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力量》12 偉大女人的名字

97

偉大人物的背後,諸如美國總統亞當斯、德國博學多才的歌德等,無不來自其母親身心教養的薰陶而成就⋯⋯

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不忘感恩母親的影響

當美國前總統亞當斯註1視察波士頓女子學校時,學生們的致辭深深地感染了他,因此,他利用致答辭的機會,談到了女性對他的訓練,和女性社團在他的個人生活和品格中產生的影響。

他說:「小時候,我最感謝上帝的是:祂給予男人一位母親,她為自己的孩子擔憂,並有能力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格。我從她那裡得到的一切教導(特別是宗教的和道德的),都在我的生活中發生作用──我不敢說這些教誨是盡善盡美的,雖然它們可能是這樣;

「但我敢說,在我的生活中,所有的不完美或所有對她的教誨的背叛,都是我的過錯,而不是她的責任。我這樣說,對記憶中可敬的媽媽才是公道的。」

母親的勸勉令兄弟倆成就非凡

出於天生的孝順,韋斯利兄弟與父母親關係十分密切,不過,在對他們心靈的影響和品格的發展方面,母親更甚於父親。他們的父親是個意志十分堅強的人,但在家中過於嚴厲和獨斷。而母親具有極強的理解能力,酷愛真理,她溫柔、有說服力、慈愛且儉樸。她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他們快樂的伙伴。漸漸地,她成了孩子效法的楷模。

正是由於她在宗教信仰方面對孩子們的薰陶,使他們產生一定的傾向,在孩子還年幼的時候,他們就已接近了分類學家的名稱。

1709年,當山繆爾.韋斯利註2還是威斯敏斯特的一位學者時,母親在給他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建議你盡可能地從事某一種方法研究,這樣,你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分寶貴的時間,找到一種不可言說的簡便方法去完成種種工作。」

接著,她繼續描繪了這種「方法」,她告訴兒子:「任何事物按照一定的規則在發生作用。」後來,約翰註3查爾斯註4兄弟在牛津成立俱樂部,在相當程度上是母親勸勉的結果。

現在我明白歌德是怎樣成為歌德的

在詩人、文學家和藝術家的事例中,母親的情感、志趣和愛好無疑對兒子產生極大的影響。格雷註5湯姆生史考特塞西布爾沃席勒註6歌德註7等人的生活,極典型地說明了這一事實。

格雷幾乎完全繼承母親的友善和博愛,而他的父親卻是個過於苛刻且很難打交道的人。實際上,格雷是個有些女性化的人──靦腆、沉默寡言且缺乏力量──但是,在生活和人格方面是無可挑剔的。

詩人的母親在被丈夫拋棄後,獨立支撐著門戶。格雷在母親死後,把她葬在斯托克普吉斯,在「墓誌銘」中,格雷稱她為「許多孩子之細心、慈愛的母親,這些孩子只有一個不幸比她活得長久。」格雷死後,根據他本人意願,葬在母親的墓旁。

和席勒一樣,歌德也把自己的志趣、愛好和品格歸因於母親──一位才華超群的女人。她生性活潑,洋溢著母愛的智慧,非常具有激發小孩積極上進的能力,她以自己豐富的經驗教導孩子們生活的藝術。

一位熱心的旅遊家在和她暢談之後說:「現在我明白歌德是怎樣成為歌德的。」歌德本人對母親的感情極為深厚,在心靈深處留下美好的回憶。有一次,歌德說:「她無愧於人生!」在參觀法蘭克福時,歌德尋訪了那些曾對母親友善的個人,並對他們表示感謝。

一封信飽含著母親理性的忠告和思念的感傷

艾雷.謝菲爾非常熱愛自己的母親,這位畫家在名作《比阿特麗斯.聖.莫妮卡》和其他作品中,再現了母親迷人的風采。正是母親,鼓勵他從事藝術研究。為了兒子執著的追求,母親省吃儉用,犧牲極大。還在荷蘭的多德徹特生活時,她先送兒子到利爾學習,後來又送他去巴黎。當母子倆天各一方時,她給兒子的信總是飽含著母親理性的忠告和女性思念的感傷。

「要是你能回來看看我,那該多好啊!」有一次,她在信中寫道,「我一遍又一遍地看著你的照片,親吻著照片上的你,眼淚總是忍不住地往下流。我呼喊著:『我的寶貝。』或許你會明白,有時候我用長輩嚴厲的言詞來訓斥你,使你感到痛苦,但我的心裡也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啊⋯⋯學習要勤奮,更重要的是,要做一個虛心和謙遜的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技藝已高人一等,那麼,你可以拿自己的作品和自然本身進行比較,看看是否真的栩栩如生,你可以拿它和理想目標對照,看看差距有多大。這樣你就會心中有數。透過這種鮮明的對比,你就不會自我陶醉和自以為是。」

楷模的活力是會代代相傳的

很多年以後,當艾雷.謝菲爾做了祖父之後,他還深情地回憶起母親的忠告,重複地向孩子們講述。因此,楷模的活力是會代代相傳的,這使得世界更加新鮮、更加年輕。

一八四六年,艾雷.謝菲爾在給女兒瑪喬琳夫人寫信時,母親的忠告又在腦海中浮現,他寫道:「親愛的孩子,『必須』這個詞妳一定要時時牢記。過去妳的祖母總是念念不忘。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有透過雙手的辛勤勞動,或者透過自我犧牲,才能結出碩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想得到舒適和幸福,我們就必須做出犧牲。現在,我已不再年輕,在我的一生中,很少有不犧牲就能得到的滿足。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是透過犧牲某一方面的快樂來獲得滿足。『Das Entsagen』(禁止)是智者的座右銘。基督耶穌是自我犧牲的表率。」

母親那頑強又嚴肅認真的精神一直支持我

法國歷史學家麥克雷,在他的一本最著名的著作《論教士、女性和母親》的前言中,提到了他的母親,引起了當時社會上非常激烈的討論。他寫道:

寫到這裡,我不能不想起我的母親。她那頑強而又嚴肅認真的精神一直支持著我。三十年前她離開了我(當時,我還是個小孩)──然而,她卻一直活在我的心中,陪伴我走過許多春夏秋冬。

她和我一起經受貧窮的折磨,卻不能和我一起享一天的清福。年幼的時候,我讓她失望,現在,我卻無法安慰她。我甚至連她的骨灰在哪裡也不知道,那時的我實在太貧寒,沒錢給她買一塊墓地!

我對母親心存感激。我深深地感覺到我是她的兒子。時時刻刻,我都感到母親就在我身上活著,她活在我的思想和言語之中(更不用說,她活在我的容貌和行為舉止之中)。正是我母親的血統,使我為過去流逝的歲月和所有只留下微弱記憶的東西而感傷。

我欠母親的東西太多,怎麼樣才能給她一點點補償呢?這本關於女性和母親的書,或許能聊表我的心意。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二篇 女性的素養決定一個民族的素養


(註1) 亞當斯: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1735年10月30日-1826年7月4日)是美國開國元勛、政治家、律師、外交官、作家,1797至1801年當選第二任美國總統。他是美國革命重要領導人,帶領美國從英國獨立,曾任駐歐外交官。他兩次當選美國副總統,1789至1797年在喬治·華盛頓總統手下任職。亞當斯認真撰寫日記,定期與同代許多要人通信,包括他的夫人兼顧問艾碧該·亞當斯、好友兼宿敵湯瑪斯·傑佛遜
(註2) 山繆爾·韋斯利:
薩繆爾·韋斯利(Samuel Wesley,1662年12月17日-1735年4月25日)是英國教會的神職人員,也是有爭議散文的詩人和作家。他還是衛理公會教派創始人約翰·衛斯理和查爾斯·衛斯理的父親。
(註3) 約翰:
約翰·衞斯理(John Wesley,1703年6月17日-1791年3月2日)是18世紀的一位英國國教聖公會)神職人員和神學家,為衛理宗的共同創始者之一。他所建立的循道會跨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愛爾蘭四個地區,他融合了阿民念主義的普救思想與福音主義思想,帶起了英國福音派的大復興。
(註4) 查爾斯:
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1707年12月18日-1788年3月29日)循道宗是共同創始者之一,約翰·衛斯理的弟弟。查理·衛斯理主要以創作大量聖詩著稱。
(註5) 格雷:
托馬斯·格雷(Thomas Gray,1716-1771),英國18世紀重要抒情詩人。他出生在倫敦的一個經紀人家庭,畢業於劍橋大學,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劍橋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他的生活可謂中規中矩,捷足而又穩健。《墓畔輓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是其代表作。
(註6) 席勒:
約翰·克里斯多福·弗里德里希·馮·席勒(德語: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稱為弗里德里希·席勒,神聖羅馬帝國18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認為德意志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家。
(註7) 歌德:
約翰·沃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福戲劇家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為威瑪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戲劇、詩歌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一名偉大的德國作家,也是世界文學領域最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