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天性》上

131
藉由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連結、心智解讀、協調,瞭解這些心理機制如何驅動我們的行為、理解他人的思想,對於改善個人與團體生活至關重要。本書將闡明社交天性的神經機制,以及如果對社交天性有更精準的理解,將可大大改善我們的生活與社交幸福感!

社交是我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幸福感的主要來源之一。如果可以有朋友隨時約著吃火鍋,有心愛的人一起說話,那人們通常都會覺得很開心。

反之,如果社交出了問題,比如遭到拒絕、背叛、失戀,人們就會覺得心如刀絞,痛不欲生。

大腦天生愛社交

為什麼社交對我們這麼重要呢?今天讀的這本《社交天性》告訴我們,喜愛社交是因為大腦生來如此,它驅使著我們不斷尋求與他人的連結,甚至在你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大腦就已經在考慮社交了。

社交天性

本書的作者馬修·利伯曼註1,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也是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奠基人。在2007年,由於利伯曼在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貢獻,獲得了由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獎。這個學科非常新穎,才20年左右的歷史,它主要是把神經心理學和神經影像技術結合起來,研究社會認知問題。

今天主要從三個問題入手來讀這本書。

第一、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天生愛社交?

第二、人類社交的驅動力是什麼?

第三、如何善用人類的社交天性,讓我們生活得更好。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天生愛社交?

不工作時,大腦都在做什麼?

在瞭解一個人愛好的時候,常常會問你業餘時間喜歡做什麼?因為一個人在休閒時,自願選擇做的事情,通常就是他的愛好所在。那麼我們的大腦喜歡做什麼呢?研究發現,大腦在不工作的時候,都在進行社會認知。簡單來說,社會認知就是跟社交有關係的所有事情。

比如要怎樣搞好和同事之間的關係,怎麼給剛約會的女孩製造一個驚喜?昨天剛認識的朋友是不是喜歡自己?這些都屬於社會認知的範疇,大腦中進行社會認知的區域,研究人員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預設模式網路註2

當我們完成了某個具體任務時,比如做完運動或者數學題,這個預設模式網路就會自動打開。也就是說,只要一閒下來,大腦就在考慮社交了,大腦究竟對社交這件事有多癡迷呢?

預設模式網路的活躍程度,嬰兒與成人無區別。

科學家設計一個實驗,安排實驗對象,做一系列需要動腦子的事情。比如解數學題,在兩項任務中間,螢幕上會出現「休息」兩個字,如此實驗對象就知道這個時候要休息,科學家設定了不同休息時間,有時幾十分鐘,有時只有幾秒鐘,然後用儀器掃描了實驗對象,在休息時大腦的狀態。

掃描結果發現,不管休息時間是三十分鐘還是幾秒鐘,大腦都會自動激活預設模式網路。就像是一個喜歡玩遊戲的孩子,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去玩遊戲。我們大腦抓緊一切機會,思考跟社交有關的事情。大腦不僅對社交這件事非常癡迷,並且無師自通,與生俱有。

研究人員檢測了剛出生約兩週左右的嬰兒,發現他們預設模式網路的活躍程度,和成人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他們這時候甚至連眼睛都沒法聚焦,更別提培養對社交的興趣了。

大腦在停止一切工作的時候,會啓動一個預設模式網路,這個預設模式網路的主要工作,就是思考一切和社交有關係的事情。所以說,社交是我們大腦最喜歡做的一件事,他把所有可利用的時間,都集中起來思考社交關係,把自己磨練成一個社交高手。為什麼呢?

人類社交有三大驅動力:連結、心智解讀和協調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人類社交的驅動力是什麼?也就是這本書的重頭戲。

人類社交有三大驅動力,分別是連結心智解讀協調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驅動力:連結。連結,顧名思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產生關係。我們的大腦之所以要和別人發生連結,一方面出於生存需求,另一方面為了快樂。先說生存需要,嬰兒出生時十分孱弱,連大腦都沒發育,完全必須依靠別人照料才能活下去,所以生存需要決定了我們,必須和他人產生連結。

另一方面,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痛苦和快樂的知覺感受。大腦當中分別有負責痛苦和快樂的區域,負責痛苦的區域叫「背側前扣帶迴皮質註3」,這個名字不太好記。為了方便起見,我們簡稱它為:痛苦區域。這個痛苦區域,不僅掌管我們的物理痛苦,也掌管我們的社會痛苦。

物理痛苦指的是身體疼痛,手指被劃破了或者腳踝扭傷了,感受到的痛苦都屬於物理痛苦社會痛苦指的是精神痛苦,比如失戀,親人離世所帶來的痛苦。人們在感受這些社會痛苦時,經常會用心如刀絞,胸口彷彿被人捅了一刀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你可別覺得他們是在矯情,他們是真的痛,因為社會痛苦和物理痛苦,共用一套神經系統。

失戀痛苦時,服用兩片阿斯匹靈吧!

人們被排除在社交圈以外,也會帶來社會痛苦。在一項研究中,實驗人員請實驗對象在等候室裡待幾分鐘。此時等候室裡還有兩個人,他們告訴實驗對象,我們倆也是來參加實驗的,而事實上他們是實驗人員。

接下來,這兩人會不經意的傳球玩,然後也會把球傳給實驗對象,邀請他一起玩,就這樣三個人其樂融融玩了一會兒,這兩個人突然不把球傳給實驗對象了,實驗對象一下子就成局外人。

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對實驗對象的大腦進行掃描,發現痛苦區域被強烈激活,也就是說,被排斥給他帶來了痛苦。這個實驗當中,實驗對象與另外兩個人僅是剛認識的人,被他們排斥都帶來了痛苦;那麼生活當中,如果被好友或同事排斥,當然就更痛苦。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些用於治療身體疼痛的止痛片,比如阿斯匹靈,居然也可減輕社會痛苦。當你因失戀感到痛苦時,有人跟你說吃兩片阿斯匹靈吧!他真不是在開玩笑。

大腦的獎賞系統,非常喜歡被誇獎。

負責快樂的區域「腹側紋狀體註4」,同樣的我們簡稱它為:快樂區域。和痛苦區域類似,這個快樂區域不僅負責物理快樂,也負責社會快樂,當你吃到一塊巧克力,和你被愛人寵愛感受到的快樂是一樣的。快樂區域也叫做「大腦的獎賞系統」,非常喜歡被誇獎,尤其是帶有情感色彩的誇獎。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實驗對象讀兩封信,這兩封信都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寫給他們的。不同的是,一封信是不帶情感色彩的客觀描述,比如你有一頭烏黑頭髮之類,而另一封信則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比如你是我生命中最愛的人。

實驗結果發現,在讀那些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文字時,實驗對象的快樂區域被強烈的激活了。既然大腦這麼喜歡被誇獎,又不能自己誇自己,所以要創造更多機會與別人產生關係,讓別人來誇自己,決定了人們更要多與別人合作,或者幫助別人,因為這些事情可以讓我們產生社會快樂。

說到這裡,你可能就理解了,為什麼自己發個貼文到朋友圈,就會期待很多人點讚,因為點讚越多,你大腦快樂區域的激活程度就越高,感受到的快樂就越多。

既然與人連結會給我們帶來快樂,而被排斥會讓我們感覺痛苦,那麼我們的大腦,自然而然就會選擇趨利避害,多與他人發生連結,這是由大腦本身進化結構決定的。人類社交第一個驅動力:連結,既讓我們活下來,也讓我們儘可能享受快樂。但連結只是我們構建社會生活的基礎,而非終點。

五歲小孩讀懂媽媽的心思,你相信嗎?

為了更好與人發生連結,大腦還進化了人類社交的第二個驅動力:心智解讀,翻成白話就是讀懂別人的心思。

這個心思可以是想法、願望或者行動的目的,也可是某種情緒。心智解讀能力對於人類來說,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基本能力。你可能意識不到它有多酷,但它卻在生活中幫我們不少忙。

比如說,如果沒有心智解讀能力,老師講課時,就無法知道學生是不是聽懂,或者明明是給小學生講課,卻用大學生的方式,這就很麻煩。我們在發郵件的時候,會考慮對方是不是能理解自己的意思,這樣更易於溝通。電視臺製作節目時,也會考慮觀眾喜歡什麼,這樣才能做出收視率高的節目。

我們在交朋友或找伴侶時,經常會有一個很重要的考覈標準,對方是不是能夠理解自己?說白了,考覈的就是對方的心智解讀能力。科學家發現人類大概在五歲左右,心智解讀能力的發展已經蠻成熟。一個五歲小孩給媽媽挑選禮物,他會選擇高跟鞋,而不是洋娃娃或者玩具恐龍。因為他開始明白,洋娃娃和玩具恐龍是自己喜歡的,而媽媽更喜歡高跟鞋。

有了心智解讀的驅動力,人與人之間才能更好理解彼此。

大腦中有兩個系統進行心智解讀,一個是鏡像系統,另一個是心智化系統鏡像系統的主要功能:心理模擬

比如我看到你伸手去拿一個杯子,我大腦中負責伸手去拿,這個動作的神經元也會活躍起來,雖然我並沒實際做伸手去拿這個動作,但在大腦中我已經和你實現了動作同頻,為什麼我們看到有人手臂被電了一下,自己也不自覺把手臂往回縮,甚至能感受對方有多疼。

心理模擬不僅涉及簡單的動作,也包括複雜的心理狀態。你看到某人收到女朋友的分手信,你會想像,如果自己收到分手信應該很難受,所以你會推斷這個人此刻也應該很難受。

心智化系統主要功能:幫我們理解別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義,它也是心智解讀最重要的系統。鏡像系統和心智化系統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關係。鏡像系統主要回答表面的問題,而心智化系統則回答背後的原因:為什麼、怎麼做的問題。

例如看到一個人在打手遊,鏡像系統就會解讀出,一個人拿著手機在打遊戲,而心智化解讀出這個人想要放鬆,並且遊戲打得不錯。從這個例子可看出,沒有鏡像系統處理第一個問題,我們也不可能回答後面的兩個問題,所以說這兩個系統缺一不可。

鏡像系統是心智化系統的前提和基礎,雖然兩個系統很厲害,但並不意味有了這兩個系統,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知道別人想什麼,想做什麼,因為心智化系統會偷懶,心智化系統的啓動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我們大腦並不時時刻刻都願意努力,所以有時候,我們會選擇對某些事情視而不見。我們雖然看到了有些事情,但懶得管背後什麼原因。

有研究發現,當我們注意力不集中時,這個系統往往做得不夠好。人類社交有了這個心智解讀的驅動力,人與人之間才能更好理解彼此。

待續


(註1) 馬修‧利伯曼:
(Matthew D. Lieberman,1970年5月5日-)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創始人,該領域最重要的學者之一。2007年獲美國心理學協會頒發的「青年心理學家傑出貢獻獎」,該獎項每兩年頒發給一位優秀的社會心理學家。1999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精神醫學、與生物行為科學教授,以及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SCN Lab)主任。同時,他也是《社會認知和情緒神經科學》雜誌(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創始編輯,《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顧問編輯。

(註2) 預設模式網路:
神經科學中,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一個與大腦各區塊有高度交互作用的大範圍網路。一般而言,預設模式網路在人不將注意力放在外在的世界時開始動作,此時大腦會處在清醒的休息狀態,例如做白日夢或放空時。人在想著自己或他人,回憶往事或計畫著將來時,預設模式網路也是會處在活躍的狀態。也就是當人放空的時候,預設模式網路就會自然啟動。人在處理一些有目地的任務時,預設模式網路是關閉的,所以預設模式網路也被當成是反任務的網路,但當這些任務是與人際關係或自身生活經驗相關時,預設模式網路就會再次開始動作。

(註3) 背側前扣帶迴皮質: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ACC)在大腦中,參與人類一系列的行為,包括認知控制、基於強化的學習、疼痛、情緒、動作功能等。現在也有廣泛的證據表明,背側前扣帶迴功能損傷,導致大量的心理紊亂和不正常的人格特質,這些都表明DACC是很重要的部分,是參與行為、認知、情緒的共同通路。

(註4) 腹側紋狀體:
(ventral striatum)大腦基底核中的紋狀體腹側核區的神經迴路,掌管獎賞與成癮機制,是影響動機情緒的關鍵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