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2022-09-30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7

【最寶貴的財富】

品格就是財富,而且是最寶貴的財富。它是人的良好意願和人的尊嚴方面的財富。人由此投資,所得非世俗物質的富有,但可贏得尊敬和榮譽。

財富與品格的高尚之間,就更少有必然的關係。相反地,財富往往是品德敗壞和墮落的重要原因。財富與墮落、奢侈與邪惡,彼此之間有極密切的關係。財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缺乏理性的人手中,只會成為一種誘惑和一個陷阱。它很可能成為對他自己,更經常是對別人無窮災難的根源。

缺乏誠實正直心靈的人,是不值得人尊敬的。

相反地,貧困的狀態與最高尚的品格是毫不牴觸的。一個人可以只擁有勤勞、節儉和正直的品格,這絲毫不妨礙他成為一個真正的偉人。伯瑟斯的父親提出的忠告,是極富哲理的:

「他囑託我要有男子氣概,雖然我一文不值;因為一個缺乏誠實正直心靈的人,是不值得人尊敬的。」

筆者曾經認識一個住在北方某郡的工人,品格純潔高尚,他僅僅靠每週不到十先令的薪水養家餬口。雖然他只在普通的教區學校接受過初等教育,但他卻是個充滿智慧、思想深刻的人。

他的藏書中有《聖經》、《弗拉維爾》和《波士頓》,這些書除了第一本外,可能極少有讀者聽說過。這個善良的人,很可能就是華茲渥斯(註1)的名著《漫遊》中主人翁的原型。他在虔誠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做完禮拜儀式之後,永遠地安息了。

他去世之後,因實踐中的智慧、生活中的善行和美德英名永傳,這是一些社會地位比他高、經濟上比他富有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馬丁·路德被塑造成祖國品格的楷模

馬丁.路德(註2)死後,正像在他的遺囑中所宣布的那樣,身後「沒有留下一分錢,也沒有任何財產之類的東西。」在這方面,他的生活是如此窮困潦倒,以致他不得不透過鏇製工藝、種植菜圃和製作鐘錶,來換取麵包等生活必需品。

馬丁.路德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親手勞動中,他被塑造成祖國品格的楷模。在道德品質方面,他比所有的德國王公們要高尚得多、榮耀得多,因而也擁有更多的追隨者。

品格就是財富,而且是最寶貴的財富。它是人的良好意願和人的尊嚴方面的財富。在這方面進行投資的人們,雖然不能在世俗的物質方面變得富有,但可以從贏得的尊敬和榮譽中得到回報。因此,在生活中區分出良好的品德是必要的,這樣一來,勤勞、美德和善行就應該是最高尚的品德,具備這些品德的人,也就是一流的人。

生活的意義除了要誠實,還須受到正確的原則激發。

如果誠實是一個人唯一的財產,並且知道感覺到遵守這一原則是正確的,那麼僅僅是誠實的意義,在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一個人保持正直,給予力量和耐力,同時,它也是一個人精神充沛的主要動力。班傑明.魯迪亞德曾經有一次說過:「沒有誰必須成為富人或成為偉人,也沒有誰必須成為聰明的人;但是,每一個人必須做誠實的人。」

但是,生活的意義,除了要誠實之外,還必須受到正確的原則激發,必須不偏離正道、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正直和忠誠。一個人沒有原則,就會像一艘在大海中失去航舵或方向的大船,隨風飄蕩,任意東西。他就會成為一個沒有法律、沒有規則、沒有秩序、沒有政府的人。

休謨(註3)說:「道德原則是社會的、整體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人類反對邪惡、反對無序、反對自己的敵人的一部分。」

心靈國度最富有的人

有一次,愛比克泰德(註4)接待了一位非常有名的雄辯家,他為了一起訴訟案準備去羅馬。這位雄辯家想跟他學習斯多噶派的哲學。由於不相信這位雄辯家的誠意,愛比克泰德非常冷淡地接待他。「你只不過是想批判我的風格,」他說,「而不是想學習我的原則。」

「沒錯,」這位雄辯家回答說,「如果我潛心於這樣的東西,也會和你一樣,成為一個乞丐,就不會有金銀餐具,不會有扈從,也不會有土地。」

「我不需要這樣的東西,」愛比克泰德回答說,「而且,不管怎樣,你比我更窮。有沒有庇護人,對於我來說無所謂,但是,你卻非常在乎。我比你更富有。我不在乎凱撒怎樣看待我,我從不對任何人阿諛奉承。這是我的財富,它比你的金銀餐具更寶貴。你的金銀器皿,只不過是用理性、原則和貪欲製成的陶器。

「我的心靈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王國,充滿了歡樂和幸福;不像你游手好閒,懶惰成性。對你來說,你的所有財富都顯得那麼渺小;但對我來說,我的財富是多麼珍貴。你的貪欲是永無止境的,而我的欲望是可以滿足的。」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一篇 品格是個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


(註1) 華茲渥斯:
威廉·華茲渥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年4月7日-1850年4月23日),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雪萊、拜倫齊名,也是湖畔詩人的代表,曾當上桂冠詩人。其代表作有與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謠集》、長詩《序曲》(Prelude)、《漫遊》(Excursion)。

(註2) 馬丁·路德:
(德語: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德意志神學家、哲學家,原為神聖羅馬帝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聖座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威登堡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良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聖座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註3) 休謨: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年5月7日-1776年8月25日)是蘇格蘭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他是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雖然現代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

(註4) 愛比克泰德:
(希臘語:Επίκτητος,55年-135年),古羅馬新斯多噶派哲學家。他出生時可能是個奴隸身份,生在弗里吉亞的希拉波利斯(今土耳其棉堡),他早年生活在羅馬,後被驅逐到希臘西北部的尼科波利斯,直至去世,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度過。他的本名無從考證。後人稱呼他為ἐπίκτητος,這個詞在希臘文中有「養成的」「後天的」之意。
其他文章︰
  1. 《品格的力量》3 受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證
  2. 《品格的力量》12 偉大女人的名字
  3.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4. 《品格的力量》28 生活的能力
  5. 《品格的力量》36 從榮譽中站立起來
  6.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7. 《品格的力量》52 喬治.威爾遜的例子
  8.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9. 《品格的力量》68 上帝創造的人類保姆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品格的力量》1 高尚靈魂的結晶

Next Post

《品格的力量》3 受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證

相關文章

《耶路撒冷三千年》1

《耶路撒冷三千年》1

2021-08-07
4
《品格的力量》52 喬治.威爾遜的例子

《品格的力量》52 喬治.威爾遜的例子

2023-09-20
0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四忍 公之良心買業 厚德交鄰【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4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四忍 公之良心買業 厚德交鄰【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4

2025-04-20
3
《品格的力量》74 人人渴望幸福

《品格的力量》74 人人渴望幸福

2024-03-09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一回-03 孫不二洛陽顯道術 馬丹陽關西會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21-03

《七真史傳》:第二十一回-03 孫不二洛陽顯道術 馬丹陽關西會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21-03

2024-07-12
0
《身體》4/6

《身體》4/6

2022-06-18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