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品格的力量》74 人人渴望幸福

2024-03-09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品格的力量》74 人人渴望幸福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1
每一個人都渴望幸福,無論一個人在事業上多麼成功,他的權勢多麼顯赫,如果他的家庭不幸福,不能真正享受一份家的溫馨和歡樂,那麼,他也不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法國君主立憲派領袖、著名歷史學家基佐(註1),一生經歷了無數的坎坷和挫折,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革命生涯中,還是在春風得意的歷史瞬間,都得他妻子忠誠的幫助、支持和鼓勵。

法國首相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他妻子心地善良、秉性溫和寬厚、品德高潔。每當他遭到政敵們的無情攻擊時,每當他遇到一浪高過一浪的反對勢力的衝擊時,他的心裡總是充滿陽光,妻子的溫情和關愛,總讓他的內心充滿融融暖意,充滿春天的希望,無論外面的世界多麼殘酷,他的家庭卻充滿一派祥和、愉快的氣氛。

儘管基佐感到他的事業是令人振奮和鼓舞人心的,但戰鬥畢竟相當嚴酷,戰鬥的殘酷性加上每個人都只為自己算計,人生活在其中,便感到心寒、沮喪。因此,這種社會生活既不能使一個人的心充實,也不可能使一個人的品德更加高尚。

「每一個人都渴望幸福,」基佐在他《回憶錄》中說,「無論一個人在事業上多麼成功,他的權勢多麼顯赫,總之,無論他在事業方面所作的種種努力,帶來多麼豐碩的成果和收穫,如果他的家庭不幸福,不能真正享受一份家的溫馨和歡樂,那麼,他也不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我的生命歷程即將終結,今天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任何人的生命歷程從其開始、發展到終結,都必須以家為基礎,不管一個人從事多麼偉大、輝煌的事業,家總是使他魂牽夢縈的地方,家的溫暖、妻子的慈愛總是他最為重要的精神支柱。最為光輝、燦爛、顯赫一時的事業,都只能帶來表面上、不完整的愉快和歡樂──對於那些根本不知道家的溫情和不懂得朋友之誼的人來說。」

雜誌投稿成為編輯的及時雨,也娶得賢妻。

關於基佐求愛的故事相當奇特,也十分有趣。當時巴黎有一位年輕人,他以筆謀生,寫書、評論、翻譯,什麼都做。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位年輕人結識了《雜談》雜誌的編輯,她是十分有能耐的波琳娜.德.梅蘭小姐。

天有不測風雲,一場巨大的災難突然降臨在這位編輯的家裡,能耐過人的小姐終於病倒了,她已無法繼續從事繁重的編輯、審稿工作,整個雜誌馬上就無法正常出版,重病中的德.梅蘭小姐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正在這危急時刻,有一天,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來到編輯手中,這位不知名的作者,答應幫她提供可以放心的稿子。文章果然如期寄來了,編輯看後,覺得非同一般,於是一一照發。

這些文章涉及藝術、文學、戲劇和一般性的評論,文章筆力獨特、文采過人,都是上乘之作,但就是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德.梅蘭小姐情急之下,也管不了這麼多,只得先發了再說。

過了一段時間,編輯終於康復了,寫那些文章的作者,也露出廬山真面目──這位年輕人就是基佐。經過這件事後,兩個人彼此產生了愛慕之意,不久,德.梅蘭小姐就成了基佐的妻子。

如果有幸,希望再當夫妻。

從此以後,她分享丈夫的快樂和痛苦、幸福和憂傷,她也替丈夫分擔了大量艱苦的勞動。在沒有結婚之前,基佐曾問她,面對命運的反覆無常、盛衰變幻,她會不會感到失望和驚恐?基佐當時早就預料到,自己的一生必定是風雲變幻、盛衰無期的。這位未婚妻向基佐保證說,她一定會為他的勝利感到很高興,絕對不會因他的挫折和失敗而發出一聲嘆息。

當基佐第一次擔任路易.菲力普(註2)的部長後,她在給朋友的信中說:「我多麼想和丈夫在一起啊,我現在見到他的機會,比我所要求的要少得多,但我還能見到他⋯⋯如果上帝仍然讓我們有幸再次成親,我仍希望自己陪伴他,再一次經歷人生的風風雨雨;共同度過最嚴酷的考驗和各種令人憂心忡忡的恐懼日子,這些寶貴的時日是我們倆一生最幸福的日子。」

寫下這些文字六個月後,這位忠實、善良而勇敢的妻子,終於離開基佐到另一個世界,留下悲痛欲絕的丈夫孤獨地走完人生。

漂亮的外貌與優美的品德渾然合一

英國輝格黨政論家、下議院議員伯克(註3),有一位漂亮、慈善、情操高尚、寬宏大量的妻子──拉金特。社會的動蕩不安、事業上的坎坷曲折,都使伯克十分焦躁、苦悶,但家庭的幸福總源源不絕地給他安慰和快樂,他的家確實是一個完美、歡樂的處所,妻子的溫柔、賢淑、體貼,總讓伯克感到無限的溫柔和慰藉。

伯克說過:「一個人只有先愛自己的家這個小單位,才有可能去愛大家、愛人類。」這句話也鮮明地反映伯克的生活經歷。年輕的時候,伯克曾經飽含愛意地描繪妻子。他寫道:

她確實美麗動人,但這種漂亮並非指她美麗的臉蛋。柔嫩的皮膚與苗條的身段,當然,無論是身材、臉蛋還是膚色,拉金特都是一流的,但她並不是靠這些來打動人心,最讓人感動的是她溫和的脾氣。

她的天真、單純、仁慈、善良以及多愁善感,這些無與倫比的美德真讓人如癡如醉,心曠神怡。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確實被那漂亮的臉蛋迷住了,她是如此美麗動人,令人難以自已。但最激動人心,最使她更加美麗的還是她這些難得的美德,漂亮的外貌與優美的品德,在她身上結合得如此完美,可以說是渾然合一,真令人稱道上帝的仁慈與厚愛。

令伯克感到幸福的嬌妻,是位樂善好施的好妻子。

她目光柔和,充滿慈愛之情,在這充滿柔情的目光中,有一種令人敬畏的眼神。這目光使人敬畏,就像一位統帥大軍的將軍,威嚴不在於嚴肅得近乎冷酷的外表,也不在於手中的權威,而在於她的品德和慈祥。

她的個子並不高,她並不是那種儀態萬方、傾城傾國的絕色佳人,但她確實是一位使人感到幸福,讓人心痛的嬌妻。

她是那麼地柔弱,又那麼地堅定;她心地善良、秉性溫和,略顯嬌嫩,卻並不懦弱。

她的聲音輕柔似水,似緩緩而出的催眠曲,她並不是那種在公眾場合大聲高叫、引人注目的人,她只不過是一位用心傾訴的小女孩,聲音有一種魅力,使我必須走近她,聽她訴說。

描寫她的長相、體形、聲音,也就是描寫她的心靈、精神和品德,她的內心、品行與外表合二而一,渾然一體。她聰穎、敏銳,具有過人的判斷力和理解力,但她並不是一位能日理萬機的女強人,她只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好妻子。

她從不願意在社會上做或說出風頭的事,以引起世人的注意;至於那些不應該說、不應該做的事情,她更是從來不說、從來不做。

是她教會我如何去愛人

從來沒有見過像她這樣年幼的女孩,對這個世界卻有如此透徹的了解。也從未見過像她這樣如此透徹地了解人世的一切,卻又如此單純、可愛,誠可謂是出污泥而不染。

她的禮貌、文雅和修養都是自然流露的,都是她的本性和良好教養的一種自然體現;而沒有半點矯揉做作、虛禮客套的意思。她總是謙順、溫和、待人以誠,那些有修養的女士和先生們,總是被她的真誠和得體的舉止感動,當然,那些舉止粗魯、沒有教養的人,不可能認識到這一點。

她有一顆罕見的沉著、冷靜的心,無論是面對急風暴雨還是日常瑣事,她都心靜如水,正如花崗岩誘人的光澤給人堅強的感覺,她那女人所特有的溫柔和平靜,給人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與堅強感。

她的過人之處──難得的美德──在於她善於尊重人,她尊重偉大的、有作為的男人,而且使我更加欽佩那些為公眾作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她的迷人魅力就在於,她會使我們去愛任何一個人──無論是弱者、美麗動人的人還是她自己身上的──弱點、缺點,讓我們去原諒人們的過錯。她愛我,使我加倍地愛她的,是她教會我如何去愛人。

將思念之情化為對丈夫的一生作真實的記述

看了丈夫對妻子的精彩描述之後,我們想從另一個角度──妻子如何看丈夫──來作一番描述。

大英帝國公民──哈金森上校的妻子──曾對自己的丈夫作了詳實的記述。在臨死之前,哈金森上校囑咐自己的妻子,「在我死後,千萬不要過度悲傷。」丈夫死後,她聽從丈夫的囑託,沒有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而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化為對丈夫的一生作真實的記述。

「對於那些視死如歸的人們來說,」她在《生活》一書中的序言中寫道,「當他們明白死是無法避免的家常事時,他們明白,他們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標已漸漸離他們而去了,這也許會使他們心緒澎湃、感慨萬千,無限的悲痛和憂傷會襲上心來,這如潮水般的哀傷,會把他們早已喪失的最珍貴的記憶一併捲走。

「當哀悼者又不自覺地憶起那失去的開始時,所有令人回憶、值得紀念的東西,也早已模糊難辨,只有這揮之不去的悲痛和哀傷,仍然讓人心痛不已。死者已矣,逝者去矣,但總想起一些什麼東西來安慰自己,來緩解這傷痛的心。

「有時,這種方法也許能奏效。早已湮沒在記憶中的東西,又會隨著這沉重的哀傷而顯露出來,一些原本平淡無奇的東西日漸清晰,也日益顯示出它們的可愛之處,儘管這些平淡無奇的小事情並沒什麼特別誘人之處,但經過一番生離死別之後,它們也多了許多歷史滄桑之感,讓人倍感珍惜。

「但我並不像普通人那樣感到傷感和悲哀,我一直在想一種比較好的辦法,來緩解心中的思念之情所帶來的痛苦和悲傷。現在我才明白,除了保存對你父親的記憶之外,我沒有其他辦法來安慰自己,來彌補對他的愛。當然,我沒有必要也不能用一些虛妄之詞,來粉飾你們親愛的父親──事實上,如果這樣做反而是對他的極大侮辱。

「有許多受人雇用的煽動家們,總是往死人或活人的臉上貼金,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我只想如實地記述他的一切,這樣做也可能給他帶來一些榮譽,但這是他自己應得的榮譽,而不是我或什麼人憑空給他捏造出來的。與那些人為地去神化某些偉人不同,我記述的這一切都是真實而可信的。」

一位心腸善良的爵爺,對妻子的關愛之情。

下面這段話,就是哈金森上校的妻子對她丈夫的一些描述:

他對自己的妻子懷有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像他這種身分的人,往往只知道自己的聲譽、面子、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自己的仁慈。無須多舉例子,只看看他父親就知道,從來沒有一個有身分、有地位、有財產的上層人士,對妻子有深厚感情,他們也不會真正敬重妻子。

他從來就不溺愛妻子,也不主張女人不遵循倫理道德規範,不受一定行為規則的限制。但他從來就是一個克盡職守的人,對待政府工作一絲不茍,極為慎重小心地完成屬於他份內的事情。這樣一來,做妻子的名義上好聽,實際上卻有難言的苦衷,為了丈夫的工作,家裡只能委屈一下,妻子如果不通情達理,丈夫也很難愉快地勝任工作。

他總是以理服人。他從來不命令別人應該怎樣做,他總是為她講許多有關誠實、廉恥、榮譽等等方面的事情;他愛她的內心和氣節勝於愛她的外表;但他對自己的妻子也從不遷就、縱容,他絕對不是一個溺愛妻子的傻爪。

如果他顯然在抬高她,給她「言過其實」的稱讚的話,這說明體現在她身上的這些被稱讚的品德,正是出自他,自己正是這方面的表率,她不過是更明顯地把他身上的美德反映出來而已。她所擁有的、珍愛的一切,就是「他」,無論在哪裡,「她」只是「他」的影子而已。

他對她完全信任,十分開明,從不講究什麼名份、地位、尊卑,他生性善良,對她不加任何管束。他討厭兩人在一起談錢、談開銷。他家財萬貫,都聽憑她處理、管制。他從來沒有過問家中的大小開支。

他幾十年如一日地看她,歲月匆匆流去,她已不再年輕漂亮,不再美麗動人,但他對她的愛卻益見熾烈、深沉。他對她如此友善、體貼、關心,這份情意真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

即使如此,像他這樣對妻子這種無與倫比的愛,也受到嚴格的等級的限制;他作為一位勳爵,只能以一個爵爺的身分來愛她,並不是他的寵兒,她並不在他心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

他表現出來對妻子的愛,都是建立在盡職盡責的基礎上,他對上帝的愛、對自己諾言的尊重,以及其種種他認為榮耀的事情,都遠遠超過了他對妻子的愛情,他永遠是一位爵爺,他對妻子的愛,也只能是一位心腸善良的爵爺,對妻子的關愛之情。

此生最後一次的擁抱

在英國歷史上,羅謝爾.羅素夫人也是一位相當有名的妻子,她對丈夫的忠誠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四處奔波,到處求人,請求釋放她丈夫。當明白再怎麼求人也無濟於事時,她鼓起勇氣,設法透過自己的力量,來增添她心愛的勳爵的勇氣和決心。在他彌留之際,妻子和兒女們都靜靜等待著與勳爵作最後的擁抱。

為了不增加丈夫心中的痛苦,她極力隱瞞著這生離死別的巨大痛苦,佯作鎮定,她極力堅持最後與夫君擁抱──這一擁抱是此生的最後一次了。靜靜地告別之後,家人都走了。威廉勳爵禁不住自言自語道:「好了!死亡的痛楚終於過去了。」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十章 偉大的愛情造就偉大的人生


(註1) 基佐:
法蘭索瓦·皮耶·紀堯姆·基佐(法語:François Pierre Guillaume Guizot,1787年10月4日—1874年9月12日),是一名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他在1847年—1848年間任法國首相,是法國第二十二位的首相。1848年的二月革命,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被推翻,基佐也因而下台。
(註2) 路易·菲力普:
路易-菲利普一世(法語:Louis-Philippe Ier,1773年10月6日—1850年8月26日),又譯路易-腓力一世,法國國王(1830-1848年)。他是法國奧爾良王朝(七月王朝)唯一一位國王。
(註3) 伯克: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年1月12日—1797年7月9日),愛爾蘭裔的英國的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他曾在英國下議院擔任了數年輝格黨的議員。他最為後人所知的事蹟包括了他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他後來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為輝格黨裡的保守主義主要人物(他還以「老輝格」自稱),反制黨內提倡革命的「新輝格」。伯克也出版了許多與美學有關的著作,並且創立了一份名為Annual Register的政治期刊。他經常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
其他文章︰
  1. 《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2. 《品格的力量》10 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
  3.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4. 《品格的力量》16 模仿榜樣
  5. 《品格的力量》18 偉人目光的力量
  6. 《品格的力量》26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7. 《品格的力量》45 不要玷污清白的名聲
  8. 《品格的力量》48 心靈自由乃幸福之源
  9.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10. 《品格的力量》88 真實的收穫
Previous Post

《七真史傳》:第十六回-02 大魏村三老談往事 晉安橋一言指迷途【中西對照】Capítulo 16-02

Next Post

《七真史傳》:第十六回-03 大魏村三老談往事 晉安橋一言指迷途【中西對照】Capítulo 16-03

相關文章

商周圖書摘要》工作再努力,依然無法財富自由?試試看「找人不找方法」

商周圖書摘要》工作再努力,依然無法財富自由?試試看「找人不找方法」

2023-04-07
0
《烏合之眾》下

《烏合之眾》下

2022-02-11
0
商周圖書摘要》要讓營收多樣化,千萬別從「產品」開始想!一張圖無限延伸你的收費點

商周圖書摘要》要讓營收多樣化,千萬別從「產品」開始想!一張圖無限延伸你的收費點

2023-01-26
0
《機艙機密》2

《機艙機密》2

2021-09-12
0
《七真史傳》:第二十六回-02 祈甘霖回天轉日 施妙術換鳳偷龍【中西對照】Capítulo 26-02

《七真史傳》:第二十六回-02 祈甘霖回天轉日 施妙術換鳳偷龍【中西對照】Capítulo 26-02

2024-11-30
0
《品格的力量》34 捍衛良心

《品格的力量》34 捍衛良心

2023-05-13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