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指標陷阱》1/3

2022-08-26
in 經濟學科
0 0
A A
《指標陷阱》1/3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0

原本量化是為了提高生產力、改進不足的空間而出現的工具,如今人們只追逐表面的數據,而忽略原本的意義。量化因此沒有改善人們的生活,反而威脅到了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本書解析人們過度依賴量化評鑑帶來的各種災害,並探討如何能扭轉情勢。 

從新冠疫情一開始,全世界的人們每天都盯著感染人數、重症人數、死亡人數這些數字。這些數字指標給人們帶來種種的感受,包含恐懼、不滿、麻木、對未來灰色的情緒和看法。然而,究竟這些數字指標代表了什麼樣的「真實」?要不然,為什麼不同國家、人群面對疫情的作法,越來越不相同?

◇減少碳排放是現在政府到企業的努力方向,但碳權卻開始變成買賣的標的,這是呼籲減少碳排的初衷嗎?

◇股市的指數真的代表了經濟實況嗎?

◇每到年底,就免不了各種考核,以前是KPI關鍵績效指標(註1),現在又流行什麼OKR目標與關鍵結果法(註2),很多人覺得,就幾個冷冰冰的數字,能代表自己這一年的工作成績嗎?

一位歷史學教授,怎會想寫批判指數考核的書?

這期為大家介紹的是《指標陷阱》這本書,它探討的問題,就是各種的指標和考核,它是怎麼出現的,會帶來怎樣的潛在危害?

這本書的中文譯名「指標陷阱」,算是翻譯得比較溫和,又譯「失控的數據」,它的英文原名是「The Tyranny of Metrics」,意思是「指標的暴政」,其實就是對指標考核這件事進行批判。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一位歷史學教授,名叫傑瑞·穆勒(註3)。一位歷史學教授,怎會想寫一本批判指標考核的書呢?

大多數在企業公司上班的人,都要面臨KPI這樣的績效考核。我們多多少少會感覺到,這樣的考核未必合理,光憑幾個冷冰冰的數字,就能體現我們全部的工作成效嗎?但如果問,指標考核到底不合理在哪兒,要讓我們具體指出,我們又好像說不清楚。

這位穆勒教授不一樣。他說,他本人就是指標考核的受害者,他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從歷史學家的視角,來搞清楚用指標考核來進行管理的理念,到底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弊端在哪裡。

耗費大量精力做的指標報告,根本沒啥用也沒人看!

穆勒是美國一所私立大學的歷史系主任,除了研究和教學,他還要負責系裡的行政事務、對青年教師的工作進行指導等等。

一開始,他對這份工作遊刃有餘,但是他漸漸發現,需要向上級部門提交的各種統計數據、評估量表在逐年增長,這些數據包括學生的成績分佈、畢業率、就業率、畢業後的薪酬水準,以及教師學術研究的相關指標等等。穆勒用於搜集、整理這些指標資訊的時間越來越多,而用心於教學、科研的時間越來越少。

不但如此,各個院系之間還陷入了數據的軍備競賽。穆勒說,他的一位系主任同行,也是一名資深學者,花了整整一個暑假,來編著一本厚厚的工作指標報吿,還附加了彩色圖表。如果穆勒不照著這麼做,就顯得不如其他院系嚴謹。

而學校為了處理越來越多的報吿,不得不聘用更多的數據專家,甚至專門指定一名副校長來負責評估工作。更加荒謬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些耗費大量精力做出來的指標報吿,根本沒啥用,甚至根本都沒人看。

指標癖在現代社會的泛濫,造成指標考核的暴政。

穆勒感到很困惑:在高校這樣一個崇尚理性的地方,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明顯的非理性現象?他發現,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教育部在2006年發佈了一項規定,要求對高校加強問責制,要收集更多的指標數據,並且根據這些指標來對高校進行評估考核。

教育部相信,指標考核是提升高校教學質量的法寶。於是,指標任務在教育系統中層層下放,最終落到穆勒的身上。

不過,穆勒的反思並沒有止於此。他看到,美國教育部的想法並不是特例,而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通病,所以他把它叫做「指標癖」,指的是:「有貌似不可抗拒的壓力,要去衡量績效、公開宣傳績效,並獎勵績效。」

穆勒認為,「指標癖」在現代社會的泛濫,造成了指標考核的「暴政」,我們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是這個「暴政」的受害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咱們就以兩部分來做瞭解:首先,指標癖是怎麼一步一步發展出來的?第二,它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指標癖是怎麼一步一步發展出來的?

指標,說得更通俗點,就是數字。現代社會和傳統社會最重要的區別之一,就是對數字的重視程度截然不同。按照歷史學家哈拉瑞(註4)的說法,傳統社會的知識體系大部分是用故事構成的,比如各種神話傳說和宗教典籍,裡面幾乎找不到計算公式和圖表。而現代科學恰恰相反,它依賴數字來構建知識體系。

實際上,科學革命就是從測量數字開始的:天文學家測量星體的軌跡,地理學家測量地球的大小,物理學家測量大氣壓力和光的速度等等。科學家用測量來搜集數字,再用數學工具對數字加以整理,並發現其中的自然規律。人們相信,沒有測量得來的數字,就不可能客觀認識這個世界,也就不可能推動世界的進步。

19世紀的大物理學家克耳文(註5)有一句名言:「無法測量,就無法改進。」

進入20世紀,「測量一切」的理念從科學界擴展到了企業界,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1911年,美國工程師泰勒(註6)發明了「科學管理」方法。這種管理方法的核心是「工時-動作研究」,也就是:測量工人在生產時的每個動作、每個步驟所用的時間,獎勵效率最高的工人;並且,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優化動作和流程,從而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二戰後,美國企業界掀起一場數字管理革命。

後來,「科學管理」遭到很多人的批評,原因是這種管理方法太冷酷無情,它把工人變成了機器的延伸,剝奪了工人的工作自主性。現在,「科學管理」被認為已經落後過時,主流管理學界提倡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辦法,但要注意,「科學管理」最核心的理念,卻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也就是測量各項工作指標,並根據這些指標來進行獎懲激勵。

你發現沒有,這不就是現在常說的績效考核嗎?

除了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還有一股力量進一步增強了現代社會的數字崇拜,這就是統計學和會計制度的發展。二戰後,美國企業界掀起了一場「數字管理革命」,也就是從基於管理者個人經驗的主觀決策,轉變為基於數字分析的客觀決策。而這場數字管理革命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二戰中的美軍。

數碼化管理,成為美軍二戰勝利的關鍵性力量。

在二戰初期,美國陸軍航空隊的管理特別混亂,像飛機數量、飛行員數量、關鍵零組件庫存、汽油庫存等重要數據,全是一筆糊塗賬。有一次,航空隊司令官阿諾德將軍(註7),在內部會議上問:「我們航空隊總共有多少人?」結果,人事、作戰、情報和物資部門,說出來的答案全都不一樣。

這種混亂的管理,導致有時候大量飛行員沒有飛機可開,有時候飛行員又嚴重短缺;有時候某個基地的轟炸機因故障停飛,等著換零件,而幾十公里外的另一個基地上,就囤積了大量這種零件,他們卻不知道。最嚴重的時候,高達12%的飛機因為缺零件而停飛。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陸軍航空隊召集了一批精通統計學的年輕軍官,成立了「統計管制處」,專門搜集人員和裝備的資料和數據,並且直接向軍方高層做出決策建議。

他們要求一線部隊每天提交清單,詳細列出所有飛機的數目、部署情形、所在位置、使用狀況等等。每天早上,都有一份最新統計報吿,呈送到亨利·哈雷·阿諾德將軍的桌上,讓他對幾千架飛機、上萬種零件、幾十億加侖汽油,以及所有人員的確切數目和所在地點,一目瞭然。

整個二戰期間,統計管制處的這批年輕軍官,藉助數碼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美軍的後勤效率,節省了數十億美元軍費。在戰爭後期,他們的數碼化分析報吿,還成了戰爭決策的權威依據,可以決定某個機型是保留還是繼續使用,甚至還能改變兵力部署決策。可以說,他們帶來的數碼化管理,成為美軍二戰勝利的關鍵性力量。

藍血十傑使已陷入巨虧的福特起死回生

二戰結束後,這批軍官中最優秀的十個年輕人,集體加盟當時最大的汽車公司──福特汽車。他們很快發現,福特面臨的困境,和陸軍航空隊一開始的情況一模一樣,人力、物料和生產流程的管理極度混亂。

於是,他們把戰爭中的數字管理經驗帶到福特,軍方的「統計管制處」變成了公司的財務部門,通過財務數據來全面評估和監控所有經營活動。在他們的努力下,當時已經陷入巨虧的福特起死回生。

這十個年輕人,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藍血十傑」。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叫做麥納馬拉(註8)。他24歲就成為哈佛商學院的教授,精通統計學,是當年「統計管制處」的骨幹成員。後來,麥納馬拉先後成為福特汽車總裁、美國國防部長和世界銀行總裁。

(待續)


(註1) KPI關鍵績效指標:
(英語: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簡稱 KPI),又稱主要績效指標、重要績效指標、績效評核指標等,是指衡量一個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標,是一項數據化管理的工具,必須是客觀、可衡量的績效指標。這個名詞往往用於財政、一般行政事務的衡量。是將公司、員工、事務在某時期表現量化與質化的一種指標。可協助將優化組織表現,並規劃願景。

(註2) OKR目標與關鍵結果法:
(英語: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簡稱OKR),是一套明確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KR包含一個目標(一個明確定義的目標)和3至5個關鍵結果(用於跟蹤該目標實現情況的特定措施)。OKR的目標是定義如何通過具體和可衡量的行動來實現目標。關鍵結果的度量單位可以是0–100%,或任何數字單位(例如美元金額、%、項目數等)。 由英特爾公司創始人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發明,由約翰·道爾(John Doerr)引入到谷歌使用,1999年OKR在谷歌發揚光大,在Facebook、LinkedIn等企業廣泛使用。

(註3) 傑瑞·穆勒:
(Jerry Z. Muller,1954年6月7日-)美國天主教大學歷史學教授,著有《心智與市場》(The Mind and the Market,暫譯)、《資本主義與猶太人》(Capitalism and the Jews,暫譯)等多本著作。文章亦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外交》等報章媒體。目前居住於馬里蘭州。

(註4) 哈拉瑞:
(英語:Yuval Noah Harari,1976年2月24日-),又譯為尤瓦爾·諾瓦·赫拉利,以色列歷史學家。他在1976年生於以色列海法,2002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專研中世紀史與軍事史,現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

(註5) 克耳文:
第一代克耳文男爵威廉·湯姆森(William Thomson, 1st Baron Kelvin,1824年6月26日-1907年12月17日),即克耳文勳爵(Lord Kelvin),在北愛爾蘭出生的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工程師,也是熱力學溫標(絕對溫標)的發明人,被稱為熱力學之父。他在格拉斯哥大學時與休·布來克本(英語:Hugh Blackburn)進行了密切的合作,研究了電學的數學分析、將第一和第二熱力學定律公式化,和把各門新興物理學科統一成現代形式。他因認識到了溫度的下限(即絕對零度)而廣為人知。為表彰和紀念他對熱力學所作出的貢獻,人們將熱力學溫標的單位定為克耳文。

(註6) 泰勒:
腓德烈·溫斯洛·泰勒(英語: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年3月20日-1915年3月21日),著名美國管理學家及機械工程師,以帶動美國二十世紀初的進步時代而聞名於世。其主要著作《計件工資制度》(1895年)、《車間管理》(1903年)、《科學管理原理》(1911年)同年協助創立「工業管理科學促進會」。為改進工廠管理,對一系列機械工程進行試驗,制定出一種保證最大效率的「時間和動作」標準體系──科學管理(又稱泰勒制)。泰勒一生獲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有100多項。1906年10月19日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榮譽自然科學博士學位。後來他還成為了達特茅斯學院的塔克商學院教授。

(註7) 阿諾德將軍:
亨利·哈雷·阿諾德(英語:Henry Harley Arnold,1886年7月25日-1950年1月15日)是一位美國將軍,最高軍階為五星上將。阿諾德是一位航空先驅,在1938至1941年期間曾擔任美國陸軍航空兵團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任美國陸軍航空隊總司令,並晉升至五星上將,在空軍成為獨立軍種後,阿諾德成為了美軍唯一一位空軍五星上將。

(註8) 麥納馬拉:
勞勃·史特蘭奇·麥納馬拉(英語:Robert Strange McNamara,1916年6月9日-2009年7月6日),美國商人及政治家,美國共和黨人,曾任美國國防部長(1961年-1968年,為美國史上任期最久的國防部長)和世界銀行行長(1968年-1981年)。
其他文章︰
  1. 《指標陷阱》2/3
  2. 《指標陷阱》3/3
  3.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上
  4. 《貧窮的本質》上
  5. 《全新思維》下
  6. 《如果你那麼聰明》下
  7. 《敘事經濟學》下
  8. 《逆向管理》
  9. 《輝瑞登月任務》 1/4
  10. 《好奇心》上
Previous Post

《指標陷阱》

Next Post

《生命3.0》3/3

相關文章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十六忍 做俚言替鄰家 勸以孝道【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16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十六忍 做俚言替鄰家 勸以孝道【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16

2025-07-13
79
《逆向管理》上

《逆向管理》上

2022-03-10
0
商周圖書摘要》唸化工、留學澳洲,卻決定30歲到印度創業⋯一位女孩的自白:在台灣工作太安定

商周圖書摘要》唸化工、留學澳洲,卻決定30歲到印度創業⋯一位女孩的自白:在台灣工作太安定

2023-04-23
0
商周職場心靈》曾自覺不如台清交出身的同事而感到沮喪⋯台積電前主管分享職場轉念3步驟

商周職場心靈》曾自覺不如台清交出身的同事而感到沮喪⋯台積電前主管分享職場轉念3步驟

2022-12-15
0
商周圖書摘要》動不動就在清喉嚨?胃食道逆流「酸害」找上門,9個徵兆一次檢測

商周圖書摘要》動不動就在清喉嚨?胃食道逆流「酸害」找上門,9個徵兆一次檢測

2023-01-19
0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七忍 公藝諫父重族 不可興訟【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7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七忍 公藝諫父重族 不可興訟【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7

2025-05-11
3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