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2/3

情商高的人,如何撫慰受傷的靈魂

72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知魚之樂焉知魚之痛。」──《莊子·秋水》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我非魚,當然不知道魚之樂之痛;我乃燕雀怎知鴻鵠的志向;但是我想說:「魚兒,鴻鵠我不知道,你是否快樂,你的志向,但是我想聽你說,我想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也許,你說了,我聽了,我雖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可以離你更近一點。

這一集要探討的內容,就是掌握同理心的能力的第二部分:到底怎麼才能做到共情?

共情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礎

共情能力的發展和大腦的兩個部分有關,一個是杏仁核也叫情緒腦,這是腦部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能夠產生各種情感並儲存記憶,在漫長的時間裏,動物大腦的神經迴路主要由杏仁核控制,這也包括了人類嬰兒出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大約一億年前,哺乳動物的大腦進化產生了新皮層,也叫思維腦。這個腦部區域主要負責,讓我們產生反思自己感受的能力,然後依據這樣的反思,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情緒腦和思維腦相互合作,讓我們既能保有情緒又能體驗情緒,並且發展出一些愉悅、關愛、利他等積極的情緒反應,共情能力就是情緒腦和思維腦兩者相互配合的結果

假如我們的大腦只是由杏仁核主導會怎麼樣呢?

在某些低等動物的例子中,我們看到當牠們飢餓的時候,牠們甚至會把同類吃掉,低等動物沒有新皮層,也就是思維腦,所以牠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物本能,也無法反思自己的情緒。

從心理學角度看,有兩類心理疾病的患者,共情能力天生比較弱,他們分別是自閉症患者和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自閉症患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對外部世界沒有興趣。而反社會人格對他人則非常冷血殘酷,事實上這都和他們的大腦功能發育不足以及病變有關。

當然如果僅僅把共情當做一種生物學本能,那就太低估人類了。生物本能並不能解釋,為什麼除了那兩類心理疾病患者之外,其他人共情的能力也有高有低?

人類獨有的鏡映能力

講到這裏,我們就要介紹一個新的概念,就是鏡映能力註3,這是人類獨有的一種能力。

孩子出生後,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是誰,他是靠父母或其他人對他的反應評價,來建立自我的形象和自我觀念,就像我們自己看不見自己,需要一面鏡子才行。哪一種鏡子照出來的形象最真實呢?自然是平面鏡,它能反射出最真實的一面。

如果父母在孩子受傷或者感到痛苦的時候,不否認他們的情緒,並且通過言語和行動,讓孩子知道他們能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且還真誠的關注他們,願意悉心照料他們的痛苦,那麼孩子會感到自己被共情的對待,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不斷成熟,即便有一天外界沒有這樣的鏡子,孩子也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而在遭遇困難的時候,他也就具備了自我照料的能力,甚至還能把自己曾經體驗過的關愛照料,再經營給其他人。

書中有一個案例,作者亞瑟的小女兒小時候,因為有第三個腎臟做過8個多小時的手術,術後在家養傷的時候,亞瑟經過孩子房門,看到小女兒拍著自己的後背,對自己喃喃自語:「沒事的寶貝,所有的事情都會好起來的,媽媽會照顧妳的。」這是媽媽曾經和她重複多次的話,而她現在能夠把這些充滿愛意的話,內化為自己的聲音,自己照顧自己,這就是鏡映的力量

小時候沒被好好對待,通過學習可增強共情能力。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像亞瑟的小女兒這樣幸運,有些父母可能沒功夫管孩子到底怎麼了,可能會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允許他們表達消極的情緒,甚至可能會對他們發火,這樣的孩子經驗到的自己,往往是一個不被人愛的。

如果有情緒就是自己不好的形象,久而久之,他們失去了對自己情緒的體察和反思,不太可能對他人的情緒,做出適當的反應,而這樣的父母往往本身也沒有,從他們的父母處習得共情能力。

值得慶幸的是,即使我們小時候沒有被好好對待,我們也是可以通過學習增強這種能力,怎麼才能打破這樣無同理心的惡性循環,學會共情呢?怎麼才能通過共情,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呢?那些共情力高超的人是怎麼做的?

傾向性傾聽,常常帶有偏見和思維定勢。

美國有位著名主持人叫林克萊特,他有次在節目裏問一個小男孩:「你的夢想是什麼?」小男孩回答:「我想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逗他說:「假如飛機在太平洋上空飛行到一半,油燒完了你怎麼辦?」小男孩回答:「我會告訴我的乘客繫好安全帶,然後我掛好降落傘跳出去。」

沒等他說完,觀眾和林克萊特都笑了,他們覺得這是一個聰明又自私的小孩。沒想到大家笑完,小男孩卻委屈的補充道:「跳下去拿燃料,然後馬上回到飛機上。」

這種場景在生活中經常發生,我們有時沒有耐心聽別人說完,一聽到別人開始說,就開始思考下判斷,事實上我們的傾聽,大部分時候都是傾向性傾聽,什麼意思呢?

就是我們在傾聽的一開始,往往已經根據過去自己的經驗,得出了一些有傾向性的結論,整個傾聽的過程,都常常帶有偏見思維定勢

共情式傾聽:為了理解他人如何感知世界而傾聽

與傾向性傾聽相反的,是共情式傾聽。所謂共情式傾聽就是拋開自己,給別人充分的機會去表達他的想法和感受,不去控制和引導交流,共情式傾聽是我們抵達共情的最重要途徑。

那共情式傾聽該怎麼開展呢?具體包括以下4個步驟──

第一步、拋開自己

拋開自己,首先就要不評斷、不給人貼標籤、不搞簡單分類,不管對這個人的過去有多瞭解,不管對這件事有多熟悉,我們都沒辦法確定,當下此刻這個人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真正共情的態度是:我們相信人是會不斷改變的,生活是會流動的,所以我們沒有基於過往下判斷的權利。

其次,拋開自己還要求我們不要隨便做自我暴露。我們在聊天的時候,常常會進入比慘模式,比如:唉呀!你這個情況我也有過,我跟你說,我當初比你更痛苦。這個時候,我們是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在發言。

共情關注內容聚焦在對方的感受想法上

在傾聽的時候,我們要保持一定的抽離,不需要用自己的個人故事,來和對方產生聯繫,我們要做的只是放下自己。

作者指出,人們不會因為知道別人有同樣的痛苦,就覺得自己的痛苦消失了。共情關注的是個體當下的獨特經驗,目的是提供理解和支援,幫別人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所以在共情時要設定邊界,把討論內容聚焦在對方的感受想法上,而不是發表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觀點。

有時對方會主動詢問我們的看法。這時,我們就要把話題轉回到他自己的問題上。有一位因婚姻問題困擾的男士,問過作者對出軌行為的看法。作者的回答是:「猜測其他男人對出軌的看法,對您的婚姻問題並沒有幫助。」來訪者也同意了這個說法。之後,作者繼續和來訪者討論他的具體問題,並提供建議和幫助。

第二步、讓對方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怎麼做才算是讓對方充分表達呢?首先,儘量使用開放式問題,到咖啡館點咖啡,店員問:摩卡還是卡布奇諾?這是封閉式問題。在問的同時已經有了限定,在這樣的談話中,店員掌握了控制權力。而店員問你想喝什麼?才是開放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能瞭解更多信息,也讓對方更深入自我思索。

開放式問題把選擇和權利給到被問的人,這不僅能讓自己瞭解更多信息,也能讓對方更深入的思索自己的問題。

其次,不讓情緒占主導地位。心理學上有種說法,人在生理喚醒水平比較高的時候,認知能力就會收窄。

就是說,人在憤怒的時候思考能力會下降,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往往只能感受到比較激烈的情緒,比如憤怒或恐懼,其他的感受和想法都會被無視,共情需要我們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把自己的節奏先放慢下來,然後幫對方把節奏放慢下來,談話的雙方都能遠觀情緒,才算是共情式傾聽。

記住:共情不是煽風點火,別讓對方的情緒更激動,更別跟著對方一起激動。

準確的評估才向對方表達感同身受

第三步、評估

什麼是評估呢?注意!我們一定不要把評估和評判混為一團,評估是以共情為嚮導,找到真實情況的能力,準確的評估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評估對方,二是評估自己

我們走出自己,走進對方的世界,跟那個人一起看這個世界,然後體會他的過往、品行動機,這是評估對方。

評估自己需要我們反思在傾聽中,是否清空了自身的成見,在對對方的評估中,是否有些地方因為自己的情緒需求脆弱,而有所扭曲?做出準確的評估後,接著才是──

第四步、向對方表達那些感同身受的話

這是共情的行動導向,一般來說,感同身受的語句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情緒的確認,二是表達自己的理解。

比如有人說他很害怕和媽媽溝通,因為害怕兩個人會吵架。這個時候比較共情的表達,應該是「我感覺你好像很沮喪」,這是表達對他情緒的理解,「你希望跟你的母親更好的相處,可是找不到辦法」,這裏是表達對他想法的理解。

只有完成以上4個步驟,才算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共情式傾聽。

總結一下,共情式傾聽和一般的傾聽很不一樣,這需要我們專注、好奇靈活,而且還需要細心培養,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們可以先從上面提到的拋開自己,以及學會提出開放式問題,開始訓練自己的共情能力,當我們提高了共情能力,相信我們的人際關係也會更和諧,自己的心態也會更平穩

待續


(註3) 鏡映能力:
是通過觀察某種行為、情感,然後在頭腦中回想,並自行模仿創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