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力量》1 高尚靈魂的結晶

作者:薩繆爾‧史密斯

113
  •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 孔夫子在那個時代雖然沒有直言「品格」兩個字,但是「言忠信,行篤敬」,應該就是品格的體現吧!
  • 一個人如何與他最親近的人應對,如何在生活細節上展現責任心,都在在顯示出了他的真實品格。身而為人,高貴的德行是我們強韌的基石,人性的偉大也源自於此。
  • 儘管可以藉由才華受人景仰,然而,一個人的品格光輝更能獲得眾人尊崇。如果說才華是超凡的智慧,那麼,品格就是高貴的靈魂,主宰著人的生活。
  • 儘管德行上的「偉大」並非遙不可及,但生活中有太多人失去成為偉人的機會,只因人們的世界太過狹隘和忽略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 品格,在平凡的生活中,在任何崗位上,都具有永恆的魅力。
  • 即使一貧如洗,也要有頂天立地的氣魄。不一定要富貴尊榮,也不一定要聰明絕頂,但應該誠實。良好的品格是一種習慣、一種信仰,它會化為一種力量,承載著咱生命的重量,展現尊貴高尚的精神和道德境界。
  • 「品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力之一。」若能妥善運用這股力量,定能使一個人變得強大、無所畏懼。
本刊<書香園地>將不定期的摘錄薩繆爾·史密斯(Samuel Smiles)於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與大家分享。

 作者簡介

薩繆爾·史密斯:(Samuel Smiles)1859年在英國首次出版發行《自助》一書後,即受到無比的讚賞與歡迎;在短短一個月中再版了四次,隨後也翻譯成多種文字在歐洲國家出版,並流傳到亞洲的印度和日本。1871年,《自助》首次在日本出版,亦廣受當地讀者熱烈歡迎,發行量達到了150多萬冊。在美國,更擁有比英國更多的讀者和印量,甚至被盜版者瘋狂盜版。於1871年時出版《品格的力量》,五年後,《金錢與人生》也順利出版,1880年又出版了一本《人生職責》⋯⋯。
薩繆爾.史密斯是英國十九世紀偉大的道德學家,被譽為「西方的成功學之父」、「卡內基的精神導師」。一百多年來,他的作品不斷印行,影響世界各地無數的讀者,本書更獲得《時代週刊》、《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等媒體的推崇。

「只有超越自我,人才能自立起來。否則,人是多麼可憐的東西啊!」──丹尼爾

「骨氣是借助於品格所表現出來的道德準則。有骨氣的人是他們所屬的那個社會的良心。」──愛默生

「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於它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們所受的教育、人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馬丁・路德

 高尚靈魂的結晶

品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力之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體現,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人的價值。

天才總是受人崇拜,但品格更能贏得人們的尊重。

每種真正的美德,如勤勞、正直、自律、誠實,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人類的崇敬。具備這些美德的人值得信賴、信任和效仿,這也是自然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弘揚了正氣,他們的出現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可愛。

天才總是受人崇拜,但品格更能贏得人們的尊重。前者是超群智力的碩果,而後者是高尚靈魂的結晶。但是,從長遠來看,是靈魂主宰著人的生活,天才人物憑自己的智力贏得社會地位,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靠自己的良知獲得聲譽。前者受人崇拜,而後者被人視為楷模,加以效仿。

偉人往往是一些特殊人物,但偉大本身只不過是相比較而言的。事實上,大多數人的生活圈子非常狹小,他們很少有機會出人頭地,成為偉人。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正直誠實、光明磊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他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但是切不可濫用誤用。他應該充分體現人生的價值。哪怕是在平凡的崗位上,他也可以做到真誠、公正、正直和忠厚。總而言之,他可以在  上帝給他安排的崗位上,做到盡心盡職。

一切美德的最大魅力,就在於滿足日常生活的要求。

工作崗位雖然平凡,但是,只要你盡心盡職,這就展現了生命的最高信念和個性。或許這其中並沒有什麼崇高可言,其實,人的平凡生活本身並不是崇高的。人的高尚情操中恆久的責任感,也必須體現在他的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務之中。

人的生活就「集中在平凡的職責範圍內」,一切美德的最大魅力,就在於它最大限度地滿足日常生活的要求。這樣,美德才崇高、永恆和持久。超出一般人水準的、哪怕是最高尚的美德,也只不過是充滿誘惑力的和危險的東西。

伯克註1指出:「以英雄的品德為基礎的人類制度,必定會有一個脆弱的或墮落的上層建築。」這是極有見地的。

阿博特註2博士,也就是後來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在總結他死去的朋友湯瑪斯·沙克維爾註3的品格時,他沒有強調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優點、也沒有強調他作為一位詩人的天才,而是著力渲染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盡心盡責。

「他身上有如此多可貴的東西,」阿博特說,「有誰像他這樣如此深愛自己的妻子?有誰像他這樣對自己的子女如此慈愛?有誰像他這樣對朋友如此忠實?有誰像他這樣對自己的仇敵如此溫和?有誰像他這樣對自己的承諾如此守信?」

盡心盡責在品格的榮耀與加冕的國王相比,毫不遜色!

實際上,我們可以透過一個人對他最親近的人的行為方式,透過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平凡的細節和責任心,來更深入地瞭解和欣賞他真正的品格,這種認識比透過他成為一位作家、一位雄辯家或一位政治家,向公眾所展現出來的要深刻得多。

對大多數人來說,當他成為一個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盡心盡責的時候,他最高尚的品格,也就在這種持久的盡心盡責中表現出來了。

他們或許沒有金錢,沒有財產,沒有學問,沒有權勢,但是,他們依然擁有高尚的靈魂,擁有精神財富──誠實、正直、盡職盡責。無論是誰,只要他忠於職守,他就是在履行被創造出來的義務,也就是在鍛造自己果敢的品格。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儘管一無所有,但是,他們在品格的榮耀與加冕的國王相比,可以說毫不遜色。

好品行抵得上一大堆學問

文化知識與品格的純潔或高尚,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在《新約全書》中,我們總是不斷地呼喚人的心靈和「我們的靈魂」,但是,我們卻極少提到理性。「少量的好品行抵得上一大堆學問。」喬治·赫伯特註4說。這並不是說要輕視知識和學問,而是說知識、學問應該和善行結合。

有時候,我們發現知識、才能和最卑鄙的品行結合在一起──對地位高者趨炎附勢、卑躬屈膝,對地位低者傲慢無禮、橫行霸道。這樣的人或許會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中成就顯赫,然而,在誠實、正直、忠誠和責任方面,他們卻遠遠不如許多窮困潦倒、目不識丁的農民。

「你總是說要尊重有學問的人,」伯瑟斯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我表示認同,但是,與此同時,不要忽視了要有寬闊的胸懷思想的深度高尚的鑒賞能力涉世的經驗優雅的舉止行動的策略充沛的精力對真理的追求誠實的為人與和藹可親的態度⋯⋯在一個學富五車的人身上,或許這些品質都不具備。」

華特·司各特註5爵士聽到有些人,把文學才能和文學成就的價值,視為最值得尊敬的東西和最高的榮耀評論時,他指出:「上帝拯救我們吧!如果這種觀點是正確的,這個世界將會是多麼的可悲啊!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經在書本中讀過、在實際中觀察,和結交過許多才華橫溢而又極有教養的人;

「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證,那些貧窮而且沒有受過教育的男男女女,在他們面對困難和不幸時,他們所表現出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英雄氣概,或者在他們談到一個朋友和鄰居的命運時,他們關於生活簡樸的思想,從他們口中所說的,比我從《聖經》中所讀到的還要感人得多。

「如果我們學會把一事物都當作是虛無飄渺的東西,我們就會和那些受過教育的人一樣,學會感受和尊重職業的召喚和命運的安排。」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一篇 品格是個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

(註1) 伯克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年1月12日-1797年7月9日(1)),愛爾蘭裔的英國的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他曾在英國下議院擔任了數年輝格黨的議員。他最為後人所知的事蹟包括了他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他後來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為輝格黨裡的保守主義主要人物(他還以「老輝格」自稱),反制黨內提倡革命的「新輝格」。伯克也出版了許多與美學有關的著作,並且創立了一份名為《Annual Register》的政治期刊。他經常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

(註2) 阿博特
喬治·阿博特(George Abbot,1562年-1633年),16、17世紀英國教士,1611到1633年後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信仰加爾文派。1611年受任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在他統治下,對宗教極端派(包括清教徒)採取事實寬容的政策。其兄長羅伯特·阿博特(Robert Abbot)也是神父,在他的幫助下,於1615年被任命為索爾茲伯里主教。

(註3) 湯瑪斯·沙克維爾
(Thomas Sackville,1536年-1608年4月19日)即伯克哈斯特爵士,英國政治家、詩人、劇作家,是伊麗莎白和詹姆士一世時期的財政大臣。

(註4) 喬治·赫伯特:
(George Herbert,1593年4月3日-1633年3月1日),英國詩人演講家牧師。他家境良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來在劍橋大學國會都擁有很高地位。在劍橋三一學院時,他的語言和音樂成績就十分突出。他本來打算成為牧師,但他的學問引起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注意,於是在國會待了兩年。詹姆斯王死後,在朋友的鼓勵下,他重新燃起對宗教的興趣。1630年,他拋開凡塵,成為了英國國教會的聖職人員,擔任聖安德魯·伯莫頓小教區的神父了此餘生。他對教區人民十分關心,經常在他們生病時為他們主持聖禮,為貧寒的家庭提供食物和衣服。在他的一生中,他堅持不懈的用一種精確的語言來創作宗教詩。英國國教會把2月27日作為他的紀念日。

(註5) 華特·司各特
第一代準男爵 FRSE(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18世紀末蘇格蘭著名歷史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和歷史學家,著有《艾凡赫》,《威弗萊》,《肯納爾沃思堡》等小說。他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對其在歐美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司各特也是歷史小說體裁的創始人。在他死後,浪漫主義在英國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