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管理》下

69

《逆向管理》

前集回顧

真實陷阱會阻礙人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因為人覺得的那個真實的「我」只是一個過去的「我」,如果人想要獲得進步,就要擺脫這個過去的「我」。

「成為一名優秀領導者的唯一辦法,就是要先表現得像一個領導者。」

成為領導者該有的三大認知

那領導者究竟要有什麼樣的認知呢?至少有三大認知,和一般人不一樣。

第一、他們對工作到底是什麼,理解不一樣。

第二、他們重新定義了人際關係是什麼。

第三、他們還重新定義了自己是什麼。

第一個重新定義,我們的工作究竟是什麼。其實,普通人和領導者的差別就在於,我們究竟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

對大多數執行者而言,我們的時間任務就是花在完成工作計劃和任務嘛,可是對一個領導者而言,他真正要花時間的,卻是在領導者能夠起最大價值的事情上,我們大多數人在這個工作的過程中,其實很容易陷入一個能力陷阱,就是:我們很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忽略了,我們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鍛鍊的。

比如,如果你是做技術出身的,等你成為兼具採購、生產、銷售的部門經理後,可能你還會花很多時間關心技術好不好;如果你是做市場營銷出身的,你成為副總裁以後,仍然會關心公司的市場做的好不好、影響好不好。我們會以為過去讓我們獲得成功的東西,在將來也會繼續起作用。

其實想要用舊辦法解決新問題,往往是要栽跟頭的,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己掉入這種能力陷阱呢?作者的建議就是,你不要按照你過去熟悉的做法,來討論你接下來該怎麼做,你要做的是花時間思考,領導者真正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領導者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正確的定義是什麼?

換句話說,你只有理解了真正的領導者,他們的工作價值是什麼,理解了領導者的工作意義是什麼,你才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不是自己過去熟悉什麼。那麼,領導者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正確的定義是什麼呢?作者認為有兩個方面非常重要的。

第一、領導者要做那些即使看起來沒有眼前利益,但是對於公司有長期價值的事情,這一點就是他們第一個很大的不同,比如做為一個領導者,在公司就應當承擔一個像橋樑的角色。他把公司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組織連接起來,而不僅僅是督促員工完成任務。

其次,領導者還要思考未來會有哪些可能的變化,讓團隊知道我們怎樣應對未來,這樣大家也更有憧憬和信心,同時主動去做那些能夠增加自己影響力的事情,我們只有讓自己的影響力更大,才能更好地調動資源。

最後,他還應當去把自己的想法、經歷和做的事情,和團隊發展的願景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讓大家理解和支持領導者。所以這些事情看起來,不會對某個項目業績有立竿見影的作用,可是這些才是真正有長期價值的事情,你如果不理解,就先照著做。所以要成為一個優秀領導者,你先得和他保持一致的認知。

培養良好的定位感,也是領導者會做的事。

第二、領導者會把工作當成一個能力提升的平臺。

比如,你可以從更開闊的視角去思考:你所在的崗位、你的公司、你所在的行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在這樣的行業發展大背景下,新的技術會怎樣影響你的公司和你的崗位,甚至人們的消費行為習慣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多從這些更高的尺度上思考問題,就會讓我們對自己工作的理解認知完全不一樣。

這是培養我們良好的定位感,打開我們事業的一種很好的訓練,這種思想訓練也是領導者會做的事情。

再比如,去創造一些能夠和專業之外的人合作的項目,你不能因為是財務的人,就只做財務的事,技術部門就只關心技術部門的事。領導者要橫向的、多部門的、跨領域的工作來參與。這些工作可能是和人力部、資源部、策劃部、營銷部一起合作的,讓你的事業從自己單獨的專業領域中,拓展到全新的領域。

一方面你對公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還能讓你接觸到很多和自己價值觀不同的人,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從過去只能依靠等級,這個縱向的往上提升,通過這種跨領域的合作,建立了可以橫向跨界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領導者是特別重要的。

除此之外,作者還建議你應該在工作中找各種各樣的機會,把你做的工作和事情、過去的經歷變成故事傳播出去,你要經常去演講,因為這樣一方面能夠讓更多的人,支持和理解你們所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在鍛鍊你。

最後作者還說,你要記住培養能力的過程,不是密密麻麻把日程全排滿了就是好事情,要給自己留白,把自己的日程放鬆一點。最成功的一些領導者,他們看起來反而是最沒效率的那一個,因為他們會空出很多時間來提升自己的領導能力。這就是你理解並踐行什麼樣才是領導者真正的價值所在,你照著做。

領導者的人脈分成三類:運營、個人和戰略

所以,第一個我們要改變對公司工作的定義。那第二個要改變的認知,就是我們對人際關係這件事的理解。

我們剛才就有提到,在領導者重新認識自己工作角色中,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扮演和承擔一個橋樑的角色,去連接和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究竟領導者對人脈的認識有什麼不同呢?

領導者一般都把人脈分成了三種類型,運營人脈個人人脈戰略人脈。所謂運營人脈呢,就是指我們的同事、上司、客戶,這些和我們工作密切相關的人際關係。他們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的任務和目標,調動組織內的資源。

那個人關係呢?其實就是我們的朋友、家人、過去的同學等等,這個群體主要是給我們情感支持的,雖然有時候,他們還能給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但是,一旦你成為一個領導者,或者更高級別的時候,這些個人親情關係,他們能夠在其他領域發揮的作用,就越來越少了。

一個領導者對他的事業發展,真正重要的其實是第三層關係。戰略關係,就是那些能夠在未來幫助你,構建核心競爭力的人和組織。而且戰略關係,恰恰是區分領導者和普通人,一個重要的認識區別。你是否有意識地培養戰略關係,就決定了你能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那麼,怎麼樣構建自己的戰略關係呢?

找各種機會展示自己和運用六度人脈

作者在書中也給了幾個方法,第一個方法,那就是作者很推崇的,要找各種機會來展示你自己,你得要讓潛在的戰略關係人群,他們能夠注意到你,正如伍迪·艾倫(註1)說的,成功的80%都在於自我表現。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是說有個年紀很小的女孩,去參加一次行業會議,在餐會上沒人太注意這年輕女孩,因為覺得一個年輕女孩有什麼好聊的,可是年輕女孩在會議上做一主題發言後,大家對她的認識和印象完全就變了,餐會結束,一大幫人都跑過來找她,人們都不再關心她的年齡了,為什麼?

因為她發言之後,人們都知道她能為他們提拱訊息,有價值的訊息重新定義了她。所以你也不要擔心自己的年齡、職級、崗位等,重要的是,你能夠通過展示告訴別人,你能給他們有什麼價值,通過這樣的展示自己,就有助於構建自己的戰略關係。

所以這本書的作者,就說她要參加各種會議、論壇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要麼她就不參加這個活動,如果要她參加,就必須答應她一個條件,讓她能在活動中發言,或者至少能夠介紹發言人。

換句話說,她特別深刻的理解參加活動,就是展示自己;這是一個積累自己領導戰略人脈的重要方法。而很多人呢,參加了很多活動,都是做為聽眾在打醬油啊,那就很難發展出戰略人脈。

而第二個構建戰略關係的重要方法,就是要用好六度人脈理論(註2),也就是說,要讓已有的朋友去推薦自己、認識更多的朋友。第三個方法要多維護重要的已有關係,來帶動新的戰略人脈關係。第四個方法呢?你還得多加入一些志同道合的興趣小組和組織,比如讀書會、某種文藝沙龍、健康講座等等。

在這些領域,因為大家志趣相投,所以可能會發展出未來的戰略關係,其實這一部分講的,都是我們怎麼樣構建有效的戰略人脈。

理解身份認知的遊戲,就能活出全新的自己。

最後一個要改變的認知,就是重新定義自己。為什麼要重新定義自己呢?

其實我們在逐步具備領導能力的過程當中,還會面臨一個心態的問題,又得協調同事的關係、不同組織資源的關係,還要構建新的人脈,你會發現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你可能不像過去的自己了,你覺得和過去的風格、原則、價值觀有時候是相違背的,如果覺得有違做一個真實的自己,不願意接受內心的自己,可能就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

不過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什麼是真實的自己?我們堅持的真實的自己,是不是只是過去的自己?作者直接給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你先別糾結什麼是真實的自己,你可以把我們在成為領導者,這個發展技能的過程中,有可能變成不一樣的人,這件事理解成一個遊戲,這個遊戲即身份認知遊戲。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其實我在成為一個領導者的過程中,我是不斷的嘗試自己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是不是一個能扮演開朗的人,或者能扮演一個八面玲瓏的人,還是一個能扮演老成的角色?用遊戲的心態來理解這個過程,其實有三個好處。

首先,因為我們覺得這個過程是個遊戲,那麼我們從別人那裡借鑑他們的方法,模仿新的角色,就成為一個很自然的事情。

第二呢,我們的心態也會發生轉變,我們會從這種表現轉變為注重學到的東西,怎麼樣能夠學得更好?

第三,在這個遊戲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嘗試,其實就是給自己在不斷設定新目標的過程,讓自己看到自己有新的可能性。發現,其實我不僅僅是個內向的人,還能夠有全新的角色出現,所以我們如果能夠把這個過程,理解成一個身份認知的遊戲,就更容易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這就是重新定義自己。

重新定義工作是什麼,重新定義人際關係是什麼,以及重新定義我自己是誰,基本上就把我們要成為一個領導者,需要進行的三大認知改變,進而採取行動的內容解說完了。

成為優秀領導者的過程中,會經歷五階段。

那麼我們最後第三個話題,在這個轉變成為領導者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經歷哪些階段,還會有哪些問題和注意事項。作者認為,在成為一個領導者的過程中,每個人可能大致會經歷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分別是──

第一個階段,發現差異的階段,也就是說,我發現要成為那個領導者和我現狀之間的狀態,他們是不一樣的,會產生一種緊迫感。

第二個階段,就是因為我要承擔新的任務,和新的角色會給自己很多新的要求,會做很多新的事情。作者建議,這個階段遵循的原則就是只加不減,就是說我們先不要把過去做的事情、方法剔除掉,而是只增加新的做事的方法。等自己慢慢熟悉了之後,再慢慢去減少那些可以不用管的日常瑣事,實現一個漸變式的改變。

個階段,就是我們自己學了很多新的管理的方法、技巧,這個時候會經歷一段混亂迷茫期,可能身邊的人會說,你怎麼和過去的你不一樣了,不像你了;而你自己也會懷疑我這麼做究竟對嗎?我適合做這個嗎?等等。

在這個階段,有認知混亂的狀況你別擔心,其實是很正常,別人的評價和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都會有這麼一個過程,你要做的就是堅持下去,過了這個階段,你就進階了。

個階段,重新設定目標階段,因為在前一個階段,其實你踩了很多個坑了,你慢慢地意識到:自己做領導者什麼事適合的、哪些方法適不適合,你比過去其實是更成熟、成長了,你就有能力重新設定一個,更符合實際情況的目標,所以在第四個階段,你會修正自己此前的目標,真正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領導者。

個階段,就是內在化,就是說你把過去這一段經歷的認識、感受和經驗,終於逐步吸收形成了自己人生經驗的一部分。你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你是真正的成為了一個領導者,無論從你的行為,還是你內在的心態。

  「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並不是一件一次就成功的事,而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是由一點一滴微小的變化積累起來實現的轉變。」

這本《逆向管理》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儘管在很多工作上,大家仍然要「先思考後行動」,但本書確實是能給身為管理者或領導者突破瓶頸的思維,希望本書的內容能夠帶給大家幫助。我們下期再見。


(註1) 伍迪·艾倫:
海伍德·「伍迪」·艾倫(英語:Heywood “Woody” Allen,1935年12月1日-),本名艾倫·史都華·柯尼斯堡(英語: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美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喜劇演員作家劇作家音樂家,其職業生涯已逾50年。艾倫獨具風格的電影,範疇橫跨戲劇、脫線性喜劇,讓他成為了美國在世最受尊敬的導演之一。
(註2) 六度人脈理論:
所謂六度人脈關係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內的關係鏈,和任何其他人聯繫起來。也就是所謂的六次握手規律。通俗地講:「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説,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阿國書香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