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品格的力量》48 心靈自由乃幸福之源

2023-08-25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品格的力量》48 心靈自由乃幸福之源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1
幸福在於你自己,源於你平靜、自由的心⋯⋯幸福在於內心的滿足與祥和,即使在有生之年必定要經過貧苦、淒涼,疾病和死亡的幽谷,只要能常有一份真正的心靈滿足和平安,也就算幸福了。

沒有頑強意志力的人,不可能獲得足夠的力量去達到目的。一個人要行得正、立得穩,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其他任何人的幫助都不可能使他挺立如松。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行為的主人,在這一點上,沒有人能代替。只有他才能做到不說虛妄之語,以誠為立身之本;不受酒色聲樂的誘惑而自制;對於為非作歹的事他會避而遠之,而對於慈善救人的事情,他會全身投入。

他寬容大度,敢於原諒他人,而不是睚眥必報。這些全靠個人去努力,全靠自律、自強。一個人到底是成為道德高尚、純潔的自由人,還是成為道德敗壞、卑鄙無恥的、不自由的人,完全取決於自己。

幸福不在權勢財富,在於自己真正的自由。

在愛比克泰德(註1)無數充滿智慧的格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對此,我們確實無能為力;唯一的職責是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

「如果這樣的話,奴隸與執政官又有什麼區別呢?他們都是同樣自由;自由乃是幸福之源,它超越一切,與自由相比,其餘的都微不足道。只要有了自由,其餘的都是不必要的了;沒有自由,其餘的都不可能得到⋯⋯你必須告訴人們,幸福並不在醉生夢死之中,也不在苦難之中。

「對於邁洛和奧菲留斯(註2)而言,幸福並不在於力量和勢力;對克羅伊斯(註3)而言,幸福並不等於財富;對於執政官而言,權勢並不意味著幸福;實力、權勢、財富,所有這些對尼祿、薩丹納帕路斯(註4)和阿伽門農(註5)而言,都不意味著一絲一毫的幸福。

「面對無力回天的情勢,他們無可奈何,只得捶胸頓足,仰天長嘯,浩浩蒼天之下,他們披頭散髮,只覺得自己成了一個受人擺佈的傀儡!

「幸福在於你自己,源於你平靜、自由的心,幸福在於真正的自由,幸福就是屬於自己心靈的一片蔚藍天空;幸福與可恥的恐懼、憂慮是不能共存的,只有戰勝所有可恥的恐懼,棄絕一切卑劣的念頭,人們才真正知道什麼叫幸福;幸福就是至善至美的自治;

「幸福在於內心的滿足與祥和,即使在有生之年必定要經過貧苦、淒涼,疾病和死亡的幽谷,只要能常有一份真正的心靈滿足和平安,也就算幸福了。」對於勇敢者而言,責任觀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強大支撐力量。

克盡職守的精神是華盛頓的動力之源

這種力量使勇敢者更堅強,更挺拔。面對罕見的暴風雨,龐培毅然決定率領人馬乘船前往羅馬。這時,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勸他別冒這個大的危險,因為在這樣的風暴中行進,是要冒生命危險的。

面對惡劣的天氣和摯友的勸言,龐培說道:「我有必要立即出發,為此,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只要是他認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即使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區區狂風暴雨和生命危險又算得了什麼呢?

對於一代偉人華盛頓而言,那種克盡職守的精神一直是他的動力之源。正是這種莊嚴的使命感,使他堅定異常、不屈不撓。當華盛頓意識到自己的職責時,他就不顧一切艱難險阻地完成上天賦予自己的崇高使命。他不顧一切地為自己的目標奮鬥,既不是為了榮譽,也不是為了獎賞,而僅僅是因為這是他應該做的正義事業。為此,他自願竭盡心力地將事情辦好。

美國國父給妻子的一封信

華盛頓對自己有相當謙虛的評估。當人們推舉他擔任愛國軍隊的最高統帥時,再三辭謝。唯恐自己不勝任,直到最後被逼無奈時,他才就任總司令一職。當大陸會議把這麼重要的擔子託付給他、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託付給他時,華盛頓沒有感到半點驕傲。他深知,這種託付有千鈞之重,人民的信賴無論如何也不能辜負。

華盛頓說:「我希望永遠記住它,以免發生什麼不幸的事情影響名譽。今天我誠摯地向大家宣布,我並不認為我有足夠的才智來擔任統帥一職。」

華盛頓曾在給他妻子的信中,談及他被任命為大陸軍統帥一事。他說:「我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來推卸這副擔子,不僅僅是因為我不願意離開妳和家,而是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實在難負此大任;如果我真的不得不在外面度過漫長的幾年,我想我真的樂意與妳在一起,享受屬於我們的現實生活。

「但既然命運已經在召喚我,使命在呼喚我,我願獻身正義的事業。為了不讓自己丟臉,為了不給朋友們帶來失望和痛苦,我已不能拒絕此項任命。這樣一來,我就不能夠也不應該來陪伴在妳的身邊,讓妳高興。為此,我的內心十分不安,我想妳該不會因此而降低對我的尊重吧!」

《傑伊條約》是遵守自己內心的道德律令

華盛頓一生致力於自己的正義事業,首先擔任大陸軍總司令,後來又擔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無論擔任什麼職務,在履行職責時都是堅定不移的。他總是執著於自己的事業,從不計較別人是非的評論,從不在乎自己的聲望。

有時為了事業,他必須冒很大的危險。有一次,關於到底批不批准傑伊先生與英國協定的條約(《傑伊條約》註6)問題激烈爭論,大多數人都希望華盛頓拒簽這一條約。考慮到個人的道義和國家的榮譽,華盛頓拒絕苟同大多數人的意見。

為此,社會上掀起反對該條約的抗議運動,人們把怒火傾洩在華盛頓的身上,一些抗議者向華盛頓猛扔石塊。儘管如此,華盛頓忠於自己的職責,簽署了該條約;儘管到處都是抗議示威遊行,這一條約最終還是執行。

「我感覺到,」華盛頓對那些抗議者說,「我之所以不顧大家的反對簽署該約,完全是出於對祖國的忠誠,也是遵守出於我內心的道德律令。」

職責在威靈頓的心目中佔No.1地位

正如華盛頓一樣,威靈頓(註7)的格言是「克盡職守」。沒有人比他更忠於自己的職責,他曾經說過:「在人的一生中,幾乎沒有什麼東西值得追求,盡職──是我們唯一的精神支柱。」也許再也沒有人像他那樣忠於職責,並心甘情願地提供服務的了。

如果一個人不能忠於自己的職守,他就無法使別人克盡職守。再也沒有什麼格言比艾希.迪安的話更明智:「只要我自己履行職責,那些站著的和等著的人也會自覺地履行職責。」

有一位軍官因為所得的軍銜,比自己的實際成就低些,感到羞愧。公爵聽到這件事後說:「在我的軍旅生涯中,曾經由指揮一個旅的部隊到擔任一個團的指揮官,乃至擔任一個小分隊的指揮官。對於這些任命,我從未有過羞愧的感覺。」

當威靈頓在葡萄牙忙於指揮聯盟軍隊作戰時,他認為本國人民在戰時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很不適宜的,簡直就是失職行為。威靈頓說:「我們有無限的熱情,到處都是一片『萬歲』聲,到處張燈結綵,凱歌高奏,到處都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但我們今天迫切需要的是各個國家的人民都應忠於職守,絕對服從法律的權威。」

威靈頓性格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他對職責總是不懈地達成。職責在他的心目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對公共事務特別關心。他的這些特點也傳給了手下的人,手下的士兵也像他一樣忠於職守,關心公務。

有一次,在滑鐵盧戰役中,威靈頓騎馬到一個步兵操練場去。經過整編後的部隊,嚴陣以待法國騎兵的衝鋒。威靈頓對一位士兵說:「小伙子,站好!你看英國人會怎樣看我們呢?」這位士兵立即答道:「絕不害怕,先生,我們明白自己的職責。」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七章 克盡職守塑造平凡而卓越的人生


(註1) 愛比克泰德:
(希臘語:Επίκτητος,英語:Epictetus,約50年—約135年),古羅馬新斯多葛主義哲學家。他出生時可能是個奴隸身份,生在弗里吉亞的希拉波利斯(今土耳其棉堡),他早年生活在羅馬,後被驅逐到希臘西北部的尼科波利斯,直至去世,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度過。他的本名無從考證。後人稱呼他為ἐπίκτητος,這個詞在希臘文中有「養成的」「後天的」之意。
(註2) 奧菲留斯:
奧菲斯(希臘語:Ὀρφεύς;拉丁轉寫:Orpheús)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音樂家。傳說他是色雷斯人,故鄉是奧德里西亞王國的比薩爾提亞,參加過阿耳戈英雄遠征,亦以與其妻歐律狄刻的悲情故事而為人所銘記。
(註3) 克羅伊斯:
(古希臘語:Κροῖσος,公元前595年—公元前546年)是呂底亞王國最後一位君主,公元前561年即位,一直到公元前546年被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打敗為止,在位15年。

在古希臘和古波斯文化中,克羅伊斯這個名字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有錢人的標誌。 直到如今,在很多英語國家,經常還會用「像克羅伊斯一樣富有」或者「比克羅伊斯還要富有」來形容非常有錢的人。

(註4) 薩丹納帕路斯:
(Sardanapalus,公元前660年-公元前627年)亞述君主亞述巴尼拔攻打巴比倫失利後,被困在尼尼微宮,為了不讓宮殿和財寶落入敵人手裡,下令燒毀宮殿、處死自己的妻妾和馬匹後自殺。
(註5) 阿迦門農:
阿加曼農(希臘文:Ἀγαμέμνων;拉丁字母轉寫:Agamemnon,意為「堅定不移」或「人民的國王」),希臘邁錫尼國王,希臘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特洛伊戰爭中的阿開奧斯聯軍統帥。他的弟弟墨涅拉奧斯的妻子海倫被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拐走是戰爭的導火線,戰爭勝利後,他順利回到家鄉,然而他的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對於阿加曼農在出征時,因得罪狩獵女神阿蒂蜜絲而以長女伊菲革涅亞獻祭之事懷恨在心,便與情人埃癸斯托斯一起謀害了他。
(註6)《傑伊條約》:
(Jay Treaty),全稱 《大不列顛國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的友好、商業和航海條約》(The Treaty of Amity,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Between His Britannic Majesty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美國與英國簽署於1795年的一項條約,該條約緩解了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避免了可能爆發的戰爭,解決了自1783年《巴黎條約》(該條約結束了美國革命)以來遺留的問題,而且讓英美兩國能夠在1792年法國革命戰爭爆發後的十年間繼續進行和平貿易。此條約由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所設計並得到總統喬治·華盛頓的支持。該條約激怒了法國,也使美國人痛苦地陷於分裂。條約刺激了每一個州的兩個對立黨派──支持條約的聯邦黨和反對條約的民主共和黨之間的對立。
(註7) 威靈頓:
第一代威靈頓公爵亞瑟·威爾斯利,KG,GCB,GCH,PC,FRS(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是一名英國軍事家、政治家和貴族。
其他文章︰
  1. 《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2. 《品格的力量》16 模仿榜樣
  3. 《品格的力量》18 偉人目光的力量
  4. 《品格的力量》26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5. 《品格的力量》50 一個誠實人的夢想
  6. 《品格的力量》52 喬治.威爾遜的例子
  7. 《品格的力量》59 風格塑造人
  8.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9. 《品格的力量》68 上帝創造的人類保姆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商周圖書摘要》看到更高價,餐點更好吃!心理期待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Next Post

商周圖書摘要》霸凌者可能曾經也「被霸凌」過?!心理師暖心6招,讓悲劇不再重演

相關文章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十一忍 公藝讓地憐貧 祖宗冥福【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11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十一忍 公藝讓地憐貧 祖宗冥福【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11

2025-06-08
10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六忍 公藝被騙不究 減己增父【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6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六忍 公藝被騙不究 減己增父【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6

2025-05-04
4
《清教徒的禮物》上

《清教徒的禮物》上

2022-05-20
0
《疫苗商戰》上

《疫苗商戰》上

2022-04-14
0
《七真史傳》:第二十八回-04 賜鴆酒皇后試道 戴金冠真人吟詩【中西對照】Capítulo 28-04

《七真史傳》:第二十八回-04 賜鴆酒皇后試道 戴金冠真人吟詩【中西對照】Capítulo 28-04

2025-02-16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五回-04 真陽足群陰退散 惡貫盈合家沉淪【中西對照】Capítulo 25-04

《七真史傳》:第二十五回-04 真陽足群陰退散 惡貫盈合家沉淪【中西對照】Capítulo 25-04

2024-11-15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