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2023-12-02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1
機敏是人的一種直覺行為,是隨機應變的本領。機敏使人順利地擺脫困境,在這方面,知識和天資都難以與機敏相匹敵。優雅的行為方式,一旦與機敏有機結合起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機敏、伶俐是促使舉止得體的重要條件。從總體上講,女性比男性更為機敏、精明,因此,在待人接物這方面,女人通常是男人的老師。而且,女人比男人更善於自我克制,因此,在日常行為中,她們總比男人更為優雅、更有禮貌。

女人富於直覺,行動敏捷,善於察言觀色,天生就具有較好的識別能力和待人接物的技巧,她們總善於靈活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因此,在與這些靈巧、機敏的女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那些有知識、有修養的男士們往往能學到許多處世之道。

反應敏捷與遲鈍的差別,有個典型的例子。

機敏是人的一種直覺行為,是隨機應變的本領。機敏使人順利地擺脫困境,在這方面,知識和天資都難以與機敏相匹敵。「天才,」一位大眾作家這樣說過,「是才智,而機敏是技巧;天才是壓力,而機敏是動力;天才在於知道要做什麼,而機敏則知道應怎樣去做;天才使自己受人尊重,機敏使他人受到尊重;天才是資源,機敏是現金。」

反應敏捷與反應遲鈍的人見面的差別,一下子就能表現出來。帕默斯頓勳爵(註1)和著名的雕塑家伯納斯先生之間的見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最後一刻,伯納斯打開了話題:「令人尊敬的勳爵,有什麼法國方面的消息嗎?我們與路易.拿破崙(註2)的關係怎麼樣?」這位外交大臣略微抬起眉毛,立即回答道:「真的,伯納斯先生,我什麼也不知道,我沒有看報紙。」伯納斯是一位品格優秀、才華出眾的人,但由於他缺乏應變之才,錯過了許多可以把握的機會。

優雅的行為舉止等於品德高潔嗎?

優雅的行為方式,一旦與機敏有機結合起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威爾克斯是最醜的男人之一。他常常說,在贏得美女的恩寵這方面,他與英國最瀟灑漂亮的男人相比,最多不過三天的差別。

我們談及威爾克斯這個例子,並非說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具有無堅不摧的魅力。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優雅的行為舉止並不一定表明這個人的內心相當高潔,也就是說,行為舉止並不是測試一個人品行的準確尺度。

優雅的行為舉止,對於像威爾克斯這樣的人來說,只不過是用來達到某種不良目的的手段。真正優雅的行為舉止,應該跟其他藝術品一樣,給人以享受,使人感到愉快。

但任何事物都是複雜的,有些人優雅的舉止、瀟灑的風度、儀表,可能是偽裝或包裝出來的。正如「有的人品德敗壞卻又道貌岸然一樣」。

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畢竟只是一個人的外在表現,這種外在的行為舉止有可能是其內在本質的反映、體現,也可能不是。舉止極為優雅、言談相當得體的溫文爾雅之士,完全可能是一個品質惡劣、道德墮落之徒。我們應該知道,再優雅不過的行為舉止,不過是令人愉快的姿態和動聽言辭的雜拌物而已。

大膽的洛克斯不止一次讓瑪麗女王哭泣

另外,我們必須認識到,有些心地極為善良和仁慈的人,往往缺乏溫文爾雅的外表和優雅的舉止,正如有些相當粗糙的外殼,裡面包藏著最甜美的果實一樣。許多舉止粗俗、外表並不怎麼顯眼的人是心地善良、十分友好,這種人往往十分友善、忠誠、可靠。而許多儀表不凡、舉止講究的人,卻是心狠手棘、十分殘酷的人。

約翰.洛克斯(註3)和馬丁.路德,絕不是那種謙恭有禮、溫文爾雅的人。他們所從事的工作,要他們必須當機立斷、雷厲風行。確實,人們認為他們兩個人沒有必要那麼嚴酷無情、狂熱激烈。

「你是誰?」蘇格蘭女王瑪麗(註4)對洛克斯說,「學術王國裡最放肆的人是誰?」

「夫人,」洛克斯回答道,「臣民生來如此。」據說洛克斯的大膽,或者說粗魯,曾不止一次讓瑪麗女王哭泣,當里金特.英頓聽到這些時,他說:「女人流點淚總比鬚眉男子落淚要好。」

有一次,洛克斯正從女王那兒出來,他偶爾聽到一個侍從對另一個人說:「這個人什麼也不怕。」洛克斯轉過身來對這些侍衛說:「那為什麼紳士們那些笑容可掬的臉,使我感到恐懼呢?我曾經打量過許多人勃然大怒時候的臉,但從來沒有感到過害怕。」

當這位改革家由於過分勞累和操心而精力衰竭之後,終於要長眠地下,攝政王看著這位改革家的長眠之地,嘆息道:「這個人將長眠於此,他從來不怕任何人的臉。」攝政王的這句話以其機智和真理性,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德以筆為劍,鼓舞歐洲人民作宗教改革。

有人認為,路德是一個相當嚴酷和殘暴的人。正如洛克斯生活的時代一樣,路德生活的時代也是動蕩不安、充滿暴力。他的革命生涯與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他的工作決定了他不可能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為了把整個歐洲人從沉睡中喚醒過來,他必須以筆為劍,熱烈而激昂地鼓舞歐洲人民起來戰鬥。

儘管路德筆鋒犀利,字字如鐵,外表並不文雅,其實他有一顆火熱的心。在個人生活中,他十分溫和、友愛、充滿感情。他很樸素、單純,與普通人無異。

路德是一個富於生活情趣的人,生活中的許多快樂都令他陶醉,他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是一個十分快活的人。他是一個非常熱誠友好、誠摯親切的人。他也是一個使人振奮、使人快活的人。路德是一位相當普通的英雄,即使在今天,德國人仍然這樣看待他。

約翰遜行為舉止像大熊,但心地善良被喊讚!

山繆爾.約翰遜(註5)是一個行為舉止十分粗魯的人。他曾在一個初級學校受過教育。早年的貧困生活使他結交了許多奇怪的朋友。由於賺不到錢去買一個鋪位暫且棲身,晚上,他只得和沙萬奇(註6)一起在街上到處遊蕩,挨到天明。

約翰遜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和非同尋常的勤奮,終於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但早年經歷過的種種痛苦和磨難,留下的創傷仍壓在他心頭。從本性上講,約翰遜是一個十分堅定、意志過人的人。他獨特的經歷更使他不善於與人交流,他總是十分自信,凡事都自作主張。

當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像加里克(註7)那樣,應邀去參加貴族們舉行的宴會時,他回答說:「因為那些偉大的勳爵們、貴婦們,不喜歡看到人們狼吞虎嚥的樣子。」約翰遜就是一個著名的「狼吞虎嚥」之輩。當然,約翰遜的話總是值得信賴的。

約翰遜的朋友們稱他為「大熊星座」。但是,古德史密斯(註8)卻認為,約翰遜這個人十分友善。古德史密斯說:「沒有一個活著的人,像約翰遜這樣心地善良;他為人十分和善。」

有一次,一位太太正在穿過英國倫敦的艦隊街,約翰遜扶著這位太太過了大街,而沒有注意到這位太太喝醉了酒。事實上,這位「太太」是一位喝醉了酒的夫人。約翰遜的善良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還有一次,約翰遜向一位書商請求雇用,這位書商一看這個人,認為他是一個身體強壯卻沒有修養的人,於是叫他最好「去買一個搬運工的肩披,去幫人家扛木頭」。不管這位老闆說這話時,語調多麼溫和,這種行為肯定是令人難以忍受的。但約翰遜並沒有在意這位老闆過分殘忍的言辭。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九章 風度是心靈的鏡子


(註1) 帕默斯頓勳爵:
亨利·約翰·坦普爾,第三代巴麥尊子爵,KG,GCB,PC(Henry John Temple, 3rd Viscount Palmerston,1784年10月20日-1865年10月18日)英國政治家,兩度拜相,以「巴麥尊勳爵」一名著稱,綽號「The Mongoose(貓鼬)」。

(註2) 路易·拿破崙:
拿破崙三世(法語:Napoléon III,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即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法語:Charles 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唯一一位總統及法蘭西第二帝國唯一一位皇帝,亦是拿破崙一世的侄子和繼承人,亦是拿破崙一世的皇后約瑟芬的外孫。他在1848年當選總統之後,在三年後發動了一次政變,獲得成功。他隨即在次年,亦即拿破崙一世登基第48周年稱帝。1870年9月4日,他戰敗退位。他是法國首位民選總統和末代君主。

(註3) 約翰·洛克斯:
約翰·諾克斯(John Knox,1514年?月?日—1572年11月24日),蘇格蘭基督教喀爾文派牧師,蘇格蘭宗教改革領導人。

(註4) 蘇格蘭女王瑪麗:

瑪麗一世(Mary I,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亦稱瑪麗·史都華(Mary Stuart)或蘇格蘭人的女王瑪麗(Mary, Queen of Scots),於1542年12月14日至1567年7月24日統治蘇格蘭王國。

1567年7月24日,她被迫遜位給她與達恩利所生的一歲兒子詹姆士六世及一世。瑪麗意欲奪回王位,失敗後逃往南方,向其表姑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尋求保護。瑪麗一度聲稱伊莉莎白的王位應屬於自己,許多英格蘭天主教徒視瑪麗為英格蘭合法君主,包括支持北方叛亂的人。伊莉莎白將她視為威脅,把她囚禁在英格蘭內陸的城堡和莊園裡。經過十八年半的監禁,瑪麗被判在1586年巴賓頓陰謀,並於翌年被斬首。

(註5) 山繆爾·約翰遜:
山繆·詹森(Samuel Johnson,1709年9月7日—1784年12月3日),常稱為詹森博士(Dr. Johnson),英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文人之一,集文評家、詩人、散文家、傳記家於一身。前半生名聲不顯,直到他花了九年時間獨力編出的《詹森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為他贏得了聲譽及「博士」的頭銜,博斯韋爾後來為他寫的傳記《約翰遜傳》記錄了他後半生的言行,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註6) 沙萬奇:
理查德·薩維奇(Richard Savage,約1697年-1743年8月1日)是英國詩人。他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是山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的《野蠻人的一生》,該書最初於1744年匿名出版,是瓊森《英國詩人傳》中最詳盡的一部。

(註7) 加里克:
大衛·加雷克(David Garrick,1717年2月19日—1779年1月20日)是一名英格蘭人演員、劇作家、劇院經理以及製作人。他幾乎影響了18世紀的戲劇實踐的各個方面,亦是塞繆爾·強森(約翰遜)的同學及朋友。他在許多業餘戲劇當中扮演各類角色,並隨著他在莎士比亞的戲劇理查三世扮演男主角時,開始獲得觀眾及劇院經理的關注。

(註8) 古德史密斯:
奧利弗·戈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1728年11月10日—1774年4月4日),愛爾蘭詩人、作家與醫生。以小說《韋克菲爾德的牧師》(The Vicar of Wakefield),他因為思念兄弟而創作的詩《廢棄的農村》(The Deserted Village,1770年),與他的劇本《The Good-natur’d Man》(1768年)和《屈身求愛》(She Stoops to Conquer,1773年)聞名。他同時也被認為創作了經典的童話故事《兩隻小好鞋的故事史》(History of little goody two shoes)。
其他文章︰
  1. 《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2. 《品格的力量》10 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
  3. 《品格的力量》16 模仿榜樣
  4. 《品格的力量》18 偉人目光的力量
  5. 《品格的力量》26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6. 《品格的力量》45 不要玷污清白的名聲
  7. 《品格的力量》48 心靈自由乃幸福之源
  8. 《品格的力量》65 對自己的家充滿強烈的愛
  9. 《品格的力量》68 上帝創造的人類保姆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七真史傳》:第十二回-02 指坐功申明妙理 學真道喜遇明師【中西對照】Capítulo 12-02

Next Post

《七真史傳》:第十二回-03 指坐功申明妙理 學真道喜遇明師【中西對照】Capítulo 12-03

相關文章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2022-12-23
0
《品格的力量》68 上帝創造的人類保姆

《品格的力量》68 上帝創造的人類保姆

2024-01-19
0
《人慈》4

《人慈》4

2022-02-04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九回-03 受丹詔七真成正果 赴瑤池群仙履蟠桃【中西對照】Capítulo 29-03

《七真史傳》:第二十九回-03 受丹詔七真成正果 赴瑤池群仙履蟠桃【中西對照】Capítulo 29-03

2025-03-09
0
《品格的力量》59 風格塑造人

《品格的力量》59 風格塑造人

2023-11-11
1
《全新思維》上

《全新思維》上

2021-12-03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