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品格的力量》25 一刻也不要閒著

2023-03-10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品格的力量》25 一刻也不要閒著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2

勞動、勤奮是上帝施加給我們每一個人的壓力,沒有勞動就沒有一切,沒有鍥而不捨的毅力就絕不可能成功。

沒有人比史考特更懂得勤奮、專心致志的重要性,史考特一輩子都鍥而不捨、筆耕不已。事實上,正如洛克哈特所說的,像史考特這種精力過人、心境安詳、舉止得體者,即使加以考察各個不同時代和國家,恐怕也很難在那些極為突出的領袖人物中,找出與之匹敵的例子,在文學天才中,實在難以找到像史考特這樣的人。

勤奮是幸福和成功之本

史考特曾經多次語重心長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們要勤奮,他說勤奮是幸福和成功之本。當兒子查爾斯在上學時,他給兒子的信中說:「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你:勞動、勤奮是上帝施加給我們每一個人的壓力,沒有勞動就沒有一切,沒有鍥而不捨的毅力就絕不可能成功。

「農夫用額角的汗珠換來甘甜的麵包,富翁只有在勞動中才能擺脫厭倦和煩惱⋯⋯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穫,不下苦功就不可能學到知識。

「當然,各種機緣和偶然性都在發揮作用,農夫播下的種子卻被另外的人收割;但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掠走他人腦子裡的知識,任何機緣、逆運、不幸都無法使腦子中的知識喪失掉。要大量而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豐厚的知識是你將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別人奪不走你的知識,只有你才能享用它。

「我親愛的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地利用時間,勤奮學習,不斷進步。你正年輕,年輕人朝氣蓬勃,腳步輕快,頭腦靈活,接受能力強,這是接受知識的最好時期,一旦錯過了這段時光,就會後悔莫及。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春天沒有播種,秋天就不可能有收穫。青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浪費了這段時間,秋天就會沒有收穫,到了老年就不會被人尊重,那時徒悲傷就太可憐了。」

沒有一個像他這樣貧窮的人卻如此博學

跟史考特一樣,塞西也是一位十分勤勉的人,對於塞西來說,工作、勞動已成了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當他十九歲的時候,這樣寫道:「十九歲了!我生命的四分之一已經這樣過去了,也許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已經過去了。但我仍然一事無成,對社會沒有半點貢獻,想來實在慚愧。那些為別人驅趕烏鴉的農夫,每天還可以賺兩便士餬口,而我卻完全在白吃白喝!他們都是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人,我則完全像是寄生蟲!」

其實,塞西是一位十分勤奮的學生。他不僅閱讀大量的英國著作,而且透過翻譯,已經結識了塔索(註1)、阿里奧斯托(註2)、荷馬(註3)和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註4)等著名文學大師。但他總感到自己的生活是漫無目的的,因此,很想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

從此以後,他致力於追求文學事業,直至生命結束──他每天都有收穫,每天都在進步──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沒有一個像他這樣貧窮的人卻如此博學;沒有哪一個像他這樣自豪的人卻如此謙卑;也沒有哪一個像他這樣愉快的人卻如此自豪。」

名人的格言反映出他的性格及愛好

一個人所喜愛的座右銘往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性格、愛好。史考特最喜歡的格言是:「一刻也不要閒著。」蘇格蘭歷史學家羅伯遜(註5)最鍾愛的格言是「沒有知識就沒有生活」,伏爾泰(註6)的人生格言是「生活就是工作」,自然學家拉西比德最喜愛的格言是「生活就是觀察」──這也是普林尼(註7)最喜歡的格言。

波舒哀(註8)在讀大學的時候,學習十分勤奮,同學都拿他的名字開玩笑,稱他為「一頭總是在耕地的公牛」。瑞典詩人斯傑伯格曾採用Vita-tis(人生就是一場戰鬥)這個名字,同樣,弗里德里克.馮.哈登堡也曾採用具有同樣意義的名字Noratis,從他們這兩個天才人物所採用的筆名,可以看出他們非凡的抱負。

勞動所增強的好處

勞動是一種能力的訓練,是一種嚴格紀律的訓練,勞動是人類的老師。即使勞動有時看來並沒有產生什麼結果,但它能活躍人的思維,增強人們的組織紀律性,人們在勞動中能養成互相合作的習慣。

因此,無論怎樣說,勞動比什麼事情都不做這樣呆鈍、懶惰要強得多。由於人們在勞動中增強了技能,養成合作的習慣,增強了紀律觀念。這為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在日常勞動中,人們能逐漸掌握各種方法,勞動會迫使人們去注意節約時間、講求效率,它迫使人們反覆思考,凡事都要有遠見。它迫使人們辦事要思路清晰、注意條理等,總之,人們只有在勞動中才能鍛鍊、提高自己。

由於平常有了鍛鍊,到了關鍵時刻,自己就能應付自如,平常訓練出來的各種能力都能派上用場,由於平常總習慣性地堅持勞動,空閒時間來了,就能以更高的熱情去享受這份清閒,享受這份快樂。

我們如何看待時間觀念及其價值?

柯勒律治(註9)曾深刻地指出:「如果那些無所事事的閒散之人是在消磨時間,那我們完全有理由說那些辦事有條不紊的人把時間融入生命,這種人不僅根據自己的感覺、知覺,而是根據他們的道德良心,把時間看作一個確定的對象,他們是從自己的良心來體悟時間的道德人士。

「他們不是從一般的時間觀念來看待時間。他們認為時間有自己的心靈和靈魂,他們就像應該憑良心和道義來善待朋友一樣來安排、利用時間。如果浪費了時間,如同虧待了朋友一樣,他們會感到十分不安。

「一個忠實而盡責的僕人,總是把時間和精力有條理地運用在指定的事情上,時間在他的手中充分利用,這位忠實的僕人算得上是一位守時的人,但這僕人還不是那種視時間為有靈魂、有心靈的道德人士。

「因為他生活在時間中,而時間沒有生活在他的生活中。這位僕人所經歷的年年歲歲,正如準時的班車一樣,都有清晰的記載。僕人何年何月做了什麼事都歷歷在目,時間似乎與他同在,但這僕人卻從來沒有就時間本身來考慮其價值。」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四章 勞動是成功和幸福之本


(註1) 塔索:
托爾夸托·塔索(義大利語:Torquato Tasso,1544年3月11日-1595年4月25日),義大利16世紀詩人。他的作品有《里納爾多》(1563年)、《阿明塔》(英語:Aminta)(1573年)、《耶路撒冷的解放》(1581年)等。他的作品對歐洲文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註2) 阿里奧斯托:
(Ludovico Ariosto,1474年9月8日-1533年6月6日)義大利文藝復興時詩人,代表作《瘋狂的羅蘭》。

(註3) 荷馬:
(古希臘語:Ὅμηρος,約前9世紀-前8世紀),相傳為古希臘的吟遊詩人,生於小亞細亞,失明,創作了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者統稱《荷馬史詩》。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證明荷馬的存在,所以也有人認為他是傳說中被構造出來的人物。而關於《荷馬史詩》,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當時經過幾個世紀口頭流傳的詩作的結晶。

(註4) 奧維德:
普布利烏斯·奧維狄烏斯·納索(拉丁語:Pūblius Ovidius Nāsō,前43年3月20日-17年/18年),在英文世界中通稱其為奧維德(Ovid),是奧古斯都時代的古羅馬詩人,與賀拉斯、卡圖盧斯和維吉爾齊名,一般認為奧維德、賀拉斯和維吉爾是古羅馬文學的三位經典(Western canon)詩人之一。羅馬帝國學者昆提利安認為他是最後一位一流的拉丁愛情詩人。奧維德有很高的聲望,但後來被奧古斯都流放(Exile of Ovid)到黑海附近的地區,一直到他去世為止。奧維德自己認為流放的原因是因為carmen et error(一首詩,一個錯誤),不過他在認定其原因的方式仍造成學者們許多的猜測。

(註5) 羅伯遜:
威廉·羅伯遜(William Robertson,1721年9月19日-1793年6月11日)FRSE FSA Scot是蘇格蘭歷史學家,蘇格蘭教會大臣和愛丁堡大學校長。「 (他)主持大學的三十年也許代表了其歷史上的最高峰。」他對蘇格蘭歷史以及西班牙和西班牙裔美國人的歷史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是斯特靈城堡的牧師,也是蘇格蘭國王的牧師之一。

(註6) 伏爾泰:
(法語:Voltaire,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原名弗朗索瓦-馬里‧阿魯埃(法語: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他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衛公民自由,特別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聞名。儘管在他所處的時代審查制度十分嚴厲,伏爾泰仍然公開支持社會改革。他的論說以諷刺見長,常常抨擊天主教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制度。伏爾泰的著作和思想與托馬斯·霍布斯及約翰·洛克一道,對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響。

(註8) 波舒哀:
雅克-貝尼涅·博須埃(法語:Jacques-Bénigne Bossuet,1627年9月27日-1704年4月12日),又譯為波舒哀、博絮埃,生於法國第戎,遣使會會士、神學家,以講道及演說聞名,擁有「莫城之鷹」(L’Aigle de Meaux)的別名。他被認為是法國史上最偉大的演說家。著作有《哲學入門》、《世界史敍説》等。他是路易十四的宮廷布道師,宣揚君權神授與國王的絕對統治權力。

(註9) 柯勒律治:
山繆·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是一位英國詩人、文學評論家、哲學家和神學家,他與朋友威廉·華茲華斯是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創始人和湖畔詩人的成員,成名作為《古舟子詠》《忽必烈汗》和《文學傳記》。他對威廉·莎士比亞的批判性著作極具影響力,還將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引入了英語世界。柯勒律治創造了許多現在很常用的文學術語,如「Suspension of disbelief」(懷疑暫停)。他對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和美國超驗主義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其他文章︰
  1. 《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2. 《品格的力量》18 偉人目光的力量
  3. 《品格的力量》28 生活的能力
  4. 《品格的力量》31 工作與興趣──喬治的例子
  5. 《品格的力量》36 從榮譽中站立起來
  6.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7. 《品格的力量》52 喬治.威爾遜的例子
  8.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9. 《品格的力量》68 上帝創造的人類保姆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商周圖書摘要》只有好體能,無法成為優秀士兵!美國軍隊如何靠「囚禁」讓士兵做好準備?

Next Post

《七真史傳》:重刻七真傳序【中西對照】Prefacio para la reedición

相關文章

《人慈》1

《人慈》1

2022-01-27
0
《品格的力量》39 美德的根本

《品格的力量》39 美德的根本

2023-06-18
0
商周圖書摘要》再忙,每天18:30一定和家人共進晚餐!歐巴馬:她們讓我沒變得憤世嫉俗

商周圖書摘要》再忙,每天18:30一定和家人共進晚餐!歐巴馬:她們讓我沒變得憤世嫉俗

2023-07-27
0
商周圖書摘要》一支總是贏不了的球隊,靠教練問「為什麼」翻轉命運!建立團隊驅動力的秘訣

商周圖書摘要》一支總是贏不了的球隊,靠教練問「為什麼」翻轉命運!建立團隊驅動力的秘訣

2023-03-23
1
《自卑與超越》中

《自卑與超越》中

2021-11-11
0
《貧窮的本質》上

《貧窮的本質》上

2021-11-25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