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盲點》任何人都會有的思維誤區(上)

751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思維盲點 – 任何人都會有的思維誤區》,或譯《論人類認識之盲點》,作者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任何人都存在思維盲點,思維盲點產生的原因和帶來的危害是什麽?我們如何才能走出思維誤區的迷宮?

  解讀之前,有一個小問題地球是什麽形狀的?
  聽到這個問題,你一定笑了,說太簡單了!地球是個橢圓形。
  沒錯!地球就是橢圓形的。

  這個問題對於生活在 21 世紀的我們來說確實很簡單。
  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幾千年前,人們還在為地球是什麽形狀而爭論不休,有人說是方的,有人說是半圓形,有人說天空就像一口大鍋,有人覺得一直走就能走到地球的盡頭。
  直到公元前5、6世紀,才有了地球是球形的這個概念。

1. 小問題突顯思維躍進

  20 世紀 60 年代,依靠衛星技術,我們才確切的知道了地球的標準尺碼,並且有了一張張蔚藍深邃的地球影像,清晰直觀的將地球全貌呈現在我們眼前。
為什麽要提這個小問題呢?

  其實只是想說明這樣一個道理,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經歷了一個漫長過程,人類的思維認知也在不斷變革,古人由於思維的局限,只看到自己生活的有限空間,於是得出了天圓地方的結論。

  隨著科技文明的發展,人類的思維一次次飛躍,思維盲點逐漸被消除,從而可以站在一個過去難以想像的高度來認識地球,並且可以用實踐去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偉大觀點。

  《思維盲點―任何人都會有的思維誤區》這本書,就是對人類思維的一次深入的探索。
它以思維的盲點為切入點,告訴我們認識事物需要一個反覆的過程,當我們的思維進入誤區之中,就會導致我們的思維出現盲點。
思維盲點一旦產生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利影響,甚至會影響我們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

  若要減少思維盲點,就要學會運用正確的思辨方法,發揮創造性思維,找到和運用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和哲學觀來打破思維局限。


2. 不可不知的開創式人物

這本書的作者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美國 20 世紀初的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也是哈佛大學哲學和心理學教授,被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他是實用主義哲學(Pragmatismo)的積極倡導者,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派(Funcionalismo)的創始人之一。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一位開創式的人物,他學識淵博,知識體系橫跨化學、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哲學等多個學科。
他的實用主義學說對美國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成為美國人開拓進取的行動準則。

約翰·杜威[註1](John Dewey)高度評價他,大家一致公認他是美國最偉大的心理學家,甚至可以說,他也就是他那個時代和任何國家裡最為偉大的心理學家,也許是一切時代裡最偉大的心理學家。

約翰·杜威(John Dewey)


這本書內容很多,主要介紹三個重點

  • 第一個重點是,任何人都有思維盲點嗎?為什麽會產生思維盲點?
  • 第二個重點是,思維盲點有什麽弊端和危害?
  • 第三個重點是,怎樣避免思維盲點?思維盲點可以被徹底消除嗎?

3. 盲點人人有,是嗎?

  先來看看第一個重點內容,任何人都有思維盲點嗎?為什麽會產生思維盲點?

  威廉·詹姆斯在書中坦承了這樣一段經歷,那是一段不同尋常的旅行。

  當他到達北卡羅來納州(Carolina del Norte)的山區旅行時,經過了許多山灣(山丘之間的小山谷),發現自然美麗的風景區被開墾出來用作庄稼地,樹木被砍伐露出光禿禿的樹樁,頓時感到十分糟糕,他扼腕、惋惜地感嘆:時至今日,竟然還有如此原始和野蠻的生活!

  後來他有和山民進行了交流,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不自覺的掉入了一個思維誤區。
  因為他思維的片面性,是他沒有意識到,這些久居山林的人要想活下去,就必須砍掉那些樹木種上庄稼、飼養牲畜,那些他原本以為糟糕的一切,其實恰好是人類勤勞和智慧的體現,是人類創造家園的壯舉呀!

  從這個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像 詹姆斯 這樣的哲學家、心理學家,也照樣會有思維誤區,也存在思維盲點。

  那麽是不是任何人,都有思維盲點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思維盲點,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一下就是:你知道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你不知道。

  也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盲點不一樣,才會知道盲點的存在。

  再舉個例子,心理學上有一個經典的關於印度老虎的問題,當一個人問印度的老虎是什麽?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老虎的形象,因為我們從電視上、動物園報刊上都見過老虎,對老虎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對於印度,大多數人會認為是一個神秘的東方國度,如果對其中一個概念不夠了解,那麽關於印度的老虎的回答,會是這樣一種情況:要嘛 只是解釋了老虎而忽略了印度,要嘛 側重印度而對老虎輕描淡寫,最終的答案都不是對印度的老虎的準確描述。

  這個例子就說明了人們思維盲點的客觀存在,以及人們對這思維盲點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規避態度。

4. 慣性思維僵化易成誤區

那麽為什麽會產生思維盲點呢?

  我們可以這樣的理解:當一個人想要認識一件事物時,就會作為一個觀察者對事物進行細緻研究,並調動其自身的所有感官,對事物各個部分進行不同程度的感知之後,對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斷,但是大多數人的感知能力都是有限度的,這與他自身經歷、認知水平、知識構成、專注程度息息相關。

  很多時候人們只能感知到的一件事物的一部分事實,對於另一部分事實則無法感知,這就形成了思維盲點。

  當然因為每個人感知到的那部分事實都不完全一樣,思維盲點才會被認識到。除此之外,慣性思維也是最容易使人產生思維盲點的一個重要因素。

  什麽是慣性思維呢?慣性思維又稱思維定勢簡單說就是,之前我們處理過一個問題成功了,後來又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還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如果環境條件沒有變化我們還會成功,但如果環境條件發生變化,而我們沒有察覺那麽就會失敗。

  就像牛頓的第一定律說的,任何事物都有慣性。
  實際上我們的思維也是一樣的,我們知識經驗積累的越多,思維方式就可能越僵化,就像滾雪球,雪球越大慣性越大,速度也就越快,這樣一旦偏離了正確的軌道,那麽就可能使人陷入難以想象、難以掙脫的思維誤區。

  有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能說明這個問題:在房間顯眼的地方,掛一個漂亮的鳥籠,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房間的主人 要嘛買一只鳥回來,要嘛把龍子扔掉。

  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做鳥籠邏輯,而鳥籠邏輯也被稱為十大難以抗拒的心理之一。
  人們習慣於按照既定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推理判斷,不會輕易跳出自己的思維定勢,這個實驗就恰恰證明了人們的慣性思維有多麽強大!

  上面為大家講述的就是第一個重點內容:任何人都有思維盲點嗎?為什麽會產生思維盲點?

  一句話總結就是,任何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思維盲點,人們自我認知的限制和思維定勢導致了思維盲點的產生

(待續)……


下一篇,《思維盲點》【下】將繼續說明另外兩個重點:「思維盲點有什麼弊端和危害?」及「怎麼避免思維盲點?思維盲點可以被徹底消除嗎?

  • [註1] 約翰·杜威(John Dewey):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與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威廉·詹姆斯一起被認為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也被視為是現代教育學、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