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另一面》下

33

基因的差異,決定了一個人的大腦,對環境的感覺是否敏銳,是否情緒化,以及各自的為人處世之道。它也奠定了我們對待童年經歷的方式。

媽媽多親吻撫摸新生兒,將來孩子應對能力強。

面對新的環境和不熟悉的人群,你更願意迎頭面對,還是選擇逃避?負面情緒和正能量,我們更容易受到哪個的影響?你歡迎新的挑戰和變化嗎?這些微妙的態度差異,決定了每個人與周圍世界的不同相處模式。

每一個人在生命之初的航向,僅有細微的差異,隨著我們不停地與家人、與社會環境、與生活帶來的壓力和機會的互動,這些差異不斷被放大和強化,最終塑造出了一個個完全不同的獨特個性。 

基因甚至能夠影響我們的生活經歷,它既能驅動一個人不斷尋找和追逐冒險的刺激,也會讓另一個人因害羞而盡力減少社會交往。

在這本書裡,作者舉了幾個通俗的例子,來解釋基因是怎麼影響心智的,比方說壓力,這個大家肯定熟悉,很多人覺得自己每天壓力大,那在基因層面上,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現在科學家研究得比較透徹的糖皮質激素受體(Glucocorticoid),它就是新生兒大腦中,一個最重要的基因和應對壓力的能力有關。

愛子有方的媽媽,會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個禮拜,就多多親吻他、撫摸他。這種行為會刺激孩子體內的一種酶,它負責解鎖糖皮質激素受體,於是孩子體內的這種物質水準就會比較高。將來他應對壓力的能力,也會相對比較強。從心智健康的角度來講,這才稱得上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挾帶BDNF基因變體的人,其焦慮程度就更高。

再舉一個例子,科學研究證明了一個人焦慮水準的高低,也跟特定的基因變異有關係,現在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組遺傳基因,跟焦慮傾向有關。它名字叫腦源性神經營養因數,名字有點複雜,科學家把它簡稱為BDNF基因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感受到壓力的時候,BDNF能調動神經元,去平復大腦對壓力的感受水準,讓我們的焦慮感不至於太嚴重。但是BDNF基因在某些條件下會發生變異,這個時候他對壓力的調適干預作用就消失了,那麼面對同樣的壓力環境,挾帶BDNF基因變體的人,他的焦慮程度就更高。

但是我們要知道,跟焦慮傾向掛鈎的基因,可並不只有BDNF這一組,對我們複雜的大腦來講,科學家現階段識別出的幾組基因,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我們可以總結出這些基因的共性,它們都是與生俱來的,它們的作用機制大體相似,都是讓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參與到大腦的各種物理化學反應當中。

所以面對相似的情景,有的人坐立難安,有的人若無其事。這看似是下意識的反應,其實背後是基因主導的千萬個物理化學反應,如果焦慮情緒太嚴重,現代醫學也會考慮從基因層面解決。

雖然改變人類的基因,存在很多技術問題和倫理問題,但是既然起作用的是基因生產出來的蛋白質,就有人提出,那不妨直接補充蛋白質啊。現在有些抗抑鬱的精神類藥物,就是人工製造出來的,模擬了相關基因分泌的蛋白質。

讓人不焦慮的基因,比較容易遭遇搶劫?

不過,作者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這類讓人不焦慮的基因,也不是多多益善。科學家研究發現,受到攻擊性創傷的受害者,也跟遺傳因素有關,有的人遭遇搶劫或是性侵的概率,要比別人高出20%,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作者分析,可能正是因為他們是不容易焦慮的人,相對偏愛風險,容易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相反的,容易焦慮的人,看起來好像是站在正常的另一面,卻有一種趨吉避凶的本能,比如個性謹慎的人,通常會避免一個人走夜路。

這麼看來,連我們所處的環境都可能跟基因有關,不完全是偶然發生的;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老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更準確的說法大概是:基因決定命運。

回顧我們剛才說到的,把我們引向正常的另一面的既有基因的因素,也有環境的因素,基因的因素更重要,它不光決定了我們的本能反應,還有可能改變我們經歷的環境。好在基因造成的心智失常,也是有希望藉助科學手段改變的。

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對應不同問題的基因,是不是只要對特定的基因稍加改造,生活中的所有難題就都能迎刃而解了呢?這就到了我們要說的第三個問題作者說,我們自己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基因改造大腦,在某些方面獲得優勢。

基因改造適用於生活各個方面

那麼這個基因改造適用於哪些方面呢?我們有多少困擾,就有多少解決辦法。作者給我們舉的例子,幾乎包括了生活的各個方面,比方說,最籠統的也是最經常影響我們的情緒問題,還有我們的人生大事:像找對象、養孩子、贏得信任的秘方等等。

在這些事情上,你可能聽過各種方法,但作者說,客觀環境只是一個方面,基因更能幫助我們,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基因知識甄別謠言,還可以抓住時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基因。

小小愛因斯坦,養育的生物學。

怎麼識別謠言呢?就拿育兒來說,現在的小朋友學的東西,要比我們小時候多得多,每個厲害的孩子背後都有投下血本的父母,這種唯恐落於人後的競爭,可能從小朋友一出生就開始了,這也是許多打著培養優秀孩子旗號的商品,能夠大行其道的原因。

比方說有一種旋轉式嬰兒車,嬰兒坐在裡面可以旋轉座椅,這有什麼好處呢?有研究表明,和父母互動的時候,嬰兒大腦中與壓力有關的區域,會發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降低嬰兒的壓力水準。旋轉式嬰兒車能讓嬰兒看到推車的爸爸媽媽,而在傳統的嬰兒車裡,長時間缺少這種互動,對嬰兒來講,就是一個有壓力的環境。

是不是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面對父母的嬰兒車,雖然的確能降低嬰兒的壓力水準,但是除非父母能夠保證孩子一輩子,生活在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裡,否則應對壓力的能力就是必須的。

再比如,有一款叫做「小小愛因斯坦」的錄影帶,會不斷地給嬰兒聽古典音樂,號稱可以激發幼兒的語言能力和認知水準。你會去嘗試嗎?這款錄影帶和DVD在1996年問世以後,暢銷了10年。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商家們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推銷號稱能贏在起跑線的產品,背後的生物學依據說起來也很好聽,但真的有用嗎?可能真的有一點效果,但商家沒有告訴你的是:聽莫扎特音樂提升認知能力的效果,只能維持10分鐘,實際上這些刺激並沒有改變孩子的基因,所以對正常孩子大腦的影響只能是暫時的。

人類大腦可以被重塑,但需長期堅持。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改變了基因呢?像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的:媽媽即時給新生兒親吻擁抱,為什麼就能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呢?作者在書裡反覆強調,每件事情都得有個度,缺什麼補什麼是有效的,明明不缺你還要補,當然達不到提高的目的。

打個比方,我們血液中的含氧量是97%到99%,正常人硬要通過吸氧,把含氧量補充到100%是有害無益的,但對於確實缺氧的人,吸氧就是有用的。同樣的道理,在新生兒體內負責解鎖糖皮質激素受體的酶還不健全,需要促進激發,媽媽的擁抱就是有效的,而一般的孩子認知水準完全正常,硬要胡吃海塞再想去增進它,那就是徒勞了。

那是不是說:人一旦長大,再補什麼都沒用了呢?並非如此,人類的大腦不是一塊石頭,而是非常柔軟的,它確實是可以被重塑的,但這需要長期堅持。有一群普通人的例子,可以供我們參考。

從十九世紀中期以來,倫敦的出租車司機一直被認為,是空間記憶能力超群的佼佼者,這跟他們受過的訓練有關,為了獲得執照,他們必須記住2.5萬條街道的分佈情況,以及數以千計的目的地,他們本來也只是普通人,只是每個人都要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再通過實踐經驗,反覆的記憶來強化。

結果他們的大腦真的被改變了,通過監測他們大腦中,負責處理空間記憶的區域;也就是海馬體,科學家發現其中的灰質變厚了。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科學家認為:海馬體中的灰質越厚,這個大腦就越健康。

愛和信任以藥物作用,算真誠嗎?

有人可能說了,重塑大腦還挺麻煩的,不過作者說,重塑大腦需要持之以恆,這絕對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像前面說的,科學家已經找出了很多基因,分別對應著心智的不同方面,如果輕易就能夠改變,人類可能會陷入一場相互操縱、相互利用的惡戰之中。

比方說,往身上噴一點信任噴霧,就能讓別人愛你、相信你,不管去相親還是找工作都像開了掛。其實沒那麼神秘,說穿了,信任噴霧就是婦產科常用的催產素,它真的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依戀感。不過這樣得來的愛情或者信任,也顛覆了情感的定義。

你想,如果愛情是荷爾蒙引發的化學反應,那麼人為製造或者促進化學反應,算不算真誠?我們會不會懷疑自己的愛情是藥物的作用,而不是真的愛上了伴侶呢?這麼看來,我們應該感謝重塑基因的困難,讓信任噴霧的效用有限,想憑此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的。

正常和不正常,都可為我所用。

既然我們的基因,是經歷了長期演化過程所形成的,它所表現出來的優勢與劣勢,在特定環境下,都具有某種生存或繁殖的優勢,不能說我們絕對用不到,樂觀還是保守、熱情還是謹慎、豁達還是自省,沒有絕對的好和壞。我們應該做的,是去選擇適合自己基因的一面,促進它持續地往對我們有利的方面發展,瞭解自己的先天優勢,並通過後天的環境持之以恆地重塑大腦。

正常和非正常的界線很模糊,在不同環境下,正常的定義也會發生變化,因為正常的心智既要順應社會的發展,也要能夠處理生活的實際問題。基因和後天環境都會影響心智,基因造成的影響更加顯著,它會改變我們做選擇的傾向,也會部分程度地改變環境,從而決定了個人的命運。

科學家正在積極破解基因的密碼,把不同的心智問題和特定的基因組掛鈎,找到改變基因來調節心智的有效途徑,將來會更廣泛地應用在臨床治療上。普通人也可以利用起基因的工具來改變大腦。無論是因為些許的不正常感到不安,還是希望在各個方面更有優勢,正常和不正常都可為我所用,讓人更好地生活。

以更寬容的眼光重新定義正常

看完這本書,覺得《正常的另一面》這本書的意義,在於作者不斷地以一個一個容易理解的案例,幫助我們掃除先入為主的成見,以更寬容的眼光重新定義正常,先天和後天遺傳和環境,這些影響人和世界定義正常和非正常的因素,往往不是簡單的一個方面,也沒有固定的標準。我們真能把自己改造成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正常的人嗎?

從搖籃到墳墓的漫漫人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究竟如何走過,決定於遺傳因素和後天成長的不斷發揮作用,有些和煦如春風化雨,有些狂暴似電閃雷鳴。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改變,這是依靠經驗而得到的可塑性的結果。

即便是那些在幼兒曾遭遇嚴重忽視,或缺親密關係的兒童,在找到一個溫暖的新家庭後,表現得也相當不錯。

文化與社會的影響能重塑我們的欲望。心理干預能有效治療長期的恐懼症狀。愛能修復破碎的心靈。做為一名精神病學家,常常驚歎於人類心智中那份卓越的韌性。無論面對多麼巨大的挑戰,我們總能迎難而上,奮勇向前。

世界是多樣的,其實我們所追求的正常不是泯然眾人,而是能夠更好地調動我們的心智,為生活中的種種難題找到解答,迎來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