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品格的力量》32 道德勇氣造就英雄氣概

2023-04-28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品格的力量》32 道德勇氣造就英雄氣概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3
  • 暴風雨並不能證明海員的勇氣,唯有與暴風雨的搏鬥才能鑄就、磨練海員的勇氣;唯有在人們最危險的時刻,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丹尼爾
  • 如果你想從事一項崇高的事業,絕不要半途而廢。在奮鬥的征程中,也許遍布荊棘,勇往直前吧,真正的勇士!你的辛勞和汗水將凝聚成勝利的時刻,你將獲得豐收,你將成功地達到目標,你將成功地到達勝利的彼岸。──C.麥凱
  • 在很大程度上,各個時代的英雄人物都是由各個時代的勇氣鑄就的。因為極富挑戰性事業背後那誘人的果實,總是強烈地刺激人們堅定地、義無反顧地去追求它們。──荷爾普斯

唯有道德勇氣才能造就男人和婦人崇高的英雄氣概。如果男人和女人不具備這種勇氣,那麼,他們根本不可能保障其他人的安全。

世界上的很多成就都歸因於男人和女人的勇氣。這種勇氣並非指匹夫之勇,這種匹夫之勇和勁粗性猛喇叭狗般的「勇氣」差不多,但喇叭狗並不是犬類中最聰明的狗。

什麼是道德勇氣?

勇氣本身表現在默默地努力和辛勤地耕耘之中。勇氣表現在為了真理和義務,敢於忍受和承擔一切痛苦。這種勇氣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遠非那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匹夫之勇可比,也遠非那種殺人越貨的「勇氣」可與之相比。

唯有道德勇氣才能造就男人和婦人崇高的英雄氣概。這種道德勇氣是一種探求和堅持真理的勇氣,是一種堅持正義的勇氣,是一種誠實無欺的勇氣,是一種抑制誘惑的勇氣,是一種克盡職守的勇氣。如果男人和女人不具備這種勇氣,那麼,他們根本不可能保障其他人的安全。

捍衛神聖的真理是最幸福情感的真切體驗

人類歷史上所取得的每一項進步,都是在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基礎上取得的。人類歷史上每一項進步的獲取與人類英勇無畏的勇氣,與思想先驅、偉大的發現者、愛國者以及各行各業的偉大人物密不可分。每一個真理或每一種學說,無不是在鋪天蓋地而來的貶損、誹謗和迫害中,衝開一條血路,最終獲得普遍的認同。

「在每一個偉人發表偉大思想之處,也就是他的殉道之處。」海涅(註1)說。

許多人熱愛真理,並為之付出了畢生的精力,

他們在浩瀚的典籍中,苦苦尋覓真理,

因為其辛勞和汗水,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地,

沐浴在真理的光輝中。

許多懦弱之人找尋她,許多不幸的人們渴望她,

但是,唯有我們的勇士,為她英勇地進行戰鬥!

即使在寶貴生命危急關頭,仍為她英勇地進行戰鬥!

他們如此熱愛她,以致甘願為她拋頭顱、灑熱血,

因為,

捍衛神聖的真理,乃是一種轉瞬即逝的,

最幸福情感的真切體驗!

蘇格拉底以死示現捍衛真理

因為他崇高的學說違背了那個時代的偏見和流派,蘇格拉底在七十二歲高齡時,仍被迫在雅典飲鴆自盡。他被指控犯有敗壞雅典青年的罪行,因為他激勵青年蔑視國家的監護神。但他不僅有非凡的道德勇氣去面對專制法庭對他的指控,還有非凡的道德勇氣去面對那些無法理解他的群氓抑或暴民。

他臨死前發表了流芳萬古的演說,最後對法官們說:「現在是我們分離的時候了──我將慨然赴死,他們則仍然留在人間;但是,除了偉大的上帝之外,你們都不知道,我和你們,究竟哪一個有更好的命運。」(參閱《蘇格拉底的申辯》)

在宗教名義下慘遭迫害的名人

有多少偉人和偉大的思想家,在宗教的名義下慘遭迫害啊!布魯諾(註2)便被活活燒死在羅馬,因為他揭露了那個時代風行但卻是錯誤的學說。當宗教法庭宣判他的死刑時,布魯諾卻驕傲地說:「你們宣判我的死刑時,比我慨然接受你們的死刑宣判更為害怕吧!」

緊隨布魯諾的則是伽利略,這位科學巨人在科學上的名聲與他作為一個殉道者的名聲相比,也要黯然失色。因為他教授關於地球運轉的觀點,受到教會的強烈譴責。在他七十高齡的時候,因為「異端邪說」被羈押到羅馬。儘管他沒有遭到嚴刑拷打,但被終身監禁在宗教牢獄中。甚至在死後,伽利略仍受到迫害,因為教皇拒絕將伽利略的屍體安放於墳墓中。

羅傑.培根(註3)這位方濟會的修道士,因為在自然哲學方面的研究而慘遭迫害,在化學方面的研究也被指控為兜售巫術。他的著作遭到譴責,本人也遭到監禁,一監禁就是十年,其間更換過幾任教皇,甚至有人說他死於監獄。

英國早期的思辯哲學家奧卡姆(註4)則被教皇開除了教籍,他在流放地慕尼黑去世。所幸,在慕尼黑時,他受到當時德國皇帝的友好保護。

宗教法庭也將維薩里(註5)視作「異端份子」,因為他揭示了人的本來面目,如同以前被宗教法庭視為「異端份子」的布魯諾和伽利略,揭示了天國的本來面目一樣。維薩里敢於透過實際的屍體解剖去研究人體構造,這種屍體解剖在當時幾乎是完全遭到禁止的。

他為一門學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他卻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宗教法庭宣判了他的死刑,但由於西班牙國王說情,他的死刑被減為千里迢迢去朝覲聖地。當他返回時,他正處於生命的盛年期,因為發燒和貧困,他在桑德悲慘地死去──成了他所熱愛的科學的殉道者。

經驗哲學及科學,顛覆、動搖當時的宗教信仰。

當英國著名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註6)的《新工具》一書發表時,立即掀起了一陣大叫大嚷的反對聲,因為它被指稱為有產生「危險的革命」的傾向。一個名叫亨利.斯塔布的博士,特地寫一本書反對培根的新哲學(如果不是這樣,他的名字肯定要被人遺忘),他將所有的經驗主義哲學家都痛斥為「親培根的一代」。

甚至,連英國的皇家協會都反對《新工具》,因為皇家協會認為,「經驗哲學顛覆、動搖基督教信仰。」

哥白尼學說的擁護者,被宗教法庭當作異教徒而加以迫害,開普勒(註7)便被宗教法庭貼上了異教徒的標籤,「因為,」他說,「我似乎總是攻擊與上帝命令一致的那一方。」

甚至連純樸的牛頓──伯奈特主教認為,牛頓是他所知道的「最聰明的人」。牛頓的心靈純樸得如同一個嬰兒,也因為其偉大的發現,即萬有引力定理,而被指控為有「推翻上帝」的罪行。富蘭克林也因為揭示雷電之謎,而受到同樣的指控。

我們內心都富有勇士精神,只不過,

時間的推移和不幸的命運使得其中一些人逐漸失去了這種勇士精神,

但是,意志堅強的人卻絕不會屈從命運和天數的安排,

他們會一如既往地奮鬥、求索!──但尼生(註8)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五章 勇氣來自「不合時宜」的偏執


(註1) 海涅:
克里斯蒂安·約翰·海因里希·海涅(德語: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出生時用名哈里·海涅(Harry Heine),19世紀最重要的德國詩人和新聞工作者之一。海涅既是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浪漫主義的超越者。他使日常語言詩意化,將報刊上的文藝專欄和遊記提升為一種藝術形式,賦予了德語一種罕為人知的風格上的輕鬆與優雅。作為批評家、熱心於政治的新聞工作者、隨筆作家、諷刺性雜文作家、論戰者,他既受喜愛,又遭懼怕。他是作品被翻譯得最多的德國詩人中的一員。海涅最廣為人知的一首詩可能是由孟德爾頌為之作曲的通過音樂傳播的《乘著歌聲的翅膀》。

(註2) 布魯諾:
焦爾達諾·布魯諾(義大利語:Giordano Bruno,1548年—1600年2月17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哲學家、數學家、詩人、宇宙學家和宗教人物,1593年起,布魯諾以異端罪名接受羅馬宗教法庭審問,指控包括否認數項天主教核心信條(如否認地獄永罰、三位一體、基督天主性、瑪利亞童貞性、聖餐變體論等)。布魯諾的泛神論思想也屬嚴重關切之點。宗教法庭判其有罪,他於1600年在羅馬鮮花廣場被處以火刑。布魯諾死後獲得了可觀聲譽,尤其被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的評論者們當作科學烈士加以紀念。

(註3) 羅傑·培根:
(Roger Bacon,1214年—1294年),英國方濟各會修士、哲學家、鍊金術士。他學識淵博,著作涉及當時所知的各門類知識,並對阿拉伯世界的科學進展十分熟悉。提倡經驗主義,主張通過實驗獲得知識。

(註4) 奧卡姆:
奧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Occam,約1287年—1347年4月10日),又譯為奧卡姆、奧康,出生於英格蘭的薩里郡奧坎(Ockham),在大學註冊為奧坎的威廉。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

(註5) 維薩里:
安德烈亞斯·維薩留斯 (拉丁語:Andreas Vesalius,荷蘭語:Andries van Wesel,1514年12月31日於布魯塞爾—1564年10月15日於扎金索斯)又譯維薩里,是一名文藝復興時期的解剖學家、醫生,他編寫的《人體的構造》(拉丁語: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是人體解剖學的權威著作之一。維薩里被認為是近代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

(註6) 法蘭西斯·培根:
第一代聖阿爾班子爵(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著名英國哲學家、畫家、政治家、科學家、法學家、演說家和散文作家,是古典經驗論的始祖。

(註7) 開普勒:
約翰尼斯·克卜勒(德語: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克卜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最為人知的成就為克卜勒定律,這是爾後天文學家根據他的著作《新天文學》、《世界的和諧》、《哥白尼天文學概要(英語:Epitome Astronomiae Copernicanae)》萃取而成的三條定律。這些傑作對艾薩克·牛頓影響極大,啟發牛頓後來得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註8) 但尼生:
阿佛烈·丁尼生,第一代丁尼生男爵(Alfred Tennyson, 1st Baron Tennyson,1809年8月6日—1892年10月6日),是華茲華斯之後的英國桂冠詩人。
其他文章︰
  1. 《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2. 《品格的力量》18 偉人目光的力量
  3. 《品格的力量》36 從榮譽中站立起來
  4. 《品格的力量》39 美德的根本
  5.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6. 《品格的力量》52 喬治.威爾遜的例子
  7. 《品格的力量》59 風格塑造人
  8.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9. 《品格的力量》68 上帝創造的人類保姆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七真史傳》:第三回 受天詔山東度世 入地道終南藏身-01【中西對照】Capítulo 3-01

Next Post

商周圖書摘要》員工讓公司賠大錢,也不該開除他!橋水創辦人達利歐:要把失敗當好事

相關文章

《哲學的慰藉》上

《哲學的慰藉》上

2022-04-07
0
商周圖書摘要》因一場賽車截肢,不到3個月就重回駕駛座!他說:怎麼面對是我的責任

商周圖書摘要》因一場賽車截肢,不到3個月就重回駕駛座!他說:怎麼面對是我的責任

2023-03-17
0
《品格的力量》83 苦難的學徒

《品格的力量》83 苦難的學徒

2024-05-16
0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三忍 公之定婚受騙 勸父息訟【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3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三忍 公之定婚受騙 勸父息訟【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3

2025-04-13
1
《身份的焦慮》上

《身份的焦慮》上

2021-12-17
0
《醫生的抉擇》下

《醫生的抉擇》下

2022-01-21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