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中

104

只要稍微聽說過一點佛洛伊德的理論,那我們就會知道,佛洛伊德非常強調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他說一個人的人格,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基本形成了。如果人們成年後,有什麼行為上的問題,比方說膽小害羞,那就要追溯到童年經歷,看看是不是小時候,被什麼事情或者是陌生人嚇到了。

總之,就是往以前看,認為過去的經歷會決定人的性格和行為,所以依照佛洛伊德的理論,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是很難的。

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時,就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類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時,才能齊心協力促使科學進步,可以說,自卑就是為了超越自我而存在的,但是自卑一定會讓我們超越自我嗎?

壓制別人獲得權威感,不代表真正突破自我。

這可不一定,比如一個人外表強勢,不允許別人提意見,他壓制別人,好讓自己覺得比別人強,從而獲得權威感和優越感,但這並不能讓他真正的突破自我。

再比如說,如果做老師是為了用權威壓制學生,來彰顯自己的力量,做醫生是為了主宰他人的生命,顯得比別人更有優勢,那麼阿德勒認為這樣的人,也很難真正克服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因為他只是利用別人和自己的差距獲得安全感,而這並不能夠抹平他對現狀的不滿,所以他會繼續自卑和不安。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擺脫現實的限制,改變自己的行為,實現自我超越呢?

<第二部分>  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佛洛伊德的先天決定論認為,童年經歷形成的潛意識,對人的一生有決定性作用。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約翰·布羅德斯·華生(註5)則認為,環境決定一切,他說,只要給他一個孩子,他可以把他塑造成任何想要的樣子。我們也常說,這孩子生來就是這樣,或者都是父母教得不好。

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創造性解讀

阿德勒也非常重視童年經歷,但是他認為,人的心理雖然不能夠脫離遺傳和環境,但也絕非完全由這兩者決定。人們有權決定自己的思想,因為人們會對事情產生個性化的解讀,而不同的解讀會造就不同的生活目標。阿德勒認為,即便人們一開始把目標定錯了也沒關係,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重新解讀過往的經歷,修正生活的目標。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解讀的經歷找到真理的過程,這也是超越自我的過程。

個體心理學,給了我們一個改變自己的機會。阿德勒也非常強調,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他的病人一旦遇到了什麼問題,他也要去從病人的童年經歷中尋找原因。但他跟佛洛伊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就是:阿德勒認為,人的經歷不能決定人的行為,因為人可以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創造性解讀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家裡就很窮,童年很不快樂,那麼他長大之後,就註定得不到幸福嗎?在阿德勒看來,不一定,他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很快樂的人。這個孩子的經歷是註定的,改不了了,但他從經歷裡能學到什麼經驗,就說不準了。

他可能想,「上天太不公平了,別人小時候都快快樂樂的,就我這麼悲慘,那既然這樣,我為什麼還要管別人?我自暴自棄好了。」但他也有可能會想,「我小時候生活得這麼苦,長大後不能再繼續這麼過下去了,我要改變自己的狀況,讓我的孩子能享受一個幸福的童年。」

真正束縛一個人能力的,是自己的思想。

所以阿德勒說,環境因素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我們可以通過解讀自己的經歷,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他還告誡老師和家長,千萬不要說是遺傳或者經歷在決定孩子的能力,不是的,真正束縛一個人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思想。

阿德勒的這個說法非常振奮人心,因為他不認為客觀因素會決定人的行為,而是給了我們一個改變自己的可能,就是:你可以通過創造性地去解讀自己的經歷,改變自己的思想,通過個人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這不是阿德勒在給我們灌心靈雞湯,而是他從自己的個人經歷中,提煉歸納出來的一套理論。

之前講過,阿德勒剛上學的時候成績很差,特別是數學成績非常糟糕,自己也覺得自己很沒天賦。但他的父親一直鼓勵他,然後有一天,他把老師都不會做的一道題,完整地做完了,一下子信心大增,完全改變了對待數學的態度,開始喜歡數學了,之後就一直努力鑽研,自然而然地數學成績就變好了。

所以阿德勒在書裡說:「你看,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那些說什麼能力是先天的觀點,根本就是靠不住的。」其實這就是在反駁佛洛伊德,因為佛洛伊德的理論帶有決定論的色彩,就是說一個人的先天因素和過去的經歷,決定了人的行為,改不了。

改變想法就能改變行為,認清自己的目標。

在阿德勒看來,這就是瞎扯,他堅決反對,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去追求更卓越的東西,實現逆轉。所以為什麼他的理論叫個體心理學呢?就是在強調每個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註6)。這其實也就是在說,不管你處於怎樣的環境中,有過怎樣的經歷都不要緊,你都有機會改變自己。

創造性地去解讀自己的經歷,改變自己的想法,你就有了改變自己行為的可能性。那之後具體應該怎麼去做呢?阿德勒也給了你一個辦法,就是去認清自己的目標。

在阿德勒看來,決定我們行為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未來的目標。為什麼這麼說?阿德勒又用自己舉了個例子。

他說:「假如我在教室裡找來一個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來了,那學生們肯定會說:『哎呀!阿德勒博士瘋了吧!』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視全班,才會覺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事情很奇怪,反而會覺得這很合理。」

這個例子說明了,真正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是我們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要想改變自己,就要認清自己的目標。一旦校準目標之後,你就會像弓箭手一樣,繃緊身體和精神,讓自己的一切行為,都為你錨定的這個目標來服務。

找到問題點,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所以阿德勒說,一直以來,我們矯正人的行為,或者治療,都是從行為本身來入手,單純地想消除病症,但是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不能這麼做,要改變行為,先改變目標

舉個例子。他說有個男人,經常頭疼,但一直都治不好。阿德勒說,是因為這個人把頭疼當成了逃避問題的辦法,他頭疼的目的是擺脫眼前的問題。比如一頭疼,他就不用出去見陌生人了,還可以藉機對妻子或者同事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我頭都這麼疼了,你們要幫幫我!」之類的。

所以對這個男人來說,頭疼簡直就是一筆財富,能滿足他的好多需求,他怎麼捨得放棄這個毛病呢?所以,如果不讓這個男人意識到這一點,不讓他改變自己的目的,那麼頭疼是治不好的。就算治好了,他也會再得其他病,比如失眠、抑鬱,繼續用這些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說佛洛伊德是決定論,那麼阿德勒可以說是目的論。因為在阿德勒這裡,每一個行為,都有它的目標,並且都受到目標的影響。如果要改變一個行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從這個行為的目的本身入手。

阿德勒在本書中,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在自我超越的過程當中,我們確立的生活目標,會影響我們的前行方向。

生活目標,簡單來說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結果。阿德勒說,人類想要登上月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會想盡辦法,努力克服人類身體和地球重力的限制,而你想上哈佛、劍橋等一流大學,哪怕寒窗十載,也會在所不惜。

上面講的,就是我們所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總結一下:在個體心理學看來,通過創造性地解讀自己的人生經歷,我們就可以改變思想,擺脫過去的經歷對我們行為的影響,就有了改變自己的可能性。把主動權抓到自己手上之後,再通過樹立目標,讓自己的行為為目標服務,就能激發起自己的改變行為,實現自我超越。

待續


(註5) 約翰·布羅德斯·華生
(John B.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通過動物行為研究而創立了心理學行為主義學派,強調心理學是以客觀的態度去研究外在可觀察的行為。華生認為,人的所有行為性格都是後天習得,他以宣稱能將任意一打健全的嬰兒,用適當的行為技術創造成想要的任何類型的人而著稱。
(註6) 主觀能動性
又稱自覺能動性、意識的能動性,是指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計劃、積極主動且有意識的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