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錯覺》下

141

若是一個人已經意識到知識的錯覺,應該如何破解無知呢?

即時教育及打破理解上的錯覺

我們的第一反應,自然是用教育破解無知。既然無知,那就教會他所需要知道的東西,教他做出明智的決定。但其實教育並沒有這麼有效。人們做決策所需要的信息要即需即給。拿金融理財舉例,在高中階段,開設一門教授儲蓄管理的基礎課,其實沒什麼意義。

人們不善於細節記憶。在人們有需求時提供教育,意味著信息是新鮮出爐的,而且人們還有機會趁熱打鐵,在實踐中練習他們學到的東西,使所學更有可能被記住。

另一種可能破解無知的方法,是通過打破理解上的錯覺,來激發人們的好奇心,使人們能更開放地接納當下話題的新資訊,從而自然而然地破解知識的錯覺。但事與願違,當人們發現自己錯了時,反而更不願意尋求新信息。用邏輯解釋問題對打破錯覺而言確實有效,但人們不喜歡幻滅的感覺。幻滅會讓人有疏離之感。人們喜歡的是體驗成功而非無能。

說到這裡,穿插一個作者對領導團隊的評論。從團隊的領導者的角度來看,好的領導者需要能幫助團隊成員,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又不讓他們看起來很蠢。如何恰到好處地讓大家了解到無知,並願意消除無知,肯定需要領導者因地制宜。

無知常伴隨著錯誤的觀念,如何修正?

除了破解無知,更棘手的問題在於,無知常常伴隨著錯誤的觀念。如何修正錯誤觀念,這比破解無知更難。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食品輻照。食品輻照是讓食物暴露於高能輻射之下,以消滅病原體。幾十年來的實驗都表明,食品輻照是安全的,且能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並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但這項早就發明,並且百無一害的技術,從未得到普及。

那麼,如何修正錯誤觀念呢?想要有效影響公眾的理解和態度,首先就要找到形成錯覺的原因。公眾堅決抵制食品輻照,其部分原因是輻射和放射的概念被混淆了。輻射是能量的放射,可見光和微波都屬於輻射線。放射性是不穩定原子的衰變,會放射出對生物造成損害的高能輻射。

當被問及為什麼反對食品輻照時,許多人回答說,他們擔心輻射會滯留在食物當中,並造成污染。這樣的恐懼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找到了原因,我們就可以換一種比喻來解釋,將食品輻照與陽光照進窗戶作對比,人們的觀感就會有所改善,這大概是因為大家都認為,陽光顯然不會滯留在窗戶上。

另一種很巧妙的辦法就是,直接為這種技術改名換姓。當使用「低溫巴式滅菌法」這個稱呼時,人們對這項技術的接受度大幅提高。畢竟如果人們在一開始,就對這種技術的機制沒有什麼頭緒的話,對真相也就沒那麼抗拒了。

激勵專業人士貢獻才智,被認可的感覺比金錢有效。

在意識到知識的錯覺的同時,我們也能被激發,去思考人類與技術的關係。錯覺的產生,當然不是技術的錯。儘管再複雜、再博學、再像生物,說到底網際網路也只是一項技術、一種工具,和其他技術一樣,永遠無法和我們人類形成共識。

但換一個角度看,作為知識共同體的一分子,網際網路應用最有效的一種形式,是把人類自己變成工具,讓儘可能多的人達成一個共識,共同追尋同一個目標。

大眾點評匯聚了用餐食客對餐廳的評價,旅行集團匯集了遊客對酒店的評價,維基百科則鼓勵數以千名匿名專家,免費為知識的疆土繪製地圖。那麼,這類應用該如何精進呢?關鍵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加深對推理計算的理解或是加大計算能力,而是,只有當最多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有足夠動機參與到這個共同體中,眾包註5才會運行到最好。

如何激勵專業人士貢獻他們的才智呢?被認可的感覺,常常比金錢激勵更為有效。其實早在1857年,《牛津英語字典》的編撰者就明白並利用了這一點,他們呼籲志願者們閱覽不計其數的英文文本,為其提供詞條和注釋。

大多數專家都喜歡藉機展現自己的專長,尤其是當他們的貢獻受到肯定的時候。有趣的是,似乎越是不談金錢,越是能夠吸引更專業的人主動貢獻知識。

眾包機制OK,共同體需有必要的專業知識。

這本書裡有一段話寫得很好,它是這樣表述的:「人人都在這世界上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小窗口,能獲取一小部分知識。眾包能做到讓人同時瀏覽幾十、幾百、甚至是幾千個窗口。但眾包唯有在提供專業知識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運作,喪失了專業性,它就是無用甚至有害的。所以要使眾包機制有效,僅僅有一個龐大的共同體是不夠的,共同體還要有必要的專業知識。

總而言之,在當下,技術的巨大進步並不在於製造更大、更強的機器;相反,是通過機器幫助知識共同體內的信息交流變得更順暢。網路技術無法取代人類,卻可以把人類連成網路。

了解知識的錯覺,對我們個人來說又有什麼啟示呢?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只有意識到無知,我們才能變得更聰明。

聰明新定義,重新審視我們的學習方式。

意識到知識的錯覺之後,我們應該更新對「聰明」的定義,並且重新審視我們的學習方式。在這本書裡作者總結說,人類並不是為精通所有學科領域而生的,人類生來就能參與建設一個知識共同體。從這個角度來看,認為教育的目的只是擴展你個人知識和提高個人技能,這樣的觀點對學習是一種狹隘的理解。

不管你學的是什麼領域,你得到的知識都應該隨著教育而更新和進步;在接受教育之後,你所產出的知識應該比你當初學到的更加準確,而且你所能做的應該遠不止於此。

我們常常聽到老師抱怨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學到的東西,一知半解。有趣的是,對這種一知半解感到震驚的,往往是學生本人,明明我已經讀得很認真了呀,學習、學習、再學習,我感覺已經理解得很深入了呀,為什麼還是無法答對一些基本問題呢?為什麼考試還是考不好呢?

其實這個現象,在教育上有個專業名詞,叫做理解的錯覺。之前我們提到過,知識的錯覺來自於我們對內在和外在的知識的混淆。而理解的錯覺則來自於,我們對熟悉和識別這兩個概念的混淆。你用眼睛掃過一段話時,即使你掃過的時候速度很快,也沒用什麼力氣,當你再讀這段話時,也會感到非常熟悉。甚至一年多後,這種熟悉感依然存在,但這種熟悉感只是理解的錯覺而已。

真正的教育是發現你的未知

真正的教育包括讓你明白有些特定知識是你不知道的,懂得留意你的未知,而不是盯著已知的部分。要想做到這一點,你必須放下傲慢身段,接受你對自己的未知一無所知這一點。找出你的未知,不過就是個關於你的知識邊界在哪裡,以及探求邊界之外有什麼的問題。

以學習西班牙歷史為例,學習的過程不是單單熟讀西班牙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而應該把西班牙境內發生的事件當作知識的邊界,探求同時代的其他國家如何影響了西班牙的歷史。這不僅僅是因為西班牙本身所處的背景也是這段歷史的一部分,更是因為真正的理解要求你了解你所未知的。

這本書有個重要的啟示:「核對你的理解力。」這讓你能夠在需要時獲取幫助、填補空白。它讓你腳踏實地,避免受自作聰明的傲慢之心驅使,做出可能抱憾終身的重要決策。

善用知識共同體才是成功的關鍵

是群體協作,塑造了我們的大腦,塑造了人類的推理能力,也是群體智慧創造了人類文明的輝煌。作者指出,在群體協助方面,當前的科學研究領域就是典型的例子。科學家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他人的成果來展開研究。包括作者所從事的認知領域,也吸收了來自人類學、生物學、心理學、物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

在美國醫學文獻資料的上百萬篇文章中,每篇文章的作者平均數量,從1950年的1.5人增加到了2014年的5.5人,增加了3倍之多,也充分說明科學研究也是一個共同創造的過程,而且越來越依靠共同創造。

面對紛繁複雜的事件,我們個人的無知顯然無法避免,所以更好的辦法是依靠群體的力量加入知識共同體中,將大量存在自己大腦以外的知識充分利用起來。在知識共同體中,個人就像一幅拼圖中的一小片,學會如何利用他人的知識和技能,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這本書的解讀就到這裡了,咱們下一本書再會。


(註5) 眾包:
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是一種特定的取得資源的模式。在該模式下,個人或組織可以利用大量的網路使用者,來取得需要的服務和想法。「眾包」是在2006年,混合群眾(crowd)和外包(outsourcing)詞義而產生的混成詞。這種通過將工作先分配給很多參與者,再合成為最終結果的模式,在電子時代來臨前就已經取得了成功。

阿國書香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