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力量》15 潛意識中的影響

24
  • 「結交好人作自己的朋友,那麼,你也將成為好人中的一員。」──喬治.赫伯特註1
  • 「對我來說,我喜歡結交那些高尚的人。」──莎士比亞註2
  • 「榜樣已經向你示範,那麼,我要說的,不是你怎樣收場,而是你怎樣打發日子。」──亨利.馬丁
  • 「打算做一個優秀畫師的人,必定描摹那些最傑出的作品,揣摩傑作的一筆一畫。因此,那些打算在自己的藝術生涯中有所作為的人,在選擇範本時必須慎之又慎,並且不趕上或超過範本的水平絕不罷休。」──歐文.菲爾沙姆

模仿往往是潛意識地發生的,榜樣的影響是不知不覺的,然而,這種影響卻極為持久。只有當一個極易受影響的人接觸到一個感染力極強的人時,對品格的影響才能較明顯地感覺到。

家庭的自然教育往往要持續到孩子進入社會──事實上,家庭教育從來就沒有完全中止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教育不再對品格的形成產生太大的影響。而學校裡更多人為的教育和同學、朋友間的伙伴關係,開始透過榜樣的影響對品格的形成發生作用。

人是天生的模仿者,榜樣就是人類的學校。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他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模仿與之朝夕相處的伙伴;不過,這種模仿能力,年輕人更甚於老年人。為了指導自己的兒子,喬治.赫伯特的母親說了這樣一句名言:「正像我們的身體從所吃的食物中吸取有益的營養一樣,靈魂也會從我們所接觸的或好或壞的伙伴的行為和言語中,吸取美德或者邪惡。」

事實上,與我們身邊的人打交道而又不對品格的形成產生強而有力的影響,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人是天生的模仿者,每一個人對他的伙伴的言語、行為、步法、姿勢和思維習慣都會或多或少地留下印象。

「榜樣無足輕重嗎?」伯克註3說道,「不,它重於泰山。榜樣就是人類的學校,他們不會向什麼東西學習。」伯克在他寫給羅金漢姆侯爵的便條中,提出了自己莊嚴的座右銘,也就是:「牢記──仿效──持之以恆。」

模仿往往是潛意識地發生的,榜樣的影響是不知不覺的,然而,這種影響卻極為持久。只有當一個極易受影響的人接觸到一個感染力極強的人時,對品格的影響才能較明顯地感覺到。然而,即使是感染力最弱的人,也會對他周圍的人產生一些影響。感情、思想和習慣的接近是經常的,而這種示範作用也從未停止。

年輕人具有天然的可塑性

愛默生註4發現,老年夫婦或同在一起住過多年的室友,會逐漸地變得彼此相像;因此,如果他們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能夠持續很長,我們或許會無法區分他們。如果這種關於老年人的理論是正確的,下述關於年輕人的理論就更具有天然的可塑性,他們非常容易受到影響,時時刻刻準備模仿身邊人的生活和言語。

查爾斯.貝爾勳爵註5在一封信中指出:「關於教育問題,我們已經談得夠多了,但是,在我看來,他們忽視了榜樣的作用,而這是至關重要的,對我最好的教育是我哥哥為我做出的榜樣。在我們家的所有成員中,都依賴自我,完全獨立,透過模仿,我也獲得了自立。」

無力抵抗雞毛蒜皮的慣性,終究成為習慣的奴隸。

在孩子成長發育時期,影響品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環境中事物的屬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樣本和模樣成了經常性的行為,漸漸形成固定不變的習慣,這種習慣的力量強大,幾乎在我們意識到它之前,已在很大程度上屈從於它,放棄了自己的個性自由。

據說,有一次,柏拉圖註6訓斥了一個小孩,因為他玩一個很愚蠢的遊戲。「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譴責我。」這個男孩說。「但是,經常這樣做就不是雞毛蒜皮的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不良的行為形成難以改變的習慣後,會變成一個專制的君主,它會讓人被邪惡死死糾纏,雖然人們詛咒它。

當人們無力抵抗這種慣性時,他們就會成為習慣的奴隸。因此,洛克註7指出,創造和保持一種能夠擺脫習慣羈絆的精神力量,應該作為道德約束的主要目的之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儘管榜樣對品格的教育作用大多是自發和潛意識的,但是,這並不是說人們就是周遭人士被動的追隨者和模仿者。是他們自己的行為,而不是他們伙伴的行為,有助於他們人生目標的確立和生活原則的形成。每個人自身都有意志力和行動自由,如果他能大膽地運用,就可以對自己結交的朋友和伙伴作出個人的選擇。

和成年人一樣,只有意志薄弱的青少年,才會成為自己嗜好的奴隸,或屈從於毫無獨立精神地模仿別人。

有這樣一句廣為人知的格言:「可以透過一個人所與之交往的朋友來了解他。」飲食有節制的人自然不會和酒鬼混在一起,舉止優雅的人不會和粗魯野蠻的人交往,而潔身自好的人不會和荒淫放蕩的人做朋友。和墮落的人交往,表示自身品位極低,有邪惡傾向,會把社會的品格導向墮落。

「和這樣的人談話是極為有害的,」塞內加註8說,「因為,即使它不造成當時的傷害,也會在心靈撒下邪惡的種子,我們離開了談話者,邪惡的種子卻留在我們身上!災難必定會在將來萌發。」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三章 聖賢之士可以百世為師


(註1) 喬治·赫伯特:
(George Herbert,1593年4月3日-1633年3月1日),英國詩人演講家牧師。他家境良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來在劍橋大學國會都擁有很高地位。在劍橋三一學院時,他的語言和音樂成績就十分突出。他本來打算成為牧師,但他的學問引起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注意,於是在國會待了兩年。詹姆斯王死後,在朋友的鼓勵下,他重新燃起對宗教的興趣。1630年,他拋開凡塵,成為了英國國教會的聖職人員,擔任聖安德魯·伯莫頓小教區的神父了此餘生。他對教區人民十分關心,經常在他們生病時為他們主持聖禮,為貧寒的家庭提供食物和衣服。在他的一生中,他堅持不懈的用一種精確的語言來創作宗教詩。英國國教會把2月27日作為他的紀念日。

(註2) 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戲劇家的作品。

(註3) 伯克: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年1月12日-1797年7月9日),愛爾蘭裔的英國的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他曾在英國下議院擔任了數年輝格黨的議員。他最為後人所知的事蹟包括了他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他後來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為輝格黨裡的保守主義主要人物(他還「老輝格」自稱),反制黨內提倡革命的「新輝格」。伯克也出版了許多與美學有關的著作,並且創立了一份名為Annual Register的政治期刊。他經常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

(註4) 愛默生: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於波士頓美國思想家、文學家。

(註5) 查爾斯·貝爾勳爵:
(Charles Bell;1774年11月12日-1842年4月28日),蘇格蘭醫生、解剖學家、生理學家、藝術家,以發現感覺神經運動神經的差異而知名,「貝爾氏麻痹症」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曾擔任英國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的教授。

(註6) 柏拉圖:
古希臘語:Πλάτων,羅馬化:Plátōn,前429年-前347年),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學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或「希臘三哲」。

(註7) 洛克: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FRS),著名英國哲學家,最具影響力的啟蒙哲學家之一,並被廣泛形容為自由主義之父。在知識論上,洛克與喬治·貝克萊大衛·休謨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同時洛克也在社會契約理論上做出重要貢獻。他發展出了一套與湯瑪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不同的理論,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時,社會契約才會成立,如果缺乏了這種同意,那麼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權利。約翰·洛克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並主張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分立,行政權與對外權的統一;立法權是國家最高權力。

(註8) 塞內加:
(Lucius Annaeus Seneca,約西元前4年-65年)古羅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學家、悲劇作家、雄辯家。提比略時期進入官場,曾任帝國會計官和元老院元老,後任司法事務的執政官及尼祿皇帝的家庭教師與顧問。他的一生,在古羅馬帝國時代的克勞狄王朝的三位元首統治時期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65年,因其侄子──詩人盧坎謀刺尼祿事件,多疑的尼祿逼迫他承認參與謀殺,賜以自盡。塞內加一生著作頗豐,觸及到了可以作為研究物件的一切實際領域。現存哲學著作有12篇關於道德的談話和論文,124篇隨筆散文收錄于《道德書簡》和《自然問題》中,另有9部悲劇等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