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品格的力量》69 真正意義上的人

2024-01-26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品格的力量》69 真正意義上的人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2
不知道什麼是愛的女人,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女人,同樣地,不知道什麼是愛的男人,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男人。

人們一直認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他們沒有透過自己的仁愛之心,而與世界聯結起來,他們的生活就不能說是完美的。

不知道什麼是愛的女人,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女人,同樣地,不知道什麼是愛的男人,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男人。男人和女人都是對方的有機組成部分,單一的男人或單一的女人都是不完全的人,男人是女人的一半,女人也是男人的一半。

柏拉圖認為,情侶們總是在對方的身上,尋找與自己相似的地方,愛使分離開來的人們,重新結合成一個整體。關於這一點,哲學家的觀點也許有失偏頗,愛、慈愛往往也源於彼此之間的一致性。

真正的婚姻必須是男女雙方與心的融合

真正的婚姻必須建立在男女雙方互相尊重、友愛的基礎上,真正的婚姻必須是男女雙方,與心的融合。費希特(註1)說過:「不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敬重基礎上的婚姻,就不存在真正而持久的愛。男女雙方都只會從這種婚姻中品嘗到遺憾的苦果。這種婚姻與任何崇高的人類精神都是不相容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去愛一個道德敗壞的人,而總是去愛那些受人尊重、令人羨慕的人。總之,真正的婚姻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個人道德基礎上,這種優秀的個人品德應該既表現在家庭生活中,又表現在社會生活中。

當然,男女之間的愛情和婚姻,也不僅僅是男女之間的相互尊重和敬重而已,男女之間的愛情還具有更深刻、更微妙的感情,這種感情並不存在於男人與男人之間,或者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情感交往之中。

「談到慈愛之情,」美國小說家霍桑(註2)說,「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感情,與慈愛之情有天壤之別。男人從來或絕不會緊緊地抓住另一個男人的手,或把對方緊緊地摟在懷中,因此,男人從來不能從他那些兄弟般的伙伴身上,得到任何親密的、私下的幫助和精神上的慰藉。而只能從女人──他的母親、他的姊妹或妻子那兒,得到這些最真摯的情感。」

夫妻的生活情趣,就是充滿憂慮、煩惱和歡樂。

跨過愛情這道門檻,人們就會進入一個充滿快樂、同情和樂趣的新世界──這個屬於他的小家庭,與童年時期生活過的家完全不同,在這個新家庭裡,每天都有一連串新的快樂、新的幸福和歡笑。他也許由此步入了一個充滿新的種種考驗和磨練的世界,在這個新的生活空間裡,他得一點一點地注重自我修養、學會待人接物,必須遵守紀律等等。

「家庭生活,」法國文學評論家聖.波伏(註3)說過,「總是充滿各式各樣憂慮和煩惱,但家庭生活卻是豐富多彩而且富於成果。在這裡,憂慮與歡樂、煩惱與歡笑,總是這樣難捨難分地結合在一起。而在這無窮的歡樂與痛苦、歡笑與憂傷之中,卻又有這麼豐富的收穫,這就是夫妻的生活情趣,其他情感都不會有這樣豐富多彩的收穫。」

「如果一個家庭,在很長的時間裡仍然沒有新的生命誕生,這個家就缺少了許多本來該具有的歡樂和希望。歡樂和笑聲就會漸漸稀少,人們往往發現這樣的家充滿了愚蠢的行動,充斥著種種道德敗壞的行為。」

再溫暖、真切的社會歡樂,也不敵家中的一縷燈光。

整天忙於生意的人,總會不自覺地變得心胸狹窄,滿腹疑慮,乃至麻木不仁、冷酷無情。因為整天與生意人打交道,時時刻刻要算計、提防別人,要時時考慮到自己的利益,這樣下去,人就會漸漸陷入總是關注利益得失,進攻和防守這樣一種思維定勢之中,猜疑就會生長,溫情和善良就會被扼殺,各種卑鄙行為也會自然產生。

治療這種病的良藥就是回到家庭生活中,歡樂和充滿希望的家庭生活,會把他從斤斤計較、患得患失這種商人生活中解救出來,他會在妻子的溫情撫愛中,在孩子們的天真無邪舉動中,得到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快樂和幸福,自己的精神也就會真正爽快起來。家庭是心靈的避風港,只有在家裡,才能什麼都想、什麼都不想,人才可能從精神上完全復歸自己。

再溫暖、再真切的社會歡樂,

也不敵家中的一縷燈光。

「整天泡在生意場上,」泰勒先生說,「確實使人感情麻木、心胸狹窄,使感情通道日漸萎縮。只有婚姻、家庭才鎮守著人類精神的港灣,真正的歡笑和幸福只有在這裡才能找回來。」

不管一個人的抱負多麼遠大,生意多麼興隆,如果這個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溫情,對受苦受難的人們沒有半點同情心,對自己的妻子兒女沒有無限的眷戀之意,這種人的生活,在外人看來,也許是春風得意或者富甲天下,其實,許多這樣的人並沒有取得成功。他們只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 摘錄自 薩繆爾‧史密斯1871年所著的《品格的力量》/第十章 偉大的愛情造就偉大的人生


(註1) 費希特: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德語: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年5月19日—1814年1月27日),德國哲學家。儘管他是自康德的著作發展開來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輕視了。費希特往往被認為是連接康德和黑格爾兩人哲學間的過渡人物。近些年來,由於學者們注意到他對自我意識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認識到他的地位。和在他之前的笛卡爾和康德一樣,對於主觀性和意識的問題激發了他的許多哲學思考。費希特也涉及政治哲學,他被一些人認為是德國國家主義之父。
(註2) 霍桑:
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年7月4日—1864年5月19日),19世紀美國小說家,其代表作品《紅字》為世界文學的經典之一。
(註3) 聖·波伏:
夏爾-奧古斯丁·聖伯夫(法語:Charles-Augustin Sainte-Beuve,1804年12月23日—1869年10月13日),法國作家、文藝批評家。聖伯夫生於布洛涅的一個舊貴族家庭。1823年進入醫學院學習。1857年至1861年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任教。他作為批評家的名聲在第二帝國時期達到頂峰。
其他文章︰
  1. 《品格的力量》2 最寶貴的財富
  2. 《品格的力量》10 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
  3. 《品格的力量》16 模仿榜樣
  4. 《品格的力量》18 偉人目光的力量
  5. 《品格的力量》26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6. 《品格的力量》45 不要玷污清白的名聲
  7. 《品格的力量》48 心靈自由乃幸福之源
  8. 《品格的力量》72 忍耐、克制、寬容
  9.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10. 《品格的力量》88 真實的收穫
Previous Post

《品格的力量》68 上帝創造的人類保姆

Next Post

《七真史傳》:第十五回-01 示羽化先生歸隱 送靈柩門人服勞【中西對照】Capítulo 15-01

相關文章

《七真史傳》:第三回-03 受天詔山東度世 入地道終南藏身【中西對照】Capítulo 3-03

《七真史傳》:第三回-03 受天詔山東度世 入地道終南藏身【中西對照】Capítulo 3-03

2023-05-10
0
產品晚人一步,賈伯斯怎麼贏?你得先創造一個夠狡猾的「反派」

產品晚人一步,賈伯斯怎麼贏?你得先創造一個夠狡猾的「反派」

2025-07-05
37
《品格的力量》25 一刻也不要閒著

《品格的力量》25 一刻也不要閒著

2023-03-10
0
《品格的力量》32 道德勇氣造就英雄氣概

《品格的力量》32 道德勇氣造就英雄氣概

2023-04-28
0
《七真史傳》:第二回 萬緣橋真傳妙道 大魏村假裝中風-02【中西對照】Capítulo 2-02

《七真史傳》:第二回 萬緣橋真傳妙道 大魏村假裝中風-02【中西對照】Capítulo 2-02

2023-04-15
0
商周圖書摘要》她總是緊張到吐,靠安排「嘔吐時間」竟解決?用4個練習,不再被情緒牽著走

商周圖書摘要》她總是緊張到吐,靠安排「嘔吐時間」竟解決?用4個練習,不再被情緒牽著走

2023-03-17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