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0疫情升溫以來,各國都祭出紓困方案以刺激消費、提振經濟,美國、阿根廷、台灣都不例外,美國是直接發錢給民眾,阿根廷則有一段時間,補助企業發給一部分的勞工薪資,或直接補助低收入戶。
而台灣行政院的「紓困4.0」,許多勞工卻因為資格不符,領不到紓困金;行政院卻回應這樣至少要花2000億;國家財政預算不足!在許多公共政策的辯論上,無論是醫療、教育、國防、年金改革,最常聽到的反對論點,也是負債太多會債留子孫等等。
當今最火紅的經濟學理論
鈔票發行多而無實質生產力時,一定會導致通貨膨脹,不就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嗎?但是為什麼美國和一些國家,卻敢於印鈔票發現金呢?如果這些說法其實不正確呢?今天要來和大家研究的這一本書,叫做《赤字迷思》。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經濟學家史蒂芬妮.凱爾頓(註1),同時也是美國民主黨的首席經濟學家,她在這一本書裡要打破「國家赤字是財政疏失」的迷思,並介紹一套新的理論──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簡稱MMT)(註2)。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個理論突然被各國政府採用,直接成為當今最火紅的經濟學理論。
小編並不完全贊同裡面的說法或理論,但就站在增廣見聞的角度,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什麼是現代貨幣理論。
國家沒預算?私人預算在這裡不適用。
經濟迷失一
現代貨幣理論要打破的,第一個經濟學迷思是:人們都以為要先有錢,才能花錢。所以政府要先跟人民徵稅,或是舉債借錢,才有預算。但事實上,政府根本不需要老百姓的錢,政府其實是先支出,再徵稅,我們把順序弄反了,是老百姓需要政府給錢。
讓我們想想:薪資階層的人,薪水是怎麼來的?當然是企業老闆發薪水給你。那老闆的錢又是怎麼來的?當然是生產商品,從消費者那裡賺來的。那消費者的錢又從哪來的?是老闆付薪水給他們的。
但是這樣就變成循環論證,我們可以再往前追溯,老闆的錢一開始是源自資本家、投資人,這些人先跟銀行借一筆錢給老闆創業,那銀行的錢又是哪來的?是從民眾的戶頭存款借來的,那民眾的存款又哪來的?是老闆發薪水給的,但是老闆一開始的錢不就是來自銀行嗎?結果又變成了循環論證。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社會上的第一筆錢是怎麼誕生的?如果你去翻所有的經濟學教科書,這些書都會告訴你:最早的貨幣是源自原始社會的人,覺得以物易物太麻煩,所以發明了更好估價、更方便攜帶的貨幣。但是考古學家、人類學家研究卻發現,地球上從來不曾存在任何以物易物的社會;這種社會是經濟學家憑空構想出來的。
什麼是貨幣國定說?
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註3)就指出,貨幣的起源其實是國家的壟斷,國家剛出現的時候,統治者先壟斷貨幣的發行,再讓發行的錢流通到社會上。因為國家自己是貨幣發行人,所以想印多少錢就有多少錢。但政府自己就能無限創造貨幣的話,幹麼還跟人民徵稅?
因為統治者發現:國家創造出來的錢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只是一張廢紙而已,要如何讓沒價值的廢紙,變成有價值的錢?很簡單,國家每年強制跟人民徵稅,再立法規定只能用本國貨幣繳稅,這樣人們就會對本國貨幣產生需求,為了要繳稅,就必須去賺錢工作,國家就會有實質生產力、帶動經濟發展,公民也會因為納稅義務,在買賣交易時使用國家貨幣。
所以貨幣就會在市場上流通、普及,這樣國家就創造了統一的經濟體,這叫做「貨幣國定說」。這就像玩大富翁的時候,一開始都要先有人當銀行,給每個玩家一些錢,遊戲才能開始。
因此,第一個必須打破的迷思就是:不要用私人預算去理解政府預算。因為一般民眾是貨幣使用者,需要先有錢才能花錢,但是政府是貨幣發行者,他自己就可以無限創造出貨幣,不必先跟人民收稅或是舉債。
例如,美國國會批准預算後,財政部會指示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註4),在國庫的銀行帳戶裡輸入數字,銀行帳戶裡就有錢了,整個過程沒有用到納稅人的錢。
所以當2008年經濟危機發生後,美國人很生氣,以為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去紓困銀行,當時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註5)就出來說:政府用的不是納稅人的錢。
現代貨幣理論只適用於有貨幣主權的國家
由此可知,國家要紓困經濟,並不會有預算不足的問題,不過這套理論只適用於有貨幣主權的國家,像是美、日、中、台,如果不是自己生產貨幣的國家,像是歐元區、突尼西亞、委內瑞拉,就不適用現代貨幣理論。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政府支出根本不是用納稅人的錢,那幹麼還要徵稅?政府就一直印鈔票就好了啊!這樣國會不就有花不完的錢,可以解決所有國家問題?如果從國家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政府的支出、赤字,會流到國內經濟體裡,所以政府赤字越大,民間的盈餘就越多,政府看似欠債,社會其實是變得更富有。
但是如果政府瘋狂印鈔票,市場上流通的錢太多,錢就會貶值,造成通貨膨脹,或是消費過熱會推動物價上漲,也會造成通貨膨脹。所以政府不能夠無限制的印鈔票,而必須面對通貨膨脹的限制,這就是為什麼必須徵稅。因為可以讓社會上流通的錢少一點,避免通膨發生,而不是因為國庫沒錢,需要老百姓繳稅。
通貨膨脹與失業,政府如何干預?
經濟迷失二
1970年代以前,經濟學界主要採用經濟學家凱因斯(註6)的理論,凱因斯認為:政府可以增加赤字、多印鈔票,讓國家、企業有錢可以聘用勞工,這樣雖然會導致通貨膨脹,但可以降低失業率。
但是到了1970年代,經濟學家彌爾頓.傅利曼(註7)提出了「貨幣主義」,認為通膨的罪魁禍首是發行太多貨幣,政府以為這樣可以幫助失業者,但通膨增長反而會讓勞工實質薪資降低、企業裁員,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政府不要干預,讓資本主義自動淘汰不符合市場需求的人,這叫做「自然失業率」,失業的人是自己跟不上社會的腳步。
目前世界各國的央行,則會透過利率來控制通膨跟失業率;如果景氣不好、失業率高,央行就會降低利率,讓民眾願意貸款買車買房、企業貸款創造就業機會。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聯準會就一路把利息降到零利率,讓美國的失業率從2009年的10%降到2015年的5%,等到經濟復甦後,失業率下降,央行就會提升利息,避免出現通貨膨脹。
但這就意味著,為了控制通膨,資本主義一定要讓某些人失業,像美國現在有1200萬人失業。這些人明明可以工作、發揮生產力,卻要接受非自願的失業,這樣的經濟體系叫做有效率嗎?但現代貨幣理論認為,任何發行貨幣的政府,其實都有能力讓國內的失業率降為0,因為這本來就是政府最初發行貨幣的目的。
政府可提出就業保障,作為自動穩定機制。
還記得我們剛剛講的貨幣的起源嗎?政府為什麼要製造貨幣、立法規定用貨幣繳稅?因為有納稅義務,人們才會願意去工作,這樣國家才有公共服務、公共建設、醫院、軍隊、學校等等,所以如果有公民想賺取貨幣來繳稅,卻得不到,政府當然不應該讓這種事情發生,否則就違背了當初創造貨幣的目的。
但是現在各國政府,卻只是提供勞工失業保險、失業救濟金,即便現在疫情導致大規模失業,世界各國也只是給勞工紓困金補助。作者凱爾頓就指出,既然政府是貨幣發行者,不像企業會因為經濟不景氣而沒有錢聘員工,政府可以提出就業保障,作為自動穩定機制。
例如,政府機構可以跟地方社區合作,政府負責出錢,社區的人負責量身打造工作內容,因為每個社區最清楚自己有哪些需求。每個社區都列出需要的人力後,各縣市地方政府就可以把工作機會放在網站上,讓失業的人上去找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且這件事情只有政府能做,因為只有政府是貨幣發行者,不會沒錢。
例如在1930年代,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的新政,就是由公共工程管理局,直接創造數百萬工作機會,讓人們去興建學校、醫院、圖書館、郵局、橋樑,還有200萬份工作機會給高中生、大學生,數千個工作機會給作家、演藝人員,讓美國人走出了經濟大蕭條。
照護型經濟,能讓國家經濟脫胎換骨?
或者在2001年,阿根廷發生通貨膨脹,失業率高達20%,阿根廷政府就決定採用現代貨幣理論的模型,實施「失業男女戶主計畫」,直接創造就業機會給200萬人(佔勞動人口13%),執行6個月後,讓國內貧困人口減少25%,作者把這種方法稱作「照護型經濟」,把失業的勞工轉化為改善公共利益的力量,公民把才能回饋給社會,同時政府也可以照顧到公民。
既然資本主義的本質是讓一部分的人失業,現代貨幣理論就讓政府來打造社會安全網,當經濟景氣不好、企業裁員時,人們就可以轉到公部門工作,為地方社區服務,當經濟景氣回升時,人們就可以回去企業裡工作,這樣一來,沒有人會處於長期失業的狀態,對資本企業也有好處,因為勞工不會跟產業脫節,能夠保持有工作經驗的狀態。
看到這裡,是否有人會覺得作者的想法太理想化、太單純了呢?畢竟阿根廷曾經短暫實施的「照護型經濟」,也無法讓國家經濟徹底脫胎換骨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