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力量》36 從榮譽中站立起來

品格優秀的人能勇敢地說實話,即使這些實話不為人們歡迎,他們也要說。與做好一件事情受到表揚相比,他更關心做好事情本身,他絕不會為了獲得世俗的稱讚或表揚,而做一些違背良心或理性的事。

品格優秀的人能勇敢地說實話,即使這些實話不為人們歡迎,他們也要說。與做好一件事情受到表揚相比,他更關心做好事情本身,他絕不會為了獲得世俗的稱讚或表揚,而做一些違背良心或理性的事。

近幾年來,奴性十足地迎合大眾的趨勢迅速抬頭。這種趨勢貶低了公務員們的品格。良心則變得越來越具伸縮性

現在,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即私下是一種意見,在公共場合又是另一種意見。偏見在公共場合迎合公眾,但私下卻受到蔑視。虛偽地轉變立場──隨著黨派之間的利益戰鬥,是不可避免要出現的──越來越普遍;現在,甚至連偽善也很少被認為是不可置疑的事

道德上的懦弱,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同樣地,道德上的懦弱也由社會上層擴展到社會下層群眾中。上樑不正下樑歪。社會上層偽善、隨波逐流、趨炎附勢,必然導致社會下層也偽善、隨波逐流、趨炎附勢。高高在上的社會上層人物,尚且沒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意見,又怎麼能希望社會下層群眾,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意見呢?

社會下層群眾只會以樹立在他們面前的榜樣為榜樣,他們也將推諉、搪塞、支吾其辭──像那些社會上層人物一樣──說一套做一套。僅僅給他們一個密封的箱子,或者給他們一些可以掩蓋其行為的坑洞或角落,他們也將享受他們的「自由」。

名望,如現在所獲得的名望,絕不意味著是擁護、支持一個人的根據,相反地,卻往往是反對一個人的根據。「即使是脊梁筆直的人也不能從榮譽中站立起來。」一則俄羅斯格言如是說。追名逐利之人的脊梁都是由軟骨構成的,這些人都不能筆直地挺起脊梁。不過,這些人為了獲得歡迎的掌聲,在任何方向彎腰屈膝卻不感到困難。

這時代有多少不是邊沁所評價的這種人呢?

透過阿諛奉承人民群眾,透過隱瞞事實真相,透過說和寫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更糟的是,透過散佈階級仇恨所獲得的名望,在一切誠實、正直之人的眼中,不過是一厚顏無恥、卑鄙齷齪的代名詞。

傑勒米.邊沁註1曾評價一個著名的公眾人物說:「他的政治綱領不是緣自於他對大多數人的愛,而是緣自於他對少數人的恨。他的政治綱領深受自私自利和反社會情感的影響。」在我們這個時代,又有多少人不是傑勒米.邊沁所評價的這種人呢?

那些品格優秀的人能勇敢地說實話,即使這些實話不為人們歡迎,他們也要說。據哈金森上校的妻子說,哈金森上校絕不刻意追求大眾的掌聲,也從不為大眾的掌聲而感到驕傲。

哈金森夫人這樣說她丈夫:「與做好一件事情受到表揚相比,他更關心做好事情本身,他絕不會為了獲得世俗的稱讚或表揚,而做一些違背良心或理性的事。他絕不願沽名釣譽,也絕對不會克制自己去做那些他應該做的好事,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歡做,他也要去做。因為他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來看待一切,而不是根據世俗的籠統估計或推測來看待事物本身。」

建議青年人在公共生活有所建樹的三原則

名望,在一般的意義上說,」約翰.帕金頓先生在最近的發表中說道:「並不值得去擁有。盡最大的努力做好你的本職工作,以求問心無愧,那麼,在最好和最高意義上來說,名望自然就會接踵而至。

1867年,在伍斯特舉行的一次公共集會上,擔任了24年地方法庭主審官職務的帕金頓先生說了如下的話,這些樸實的話語相當中肯、公正,且極具價值,發人深省。

他說:「我在公共生活中取得的一切成就,得益於我將誠實的想法堅定的目標穩健的行為適度的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如果要我向一個渴望在公共生活中有所建樹的青年人提供建議,我將把我的經驗總結為簡短的三條原則──這些原則極其簡明,任何人都能理解,這些原則也相當容易堅持,任何人都能在實際行動中堅持。

第一條原則是:留待其他人去判斷你的義務和你的地位。但是,如果其他人認定你能為你的鄰居或你的國家有所貢獻的話,你一定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貢獻你的一切。

「我的第二條原則便是:一旦你願意承擔公共義務,你就應該兢兢業業、竭盡所能地履行好你的義務。

最後,我想忠告你們,在決定你所負責的公共事務時,你一定要在深思熟慮、確信其正確的基礎上作出你的決定,而不能以時髦流行為根據來決定你的決策。」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品格關鍵

理查.洛弗爾.埃奇沃斯註2在風燭殘年、行將就木之際,受到左鄰右舍的熱烈歡迎時,他卻對女兒說:「瑪麗婭,我正在可怕地變得越來越為人們歡迎;恐怕我將什麼也不值了。那些很受人歡迎的人肯定什麼也不值。」

也許在此時,他牢記起福音書對很受歡迎之人的詛咒:「當所有人讚揚你時,願你受苦受難!因為出現這種現象的話,就會使聖父變成錯誤的預言家。」

堅定的理智,乃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之品格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人必須有獨立自主的勇氣,而不能一味成為別人的影子或傳聲筒。他必須獨立自主地行動、思考,他必須獨立自主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他必須詳細說出自己的意見,形成他的信念。

但是,許多有出息的人恰恰缺少這種堅定的理智或理智的堅定性,因而也就辜負了親友對他們的殷切期望。他們雖然付諸行動,但每前進一步,勇氣就要消弭幾分。他們缺乏必要的果斷、勇氣和毅力。他們斤斤計較風險、再三權衡機會,直到有效的機會失去為止。機會一旦失去,就無可挽回。

不敢對事實真相發聲,那不是怯弱而是罪惡。

人類應該基於愛而說實話。「我寧願,」共和時期的約翰.比姆說,「寧願說實話而被處死,也不願因為沉默而使真相湮滅無聞。」當一個人深思熟慮地形成了他公正、誠實的觀點後,他透過正當的手段將其付諸行動,這樣便完全正當。

在一些應該說出事實真相的國家,在一些應該對事情提出反對意見的情形下──如果這時仍隨波逐流,不敢發出異樣的聲音,那就不僅是怯弱,而且是罪惡。在某些情形下,只有抵抗,才能對付一些深重的罪惡;哭泣和眼淚不能化解深重的罪惡,唯有堅強的戰鬥才能消滅罪惡。

誠實正直的人天生厭惡陰謀詭計,表裡如一的人天生厭惡欺騙、謊言;熱愛正義的人生性厭惡壓迫、剝削;心地純潔的人則生性厭惡邪惡和墮落。他們必定會與這些不良道德戰鬥,而且,如果可能的話,他們必定會想方設法去克服這些人間陋習和罪惡。

這些人代表了各個時代的世界道德力量。因為其仁慈博愛的思想,其歷久彌堅的勇氣,他們往往是一切社會革新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者,他們才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如果不是他們堅持不懈地與各種邪惡戰鬥,在很大程度上,這個世界就得交由自私和邪惡來統治。一切偉大的改革家和殉道者都是堅定的反對者,都是謬誤和惡行的敵人。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五章 勇氣來自「不合時宜」的偏執

(註1) 傑瑞米·邊沁:
(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英國哲學家法學家和社會改革家。他是最早支持效益主義動物權利的人之一。

(註2) 理查·洛弗爾·埃奇沃斯:
理察·洛弗爾·埃奇沃思(Richard Lovell Edgeworth,1744年5月31日—1817年6月13日)是一名英格蘭-愛爾蘭政治家、作家。他出生於英格蘭,後來移民到愛爾蘭,1798年至1801年間為愛爾蘭議會議員,是愛爾蘭皇家科學院創始人之一。他結過四次婚,生有22個孩子,繁衍出龐大的埃奇沃思家族,居住地埃奇沃思鎮以其家族姓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