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力量》1

557

曾經,想到未來就感到焦慮,想到過去就感到悔恨,想到現狀就感到不滿,每天備受煎熬嗎?

希望藉由本書的分享,我們可以試圖擺脫內心的苦悶,為自己找到平和、安定及快樂的力量。

「活在當下」這是我們常聽到的詞彙,可是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卻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1. 真正的財富並非外求

曾經,有一位乞丐在路邊坐著,乞討了三十多年。 有一天,一位陌生人經過,這位乞丐機械式地舉起他的舊棒球帽,喃喃地說:「給點兒吧。」陌生人說:「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你。」然後他問:「你坐著的是什麼?」

乞丐回答說:「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個舊箱子而已,自從我有記憶以來,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問:「你曾經打開過箱子嗎?」

「沒有。」乞丐說:「有什麼用?裡面什麼都沒有。」陌生人堅持:「打開箱子看一看。」乞丐這才試著打開箱子。

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乞丐充滿了驚奇與狂喜:箱子裡裝滿了金子──存在的喜樂,以及與它緊密聯繫在一起、深得不可動搖的寧靜。

那些沒有找到自己真正財富的人,就像故事中的乞丐,即便已經擁有很多物質上的財富,依然在四處尋找歡樂、成就、安全或愛情的殘餘,不知道自己不僅已經擁有這些,還擁有了比這些更為珍貴的東西

不少人或許生活在對未來的焦慮中,有些人或許無法擺脫過去留給他們的痛苦,許多的伴侶或許總是糾纏在無盡的相互傷害,怎樣解決這些永遠困擾我們生活的煩惱,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幸福呢?


2. 進入當下力量的關鍵在你手中

閱讀這本《當下的力量》,對許多人來說,將是一個發現之旅,在作者這位心靈導師的引導下,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一直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恆焦慮中,從而阻礙你擺脫內心的痛苦

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時間概念。

當今社會,現代化的科技文明,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但人們好像並沒有比從前更快樂,面對交通擁塞、長時間加班、還房貸、交房租、物價上漲等壓力,人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焦慮、痛苦、恐懼、煩躁等負面情緒,很多人都在不快樂的活著。

以致如何減少生活中的痛苦,活得更輕鬆、更開心,竟成為人們最基本,卻又最難以實現的目標。

這本書《當下的力量》,就是分享如何最大化的消除焦慮和痛苦,使人活得更好、更健康。

大多數的人都有過這樣的一種感覺,小的時候盼望著長大,長大以後呢?卻又想回到小時候。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成年人的世界,實在有太多煩惱了。

很多人可能一想到未來就感到焦慮,一想到過去就會感到悔恨,一想到現狀就感到不滿,每天都在備受煎熬。這些無盡的煩惱,難道我們只能隨它去嗎?難道就沒有一個出口,可以把它消化掉嗎?

透過本書的瞭解,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平和、安定、快樂的力量,擺脫內心的苦悶,獲得寧靜的自在。

當下的力量》是一本心靈讀物的經典書籍,蟬聯過美國亞馬遜暢銷書的排行榜二十年的時間,還曾經佔據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榜首,英文版自1997年出版至今,被翻譯成了五十多種語言,暢銷全球五百多萬冊。

這本書的內容起源於研討會、冥想課程和私人諮詢會談,書裡除了有深入系統的理論知識,還有許多的修煉法門,對於普遍感受到焦慮、抑鬱、壓力大的現代大眾讀者來說,的確是一本切實有用的好書。


3. 重生的覺悟,是危機也是轉機!

這本書的作者 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曾經在劍橋大學擔任研究員和導師。根據作者自述,他之所以撰寫《當下的力量》是由於,他三十歲之前的生命,處在一個持續性的焦慮狀態,其間穿插著自殺性的沮喪。現在舊事重提,給他恍如隔世或是好像在談論別人生平的感覺。

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

過完二十九歲生日很長一段期間後,有一天的凌晨時分,他在一陣極端的恐懼之中驚醒過來。他曾經有過多次類似驚醒的感覺,不過這一次感覺最為強烈。黑夜的死寂、暗室中家具模糊的輪廓、遠方傳來的火車噪音……這一切讓他感覺格外的疏離、敵意,而且了無生趣。

他對世界升起了一股很深的厭離註1之情,其中最令他厭惡難耐的是自己的存在。活著承受著這悲苦的重擔,意義何在?持續這永無止境的掙扎,又是何苦?一股從心裡深處,升起對虛空和不存在的渴求,強烈地壓過了他想繼續存活下去的本能。

「我活不下去了,我受不了我自己。」這個念頭不斷地在他的腦海裡盤旋。然後,他突然覺察到這個念頭的奇特之處:「我究竟是一個還是兩個?如果我受不了我自己,那麼必然有兩個我在:就是『我』和我所受不了的『我自己』。」

「也許,」他這麼想著,「兩個之中只有一個才是真的吧。」

這一番奇特的體悟,把他震得萬念俱空。他完全處於意識之中,可是卻沒有了思想。接著他感覺自己被捲入一股能量的渦流裡,渦流的速度由慢開始加速。他陷入強烈的恐懼之中,整個身體開始震動。

他聽到一個好像來自胸腔內的聲音說:「不—要—抗—拒。」他可以感覺自己被吸進一個虛空裡,而這個虛空,感覺上是在他的內在而非來自外界。突然間,恐懼消失了。

第二天,他被窗外的鳥叫聲喚醒。這樣的聲音是他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他的眼睛還是閉著,可是他卻看到了一顆寶石的影像。是的,如果連一顆寶石都能發出聲音,那麼它就該是如此。

他睜開了雙眼,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由窗簾透了進來。他感覺得到,也知道光的無遠弗屆,超過我們的理解範圍。那個透過窗簾進來的柔軟透明體,就是愛的本身,令他眼淚奪眶而出。

他下了床,在房間裡踱著步子。他認得這個房間,可是他知道,自己從來沒有真正地看過它一眼。房間裡的一切,就好像剛剛才誕生似地嶄新亮麗。他隨手拿起一枝鉛筆、一個空瓶子,為它所蘊含的美和盎然的生機讚歎不已。

那一天他走在城裡,居然像一個初生的嬰兒似地,為了生命的奇蹟而詫異驚歎。

就是那個空白的瞬間,他卻覺得十分的寧靜,這種平和、安定、快樂的狀態,維持了五個月之後消失不見了。托勒 想要找回這種感覺,於是花了好多年的時間來解釋、整合和深化自己身上的這種變化,最後他終於發現了《當下的力量》的秘密。在書裡他也儘量用平實易懂的文字,帶大家共同度過這段心靈之旅。


介紹了這本書的基本信息,和作者的概況後,接著,將從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本書的內容:

  • 第一、我們的痛苦源自於我們的大腦
  • 第二、解決焦慮、擺脫痛苦的途徑是活在當下
  • 第三、臣服會讓你變得更積極

4. 有「強迫性思維」要懂得轉念

如果人沒有大腦或是沒有思維,那就等同行屍走肉,其實思維本身並沒有問題,人類正是通過思維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的。

那思維為什麼會給人帶來痛苦呢?是因為當我們不需要思維的時候,思維仍然難以停止活動,它總是在不停的評論、推測、比較、選擇等等。

大腦喜歡思考,就像狗喜歡啃骨頭一樣,可以說人類有 80% 到 90% 的思維,不僅是重複的,還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即便你對某些想法根本不感興趣,你的身上也沒有按鈕能讓你停止思考。這就是作者所說的:「強迫性思維(Pensamiento Obsesivo)」。

 

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現在是半夜三點,你在溫暖的被窩中,可是卻因為白天發生了一件事,輾轉反側,氣得睡不著。實際上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不定讓你生氣的人此時睡得正香。但是你的思維卻不肯放過你,你反覆的在想這個人有多麼對不起你,自己有多丟臉、多委屈。

無法停止思考是很可怕、很痛苦的,可是幾乎每個人都在飽受這種折磨,卻又習以為常。越糾結的人想的越多,就越受折磨,甚至精神分裂。這就是數不清的災難、痛苦及疾病產生的緣故。

這種病態的思維,停止不住的大腦思考,是讓我們受苦的主要原因。

我們都知道 ABC 理論(Modelo A-B-CA 是引發你情緒的事件B 是你的信念或是對事情的詮釋C 就是結果,即你的負面情緒。通常,人們不喜歡 C 的時候,都會去找 A 的碴,尤其是與創造 A 有關的人。所以我們每天疲於奔命,一直在處理、阻止、緩和、溝通、協調 A 以及與 A 相關的人、事、物。

可是我們不知道,B 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變的因素,而且引發 C 的不是 A,而是 B。同樣一件事,幾家歡樂幾家愁。為什麼?就是對事情的詮釋角度不同罷了。

與其去改變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變我們自己的內心來得省事省力。而且也會發現,當我們轉變了內心的狀態之後,環境也會隨之轉變,這就是所謂的「境由心轉」!

(……待續

 

下一篇,《當下的力量》【】我們先開始瞭解第一個重點內容:我們的痛苦源自於我們的大腦。


【註解】

  • [註1]厭離:佛教術語;其中的「厭」指饜足、厭斥,「離」指出離、離欲,即說對世間苦、集之知曉進而對世俗生活「厭倦」、不感興趣,而願意出離苦,求涅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