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上

113
人類的行為皆出自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了解自身潛在陰影與缺陷,打破自卑的枷鎖,才能正確對待人生並超越自我。

自卑感幾乎是人人所具有的情感之一,而自卑可驅動人類進步,卻也讓某些人就此沉淪,這兩者差別在哪裡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從人生低谷超越自我的典範

有一位小朋友,他的童年有點悲慘,從小就體弱多病,差點因為肺炎死掉,還得過佝僂病,所以個子很矮,運動能力也差,就連運氣也不太好,他居然出過兩次車禍,成績也不行,排名班上倒數,所以整個人就很自卑。

但就是這樣的一位底子差、又自卑的小朋友,最後居然逆襲了。他努力學習,從班上倒數變成了資優生。因為小時候總生病,所以他就想當醫生,最後考上了維也納大學的醫學博士,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更不得了的是,他還受到了全世界最出名的心理學家的賞識,跟著他學習了整整九年,成了一代心理學大師,最終創立了一個新的心理學流派。這一套理論,就包含著他通過超越自我,從而改變命運的經歷,以及關於自己人生意義的思考。

剛剛講的這個故事,就是《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的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註1) 的親身經歷。阿德勒創立的這套理論,就是書裡介紹的「個體心理學」。那位賞識他的著名心理學家,就是大名鼎鼎的佛洛伊德(註2)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

但阿德勒和佛洛伊德這兩個人之間,並不是什麼相親相愛的師徒關係,而是理念不同的對手。阿德勒、佛洛伊德,還有另一位叫榮格(註3),並稱為「心理學三巨頭」。

個體心理學有什麼創新之處?

這三個人都是專精於精神分析的,但阿德勒後來越來越覺得,佛洛伊德把什麼東西都跟「性衝動」聯繫起來,太荒謬了,到最後實在忍不了了,於是連發三篇論文,把佛洛伊德批判了一番,然後帶著一些追隨者自立門戶,按照自己的思想,創立了個體心理學(註4)

那麼個體心理學有什麼創新之處呢?佛洛伊德認為,人的命運是被生物本能決定的。但個體心理學強調社會因素對人的影響,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人生的目標,改變自己的命運。可以說,阿德勒的人生經歷,本身就是一部激動人心的逆襲教材。他的個體心理學和個人魅力結合在一起,非常受大眾的歡迎。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是個體心理學的代表作,它的英文版書名如果直譯過來,應該是叫「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那為什麼會翻譯成《自卑與超越》呢?

這是因為,阿德勒把自卑感看作心理學中的核心概念,認為自卑感是人類文化的基礎,並且人人都想超越這種自卑感。所以這本書翻譯成《自卑與超越》,是非常到位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可用三個問題,歸納為書中的重點:

  • 第一個問題,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
  • 第二個問題,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 第三個問題,怎麼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實現人生的意義?

<第一部分> 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

在阿德勒看來,無論你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都一定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一定想超越自我。不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想著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

按照個體心理學的分析,是因為有兩種人類最底層的情感,在背後推動著我們:一種是自卑感,一種是優越感。

很自負的人,難道也自卑嗎?

我們一般認為,自卑感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有些人條件不好,或者信心不足,才會感覺自卑。但阿德勒說,不是這樣的,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所以在他的個體心理學裡,自卑感是一個核心概念。

有些人看起來比較害羞,或者做事情畏首畏尾,或者像阿德勒自己那樣,小時候體弱多病、成績差,說這些人自卑,我們都能理解。那有些看起來很強勢的,甚至很自負的人,他們難道也自卑嗎?沒錯,在阿德勒看來,這些人也自卑,甚至更自卑。

他在書裡舉了個例子。說有三個孩子第一次去動物園,看到了獅子,他們三個心裡都很害怕。第一個孩子就躲到媽媽背後,說:「媽媽我要回家。」第二個孩子站在原地,臉都嚇白了,但是嘴上說:「我一點都不怕。」第三個孩子瞪著眼睛,好像很英雄的樣子,還問媽媽,「媽媽,我能不能向牠吐口水呀?」

阿德勒說,其實這三個孩子都怕、都心虛,但表現方式不一樣。自卑也是一樣,有些人看起來很自負,實際上是因為內心很自卑。但他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沒辦法,所以只能自欺欺人,強行讓自己相信「我比別人厲害」,要不然就活不下去了。

這麼一來,他內心其實更自卑了,但是外在表現好像是很強勢的樣子。其實這樣的人,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紙老虎」。這麼一說,你可能就明白了,我們人人身邊都可能有這樣的人:說話做事不容置疑,哪怕你提出一點點反對意見,立刻就翻臉了,或者暗中打擊、刁難你,因為他太心虛,禁不起質疑嘛,外強中乾,內心自卑。

所以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表現形式不同。這裡要強調一下,阿德勒不是說有自卑感就不好,恰恰相反,他認為自卑感很重要,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動力,是人類文化的基礎。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他說的自卑,其實是人對自身狀態的一種不滿,所以人人都想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也就是說,在個體心理學裡面,自卑感是一個基礎概念。它不是一個貶義詞,也不是一種不好的心態,而是一個中性詞。

自卑感與優越感,共同提供超越自我的動力。

除了自卑感以外,還有一種人人都有的心態,叫優越感。阿德勒說,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彌補這種自卑感,追求優越感。所以這兩種感情,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一個人追求什麼樣的優越感,也就是想實現什麼樣的目標,跟他個人的自卑感有關。阿德勒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說很多醫生在小時候,都經歷過家人或者朋友死亡的場景,所以他們就有一種自卑感,認為人生不安全。為了彌補這種自卑感,就選擇了做醫生,去跟死亡對抗,借此來實現自己的優越感。

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優越感並不是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也不是只有一種實現方法。很多人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獲得怎樣的優越感,只能慢慢摸索,即使找到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也有不同的實現辦法。你採取怎樣的辦法彌補自卑感,實現優越感,就體現了你的性格,或者按照阿德勒的說法,就體現你的人生態度

所以在個體心理學看來,自卑感就像是一個在背後提供推力的發動機,優越感就像是一個在前面牽引著你的火車頭,這兩種感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動力,讓你在提升自己的軌道上飛奔。

阿德勒在這裡特別提醒你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自我超越當然好,但是千萬不能跑脫軌了,不能因為太焦慮而跑錯方向,進入自卑情結的誤區。

自卑情結易導致自閉、犯罪等問題

什麼叫自卑情結呢?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就是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不敢面對困難,那就只能把這個問題擺到一邊,然後回過頭來,從亂七八糟的小事中尋找優越感。我們剛說的紙老虎,其實就是一種自卑情結。紙老虎們自己做不好事情,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但是他們可以不讓你批評,把壓制批評這件事做好,他們就能獲得優越感。

再舉個例子。阿德勒在書裡,記錄了自己一位病人的故事。這位病人是個十六歲的問題少女,她從六、七歲就開始偷東西,十二歲開始就夜不歸宿,天天出去跟男人鬼混。阿德勒跟她聊天,發現這個少女從小就沒得到什麼關愛,兩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媽媽根本不愛她,也不關心她,所以她就心生怨恨。

最後這個女孩自己承認了,說:「其實我不喜歡偷東西,也不喜歡跟那些男生鬼混,我做這些就是想讓我媽看看,讓她知道她管不住我。」所以她其實是在利用這些行為,報復自己的母親。

阿德勒就說,這其實就是一種自卑情結。因為她在跟自己的母親作對嘛,但是又的確沒有自己的母親強大,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所以只能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偷東西、夜不歸宿,來彌補自卑感,獲得優越感。其實就是在追求優越感的時候,跑錯方向了。

除此之外,什麼自閉行為、犯罪、懶惰、青春期叛逆,都是在彌補自卑感、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之中跑錯了方向,沒有樹立好端正的人生態度所導致的問題。

上面講的就是第一個問題,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歸納一下就是:我們人人都有自卑感,也都在試圖超越自卑,追求優越感。自卑感和優越感這兩種感情,就是推動你超越自我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但千萬要注意,不能因為過度焦慮而採取了錯誤的辦法,否則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自閉、犯罪等等問題。

待續


(註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的精神病學家,維也納醫學博士,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之一,同時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他一生主張「心理學要為生活和生命服務」,對後續的西方心理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著有:《精神官能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心理補償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認識人性》、《自卑與超越》、《精神官能症問題》。
(註2) 佛洛伊德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德語: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著有《夢的解析》、《性學三論》、《圖騰與禁忌》等,提出了「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欲力」、「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
(註3) 榮格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他是一位學貫中西、著作等身的學者,在世界心理學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是心理學鼻祖之一。
(註4) 個體心理學
(Individual Psychology),就是將個體當成一個無法切割、需要整體來看一個人的心理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