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故事》上

136
為什麼糖給人類帶來愉悅的同時,卻又成為破壞生態環境,耗盡資源,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甚至也是引發戰爭的關鍵因素呢?

50多年前的台灣,很多人都喜歡到糖廠附設的福利社,吃冰棒或冰淇淋,因為糖廠販賣的冰裡面一定是用純的糖,不用擔心會吃到摻有危害身體的不明代糖,過年時招待訪客的也幾乎都是甜食,哪怕只是裹了糖粉的花生也備受人們的喜愛。而在糖廠工作的員工,享受到的福利和待遇,也都是令人羨慕的,因為糖業曾經也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

在那個年代,糖是如此的珍貴和受人喜愛,但曾幾何時到了現代,健康飲食的指南卻要人們少吃糖,甚至直指糖是威脅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想瞭解糖的故事,由作者的相關著作可得知。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是《糖的故事》,探討為什麼糖給人類帶來愉悅的同時,卻又破壞生態環境?

這本書是由詹姆斯·沃爾韋恩(James Walvin)所著,2019年原著出版。他是英國種植園經濟史學家、社會史學家、英國約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和知名作家。著作許多關於奴隸制和現代社會歷史的書籍。他的書《Crossings: Africa, the Americas and the Atlantic Slave Trade》於2013年由Reaktion Books出版。

詹姆斯·沃爾韋恩(James Walvin)

他與邁克爾·克拉頓(Michael Craton)合著的第一本書《A Jamaican Plantation: The History of Worthy Park 1670-1970》,1970年出版,是對甘蔗種植園的詳細研究:牙買加種植園,沃思莊園(Worthy Park)(註1)的歷史。2006年入選英國皇家文學院院士。2008年由於他所做出的學術貢獻,被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勳銜。

關於本書《糖的故事》,英國皇家文學院院士詹姆斯·沃爾韋恩,依據詳實的史料,從貿易史、殖民史、戰爭史及經濟史等維度,闡釋了糖為什麼能從中世紀,只有王公貴胄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演化成了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食材。

而且,為什麼糖給人類帶來愉悅的同時,卻又成為破壞生態環境,耗盡資源,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甚至也是引發戰爭的關鍵因素;為什麼在21世紀,糖仍然是造成多種疾病,肆虐全球和許多人流離失所的推手;為什麼面向21世紀,僅僅開徵糖稅不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甜頭原來是苦頭,從奢侈品到便宜貨。

糖實在是太普通了,到處都可以看到,不論是廚房裡作為佐料的白糖、商店裡直接售賣的糖果,還是各種添加到食品飲料裡的甜味劑,到處可見,糖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它是甜味最重要的來源。

人類對甜味的追求可以說是刻在基因裡的,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甜味就是對人類獲取能量的獎勵,因為幾乎所有甜的東西都是碳水化合物,都可以給人類提供最純粹的能量。

不過,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糖」能像現在這樣如此輕鬆地在田地種植並獲得,還是最近幾百年才發生的事情。糖以蔗糖為主的方式出現,需要人類加工,書中所提的,就指這種蔗糖。

在西元1600年之前,糖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品,是富人的專屬。但隨著下個世紀新大陸糖業殖民地的興起,糖變得便宜、無處不在,成為日常必需品。不到50年前,很少有人認為糖會構成全球健康問題。

然而今天,糖經常被譴責有致癮的危險,就像煙草一樣。雖然糖的消費量仍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在一些國家高達每人每年100磅(約45.36公斤),但一些廣告甚至自豪地宣稱,他們的產品不含糖。

糖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一方面它滿足人類的需求,促進商業的繁榮;另一方面,它又在製造奴役和疾病。在大規模生產之後,糖帶來的後果,像是一系列的現代病、我們對糖的不自覺的渴望等等,用現在的科技手段,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

甜的歷史,最早的是蜂蜜。

現在提到糖,幾乎已經是甜的同義詞了,我們甚至很難想像沒有糖之前,人類是怎麼獲得甜味的。其實在沒有蔗糖之前,甜味最直接的來源之一是成熟的水果,不過吃水果可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只有在特定的季節才會有成熟的水果,而且水果還不方便運輸和保存,所以水果雖然甜,但並不是穩定的甜味來源。

很長的一段時間,能給人類提供甜味的,重要的來源是蜂蜜。在2.5萬年前的岩畫上,還有古埃及古印度的繪畫中,也都可以看到,蜂蜜是當時人們重要的甜味劑。甚至在很多宗教信仰中,為了表達天堂的快樂,都是用蜜來形容的。

蜂蜜雖然沒有水果那樣的運輸和保存問題,但是相對於人類整體龐大需求,數量實在是太稀少了。蜂蜜本身就依賴蜜蜂的採集,不論是蜜蜂的養殖,還是開花植物的種植,都會影響到蜂蜜的產量。所以在當時很難像後來的蔗糖,可以大規模生產。最後蔗糖出現了,人類獲取甜味的難度才大幅降低。

這本書叫《糖的故事》,其實就是介紹糖是如何進入人類社會,如何實現大規模生產,最後又是如何成為現在這樣,成為甜味的同義詞的。

當然了,這本書也並不只是給讀者介紹,過去都發生過什麼?這本書的作者詹姆斯·沃爾韋恩,他是英國皇家文學院院士,同時他還是英國種植園經濟史學家、社會史學家,所以這本書其實是用糖作為主線,將人類的貿易殖民經濟等等的歷史貫穿了起來

通過這本書,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糖雖然是一種甜味劑,但是從進入人類社會開始,就不只是一種簡單的佐料,它在不同的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且每個角色,都深深地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糖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帶來什麼危害?

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把自己的視角,停留在糖的積極作用上,他還轉過身去,用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眼光,幫我們審視糖在推動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帶來了什麼樣的危害?

一個簡單的商品,曾經受到國王和王子壟斷,珍貴無比,但是如何又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然後糖如何從雲端跌落谷底,變異成威脅全球健康流行病的主兇?

糖的故事,以及人類對甜味的渴望,雖引人入勝,卻又令人困惑。這也是一個歷史故事。人類熱愛甜味的故事──需要食用蜂蜜、蔗糖、甜菜糖和化學甜味劑──有著重要的歷史淵源。

這兩部分也是接下來為你解讀的重點︰

  • 在第一部分,會先帶你看一下,糖是怎麼進入到人類社會的。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它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在第二部分,會帶著你與作者一起轉身,去看看糖給人類社會,還帶來了什麼樣的危害?

蔗糖從印度到地中海,有賴伊斯蘭文化的傳播。

書裡介紹,蔗糖在歐洲流行起來,還是要等到16世紀末才開始。我們都知道生產蔗糖需要甘蔗,雖然現在甘蔗已經遍佈全球各地了,但是最開始的時候,甘蔗還只是生長在印度地區。印度因為有甘蔗這個天然資源,很早就有了提煉蔗糖的方法。

西元前2600年前,印度文化就把甘蔗和蔗糖當作了飲食的基本原料。後來因為伊斯蘭文化的傳播,印度的甘蔗和蔗糖就傳播到了地中海地區。

在沒有遇到蔗糖之前,甜味對伊斯蘭文化就已經非常重要了,不過當時提供甜味的還是蜂蜜,就比如在《古蘭經 – 十六章》裡面就經常提到,享用蜂蜜是一種信仰。不只是宗教,在世俗文化裡面,蜂蜜或者說是甜味也非常的重要。

從當時流傳下來的食譜,就可以看出來,在當時甜味的菜餚和飲料,佔了非常大的比例。蜂蜜不只是作為食材和佐料,還會被拿來當作藥材,治療各種疾病。所以當伊斯蘭文明接觸到印度文明之後,穆斯林對蜂蜜和甜味的喜愛,很快的就遷移到甘蔗和蔗糖上了。

於是甘蔗就隨著伊斯蘭文明的傳播,穿過了伊朗、伊拉克,最後傳到了地中海地區。

不過在當時製造糖的技術,還是比較落後的,產量比較小。所以,雖然已經有了把甘蔗加工成蔗糖的方法,但是獲得甜味最直接的方法,還是咀嚼甘蔗。就比如在《一千零一夜》裡面,描述了西元9世紀的場景。甘蔗就好似無頭之矛,人人喜愛在齋月期間,日落之後咀嚼甘蔗。

後來還是因為甘蔗在地中海地區開始流行起來,結合了當地更先進的農業生產制度、灌溉方法和加工技術,製糖業才開始慢慢成熟。不只是種植和生產技術,地中海更先進的金融行業,也幫助了製糖業的發展。

13世紀時,糖是菁英階層炫富的工具。

到了13世紀,蔗糖已經成為了英國菁英家庭的日常用品了。13世紀的一個義大利商人,將450公斤的糖果運到英國,不過當時蔗糖的產量,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除了最富有、最有特權的階層外,普通人還是無法享受的。正因這種稀少性,糖變成了菁英階層展示自己權力財富和地位的工具。

最開始糖的作用,還是為了給菜餚增加甜味,或是保存水果,比如蜜餞。可是到了後來,糖的作用已經不再是為食材單純的提供甜味了,而變成了用來炫耀的奢侈品。

比如當時的菁英階層舉辦宴會的時候,會在宴會桌上擺放用糖製作的精緻雕塑。在書裡就介紹了有一次,在巴黎給王室舉辦的新婚宴會,所有目睹了這一次活動的人,都認為這是他們見過最精緻的盛事。每吹響一次號角就上一道菜,每一道菜都有一個特殊的主題。

宴會過後是舞會,舞會過後是甜品套餐,有蜜餞、堅果、餅乾和各式各樣的肉,他們全都是用糖糊製成的,更重要的是,在桌上擺六個巨大的糖塑雕像。這個時候糖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把刀,從來沒有哪種食物或者是調味品,能夠這樣清晰地將人類社會階層一分為二。

不過等到了16世紀末期,糖開始變得普及和便宜了,就是在偏遠的英國小鎮,都可以輕鬆地買到糖。所以這個時候,糖也就失去了炫富的作用。為什麼16世紀末的時候,糖就開始普及了呢?因為那個時候歐洲進入了大航海時代,不論是甘蔗的種植,還是蔗糖的產量都有了大幅增加。

但為什麼大航海時代來了,就能讓蔗糖的產量大增呢?這還要從甘蔗和製糖業傳到地中海地區後的變化說起。

待續


(註1) 沃思莊園
世稱牙買加為「樹林與泉水之地」,傳奇的蘭姆酒:沃思莊園,位於接近牙買加中部,海拔360公尺的山谷,保持著原始綠意風貌,未受觀光文明改變的地景。自17世紀便在此地種植甘蔗並製糖,因此提供製作蘭姆酒的最佳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