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思維》上

233
當人類社會步入「右腦時代」,知識不再是力量。未來屬於那些擁有與眾不同思維的人,也就是擁有右腦時代的6大全新思維能力:設計感、娛樂感、意義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即「三感三力」,才能得以致勝,你準備好了嗎?

我們都知道,左腦負責的是邏輯推理能力,在過去我們一直覺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對吧?我們以前的教育制度,幾乎就是為了打造左腦而設計的,而在未來的環境下,如果只注重左腦思維,可能會讓我們毫無競爭力。  

以前走的那條「看上去光榮偉大正確」的路,要是一直走下去,那我們的處境可能無法像過去,順理成章地躋身為社會的中上層。 

今天要推薦的書是《全新思維》(A Whole New Mind),又譯: 《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為何右腦會統治未來》。這本書重要之處在於,可能會改變你奮鬥的方向。副標題是決勝未來的6大能力。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標題黨(clickbait,又稱釣魚式標題)呢?

人的左腦比得過人工智慧嗎?

其實一點都不誇張,這本書的作者叫做丹尼爾·平克(Daniel H. Pink)(註1),是著名的未來學家、趨勢專家,他被稱為21世紀商業思潮的拓荒者。意即指,在思想上探索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這個評價可謂是極高的。

丹尼爾·平克(Daniel H. Pink)

作者預言,我們已經從左腦時代轉向了右腦時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工具就是我們人類肢體的延伸。隨著我們工具越來越多樣化,肢體的功能被逐步的外包出去了。

比如說,汽車是我們腿的延伸,手機是我們感官的延伸,我們以前覺得大腦功能應該不會被延伸吧,工具應該沒有辦法代替我們思考,這麼想在大體上是沒有錯的, 但是大腦也分左右腦,現在的人工智慧,就是在逐步的替代我們的左腦,那計算機比我們有更強的計算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而這些能力的人工智慧,可就比人類強太多了。

那我們還剩下什麼呢?就只剩下那個善於想像、善於創造、善於圖像化思維的右腦了。於是右腦的開發過程,就變成了未來一個人,真正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促成右腦思維的三大原因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推動我們轉向右腦思維的三大推動力,和在未來我們必須掌握的六大能力。為什麼右腦思維突然變得如此重要呢?這其實不光是人工智慧的影響,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作者給我們列出了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物質財富的極大充裕】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基本上,已經走過了物質匱乏的時代。我們平常去超市,都能感覺到物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洗髮精多少種,牙膏有多少種,只要有錢就不怕買不到東西。我們開始進入了一個選擇困難期。那以前呢?

我們買東西追求的是實用性,馬桶蓋是用來坐的,手錶是用來看時間的;現在呢,馬桶蓋也不是馬桶蓋了,不單要好用,還要好看,還得要進口貨。人們已經從追求實用性,轉到了追求美觀、追求品質、追求款式,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東西了。

越來越多的東西,它不是追求實用性的,比如說蠟燭吧,按理說現在還有誰用蠟燭啊?它只是一個裝飾作用,但是蠟燭企業,每年的銷售額依然是非常高的。換句話說,人們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如果你只能提供具有基礎性功能的東西,沒辦法用你的右腦,給這個東西賦予更多的價值感,那可能你的商品就會舉步維艱。

第二個原因是:亞洲的崛起】

本書作者是美國人,從他的角度來看,隨著亞洲的崛起,我們的年輕人會逐漸搶了他們的年輕人的工作,就好像中國人、印度人、東南亞的人肯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就把他們美國那裡需要動手的工作給搶過來了。

亞洲人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做他們的一些不願意幹的活兒,使勁發展勞動密集型行業。現在也是一樣,對於歐洲和北美的知識工作者來說,他們的競爭對手不是周邊的人,而是亞洲的這些年輕人。

全世界大量的知識型業務被外包

現在的通訊成本基本為零,這就產生了大量的知識外包型業務,比方說美國的一個電腦程式員的年薪,通常會達到7萬美元,但同樣的工作,印度一個年輕人就能更快更好的完成,價格也只有這個美國程式員的1/25,你給他3000美元,他就把工作做好了,那這些美國的企業,當然願意把這些工作給外包出去了。 

奇異印度分公司的CEO,在接受採訪時就說,任何英語國家的工作,都可以在印度完成,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像力。不僅是印度,全世界都出現這樣的情況,大量的知識型業務都在被外包。

那比如摩托羅拉(Motorola)、英特爾(intel),都在俄羅斯設立了軟體公司,匈牙利的建築師正在為加州的設計公司畫設計圖,菲律賓的會計正在為歐洲的諮詢公司做審計,中國大量的設計師,正在給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做設計。

同樣的工作,其他國家只要1/10的價格,這樣的事情當然會被外包出去了。所以說,如果你還注重做左腦的工作,那你的競爭對手可不是鄰居家的小明,而是另外一個國家的,比你更勤奮、要價更低的那個小明。

第三個原因是:人工智慧的發展】

你會發現,沒有任何需要記憶的邏輯性工作,電腦都比我們做得更好。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軟體就是頭腦的鏟車,它會把大多數需要左腦的工作全部鏟掉。比如我們之前認為程式員、醫生、律師,這都是高端職業吧,但是這些職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量使用邏輯能力。

醫生在做診斷的時候,都需要遵循一系列決策流程的判斷。像有沒有鼻涕呀?有沒有感冒啊?有了,要怎麼辦?沒有,要怎麼辦?各個驗血、超音波、斷層掃瞄等指標是高?還是低?然後再對結果進行推理,這些其實都是電腦擅長的,所以大量的醫療軟體開始出現了,想來用不了多久,人們用軟體就能自己診斷病情了。

簡單的說,這三個原因,讓左腦思維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一個是物質的充裕,一個是全球化的知識外包,還有一個就是人工智慧的發展。這三種正在發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們從訊息時代推向了概念時代,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用右腦思考。

這三個問題能pass,未來前途一定讚!

在這樣的一個概念時代,要找到自己的謀生手段,就必須要清楚地回答三個問題:

  • 第一個,你提供的服務是不是超越了實用需求?能夠滿足用戶的精神需求嗎?
  • 第二個,你做的工作是不是外包人員比你的成本更低?這個外包人員可能不是你周邊的人,可能是另外一個國家的競爭者。 
  • 第三個,未來你的工作,電腦是不是會比你做得更好更快?你是不是在和電腦搶工作呢?

如果你做事同時滿足了上面的條件,那麼恭喜你,你的發展一定會是越來越好,就好像坐上了一個向上的電梯一樣,你稍微地再努力點,就會獲得不錯的成績。如果無法滿足這些條件,你雖然非常努力,但會上升得很慢,這就是趨勢的力量。

為了更好地迎接這種趨勢,作者給我們列出了未來人才最需要的六大能力,也就是這本書的精華部分,叫做三感三力;三種感覺,三種力量。

三感指的是:設計感娛樂感意義感
三力呢?指的是: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

下面我們來分別看一看,具體都是什麼意思。

第一種:設計感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資深的設計師,他平時喜歡給孩子們做公益的演講。在演講之前,他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是藝術家?請舉手。」

這個時候,他就會發現一個規律,如果是一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大家都會舉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藝術家;如果是三年級的學生呢?舉手的只有一半;到了六年級,基本上沒有孩子會舉手了。這就說明,我們的教育正在扼殺一個人,天生的設計感。

誰不為新手機的設計美感買單?

以前你可能覺得,設計師都是比較專業的職業,以後又不做設計師,那幹嘛要學設計呢?在這裡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做設計師。設計其實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要求你有很高的審美標準,去不斷的追求新穎和美感。

你可以放眼望去,目力所及的範圍之內,所有的東西都是被設計過的。毫不誇張地說,人們不會為物品買單,只會為設計買單。

又比如說,每一代新手機出來了,你都想換個新的吧?即使你的蘋果六還好好的,但是七出來的時候,你還是迫不及待的想換個新的。你是為了它新加的功能買單嗎?肯定不是,蘋果手機所有的功能,平時我們用到的連1/20都不到。其實都是為了好看、為了信仰、為了漂亮。更準確一點說,一個商品能提升的價值空間,就是設計感。

倫敦商學院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設計投入,公司的銷量和利潤就會平均增加4%。比如汽車行業,BMW 的設計總監就說,我們生產的根本不是汽車,而是一件藝術品。福特公司也宣稱,現在福特公司馬力早就已經讓位給風格了。用戶就是為了設計買單。

就連美國政府部門也在追求設計,04年的時候,美國國務院宣佈取消了使用多年的12號等寬字體,換了一種14號新羅馬字體,為什麼呢?因為新字體看起來更加的工整美觀。

如何培養設計感?唯有多看!

所以審美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所謂審美,就是靠直覺提取優化資訊的能力。人的這種能力是機器取代不了的,在未來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一定不是靠更便宜、更好用的,一定是更美的,只有對美有所感悟,才能脫離價格,站在更高的領域去奔跑。

那說到這兒,怎麼去鍛鍊這種設計感呢?作者的建議是,唯一提升方法就是多看。用相機把你平時生活,覺得醜的東西都拍下來,想想到底醜在哪兒?要是讓你去做設計,會設計成什麼樣的?然後把你覺得美的東西也拍下來,想一想,哪個點觸動了你,哪個元素吸引了你?如果讓你設計,怎麼設計還可以更完美一點。

另外,就是多去參觀一些創意博物館,多看一些設計雜誌,多觀察生活,慢慢的你的設計感就會被培養出來了。美是需要不斷的接近和陶冶的

所以不管古今中外的畫家,都是時常沉浸在山水、花鳥之間,或者仔細觀察人類、動物的一舉一動,加上反覆的描繪和創作,方得超乎實物的韻味和精神。而現代的設計師雖未必是畫家,但也必須經歷接觸、觀察、動筆、神韻之的過程,才能有好的設計出現。

阿根廷有花都之稱的 Escobar 市,每年花展長達十天左右,其圖騰LOGO設計如下: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待續

(註1)<strong> 丹尼爾·H·平克</strong>:
(Daniel H. Pink,1964年7月23日)是美國作家、趨勢專家。他寫了六本書《驅動力》《全新思維》《全新銷售》《自由工作者的國度》《菜鳥職場物語》《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其中四本書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他是2014年國家地理頻道社會科學電視劇《人群控制》的主持人和共同執行製作人。從1995年到1997年,他擔任副總統艾爾·高爾(Al Gore)的首席演講作家。也是《紐約時報》、《哈佛商業評論》、《快捷公司》和《連線》雜誌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