 天前只是為了養育牠,最後擰斷牠的脖子,總會發生的。

由此可知,關鍵是看問題的角度,而不是只靠過去的經驗,來判斷這個世界。

既然面對不能單靠一個角度,或只靠過去的經驗來判斷事情,那如何正確判斷問題的真相呢?

在下一篇,作者將針對這問題給出幾點建議。

(……待續


【註解】

  • [註3] 馬太效應:指科學界的名聲累加的一種回饋現象,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於1968年提出。其名稱來自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亦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之現象,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