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可以晚成》下

111

里奇·卡爾加德從小就很不會念書,平庸看來是他的命運。原本只上家門口的美國中西部二年制大學,學歷上能出現史丹佛大學還出自一個烏龍。他的田徑賽成績被史丹佛的教授看到,但是資料上的長度單位被誤會了,教授就以為他將能名揚四海,所以就破格錄取了他。(他還是在入學後跟教練聊天,才發現這件事。)

作者「轉大人」的人生故事,有趣!

他與傑出的同學們一起念了四年,還是沒什麼耳濡目染。在25歲畢業的時候,看著那些史丹佛的同學都有很好的成就,他只能打工洗碗、當保全,整個不知道人生要幹嘛,沮喪到去便利商店偷酒飲酒。

某個漫漫長夜,里奇正輪值保全警衛,他獨自一人感到很孤單寂寞,然後就聽到隔壁的伐木場有狗叫聲。他才意識到,隔壁工廠根本沒有請保全,用隻狗就可以了,不需要薪水、可能做得還比他好?! 25歲的時候,賈伯斯都已經讓蘋果公司上市了!

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顯示,我們在18到30歲時,有一段稱為「成人初顯期」,青少年並不是直接跳接就轉大人,我們許多的認知功能、判斷力、決斷力,情緒控管方面,都還沒有發展好。

25歲當保全的他,大腦的前額葉皮質還沒有發育完全,還沒有準備好成功。這時離他參加SAT測驗已經10年了(當時只有中等成績)!

現在回頭來看,他覺得自己大概到26歲才有點頭腦開機,27歲或28歲才覺得自己能夠理性思考,擘畫未來;29歲時,才覺得自己的大腦稱得上是一個成人。

作家亞當·格蘭特曾經說過,假如把占星術放在一端,把心臟監護器放在另一端,那麼布里格斯量表的位置就在這中間,說白了,就是一半科學一半占卜,它並不嚴謹。但是嚴不嚴謹已經不重要,因為它方便。

邁爾斯布里格斯16型人格分析(MBTI)
《Fortune》500強企業數十年來都採用的一種性格分類指標,如何把對的人放到對的位置上,其實這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最知名的職業人格測驗。透過分類人格並提供職業性向建議的 MBTI 測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以及職業性向。 人的性格一旦成型,會展現不同的表現方式:外傾-內傾(E-I),感覺-直覺(S-N),思維-情感(T-F),判斷-知覺(J-P)。人們的性格塑成期通常在青春期,在這之後人們具有了較為穩定的個性類型,並在隨後的歲月中動態發展與完善。

這些測試把智力、人格、品性這些極難量化的指標,通過一紙測試變成了白紙黑字的數據。就從這個方便程度,即使後來有更準確的測試方法,也很難替代它。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會帶給人一種掌控感。但是僅僅是掌控感,它並不是真的掌控。這就是助推神童文化的第二股力量,包括智商測試在內的一整套被過度使用的測試體系。

媒體報導渲染了神童文化

至於第三股力量,就是媒體。谷歌搜索結果顯示,自從1960年以來,「神童」這個詞,在報紙文章和其他媒體中出現的頻率,增加了10倍以上。在媒體的不斷渲染下,神童文化又往人們心裡走了一步。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內容,三股推動神童文化的力量:

第一、教育機構出於商業目的,掀起了一場軍備競賽,讓神童文化潛移默化地成為一種共識。

第二、智商測試給了神童文化科學上的底氣。

第三、媒體報導進一步渲染了神童文化。

作者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徹頭徹尾的否定神童文化,而是想表達沒有必要對年少成名這件事這麼癡迷,它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就像這本書中說的,每個人都可以大器晚成。

第二部分為什麼每個人都可以大器晚成要想成為一個大器晚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

大器晚成,來自腦科學的發現。

大器晚成這件事最重要的一個信息,來自腦科學的發現。過去我們都覺得越年輕腦子越好使,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人的大腦能力其實並不是像一個球一樣均勻地膨脹,從出生膨脹到20歲,然後就逐漸撒氣。

大腦能力的發展,其實更像是一場賽跑,這個階段你領先,下個階段我領先,每個階段都會此消彼長,有的能力減退,有的能力變強。換句話說,沒有哪個年齡層能同時具備所有優勢,也沒有哪個年齡層會同時具備所有劣勢。

比如,大腦中跟決策規畫和控制衝動有關的腦區,叫前額葉皮層,這個區域一般直到青春期結束之後,大概是25歲左右才會徹底成熟。過去我們都覺得成年人能更好地控制情緒,是因為社會閱歷多。但是,從腦科學的角度看,這其實是一種剛性的勝利能力,它很難通過其他的方式獲得。

前額葉皮層不僅是個煞車,它還負責向其他的腦區傳遞信號,負責把目標和行動連接起來。就是激發執行力,規畫出明確的目標,並且能夠行動起來。

再比如,大腦中有個東西叫髓鞘,髓鞘是用來傳遞神經信號的,我們的聯想能力,把不同的知識經驗融會貫通的能力,就跟這個髓鞘有關。這個東西的主要生長期,也是在20歲以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到了3、40歲,有些時候反應就不如20幾歲的時候那麼快,那麼靈敏了。這其實是因為大腦的突觸(也是神經網路的一部分)在自我修剪。

這個過程就像是修剪樹枝一樣,把一些東西剪掉,這聽起來好像是個壞事,畢竟神經網路的總量變少了。

但是,在此前的幾年,青春期的大腦快速生長,很多神經網路複雜的糾纏在一起,而這些修剪能夠讓複雜的神經網路,在一定程度上被約束,而保留下來的神經網路,傳遞資訊的效率會更高。這就像修路一樣,把分岔修剪掉,主幹道反而變得更明朗。

老人講故事,社會閱歷、語言表達能力更強!

美國麻省總醫院的一個研究員叫勞拉格曼,他曾經做過一項研究,評估了5.5萬個對象的認知能力,結果發現人的認知能力大概是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 在青春期末期(大概是快到20歲的時候),認知處理速度達到巔峰,反應特別快。
  • 到了20出頭,學習和記憶名稱的能力達到巔峰。
  • 25到35歲時,短時記憶能力最突出。
  • 45到55歲時,社會理解能力達到巔峰狀態,非常擅長跟人交流溝通。
  • 65歲以上,還有一項能力會達到頂點,就是對語言類知識的把握。所以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聽老人講故事,不光是因為社會閱歷豐富,而是人家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確實更強。

再比如,為什麼有人說外科醫生的巔峰年齡是50歲,因為這時不僅有了充分的技能,同理心也變得更強,更擅長跟病人溝通。換句話說,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的天賦,千萬不要浪費它。

那麼落實到行動上,應該怎麼做才能把這個優勢發揮出來?在這本書中,作者給了一個建議:要學會戰略性撤退。簡單說,就是要多做嘗試,然後儘早知道哪些事是你做不了的,知道你的能力局限,然後在這些事情上果斷撤離。

戰略性撤退的本質,是合理的管理毅力資產。

毅力是一種非常有限的資源,早在1996年,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就曾經做過實驗:把人分成兩組,一組人吃巧克力,另一組忍住不吃巧克力,只吃胡蘿蔔;然後再讓這些人去解答那些特別複雜的謎題。

結果發現,在答題環節,巧克力組堅持的時間要比胡蘿蔔組長得多,因為胡蘿蔔組的毅力已經被上一個環節用掉了。換句話說,毅力就像是存款一樣,可以提取,但不能透支。

戰略性撤退的本質,就是合理的管理你的毅力資產。《魔鬼經濟學》的作者經濟學家史蒂芬·列維特,曾經說過:「我在經濟學領域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是一個善於捨棄的人,我從一開始就將早點敗、快點敗當成自己的座右銘。」

史蒂芬·列維特

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David Levitt,1967年5月29日-)

這句話的潛臺詞其實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是通過堅持來定義自己,而是通過放棄來定義自己,也就是說,發現不合適就趕緊撤。

那麼,該往哪撤?我們在做自我規畫的時候,總喜歡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到底該停在舒適區繼續做自己熟悉的事?還是應該走出舒適區闖一闖?其實這個問題還有第三個選項,就是創造新的舒適區,也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版圖內,找到一個更有性價比(註6)的事業。(英語:price–performance ratio,或譯價格效能、效價比、價效比)

比如十幾年前,網路影片剛剛興起,招募了大量的年輕人,好多人都覺得這是新事物,是年輕人的天下。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有大量的創新網路節目,其實是一些從電視臺出來的資深電視人所做的,他們大概是第一批從傳統媒體,走向網際網路的策畫人才。這就是典型的創造新的舒適區。

做內容策畫,這是他們擅長的,而網路節目時又缺少專門的節目人才,一旦走進這個領域,他們的優勢就會被迅速放大。

這是作者給我們的第一個建議要學會戰略性的放棄。類似的策略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比如戰略性自我懷疑。乍一聽,自我懷疑好像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作者認為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假如把它當成情緒,那麼它就會不停地打擊你;假如只是把它當成單純的信息,那麼自我懷疑就能成為一個可靠的顧問。

大器可以晚成,最佳代表人物:李安!

人在什麼時候會自我懷疑?大概率上是這件事,觸及到了你的能力弱點,甚至這個信息,更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再比如,作者還有一個建議叫建立空檔期,也就是留出一段時間,不帶任何目的的到處嘗試,去嘗試以前想做但是沒有做過的事。

聽到這裡可能會說:「哎呀,這些建議聽起來好像也不是特別新鮮啊。」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其實不在於這些建議本身,而是這些建議其實都有點違背直覺:我們認為貴在堅持,但作者告訴你要撤退;你覺得自我懷疑不好,作者偏偏認為有用。

這個反轉就在於:一個東西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其實不在於這個東西本身,而是在於能不能恰到好處地駕馭它。這些建議放在年輕人身上,也許弊大於利,但是對年長一點的人來說,就能更好地駕馭它們。

例如,有足夠發達的前額葉皮層來控制衝動,不會一根筋走到底,就能在該放棄的時候放棄。年長者的閱歷能夠帶來自信,讓他在自我懷疑時,不至於徹底否定自己,而是冷靜地審視這個信號背後有用的訊息。從這個角度看,假如年輕是一種優勢,那麼年齡就是關於優勢的優勢,也就是說,它能讓你更好地駕馭這些優勢。

過去我們在形容一個人的職業時,習慣把職業分成兩種:第一種,推石頭型的職業,比如體力勞動,只要停下就沒有收益;第二種,滾雪球型的職業,你的優勢會隨著閱歷的增長一路積累。

就像巴菲特說的:「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找到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看完這本書之後,你會發現這個坡其實不是一條筆直的大路,它沿途遍佈著很多路口,總有一個會讓你形成巨大的勢能,給你帶來新的機會。

有一位在台灣考大學落榜兩次、直到36歲「人生開張」前都還在家帶孩子的李安,在里奇眼裡,這樣的人更熟悉逆境,擁有韌性。

李安

李安(英語:Ang Lee,1954年10月23日-)

大器晚成的市場還很大!還沒有多少人注意到,現在正是時候,我們都有責任做點對的事,也等於幫自己一個很大的忙。正如里奇說:我們很有天分,我們是大器晚成者,我們有精彩的天命去追尋。

借用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註6) 性價比:
在日本稱作成本效益比──為性能和價格的比例,俗稱CP值。在經濟學和工程學,性價比指的是一個產品根據它的價格,所能提供的性能的能力。在不考慮其他因素下,一般來說有著更高性價比的產品是更值得擁有的。性價比字面上看起來,像是價格對於性能的比值,實際上是「性能對於價格的比值」。

《大器可以晚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