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糖的故事》上

2021-12-09
in 人文學科
A A
《糖的故事》上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0
為什麼糖給人類帶來愉悅的同時,卻又成為破壞生態環境,耗盡資源,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甚至也是引發戰爭的關鍵因素呢?

50多年前的台灣,很多人都喜歡到糖廠附設的福利社,吃冰棒或冰淇淋,因為糖廠販賣的冰裡面一定是用純的糖,不用擔心會吃到摻有危害身體的不明代糖,過年時招待訪客的也幾乎都是甜食,哪怕只是裹了糖粉的花生也備受人們的喜愛。而在糖廠工作的員工,享受到的福利和待遇,也都是令人羨慕的,因為糖業曾經也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

在那個年代,糖是如此的珍貴和受人喜愛,但曾幾何時到了現代,健康飲食的指南卻要人們少吃糖,甚至直指糖是威脅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想瞭解糖的故事,由作者的相關著作可得知。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是《糖的故事》,探討為什麼糖給人類帶來愉悅的同時,卻又破壞生態環境?

這本書是由詹姆斯·沃爾韋恩(James Walvin)所著,2019年原著出版。他是英國種植園經濟史學家、社會史學家、英國約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和知名作家。著作許多關於奴隸制和現代社會歷史的書籍。他的書《Crossings: Africa, the Americas and the Atlantic Slave Trade》於2013年由Reaktion Books出版。

詹姆斯·沃爾韋恩(James Walvin)

他與邁克爾·克拉頓(Michael Craton)合著的第一本書《A Jamaican Plantation: The History of Worthy Park 1670-1970》,1970年出版,是對甘蔗種植園的詳細研究:牙買加種植園,沃思莊園(Worthy Park)(註1)的歷史。2006年入選英國皇家文學院院士。2008年由於他所做出的學術貢獻,被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勳銜。

關於本書《糖的故事》,英國皇家文學院院士詹姆斯·沃爾韋恩,依據詳實的史料,從貿易史、殖民史、戰爭史及經濟史等維度,闡釋了糖為什麼能從中世紀,只有王公貴胄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演化成了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食材。

而且,為什麼糖給人類帶來愉悅的同時,卻又成為破壞生態環境,耗盡資源,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甚至也是引發戰爭的關鍵因素;為什麼在21世紀,糖仍然是造成多種疾病,肆虐全球和許多人流離失所的推手;為什麼面向21世紀,僅僅開徵糖稅不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甜頭原來是苦頭,從奢侈品到便宜貨。

糖實在是太普通了,到處都可以看到,不論是廚房裡作為佐料的白糖、商店裡直接售賣的糖果,還是各種添加到食品飲料裡的甜味劑,到處可見,糖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它是甜味最重要的來源。

人類對甜味的追求可以說是刻在基因裡的,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甜味就是對人類獲取能量的獎勵,因為幾乎所有甜的東西都是碳水化合物,都可以給人類提供最純粹的能量。

不過,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糖」能像現在這樣如此輕鬆地在田地種植並獲得,還是最近幾百年才發生的事情。糖以蔗糖為主的方式出現,需要人類加工,書中所提的,就指這種蔗糖。

在西元1600年之前,糖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品,是富人的專屬。但隨著下個世紀新大陸糖業殖民地的興起,糖變得便宜、無處不在,成為日常必需品。不到50年前,很少有人認為糖會構成全球健康問題。

然而今天,糖經常被譴責有致癮的危險,就像煙草一樣。雖然糖的消費量仍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在一些國家高達每人每年100磅(約45.36公斤),但一些廣告甚至自豪地宣稱,他們的產品不含糖。

糖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一方面它滿足人類的需求,促進商業的繁榮;另一方面,它又在製造奴役和疾病。在大規模生產之後,糖帶來的後果,像是一系列的現代病、我們對糖的不自覺的渴望等等,用現在的科技手段,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

甜的歷史,最早的是蜂蜜。

現在提到糖,幾乎已經是甜的同義詞了,我們甚至很難想像沒有糖之前,人類是怎麼獲得甜味的。其實在沒有蔗糖之前,甜味最直接的來源之一是成熟的水果,不過吃水果可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只有在特定的季節才會有成熟的水果,而且水果還不方便運輸和保存,所以水果雖然甜,但並不是穩定的甜味來源。

很長的一段時間,能給人類提供甜味的,重要的來源是蜂蜜。在2.5萬年前的岩畫上,還有古埃及古印度的繪畫中,也都可以看到,蜂蜜是當時人們重要的甜味劑。甚至在很多宗教信仰中,為了表達天堂的快樂,都是用蜜來形容的。

蜂蜜雖然沒有水果那樣的運輸和保存問題,但是相對於人類整體龐大需求,數量實在是太稀少了。蜂蜜本身就依賴蜜蜂的採集,不論是蜜蜂的養殖,還是開花植物的種植,都會影響到蜂蜜的產量。所以在當時很難像後來的蔗糖,可以大規模生產。最後蔗糖出現了,人類獲取甜味的難度才大幅降低。

這本書叫《糖的故事》,其實就是介紹糖是如何進入人類社會,如何實現大規模生產,最後又是如何成為現在這樣,成為甜味的同義詞的。

當然了,這本書也並不只是給讀者介紹,過去都發生過什麼?這本書的作者詹姆斯·沃爾韋恩,他是英國皇家文學院院士,同時他還是英國種植園經濟史學家、社會史學家,所以這本書其實是用糖作為主線,將人類的貿易殖民經濟等等的歷史貫穿了起來。

通過這本書,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糖雖然是一種甜味劑,但是從進入人類社會開始,就不只是一種簡單的佐料,它在不同的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且每個角色,都深深地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糖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帶來什麼危害?

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把自己的視角,停留在糖的積極作用上,他還轉過身去,用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眼光,幫我們審視糖在推動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帶來了什麼樣的危害?

一個簡單的商品,曾經受到國王和王子壟斷,珍貴無比,但是如何又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然後糖如何從雲端跌落谷底,變異成威脅全球健康流行病的主兇?

糖的故事,以及人類對甜味的渴望,雖引人入勝,卻又令人困惑。這也是一個歷史故事。人類熱愛甜味的故事──需要食用蜂蜜、蔗糖、甜菜糖和化學甜味劑──有著重要的歷史淵源。

這兩部分也是接下來為你解讀的重點︰

  • 在第一部分,會先帶你看一下,糖是怎麼進入到人類社會的。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它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在第二部分,會帶著你與作者一起轉身,去看看糖給人類社會,還帶來了什麼樣的危害?

蔗糖從印度到地中海,有賴伊斯蘭文化的傳播。

書裡介紹,蔗糖在歐洲流行起來,還是要等到16世紀末才開始。我們都知道生產蔗糖需要甘蔗,雖然現在甘蔗已經遍佈全球各地了,但是最開始的時候,甘蔗還只是生長在印度地區。印度因為有甘蔗這個天然資源,很早就有了提煉蔗糖的方法。

西元前2600年前,印度文化就把甘蔗和蔗糖當作了飲食的基本原料。後來因為伊斯蘭文化的傳播,印度的甘蔗和蔗糖就傳播到了地中海地區。

在沒有遇到蔗糖之前,甜味對伊斯蘭文化就已經非常重要了,不過當時提供甜味的還是蜂蜜,就比如在《古蘭經 – 十六章》裡面就經常提到,享用蜂蜜是一種信仰。不只是宗教,在世俗文化裡面,蜂蜜或者說是甜味也非常的重要。

從當時流傳下來的食譜,就可以看出來,在當時甜味的菜餚和飲料,佔了非常大的比例。蜂蜜不只是作為食材和佐料,還會被拿來當作藥材,治療各種疾病。所以當伊斯蘭文明接觸到印度文明之後,穆斯林對蜂蜜和甜味的喜愛,很快的就遷移到甘蔗和蔗糖上了。

於是甘蔗就隨著伊斯蘭文明的傳播,穿過了伊朗、伊拉克,最後傳到了地中海地區。

不過在當時製造糖的技術,還是比較落後的,產量比較小。所以,雖然已經有了把甘蔗加工成蔗糖的方法,但是獲得甜味最直接的方法,還是咀嚼甘蔗。就比如在《一千零一夜》裡面,描述了西元9世紀的場景。甘蔗就好似無頭之矛,人人喜愛在齋月期間,日落之後咀嚼甘蔗。

後來還是因為甘蔗在地中海地區開始流行起來,結合了當地更先進的農業生產制度、灌溉方法和加工技術,製糖業才開始慢慢成熟。不只是種植和生產技術,地中海更先進的金融行業,也幫助了製糖業的發展。

13世紀時,糖是菁英階層炫富的工具。

到了13世紀,蔗糖已經成為了英國菁英家庭的日常用品了。13世紀的一個義大利商人,將450公斤的糖果運到英國,不過當時蔗糖的產量,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除了最富有、最有特權的階層外,普通人還是無法享受的。正因這種稀少性,糖變成了菁英階層展示自己權力財富和地位的工具。

最開始糖的作用,還是為了給菜餚增加甜味,或是保存水果,比如蜜餞。可是到了後來,糖的作用已經不再是為食材單純的提供甜味了,而變成了用來炫耀的奢侈品。

比如當時的菁英階層舉辦宴會的時候,會在宴會桌上擺放用糖製作的精緻雕塑。在書裡就介紹了有一次,在巴黎給王室舉辦的新婚宴會,所有目睹了這一次活動的人,都認為這是他們見過最精緻的盛事。每吹響一次號角就上一道菜,每一道菜都有一個特殊的主題。

宴會過後是舞會,舞會過後是甜品套餐,有蜜餞、堅果、餅乾和各式各樣的肉,他們全都是用糖糊製成的,更重要的是,在桌上擺六個巨大的糖塑雕像。這個時候糖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把刀,從來沒有哪種食物或者是調味品,能夠這樣清晰地將人類社會階層一分為二。

不過等到了16世紀末期,糖開始變得普及和便宜了,就是在偏遠的英國小鎮,都可以輕鬆地買到糖。所以這個時候,糖也就失去了炫富的作用。為什麼16世紀末的時候,糖就開始普及了呢?因為那個時候歐洲進入了大航海時代,不論是甘蔗的種植,還是蔗糖的產量都有了大幅增加。

但為什麼大航海時代來了,就能讓蔗糖的產量大增呢?這還要從甘蔗和製糖業傳到地中海地區後的變化說起。

(待續)


(註1) 沃思莊園:
世稱牙買加為「樹林與泉水之地」,傳奇的蘭姆酒:沃思莊園,位於接近牙買加中部,海拔360公尺的山谷,保持著原始綠意風貌,未受觀光文明改變的地景。自17世紀便在此地種植甘蔗並製糖,因此提供製作蘭姆酒的最佳原料!
其他文章︰
  1. 《糖的故事》中
  2. 《糖的故事》下
  3. 《創造力》【中】
  4. 《讚揚與責備》下
  5. 《社交天性》下
  6. 《活出意義來》3/4
  7.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8.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9.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糖的故事》

Next Post

《糖的故事》中

相關文章

商周圖書摘要》「嚴以律己」才不會讓你成長!請不要再用混蛋的方式對待自己了

商周圖書摘要》「嚴以律己」才不會讓你成長!請不要再用混蛋的方式對待自己了

2023-09-09
0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十八忍 佃戶受公之訓 而後成家【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18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十八忍 佃戶受公之訓 而後成家【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18

2025-08-03
0
《自卑與超越》上

《自卑與超越》上

2021-11-11
0
《品格的力量》29 人人皆可創作

《品格的力量》29 人人皆可創作

2023-04-07
0
《被討厭的勇氣》(下)

《被討厭的勇氣》(下)

2021-08-22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三回-02 化強梁改邪歸正 談至理因死得生【中西對照】Capítulo 23-02

《七真史傳》:第二十三回-02 化強梁改邪歸正 談至理因死得生【中西對照】Capítulo 23-02

2024-09-07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