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作者:薩繆爾‧史密斯

88

【最寶貴的財富】

品格就是財富,而且是最寶貴的財富。它是人的良好意願和人的尊嚴方面的財富。人由此投資,所得非世俗物質的富有,但可贏得尊敬和榮譽。

財富與品格的高尚之間,就更少有必然的關係。相反地,財富往往是品德敗壞和墮落的重要原因。財富與墮落、奢侈與邪惡,彼此之間有極密切的關係。財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缺乏理性的人手中,只會成為一種誘惑和一個陷阱。它很可能成為對他自己,更經常是對別人無窮災難的根源。

缺乏誠實正直心靈的人,是不值得人尊敬的。

相反地,貧困的狀態與最高尚的品格是毫不牴觸的。一個人可以只擁有勤勞、節儉和正直的品格,這絲毫不妨礙他成為一個真正的偉人。伯瑟斯的父親提出的忠告,是極富哲理的:

「他囑託我要有男子氣概,雖然我一文不值;因為一個缺乏誠實正直心靈的人,是不值得人尊敬的。」

筆者曾經認識一個住在北方某郡的工人,品格純潔高尚,他僅僅靠每週不到十先令的薪水養家餬口。雖然他只在普通的教區學校接受過初等教育,但他卻是個充滿智慧、思想深刻的人。

他的藏書中有《聖經》、《弗拉維爾》和《波士頓》,這些書除了第一本外,可能極少有讀者聽說過。這個善良的人,很可能就是華茲渥斯註1的名著《漫遊》中主人翁的原型。他在虔誠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做完禮拜儀式之後,永遠地安息了。

他去世之後,因實踐中的智慧、生活中的善行和美德英名永傳,這是一些社會地位比他高、經濟上比他富有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馬丁·路德被塑造成祖國品格的楷模

馬丁.路德註2死後,正像在他的遺囑中所宣布的那樣,身後「沒有留下一分錢,也沒有任何財產之類的東西。」在這方面,他的生活是如此窮困潦倒,以致他不得不透過鏇製工藝、種植菜圃和製作鐘錶,來換取麵包等生活必需品。

馬丁.路德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親手勞動中,他被塑造成祖國品格的楷模。在道德品質方面,他比所有的德國王公們要高尚得多、榮耀得多,因而也擁有更多的追隨者。

品格就是財富,而且是最寶貴的財富。它是人的良好意願和人的尊嚴方面的財富。在這方面進行投資的人們,雖然不能在世俗的物質方面變得富有,但可以從贏得的尊敬和榮譽中得到回報。因此,在生活中區分出良好的品德是必要的,這樣一來,勤勞、美德和善行就應該是最高尚的品德,具備這些品德的人,也就是一流的人。

生活的意義除了要誠實,還須受到正確的原則激發。

如果誠實是一個人唯一的財產,並且知道感覺到遵守這一原則是正確的,那麼僅僅是誠實的意義,在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一個人保持正直,給予力量和耐力,同時,它也是一個人精神充沛的主要動力。班傑明.魯迪亞德曾經有一次說過:「沒有誰必須成為富人或成為偉人,也沒有誰必須成為聰明的人;但是,每一個人必須做誠實的人。」

但是,生活的意義,除了要誠實之外,還必須受到正確的原則激發,必須不偏離正道、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正直和忠誠。一個人沒有原則,就會像一艘在大海中失去航舵或方向的大船,隨風飄蕩,任意東西。他就會成為一個沒有法律、沒有規則、沒有秩序、沒有政府的人。

休謨註3說:「道德原則是社會的、整體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人類反對邪惡、反對無序、反對自己的敵人的一部分。」

心靈國度最富有的人

有一次,愛比克泰德註4接待了一位非常有名的雄辯家,他為了一起訴訟案準備去羅馬。這位雄辯家想跟他學習斯多噶派的哲學。由於不相信這位雄辯家的誠意,愛比克泰德非常冷淡地接待他。「你只不過是想批判我的風格,」他說,「而不是想學習我的原則。」

「沒錯,」這位雄辯家回答說,「如果我潛心於這樣的東西,也會和你一樣,成為一個乞丐,就不會有金銀餐具,不會有扈從,也不會有土地。」

「我不需要這樣的東西,」愛比克泰德回答說,「而且,不管怎樣,你比我更窮。有沒有庇護人,對於我來說無所謂,但是,你卻非常在乎。我比你更富有。我不在乎凱撒怎樣看待我,我從不對任何人阿諛奉承。這是我的財富,它比你的金銀餐具更寶貴。你的金銀器皿,只不過是用理性、原則和貪欲製成的陶器。

「我的心靈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王國,充滿了歡樂和幸福;不像你游手好閒,懶惰成性。對你來說,你的所有財富都顯得那麼渺小;但對我來說,我的財富是多麼珍貴。你的貪欲是永無止境的,而我的欲望是可以滿足的。」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一篇 品格是個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

(註1) 華茲渥斯:
威廉·華茲渥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年4月7日-1850年4月23日),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雪萊拜倫齊名,也是湖畔詩人的代表,曾當上桂冠詩人。其代表作有與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謠集》、長詩《序曲》(Prelude)、《漫遊》(Excursion)。

(註2) 馬丁·路德:
(德語: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德意志神學家哲學家,原為神聖羅馬帝國教會司鐸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宗教改革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聖座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威登堡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良十世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聖座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註3) 休謨: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年5月7日-1776年8月25日)是蘇格蘭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他是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雖然現代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

(註4) 愛比克泰德:
希臘語:Επίκτητος,55年-135年),古羅馬斯多噶派哲學家。他出生時可能是個奴隸身份,生在弗里吉亞希拉波利斯(今土耳其棉堡),他早年生活在羅馬,後被驅逐到希臘西北部的尼科波利斯,直至去世,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度過。他的本名無從考證。後人稱呼他為ἐπίκτητος,這個詞在希臘文中有「養成的」「後天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