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上

155
探索貧窮真正的根源,兩位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提出了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導。

佛家的因果經裡這麼說:「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捨半分文。」

一提起為何貧窮?為何富貴?從個人因素到社會積習、國家政策、全球經濟因素,總會有說不完話題和各種見解,本週我們就從一個經濟學研究的立場來瞭解看看。

貧窮的本質是一個經濟問題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叫做《貧窮的本質》或譯 《 窮人的經濟學 》 ,是2011年出版的一本書。這本書告訴我們:窮人,到底為什麼這麼窮。

讀這本書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它能幫我們看清窮人的思維方式,可能我們現在不是窮人,但是很難保證我們沒有窮人思維。不管我們現在有沒有錢或有多少錢,只要你有以下的幾個思維習慣,就能算是一個窮人。

作者認為,貧窮的本質是一個經濟問題,你對貧窮瞭解的越多,對經濟學的理解就越深。這本書算是重新定義了貧窮,我們以往對窮人的貧困和理解太狹隘了。這本書,從一個更底層的視角解釋了經濟生活的本質。

作者有兩位,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V.Banerjee)(註1)和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註2)

這兩位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杜芙若他們就認為,我們坐在辦公室裡喝茶,一邊喝茶一邊看數據,是研究不清楚這個問題的,怎麼辦?我們必須要深入那些平民的中間,去瞭解他們的生活,我們才能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造成了貧困。

阿比吉特·班納吉 (AbhijitV.Banerjee)
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

於是他們就做了很多的研究,建立了一個貧窮實驗室,深入到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國家,花了20年的時間來搜集他們的所見所聞,最後寫成了這本書叫《貧窮的本質》。

窮人,為什麼這麼窮?總結三個原因。

這本書出來之後,獲得了金融時報評選的年度最佳圖書獎,但這本書的寫法,不太像暢銷書,更像是學術著作。因為兩位作者,跑遍了五大洲窮人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做了大量一手的試驗和調查,內容扎實,寫法也非常嚴謹。

這本書最核心的議題,說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問題:窮人,為什麼這麼窮?

書裡總共歸結了三個原因:

  • 一、窮人缺少有效的避險工具。
  • 二、窮人不做遠期規劃。
  • 三、對認知範圍外的東西,窮人身上有太多執拗和偏見。

讓我們一個一個來看這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窮人缺少有效的避險工具】

大部分人其實對窮人有些偏見,在我們的印象裡,可憐人自有可恨之處,窮人懶惰、自制力差、不願接受新事物,甚至有的時候愚蠢。

西方種族主義者,甚至把非洲、拉丁美洲的窮人,稱為是白人的負擔。問題在於,窮人真的像我們的刻板印象那樣嗎?我們和世界上最窮的人之間,真的有本質的區別嗎?

《貧窮的本質》這本書的兩位作者,跑遍了五大洲的窮人區,經過大量調查,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窮人很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規避風險的手段太落後。

窮人多生的策略,媲美中國人養兒防老的觀念。

比如說,窮人往往會生一堆孩子,生一堆孩子說明他們的觀念落後,本來家裡的資源就很有限,還生一堆孩子。每個孩子都得不到充分的營養,也沒有機會接受足夠的教育,最後孩子長大了也就賺不到錢,如此陷入惡性循環,最後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生很多孩子,說明窮人目光短淺。可是窮人為什麼願意生那麼多孩子呢?他們真的以為生孩子多了,就能變得富有嗎?本書的作者說,其實不是這樣的,窮人生很多孩子的真正原因,是為了抵抗風險

圖/取自dailymail

對於窮人來說,他所在的國家,往往是沒有社會保障體系的,他想規避養老和醫療風險,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但是子女身上的不確定性太多。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早早的夭折;有的孩子自己混的也不怎麼樣,沒有能力養老;還有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不好,不願意幫助父母等等。

這種情況下,窮人往往就會採取多生幾個的策略,儘量規避風險,中國人養兒防老的觀念也是這樣的。

所以說,窮人生孩子是一種理性的思考;只不過這種規避風險的手段,實在是太粗糙,而且它限制了窮人的財富積累,讓窮人活得很辛苦,但是我們不能認為窮人生孩子多是愚蠢的,因為他們也站在自己的角度,衡量過這個事的利弊。更重要的是,我們不願意生很多孩子,可能和我們思想多開化沒什麼關係。

找到好親家竟也是避險方式

很多調查研究都表明,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比如醫療保險、養老金、退休金,能讓生育率大幅度下降,而且還會減少歧視女性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生孩子越來越少,覺得生男生女都一樣,其實是社會保障水準進步自然的結果,有了保障自然就不需要多生,這個和思想進步的關係並不大。

除了多生孩子,婚姻也是一種規避風險的方式。比如說在印度,印度的窮人一般會把自己的女兒嫁到不遠不近的村莊,為什麼不遠不近呢?因為如果兩個村子離得太近,氣候是完全一樣的,你這裡發洪水,我這兒也發個洪水,誰都挺慘的,誰都幫不上誰。

兩個村子能隔開一段距離,這個氣候條件就不一樣了,你受災的時候我沒受災,我就可以幫你一把。同時那兩個村子也不能隔得太遠,太遠了聯繫起來也不方便,還談什麼互相幫助?所以要把閨女嫁到不遠不近的地方,這樣對於自己家族規避風險是有好處的。

來源:Millzero Photography@flickr, CC BY-SA 2.0

顯然,窮人也是很聰明、很理性的,那你可能會說了,多生個孩子或者給閨女找個距離合適的婆家來規避風險,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你這個擔心是對的,畢竟是太窮,其實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尤其是遇到比較大的災荒和疾病,孩子和親家可能都無能為力,這個時候他們又該怎麼辦呢?

窮人還有一招,就是借錢

窮人借錢,為何非得借高利貸呢?

窮人借錢都是額度很小的貸款,在印度之類的國家有很多小額借貸機構,專門借給窮人錢。跟銀行正規的貸款相比,小額貸款的利息是要高十倍,甚至幾十倍,說白了就是高利貸。你可能會問了,這麼高的利息,窮人為什麼放著便宜的錢不借,非要去借高利貸呢?

窮人當然不傻,但問題是正規的銀行為了規避風險,會儘量借給有資產的人,因為這些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還有資產可以抵押或者變賣。

但是窮人有什麼?窮人什麼都沒有,小額貸款機構可以突破這些限制,他們願意借錢給窮人。可是畢竟這是一個挺而走險的生意,窮人還不上錢,貸款機構就血本無歸。

所以他們必須把利息提得很高,這樣即便有一部分錢借出去了,而再也拿不回來,但是因為利息足夠高,收回來的這部分錢利潤也高,足以彌補了虧空,這就是為什麼高利貸的貸款利息比銀行高很多。

那要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放這種高利息的小額貸款的機構,其實也是在幫助窮人,並不是像大家想的剝削可憐的窮人,而且這個事不是我說它好它就好,向窮人發放小額貸款,那可是得到了國際認可的。   

從27美元開始的格萊珉銀行

孟加拉有一個叫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1940年6月28日)的教授,他就專門做了一個貸款公司,到各個發展中國家給窮人發放小額貸款,06年的時候,尤努斯教授為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尤努斯是個大學教授,他的生活條件其實是不錯,1974年的時候孟加拉發生了饑荒,於是尤努斯就到街上去調查,看一看窮人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找到了一個編竹筐的農婦,他就問她:「妳一天能掙多少錢?」

她說:「我沒有本金,沒有辦法買竹子,所以我每天要借22美分去買竹子,買完了竹子之後,編一個筐,然後把這個筐再賣回給那個貸款的人。」因為這是一個交易,農婦貸到錢了,她就必須把筐賣給他,賣24美分,農婦一天可以掙2美分。

然後尤努斯就問說:「如果我借給妳1美元的話,妳能掙多少錢?」她說:「如果你借給我1美元的話,我就可以買竹子,一天可以掙1美元。」

結果這尤努斯就震驚了,他說我們這些大學教授們應該感到羞恥,我們整天在辦公室裡面,泡著茶研究經濟形勢,但是卻沒有1美元去借給這樣的一個農婦。

於是他自己掏了27美元,無息借給了45個農婦,讓她們去編竹筐,慢慢的發展成了一個小額貸款公司,名字叫格萊珉銀行(孟加拉鄉村銀行,英語:Grameen bank),這個格萊珉銀行,最終使尤努斯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因為他幫助了很多的孟加拉的平民。

借貸利率高,窮人違約率也高!

但是後來的鄉村銀行利率,還是高於傳統銀行,通過借高利息的貸款來規避風險,這種方式說起來效率也不是很高,主要是利息太高了,很難降下來,因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窮人違約率太高了,為了提防窮人違約,他們在放款之前就會派人到窮人家裡,仔仔細細的做調查,調查得越細成本就越高,那貸款機構最後放款的利息也只能更高,窮人拿到更高利息的貸款,還不上或者故意不還的可能性就更大,這就會導致壞賬率更高,所以這就是一個死穴,窮人在脫貧的路上越走越是一個死胡同。

所以說,不管是生孩子、找個好親家,還是借高利貸,窮人應對風險的時候,能拿得出手的這幾張牌效果不怎麼好,成本也特別高,這就是造成他們貧窮的第一個原因,規避風險的手段太落後。

待續


(註1) 阿比吉特·班納吉
(AbhijitV.Banerjee)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漢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獲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獎等多個獎項,曾任世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組織機構榮譽顧問。
(註2) 艾絲特·杜芙若
(Esther Duflo)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大量榮譽:約翰·貝茨·克拉克獎,2009年度麥克阿瑟「天才」獎學金,《經濟學人》雜誌「八大傑出經濟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