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商戰》下

114

上一集,在本書所著墨的重點一:大藥廠跑去哪裡了?之後,接下來跟大家分享的第二個重點,就是:莫德納他們是怎麼樣逆轉勝?

mRNA這新穎的疫苗研發技術,令莫德納他們逆轉勝?

在這次全球疫苗的研發競賽中,世人最大的收穫是認識到mRNA(信使核糖核酸),這個新穎的疫苗研發方式,它是莫德納BNT的核心技術。有趣的是,在這兩家公司成功開發出疫苗之前,這個技術簡直是醫學界的「邊緣人」。

傳統的疫苗生產方式,要先在雞蛋或多種細胞中培養病毒,然後建造工廠,處理細胞和蛋白質,成本又高又費時,所以用傳統的方式開發疫苗,要花好幾年的時間才能開發出來。

十多年前,科學家發現了mRNA,發現它可以帶著遺傳密碼進入細胞質,然後讓細胞製作出特定的蛋白質。而且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改變人體的DNA,不會有造成基因突變的風險。但它的缺點是很容易被細胞分解,製造出來的蛋白質量很少,而且不能重複製造,醫學界一直不把這項技術當一回事。

原本是一款失敗的新藥,卻是完美的疫苗。

莫德納的執行長班塞爾(Bancel)卻認為,如果病人可以透過這個mRNA技術,自行製造蛋白質,等於體內就有一座「製藥工廠」,他說:「mRNA就是生命的軟體。」他投入大量資金加以改良,卻始終無法克服mRNA不穩定、蛋白質產量「太少」的問題。對於製藥來說,這個技術沒有辦法量產。

所以醫學界一直都覺得,這個技術是不可行的,當時很多公司或很多人,若說「我要提倡這個技術」、「我要研發這個技術」,就有點像是被人家當成邊緣人。

但是,危機就是轉機,一位台灣裔的研究員黃翊群註2發現,雖然mRNA無法製造大量可用於製造新藥的蛋白質,但是它會誘發人體的免疫反應。這等於可以讓mRNA攜帶特定的遺傳密碼,讓人體產生特定的抗體。mRNA原本是一款失敗的新藥,卻是完美的疫苗。

後來,莫德納把公司焦點從製造新藥,轉換成製造疫苗,在新冠疫苗的戰役中大展身手,讓mRNA在人類史上,第一次被應用在疫苗開發。

BNT的共同創辦人,是一對工作狂夫妻檔。

接著,我們就來聊第三個重點:BNT如何急起直追?

既然mRNA是一個十分新穎的技術,為什麼另一家公司BNT,也幾乎同步推出疫苗了呢?其實,BNT莫德納有點像是兩個難兄難弟,彼此在疫苗開發的時程上競爭,但背後也一樣,遭遇過醫學界對mRNA的冷嘲熱諷,以及資金籌措方面的問題。

BNT的共同創辦人吳沙忻註3圖雷西註4,是一對夫妻檔也都是工作狂,書裡面就有提到這兩個人的工作是超級投入,晚上睡覺的時候好像只睡四小時,而且是分開,就是你睡四小時,然後醒來再換我睡四小時,這樣彼此交換,睡覺的時間上幾乎沒有重疊,他們的志向就是希望能幫助病人,開發出個人化的癌症療法。

他們對於mRNA的信念,跟莫德納很類似,都非常堅信這項技術,可以用來製造無限種的新藥,所以也傾注全力在mRNA的科研專案。他們招募的科研人員,也是mRNA的堅定支持者,許多人都曾經遭受醫學界對這項技術的不屑眼光,在傳統學界的道路也不太順遂。

在公司面臨財務危機之際,吳沙忻和圖雷西向一位德國的億萬富豪募資。他們倆對於癌症療法的雄心壯志,以及藏不住的學識魅力,讓這位支持mRNA的富豪相信:「他們將掀起癌症治療的革命。

新冠疫苗的關卡,BNT找來輝瑞合作。

公司有了資金加速前進,並且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需要再額外的一些資金,所以那時候,他們想跟另外一家很大的藥廠合作,那就是輝瑞

到了二月底,吳沙忻和BNT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二十種不同的候選疫苗。他們想趕在年底前推出一款疫苗,但眼前還有重重的關卡:他們必須在世界各地測試他們的候選疫苗、取得監管機構核准、生產大量的疫苗,並送到全球民眾的手裡。吳沙忻知道,對他的一千五百名員工來說,要克服所有挑戰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他認為是時候尋求協助了。

不久前,吳沙忻才和輝瑞的科學家菲利普・多米策談過,對方建議他不要跟著研發新冠疫苗。他決定和輝瑞公司的其他人談一談。三月一日,吳沙忻打給輝瑞的資深科學家凱瑟琳・詹森。

當時,兩家公司已經花了兩年的時間,共同研發mRNA流感疫苗,因此他與詹森會定期討論他們的研究進度。然而,在這次的通話中,吳沙忻說他想討論另一件事。他向詹森簡述,他與BNT所做的新冠肺炎初步研究,並告訴她,BNT有信心研發出有效的疫苗。

「你們想要一起研發新冠疫苗嗎?」吳沙忻問道。

「這還用問嗎?」詹森毫不猶豫的回答,她說:「我們當然有興趣。」

資金和技術雙雙到位,BNT全速挺進。

在過去的一個月,詹森和輝瑞的同事一直在討論,是否能研發一款藥物或是疫苗,來阻止病情擴散。他們認為mRNA疫苗,能讓人體產生冠狀病毒的棘蛋白,似乎是目前最快、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

由於新冠病毒仍存在許多未知之處,科學家無法確定,該刺激哪些部分的免疫系統以產生保護力。但mRNA疫苗似乎能同時誘發中和抗體,並活化T細胞,輝瑞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另一項優勢。

BNT輝瑞藥廠很快就達成協議,決定共同分攤剩下的研發費用,並共享未來的收益。但是,這項計畫並不是輝瑞的首要任務。輝瑞藥廠必須同時關注數十項的藥物與疫苗研發計畫,而且當時許多輝瑞的科學家,不相信新冠病毒會構成足夠的威脅,不需要投入如此大量的時間與資源來研發疫苗。

但是就在吳沙忻打給詹森的隔天,輝瑞藥廠對於新冠病毒的立場,就大幅轉變了。

他們夫婦的技術和精神,打動了輝瑞藥廠的高層,促進了雙方的共同開發疫苗的合作。由於資金和技術雙雙到位,BNT全速挺進。

在後來BNT莫德納的疫苗開發競賽當中,他們克服了技術、資金運轉、臨床試驗方面的難題,在一年之內開發出了有效的疫苗,幾乎在同一時間,帶給世人黑暗之後的第一道曙光。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我們本期《疫苗商戰》的介紹,僅提及莫德納BNT,因為他們是使用比較新的mRNA技術,其餘疫苗的介紹,就請讀者自己翻閱書本了。

這本書很吸引人,因為作者是以「」的角度出發,帶我們認識了這些公司高層、科學家、研究員的個人故事,聽到他們心裡的想法、信念和執著。

從書中我們就會瞭解,他們以前是多麼地被人家看不起,多麼需要有自身的信念,才能夠堅持研究下去。不然全世界都跟你說這個技術不行,為什麼你還要做?他們是克服了怎麼樣的困難?包含著資金的不足、包含他們個人的情緒,他們也會面對困惑和猶疑,覺得到底要不要這樣走下去?

這些人原本都是「鎂光燈之外的小人物」,堅持自身的信念在崗位上持續努力,在關鍵的一役扮演奇兵,拯救了無數的人命。

在商業和產業方面,作者則用精彩的深度報導方式,詳細剖析了各家藥廠之間的競爭和合作。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的莫德納BNT之外,書中對於牛津/AZNovavax嬌生也有詳細的描述。只是其他公司採用的技術,比起莫德納BNT的mRNA來說,顯得平穩許多。

或許正因為mRNA,十多年來猶如邊緣人的「」,更讓人被他們一路上的堅持「感動」。這本書,就是新冠疫苗版本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這兩年,新冠疫情的出現帶來了浩劫般的影響,但是也促進了mRNA這項新技術的高速發展。雖然還不清楚這項技術,未來還能用在哪些醫藥和疫苗,但隨著更多的資金和研究人才投入,很有可能推動癌症疫苗和失智症治療等方面的發展。或許,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這本《疫苗商戰》就和大家介紹到這裡,咱們下期再會。


(註3) 吳沙忻:
烏爾·薩欣(土耳其語:Uğur Şahin,1965年9月29日-),中文名吳沙忻,土耳其裔德國醫生、腫瘤學免疫學領域專家。2008年與妻子厄茲勒姆·圖雷西(ÖzlemTüreci)共同創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 SE),並擔任該公司CEO職務。

(註4) 圖雷西:
厄茲勒姆·圖雷西(土耳其語:Özlem Türeci,1967年3月6日-),土耳其裔德國免疫學專家。是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 SE)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醫學官。圖雷西和她的團隊開發了針對SARS-CoV-2的疫苗BNT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