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可以晚成》上

98
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發行人里奇.卡爾加德,引領話題的必讀之作,成功不在乎年齡,本書帶你活出自己真正的價值!

矽谷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員工,平均年齡是幾歲?

有八間頂尖公司員工平均年齡不到32歲。

臉書員工平均數一數二的年輕:28歲。Google:29歲。

比爾蓋兹、Google創辦人布林和佩奇、亞馬遜的貝佐斯、臉書祖克伯以及蘋果創辦人之一沃兹尼克,他們在16、17歲有個共同的經驗是:在美國大學SAT(註1)都是幾乎滿分。他們在少年時就被認定為高智商,創業後用人也以自己的經驗來尋覓,認為高智商的年輕人才有創意。每個員工進來這個高智商公司,都拉高了徵人的標準。

那我們其他人呢?我們超過這年紀,在年輕的時候沒有表現就被丟下來,這輩子就沒有機會有創意了嗎?

人生,沒有第二幕?!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叫《大器可以晚成》。這本書主要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每個人都可以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其實是一個有點奇怪的詞。同樣是形容成功,假如用年少有為,就會透露著幾分對天賦的羨慕,假如用大器晚成,就隱隱透露著一種勵志的成分。但是仔細想想,我們什麼時候會覺得一個人特別勵志?大概是這個人的自身條件不是特別好,或者沒有什麼資源上的優勢,全憑一股韌勁,付出了比別人多的辛苦,才闖出一番名堂。

換句話說,大器晚成這四個字,之所以能夠帶來一種勵志的感覺,是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年輕是最大的優勢,而大器晚成的人已經失去了這種優勢,還能把事情達成,所以了不起。

這個共識的背後,其實也隱含著一種焦慮:中年人就害怕自己在職場上,已經沒有競爭力,害怕被年輕人取代;而年輕人也焦慮,擔心不能在年輕的時候闖出一番成就,老了就沒有競爭力了。費兹傑羅(註2)曾經說過:「美國人的人生沒有第二幕。」言外之意就是:幹什麼都得趁年輕,錯過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法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

法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英語: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

但是這本書的作者,卻提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觀點,他認為年輕是個優勢沒錯但是中年其實是一種更大的優勢;而且不僅是中年,從出生到老去,每個年齡層都會獲得某種相應的、其他年齡不具備的能力。從這個角度看,所有人都可以大器晚成

這不是一句心靈雞湯,這背後其實有來自神經科學、腦科學、社會學上的一整套解釋。借用作者的話說,每個人都可以大器晚成,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而且,「大器晚成」這個話題還有一個反面,假如我們繞到這個話題的背面,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既然中年是一種更大的優勢,我們以前為什麼不這麼想呢?我們為什麼一直更偏重於把年輕當成優勢?

過度奉行神童文化,作者藉由本書踩煞車。

作者認為這其實是我們的教育機制、社會評價標準,還有社會敘事方式共同塑造的結果。換句話說,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探討「大器晚成」這個話題本身,也在反思我們整個社會的教育方式,以及我們對人才的定義標準。

這本書的作者是《富比士》雜誌的發行人,叫里奇·卡爾加德(註3)。從某種程度上看,他可能是全世界最適合研究這個話題的人之一,因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到不同的評價人才的標準,然後推出五花八門的排行榜。

不管是現代社會對年少成名這件事的癡迷,還是我們對大器晚成這件事的誤解,作者都有非常紮實的體感,比如《富比士》每年都會評選出30位30歲以下菁英。再比如,幾乎每個行業都會定期評選青年才俊,這些評選已經成為了一門產業。借用作者的話說,美國社會過度奉行神童文化,已經有點患上了年少成才狂熱症。

當然,這本書不是在徹頭徹尾的否定對年少成名的追捧,而是作者覺得這件事現在有點過度,想借這本書對此踩踩煞車。這本書雖然主要針對的是美國社會,但是裡面的很多觀點對我們來說,很有啟發。接下來,分為兩部分來解讀這本書。

  • 第一部分:人們為什麼會對年少成名這件事那麼追捧?這個現象是怎麼形成的?這是作者對社會人才制度的反思。
  • 第二部分:中年人的優勢是什麼?為什麼每個人都可以大器晚成?作者又給出了哪些行動建議?
第一部分:為什麼人們會對年少成名這件事那麼癡迷?

年少成名這本身是一件好事,問題不在於這件事本身,而在於對它的癡迷程度,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正確判斷。比如有個叫賴利維斯頓的編劇,曾經在好萊塢風光一時,因為他還不到19歲就拿到迪士尼旗下,一個電影公司30萬美元的編劇合同。

大家一看:「這是個天才啊!」很多媒體開始搶著報導。但是沒過多久,這個故事就出現了反轉:這個人的身份是假的,他其實已經30多歲了。媒體問他為什麼造假?他的解釋:「假如人們知道我已經30多歲,就沒有人會理我了。」

有三股力量追捧年少成名

這件事不是一個個案,作者在經營《富比士》雜誌的這些年,見過很多類似的情況。用他的話說,整個社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年少成名有如此深切的焦慮,這個局面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作者認為背後有三股力量雜揉在一起,造成了我們對年少成才的過度追捧。

第一股力量是商業,確切的來說,是社會上的菁英早教機構。教育機構只是眾多產業中的一個分支,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來改變一個社會的心態嗎?假如站在家長的角度,這件事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個家長到中年基本會發生這樣幾件事:首先,這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積累財富最多的年紀,手頭有足夠的錢;其次,他們大概已經意識到,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很難再有大的改變。

教育機構灌輸家長:成才要趁早!

那這些錢往哪花呢?那些教育機構就是瞄準了這個空檔,他們會通過一切渠道,向家長灌輸一個概念,那就是「成才要趁早」:人的決勝期就這麼幾年,錯過了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這個理念本身對不對不重要,關鍵是它能夠激發一場教育的軍備競賽,只要有一批家長參與,別的家長就會跟進,生怕落後。那麼這場軍備競賽已經搞到什麼程度了?根據這本書中的說法,在美國針對3歲孩子的第二語言課程,價格已經飆升到每年3萬美元以上。

暫且不論這些課程有沒有效果,關鍵是當參與的人足夠多,投入的資源足夠大時,不管這件事的前提是否正確,它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社會共識。

要知道我們的觀點,很多時候是被行為反向塑造的,也就是說,一件事你本來未必認同,但是當你參與其中,你就會潛移默化的認為它其實是對的,結果「成才必須趁早」這個原本用來宣傳的商業口號,就這樣逐步被放大,成為了一大批人的集體共識。

如果大家都趁早把教育搞起來,多學點東西,這不也是一件好事嗎?但作者認為未必,反而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比如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壓力,而且這個壓力大到超過很多人的想像。

對孩子的教育節奏出現問題,不可不深思。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調查,今天達到重度抑鬱標準的高中生和大學生,數量是20世紀60年代的5倍:在美國高中生裡,有16%的人考慮過自殺,甚至還有13%的人制定過自殺計畫。

再比如,對年少成名的癡迷,反而會讓孩子對很多原本感興趣的事,失去熱情。《華盛頓郵報》曾經報導過說,現在有70%的兒童超過13歲以後,就不怎麼系統的參加運動了;不是沒有機會參加,而是不想參加,因為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特別專業的訓練,參加過大量嚴酷的競爭。

運動本來是個愛好,但這麼一搞,反而成為一種任務、一種負擔。

而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大家都覺得要成名必須趁早,假如在小時候玩不出什麼名堂,看不出什麼天賦,那麼對小孩子運動的投資就是一個失誤,得及時止損。這就導致一個孩子的教育節奏出現問題:年幼時經歷一通狂轟濫炸,什麼都學一點,但是什麼都不精;但長大一點想踏踏實實地學一門東西時,又很難獲得家裡的支持。

話說回來,一個人的真實天賦,真的能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看出來嗎?其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多數人認為是能的。這就要說到助推神童文化的第二股力量,就是智商測試

一眼望穿人生的工具:智商測驗

將近一個世紀以來,智商測試在很多國家盛行,也正是這個測試給了神童文化在科學層面上的底氣。大家都覺得智商是天生的,因此對神童的判定肯定是對的。這句話背後有一句潛臺詞:那就是人生是可以被一眼望穿的。而這個一眼望穿人生的工具,就是智商測試。

但是這張測試真有那麼準嗎?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智商測試的來歷說起。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測試量表,出自一個叫阿爾弗雷德·比奈(註4)的法國心理學家。1899年,法國通過了一項針對6到14歲兒童的義務教育法,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很多學生跟不上。

阿爾弗雷德·比奈

阿爾弗雷德·比奈(法語:Alfred Binet,1857年7月8日-1911年10月18日)

以前學生少,有不懂的可以問,這就能確保全班大概能夠跟上一個統一的進度。但是學生多了以後,不可能一對一的補課,萬一有學生跟不上就比較麻煩。而且學校還發現有那麼一批學生:不管上什麼課,都比別的孩子慢一拍。那麼,應該怎樣對待這些慢熱型的孩子?有人找到了比奈,比奈認為要想幫助這些學生,得先瞭解他們的真實能力。

於是他和一個叫西蒙的醫學院學生,在1905年的時候,一起設計出了一套測試,用來測量3到16歲孩子的腦力水準。這套評估標準叫比奈-西蒙量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商測試量表。

要特別強調的是,在比奈本人看來,這個量表只能作為一個時間段的參考,它反映的是一個孩子在同齡人中的腦力水準,隨著年齡改變,這個水準也可能改變。也就是說,這個測試根本沒有辦法反應,一個人一生的智力水準。

但是這件事的轉折就在於,比奈怎麼想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個量表實在是太好用了。當時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在面臨教育規模化的問題,他們都需要一套標準化的測試工具。

於是智商測試開始在全世界風靡,而且幾乎是同一個時期,其他的測試工具也紛紛出現了。比如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就是當時出現的,這是一種人格測試方法,據說直到今天,很多公司的HR(註5)仍然在使用。但是它真的準確嗎?

待續


 

(註1) SAT:
(台灣稱「學術水準測驗考試」),前稱學術能力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和學術評估測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是由美國大學委員會委託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定期舉辦的測驗,和ACT一起並作為美國各大學申請入學的重要參考條件之一。第一次考試於1926年舉辦。總成績分值為400-1600分,由四個部分組成(數學、實證式閱讀、寫作、論文寫作)。
(註2) 費兹傑羅:
法蘭西斯·史考特·基·費兹傑羅(英語: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簡稱史考特·費兹傑羅,是一位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他的作品展示了爵士時代。雖然他一生只獲得了少量的成功,但他現在被廣泛看成是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家之一。費兹傑羅被認為是19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人,他最著名的小說為《大亨小傳》,此書堪稱美國社會縮影的經典代表。
(註3) 里奇·卡爾加德:
(Rich Karlgaard1954年8月9日-)美國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發行人,暢銷作家、演講家,曾獲1997年度安永企業家獎。在世界各地一年演講超過50場,還在各大財經節目擔任評論員,以幽默睿智的風格聞名。著有《人生2.0》、《軟優勢:卓越企業的永續之道》,並合著有《團隊天才》。
(註4) 阿爾弗雷德·比奈:
法語:Alfred Binet,1857年7月8日-1911年10月18日),比奈生於法國尼斯;是一位法國心理學家智力測驗的發明者。1889年在巴黎大學創立法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1905年與泰奧多爾·西蒙(Theodore Simon)合作制定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他的主要目標是鑑別學習學校課程需要特別幫助的學生;比奈於1908年到1911年修訂他的智力量表,在他意外死亡之前得到最後結果。1916年史丹福大學劉易斯·特曼(Lewis M. Terman)修訂了這個量表,採納了德國心理學家William Stern的建議,將測量出的個人智力水平稱為智商(I.Q.);特曼的測驗命名為史丹福-比奈智力量表,是今天智力測驗的基礎。
(註5) HR:
人力資源(英語:Human Resources;簡稱:HR),是指一個機構中由人所組成的勞動力。人力資源的安排、運用稱為「人力資源管理」,關鍵功能是「在合適的時間,將合適的人員,安排在合適的職務上」,乃企業用來治理與運用人力資本的部門。

《大器可以晚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