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如果你那麼聰明》上

2022-01-13
in 經濟學科
0 0
A A
《如果你那麼聰明》上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1
經濟學家不是預言家,也不是實踐者,而是觀察者。這本書是要提醒經濟學家,也提醒我們所有人重視隱喻和故事,讓經濟學更理性,也更講道理。

大學時代,對於鑲著美國某著名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頭銜的教授,總是敬佩不已,心想他們一定是很成功的企業家,後來發現他們幾乎都在學術圈裡鑽研而已,有的會成為企業的高級顧問,但幾乎沒有聽說成為企業家的。

民間也常流傳著「讀經濟的不會賺錢」這樣調侃的話語,可是偏偏每個國家,又都需要經濟學家的分析來制訂經濟政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如果你那麼聰明

如果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會沒錢呢?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書叫做《如果你那麼聰明》,這本書是一位經濟學家寫的,句子裡的這個你指的就是經濟學家,你可能感覺到了這個書名只說了一半,它的全句應該是,「如果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會沒錢呢?」

這句話聽著有點扎心,其潛台詞是,既然經濟學家那麼懂得商業和市場運行的規律,那他們就應該能夠預測市場的走向、商業的趨勢,靠預測賺到很多的錢,可現實是: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沒有靠預測掙到錢,而且他們做投資也一樣會賠錢,為什麼會這樣呢?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弄明白經濟學家是做什麼的,今天要解讀的這本書,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

本書作者迪爾德麗·N·麥克洛斯基(註1),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經濟學、歷史學、英語和傳播學教授,在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任教12年,有人說她是當代少有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很多著名的經濟學家都很推崇她的書,麥克洛斯基很擅長跨學科的綜合研究。

迪爾德麗·N·麥克洛斯基
迪爾德麗·N·麥克洛斯基

在這本書裡,她借助傳播學、修辭學的理論,拆解經濟學家怎麼講道理,幫讀者透過難懂的公式和複雜的邏輯,看懂經濟學家到底在說什麼?又是怎麼說的?從這本書裡,我們能學到真正的經濟學批判性思維,也能幫我們掌握一些具體的方法,識破那些不靠譜的經濟學觀點。

《如果你那麼聰明》這本書提出了三個關鍵核心:

  • 經濟學家不是預言家,預言是魔法世界裡占卜師的工作,而經濟學是一門現代科學,現代科學本就是反魔法的,和其他現代科學一樣,經濟學要做的事,是創造一個思想框架,拒絕魔法提供的解決方案。
  • 經濟學家既不是預言家,也不是實踐者,而是觀察者。
  • 重視隱喻和故事,不會讓經濟學不科學、不理性,恰恰相反,這樣做會讓經濟學更理性,也更講道理。

接下來,我們以兩部分來分享這本書的主要觀點。

首先,我們要回答書名裡提出的問題,如果經濟學家那麼聰明,為什麼會沒錢呢?我們就從這個問題出發,來說說經濟學家到底是「什麼的」?

第二,明確了經濟學家是「什麼的」之後,我們就來具體的說,經濟學家是怎麼表達觀點的。

能預測未來的專家,可信嗎?

如果經濟學家那麼聰明,他們為什麼會沒錢呢?這個問題明顯是在諷刺那些誇誇其談,聲稱能夠預測未來的專家。有一個很簡單的推理,就能證明他們的預測其實沒什麼道理。

首先,我們假設:如果不考慮環境因素,任何人看到路邊有500塊錢,肯定會把它撿起來。作者把這個假設叫做「一般貪婪公理」,經濟學家也都認可這個公理,然後我們就得承認一個讓人有些失望的結論,那就是在我們上下班的路上,肯定沒有500塊錢躺在地上等著我們去撿。

這個結論很容易證明,我們就來一起推理一下。假設在 T 到 N 的時間線,在一條路上躺著500塊錢,那麼根據前面說的一般貪婪公理,一定會有人在 T 這個時間段內把它撿走。

我們用常識來思考一下,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如果有人到處給別人提建議,說他能告訴你,怎麼才能在路邊撿到500塊錢,而他只收一點服務費,你會買這個服務嗎?肯定不會,因為你知道,如果真的有這500塊錢,那個人早就把它撿走了。

這個道理太明顯了,當然不會有人上當。我們不會相信推銷員說,你買的這款車子只對你才有優惠,也不會相信那些投入一點錢就能領大獎的短信。

可是作者說有意思的是,到了美國上流社會的慈善晚會上,人們又好像忘記了這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去問經濟學家:利率會怎麼波動,房價會怎麼變化?玉米的價格又會怎麼變化?

就算經濟學家回答了他的話,可信嗎?如果一位經濟學家真的告訴你,玉米的價格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那他就等於在說,只要用自己的房子做一點抵押,就能快速賺到幾十萬,這跟告訴你哪裡能撿到500塊錢,又有什麼區別呢?

說到這裡,我們自然就會產生一個疑問,不是很多人做股市的預測嗎?有基本面分析師、技術派分析師,甚至還有人嘗試用深度學習來預測股票嗎?那如果具備專業的知識,股票的價格應該可以預測吧?但事實上,經濟學家很早就意識到,股票的價格不能預測。

在投資問題上,不能忽略運氣的因素。

1931年統計學大師卡爾·皮爾森(註2),他就放棄了一樁預測股市的生意,因為在那之前,他沒有預測到股市的大崩盤,他沮喪地發現股票價格的變化,有很多偶然因素不能預測,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價格取決於人們的預期。

現在有一棵蘋果樹,我們對它的預期是每年都結10個蘋果,結果下了一場大雨,蘋果樹被雷劈了一般,那從明年開始,它每年就只能結出5個蘋果,這時候我們對這棵蘋果樹產量的預期就變了,那蘋果的價格就會變,那麼是因為什麼導致人們的預期發生變化呢?

沒錯,是因為蘋果樹被雷劈的這個消息,消息就是新的知識,所以只要有新的知識產生,預期就會發生變化,價格就會發生變化。但是新的知識,那一定是意外的知識,就像蘋果樹被雷劈,我們不可能預見到這件事會發生。所以股票的價格可以預測嗎?顯然不能!

但是也可能有人會反駁說,那確實有人根據股市經紀人,或者自己對股票的預測賺了大錢呀!沒錯。但是作者又反問道,那也有人同樣在賽馬、賭球上賺了大錢啊?也就是說,賺了大錢的人,不一定都是因為預測成功,還有可能是運氣。

在投資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忽略運氣的因素,最後還有人可能會反駁說,經濟學家他們沒辦法靠投資掙到錢,很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本錢,有的經濟學家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

經濟學家的投資建議不靠譜

20世紀70年代,芝加哥大學就有一群經濟學家,他們在午餐會上抱怨銀行不願意貸款給他們,讓他們失去了一個賺大錢的機會,因為當時美國的利率高得離譜,在經濟學家看來,利率這麼高,未來一定會下降,那利率下降了,債券就會漲價,這不就是一個穩賺不賠的好機會嗎?

結果不久之後,利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還好銀行做了明智的決定,這群經濟學家才沒有負債累累。

舉一個美國金融危機時期的例子。

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註3)是1994年成立的,創始人叫約翰·梅韋瑟(John Meriwether),是當時最厲害的對沖基金之一。梅韋瑟是華爾街的債券套利之父,他開創這家公司的時候,找到了當時世界上最頂尖的經濟學家做合夥人,包括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還有麻省理工、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

一開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業績非常出色,在成立的頭10個月裡,基金就賺了20%。到了第2年賺了43%,第3年賺了41%,3年累積的收益達到了21億美元,但是到了第5年,也就是1998年,俄羅斯金融風暴,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動盪。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卻做了錯誤的決策,它放大了金融衍生產品的運作規模,就在短短的150天裡,資產淨值就下降了90%,出現了46億美元的巨額虧損,差一點就破產了。

你看那麼多聰明的經濟學家聚在一起,還是有可能做出這樣錯誤的投資決策,所以作者說經濟學家投資失敗很正常,她自己也在投資中賠過錢,有時候是投資了看起來肯定會賺錢的房地產市場,有時候是投資了由經濟學家組成的智囊團推薦的外匯。

一次法院的判決,才有投資建議這行業出現。

既然投資建議不靠譜,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一個行業呢?這件事說起來還挺好笑的。給別人提投資建議這個行業,不是經濟學家提出來要做的,而是因為一次法院的判決。

20世紀末,美國有一些有爭議的財產,他們一般爭議的焦點就是,如果人們把養老基金委託給其他人管理投資,那投資失敗了怎麼辦?這種案子法院很不好裁決,因為投資失敗的原因不好界定,所以法院就提出管理養老基金的基金受託人,應該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請他們給出合理的投資建議,給別人提投資建議這個行業就是這麼出現的。

有一個聰明的經濟學家就是這麼做的,他的名字叫奧托·艾克斯坦。他把大規模的統計模型用在了商業上,開了一家公司,把自己對價格和利率的預測做成報告,再賣給別的公司。這家公司在1984年盈利達到了8400萬美元,不過艾克斯坦的公司從來沒有根據自己的預測做過投資。

作者調侃說,如果他這麼做了,沒準能賺到更多的錢?!

能看到這點,覺得作者真的很大膽,她這番話不是把很多同行的工作,一棍子給打死了嘛!不過讀完這本書,你就會發現,作者其實不是在挑戰同行,相反的,她是要站出來替她的同行說話、澄清。

經濟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很多人對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的誤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經濟學家不是預言家,預言是魔法世界裡占卜師的工作。而經濟學是一門現代科學,現代科學天然就是反魔法的,和其他現代科學一樣,經濟學要做的是創造一個思想框架,拒絕魔法提供的解決方案。

經濟學拒絕魔法提供的解決方案,不是因為魔法是邪惡的,而是因為它太過簡單了。這個世界不會你擦一下神燈,就有精靈來滿足你的願望;也不會看一下水晶球,就能知道命運的走向。

經濟學家會告訴你,這個世界更複雜的真相,好的東西一定是稀缺的,我們必須用辛勤的汗水來滿足我們的慾望,我們不能打個響指就變得富有,所有的事情都要付出代價,有些人誤以為經濟學能夠預測未來,是因為他們忽略了經濟學家的局限,那經濟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呢?

(待續)


 

(註1) 迪爾德麗·N·麥克洛斯基:
(Deirdre N.McCloskey),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原名羅伯特·麥克洛斯基(Robert McCloskey),53歲時選擇變性改用現名。出生於1942年,現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歷史學、英文與傳媒學傑出教授,1970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擁有6項名譽博士學位。她於2013年由於研究歷史中人類成就和繁榮的影響因素,而獲美國競爭性企業研究所頒發的朱利安·西蒙紀念獎。

(註2) 卡爾·皮爾森:

(Karl Pearson,1857年3月27日 – 1936年4月27日)是英國數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數理統計學的創立者、自由思想者,對生物統計學、氣象學、社會達爾文主義理論和優生學做出了重大貢獻。他被公認是舊派理學派和描述統計學派的代表人物,並被譽為現代統計科學的創立者。是20世紀科學革命和哲學革命的先驅,「批判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註3)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P., 縮寫為 LTCM)是一個投機性避險基金,專門從事利用高槓桿的絕對報酬交易策略(例如固定收益套利、統計套利和配對交易等),總部設置於美國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該公司是由所羅門兄弟的前副董事長暨債券交易部主管約翰·梅韋瑟於1994年成立,董事會成員包括了因制定期權定價公式,而在1997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麥倫·休斯和羅伯特·C·默頓。LTCM在成立第一年,就獲得了年化報酬率超過40%的巨大成功,然而在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後,卻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造成了46億美元的巨大虧損,不得不請求美國聯準會的財政介入。不久之後,該基金在2000年初倒閉。

 

 

 

其他文章︰
  1. 《如果你那麼聰明》下
  2. 《思維盲點》任何人都會有的思維誤區(上)
  3. 《活法》: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秘訣
  4.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上
  5.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下
  6. 《貧窮的本質》上
  7. 《全新思維》上
  8. 《全新思維》下
  9. 《如果你那麼聰明》
  10. 《敘事經濟學》下
Previous Post

《如果你那麼聰明》

Next Post

《如果你那麼聰明》下

相關文章

《指標陷阱》2/3

《指標陷阱》2/3

2022-09-01
0
《品格的力量》44 欲望暴君

《品格的力量》44 欲望暴君

2023-07-29
0
《閱微草堂筆記》之鬼魅慚愧而去【中西對照】Un espectro avergonzado

《閱微草堂筆記》之鬼魅慚愧而去【中西對照】Un espectro avergonzado

2022-05-21
0
《閱微草堂筆記》之因果故事:妖不勝德

《閱微草堂筆記》︰妖不勝德【中西對照】Lo diabólico es incapaz de vencer a lo virtuoso

2021-09-04
0
《知識的錯覺》上

《知識的錯覺》上

2022-03-03
0
商周圖書摘要》年紀越大越懊悔⋯人類學教授:我見過最悲傷的人,都有一段毀滅的親子關係

商周圖書摘要》年紀越大越懊悔⋯人類學教授:我見過最悲傷的人,都有一段毀滅的親子關係

2023-07-13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