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貧窮的本質》上

2021-11-25
in 經濟學科
0 0
A A
《貧窮的本質》上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9
探索貧窮真正的根源,兩位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提出了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導。

佛家的因果經裡這麼說:「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捨半分文。」

一提起為何貧窮?為何富貴?從個人因素到社會積習、國家政策、全球經濟因素,總會有說不完話題和各種見解,本週我們就從一個經濟學研究的立場來瞭解看看。

貧窮的本質是一個經濟問題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叫做《貧窮的本質》或譯 《 窮人的經濟學 》 ,是2011年出版的一本書。這本書告訴我們:窮人,到底為什麼這麼窮。

讀這本書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它能幫我們看清窮人的思維方式,可能我們現在不是窮人,但是很難保證我們沒有窮人思維。不管我們現在有沒有錢或有多少錢,只要你有以下的幾個思維習慣,就能算是一個窮人。

作者認為,貧窮的本質是一個經濟問題,你對貧窮瞭解的越多,對經濟學的理解就越深。這本書算是重新定義了貧窮,我們以往對窮人的貧困和理解太狹隘了。這本書,從一個更底層的視角解釋了經濟生活的本質。

作者有兩位,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V.Banerjee)(註1)和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註2)。

這兩位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杜芙若他們就認為,我們坐在辦公室裡喝茶,一邊喝茶一邊看數據,是研究不清楚這個問題的,怎麼辦?我們必須要深入那些平民的中間,去瞭解他們的生活,我們才能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造成了貧困。

阿比吉特·班納吉 (AbhijitV.Banerjee)
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

於是他們就做了很多的研究,建立了一個貧窮實驗室,深入到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國家,花了20年的時間來搜集他們的所見所聞,最後寫成了這本書叫《貧窮的本質》。

窮人,為什麼這麼窮?總結三個原因。

這本書出來之後,獲得了金融時報評選的年度最佳圖書獎,但這本書的寫法,不太像暢銷書,更像是學術著作。因為兩位作者,跑遍了五大洲窮人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做了大量一手的試驗和調查,內容扎實,寫法也非常嚴謹。

這本書最核心的議題,說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問題:窮人,為什麼這麼窮?

書裡總共歸結了三個原因:

  • 一、窮人缺少有效的避險工具。
  • 二、窮人不做遠期規劃。
  • 三、對認知範圍外的東西,窮人身上有太多執拗和偏見。

讓我們一個一個來看這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窮人缺少有效的避險工具】

大部分人其實對窮人有些偏見,在我們的印象裡,可憐人自有可恨之處,窮人懶惰、自制力差、不願接受新事物,甚至有的時候愚蠢。

西方種族主義者,甚至把非洲、拉丁美洲的窮人,稱為是白人的負擔。問題在於,窮人真的像我們的刻板印象那樣嗎?我們和世界上最窮的人之間,真的有本質的區別嗎?

《貧窮的本質》這本書的兩位作者,跑遍了五大洲的窮人區,經過大量調查,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窮人很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規避風險的手段太落後。

窮人多生的策略,媲美中國人養兒防老的觀念。

比如說,窮人往往會生一堆孩子,生一堆孩子說明他們的觀念落後,本來家裡的資源就很有限,還生一堆孩子。每個孩子都得不到充分的營養,也沒有機會接受足夠的教育,最後孩子長大了也就賺不到錢,如此陷入惡性循環,最後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生很多孩子,說明窮人目光短淺。可是窮人為什麼願意生那麼多孩子呢?他們真的以為生孩子多了,就能變得富有嗎?本書的作者說,其實不是這樣的,窮人生很多孩子的真正原因,是為了抵抗風險。

圖/取自dailymail

對於窮人來說,他所在的國家,往往是沒有社會保障體系的,他想規避養老和醫療風險,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但是子女身上的不確定性太多。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早早的夭折;有的孩子自己混的也不怎麼樣,沒有能力養老;還有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不好,不願意幫助父母等等。

這種情況下,窮人往往就會採取多生幾個的策略,儘量規避風險,中國人養兒防老的觀念也是這樣的。

所以說,窮人生孩子是一種理性的思考;只不過這種規避風險的手段,實在是太粗糙,而且它限制了窮人的財富積累,讓窮人活得很辛苦,但是我們不能認為窮人生孩子多是愚蠢的,因為他們也站在自己的角度,衡量過這個事的利弊。更重要的是,我們不願意生很多孩子,可能和我們思想多開化沒什麼關係。

找到好親家竟也是避險方式

很多調查研究都表明,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比如醫療保險、養老金、退休金,能讓生育率大幅度下降,而且還會減少歧視女性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生孩子越來越少,覺得生男生女都一樣,其實是社會保障水準進步自然的結果,有了保障自然就不需要多生,這個和思想進步的關係並不大。

除了多生孩子,婚姻也是一種規避風險的方式。比如說在印度,印度的窮人一般會把自己的女兒嫁到不遠不近的村莊,為什麼不遠不近呢?因為如果兩個村子離得太近,氣候是完全一樣的,你這裡發洪水,我這兒也發個洪水,誰都挺慘的,誰都幫不上誰。

兩個村子能隔開一段距離,這個氣候條件就不一樣了,你受災的時候我沒受災,我就可以幫你一把。同時那兩個村子也不能隔得太遠,太遠了聯繫起來也不方便,還談什麼互相幫助?所以要把閨女嫁到不遠不近的地方,這樣對於自己家族規避風險是有好處的。

來源:Millzero Photography@flickr, CC BY-SA 2.0

顯然,窮人也是很聰明、很理性的,那你可能會說了,多生個孩子或者給閨女找個距離合適的婆家來規避風險,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你這個擔心是對的,畢竟是太窮,其實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尤其是遇到比較大的災荒和疾病,孩子和親家可能都無能為力,這個時候他們又該怎麼辦呢?

那窮人還有一招,就是借錢。

窮人借錢,為何非得借高利貸呢?

窮人借錢都是額度很小的貸款,在印度之類的國家有很多小額借貸機構,專門借給窮人錢。跟銀行正規的貸款相比,小額貸款的利息是要高十倍,甚至幾十倍,說白了就是高利貸。你可能會問了,這麼高的利息,窮人為什麼放著便宜的錢不借,非要去借高利貸呢?

窮人當然不傻,但問題是正規的銀行為了規避風險,會儘量借給有資產的人,因為這些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還有資產可以抵押或者變賣。

但是窮人有什麼?窮人什麼都沒有,小額貸款機構可以突破這些限制,他們願意借錢給窮人。可是畢竟這是一個挺而走險的生意,窮人還不上錢,貸款機構就血本無歸。

所以他們必須把利息提得很高,這樣即便有一部分錢借出去了,而再也拿不回來,但是因為利息足夠高,收回來的這部分錢利潤也高,足以彌補了虧空,這就是為什麼高利貸的貸款利息比銀行高很多。

那要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放這種高利息的小額貸款的機構,其實也是在幫助窮人,並不是像大家想的剝削可憐的窮人,而且這個事不是我說它好它就好,向窮人發放小額貸款,那可是得到了國際認可的。   

從27美元開始的格萊珉銀行

孟加拉有一個叫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1940年6月28日)的教授,他就專門做了一個貸款公司,到各個發展中國家給窮人發放小額貸款,06年的時候,尤努斯教授為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尤努斯是個大學教授,他的生活條件其實是不錯,1974年的時候孟加拉發生了饑荒,於是尤努斯就到街上去調查,看一看窮人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找到了一個編竹筐的農婦,他就問她:「妳一天能掙多少錢?」

她說:「我沒有本金,沒有辦法買竹子,所以我每天要借22美分去買竹子,買完了竹子之後,編一個筐,然後把這個筐再賣回給那個貸款的人。」因為這是一個交易,農婦貸到錢了,她就必須把筐賣給他,賣24美分,農婦一天可以掙2美分。

然後尤努斯就問說:「如果我借給妳1美元的話,妳能掙多少錢?」她說:「如果你借給我1美元的話,我就可以買竹子,一天可以掙1美元。」

結果這尤努斯就震驚了,他說我們這些大學教授們應該感到羞恥,我們整天在辦公室裡面,泡著茶研究經濟形勢,但是卻沒有1美元去借給這樣的一個農婦。

於是他自己掏了27美元,無息借給了45個農婦,讓她們去編竹筐,慢慢的發展成了一個小額貸款公司,名字叫格萊珉銀行(孟加拉鄉村銀行,英語:Grameen bank),這個格萊珉銀行,最終使尤努斯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因為他幫助了很多的孟加拉的平民。

借貸利率高,窮人違約率也高!

但是後來的鄉村銀行利率,還是高於傳統銀行,通過借高利息的貸款來規避風險,這種方式說起來效率也不是很高,主要是利息太高了,很難降下來,因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窮人違約率太高了,為了提防窮人違約,他們在放款之前就會派人到窮人家裡,仔仔細細的做調查,調查得越細成本就越高,那貸款機構最後放款的利息也只能更高,窮人拿到更高利息的貸款,還不上或者故意不還的可能性就更大,這就會導致壞賬率更高,所以這就是一個死穴,窮人在脫貧的路上越走越是一個死胡同。

所以說,不管是生孩子、找個好親家,還是借高利貸,窮人應對風險的時候,能拿得出手的這幾張牌效果不怎麼好,成本也特別高,這就是造成他們貧窮的第一個原因,規避風險的手段太落後。

(待續)


(註1) 阿比吉特·班納吉:
(AbhijitV.Banerjee)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漢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獲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獎等多個獎項,曾任世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組織機構榮譽顧問。
(註2) 艾絲特·杜芙若:
(Esther Duflo)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大量榮譽:約翰·貝茨·克拉克獎,2009年度麥克阿瑟「天才」獎學金,《經濟學人》雜誌「八大傑出經濟學家」之一。
其他文章︰
  1. 《貧窮的本質》中
  2. 《貧窮的本質》下
  3. 《思維盲點》任何人都會有的思維誤區(上)
  4. 《活法》: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秘訣
  5.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上
  6.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下
  7. 《貧窮的本質》
  8. 《全新思維》下
  9. 《如果你那麼聰明》下
  10. 《敘事經濟學》下
Previous Post

《貧窮的本質》

Next Post

《貧窮的本質》中

相關文章

《閱微草堂筆記》︰如願小傳【中西對照】La anécdota de la deidad de Deseos Cumplidos

《閱微草堂筆記》︰如願小傳【中西對照】La anécdota de la deidad de Deseos Cumplidos

2022-06-30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九回-01 受丹詔七真成正果 赴瑤池群仙履蟠桃【中西對照】Capítulo 29-01

《七真史傳》:第二十九回-01 受丹詔七真成正果 赴瑤池群仙履蟠桃【中西對照】Capítulo 29-01

2025-02-23
0
《七真史傳》:第四回-01 談真空孫貞誨夫主 求妙道馬鈺訪明師【中西對照】Capítulo 4-01

《七真史傳》:第四回-01 談真空孫貞誨夫主 求妙道馬鈺訪明師【中西對照】Capítulo 4-01

2023-05-27
1
《品格的力量》13 母親負面的影響

《品格的力量》13 母親負面的影響

2022-12-15
2
《人慈》3

《人慈》3

2022-02-04
0
商周圖書摘要》一個問題,和同事講半天都沒用?有這4個情況,代表已陷入無效溝通

商周圖書摘要》一個問題,和同事講半天都沒用?有這4個情況,代表已陷入無效溝通

2023-02-03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