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1/3

情商高的人,如何撫慰受傷的靈魂

151

共情與同情有何不同?共情,等同於穿透對方的心靈,與對方同頻共振,才能讓受傷的心靈得到安慰。本書作者詮釋了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習得共情的技巧,你才可以擁有高情商。

有這麼一個人,而他碰到了一個難題,我們一起看看怎麼幫他。

這個人是一位帥氣的年輕人,曾經是運動健將,待人親切,不過他不怎麼喜歡讀書,大學只讀了幾個月就退學了,沒文憑,加上時運不濟,總找不到穩定的工作,於是他開始心灰意冷,得了抑鬱症,結識了一幫狐朋狗友,還染上了毒癮,有一天他喝酒後,被幾個熟悉的酒友慫恿,約他一起去打劫商店,他稀里糊塗就同意了。

結果,弄出了人命,因為害怕坐牢,他和幾個朋友一起逃出了國,流落到國外一個小旅館。假如做為他的親人或者朋友,現在要和到處躲藏的他說上幾句話,怎麼說呢?

怎麼說才是有效的溝通?

他的哥哥是這樣說的:「你趕快回來吧,我給你聘請了一個很好的律師,你坐牢時間不會太長,我幫你準備回國機票,不用擔心。」他的哥哥動之以情,接著講:「爸爸媽媽都很想你,很擔心你,只要你回來,不管發生什麼,我們都會支持你的。」

故事裏的這個人是這樣答覆的:「讓我想想吧,我愛你,告訴父母我也愛他們!」

聽完這句,你是不是覺得危機解除了?他好像願意回來面對這件事了。

事實上,就在打完這通電話之後不久,他回到自己房間,給自己注射了致死劑量的毒品,自己結束了生命。

為什麼他哥哥的溝通,並沒有解開這個人的心結?他的哥哥究竟哪裏出錯了?

悲劇事件的主人翁,正是作者的親弟弟。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是《共情的力量》(亦翻譯為《同理心的力量》),作者亞瑟‧喬拉米卡利註1,剛剛這個悲劇事件的主人翁不是別人,正是這本書作者的親弟弟。弟弟去世的時候,亞瑟27歲,弟弟突如其來的離世,除了讓他震驚悲痛,還讓他無比自責和迷茫。

英文︰The Power of Empathy : A Practical Guide to Creating Intimacy, Self-Understanding and Lasting Love

西班牙文︰El Poder de la Empatía: Comprender es la Clave.

他在取得諮詢心理學碩士學位後,又攻讀了馬薩諸塞大學博士學位,他熟讀了各種心理學理論,希望找出沒能幫到身陷困境的弟弟的原因,找出是什麼促使弟弟最終放棄了活下去的希望,亞瑟一遍遍問自己,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他還能做些什麼來拯救弟弟

後來他終於發現了答案,當弟弟說「我要是坐牢會殺死自己」的時候,他沒有聽出弟弟的恐懼,只是認為弟弟幼稚,當弟弟說「我愛你」的時候,亞瑟正處於氣憤之中,因為弟弟反覆發作的毒癮,把他和家庭都搞得疲憊不堪。

他沒能捕捉到一向不太這樣表達的弟弟,其實弟弟也很想聽到一句「我也愛你」,來證明即使在如此讓人絕望的情況下,還是有人愛著自己的。

首個將共情能力和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的心理學家

亞瑟發現弟弟最需要的,並不是解決方案,不是被分析被研究,而是別人的同理心,也可以叫共情,就是讓他知道,他還沒有和其他人失去內心的連接。

為了走出傷痛,也為了幫助更多人不再重蹈覆轍,亞瑟走上了研究共情,教授共情之路,他曾任職於哈佛大學醫學院,是首個將共情能力和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的心理學家。

這本書是他潛心研究共情23年的心血結晶,為了更好的讓讀者理解同理心,在書中,亞瑟勇敢的向讀者分享了自己弟弟的故事,用亞瑟的話說,就是有勇氣對他人打開自己,放棄自己的觀點,以進入他人的世界,這也是同理心的體現。

亞瑟的弟弟是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現實生活中,深陷痛苦中的人還有很多,如果我們都能瞭解同理心,擁有同理心,那我們就可以更好的幫助和理解身邊的人。

同理心擁有好心態,解決好各種人際衝突。

其實除了寬慰他人,共情還能在生活的各種場景中,幫我們擁有好心態,解決好各種人際衝突。比如職場上老闆希望員工多奮鬥,而員工卻希望早下班,雙方各有各的道理;而在家庭糾紛中更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婆婆媳婦、丈夫妻子之間大小衝突不斷。既然共情那麼重要,那麼我們怎麼才能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呢?

今天我們將分三個部分,一步步掌握同理心的能力──

第一、共情的本質是什麼?

第二、到底怎麼才能做到共情?

第三、如何警惕他人運用共情的陰暗面對我們不利?

共情的本質是什麼?

共情最初是一個美學概念,用來形容人們把自己的心靈感受,主動投射到所看到的事物上,後來這個概念被轉用到了心理學領域,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註2,對共情有一個經典的定義,能夠深入走進當事人的內心世界,能夠主動用當事人的眼光、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但同時又能清醒的意識到自己還是自己。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要能走進他人的世界,也要能從他人的世界裏走出來

有一個常常會和共情混淆的詞,就是同情心,我們可以通過下面一組情境來看,哪些是共情?哪些是同情?

  1. 看到災區有人受災,很難過。
  2. 看到孩子被奇葩父母虐待,感到氣憤。
  3. 看到流浪的博學者心生憐憫。
  4. 聽到戀人訴說工作壓力,跟他說這工作是不容易,我們做不好就別做了吧!

以上4種情境,哪一種情形是共情呢?事實上,以上這些都是同情心,而不是共情。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4個原因──

理解他人是從他人或自己的角度出發?

第一、共情是從他人的角度出發理解他人,而同情心雖然也是在試圖理解他人,卻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我們看到別人受苦,自己也跟著難過,這是因為我們假設如果我是他,一定會很難過的,比如有人安慰一個離婚的女士說:「妳肯定很難過吧!」結果對方回答:「並沒有,我覺得自己解放了!」

這就是誤以為自己在共情,實際上只是在同情對方。

再舉個例子,小陳被公司辭退了,如果是表達同情,可能會說:「小陳,你現在沒有收入支付日常開銷,一定很辛苦,我推薦個工作。」會這麼說是因為同情者認為:沒了工作,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缺錢,小陳肯定也這麼想,他最需要的就是找個新工作。

但這只是先入為主的想像,小陳具體情況是怎樣呢?也許小陳並不缺錢,有可能這段工作經歷,讓他發現自己不擅長與人溝通,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小陳此時的苦惱是如何提升溝通能力?

如果是表達共情,則會請小陳談談他對這份工作的看法,和他對未來的計劃。當發現小陳想提升溝通能力,可以給他推薦一些相關的課程圖書,或是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這才是小陳最需要的東西。

共情有個重要特徵,就是遇事不急著選邊站。

第二、共情的經典表達是「我不知道,所以我想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而同情是會把「我都知道了,我都理解了」掛在嘴邊。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美國科羅拉多州校園槍擊案後,因為傳聞說兇手的母親,在槍擊案發生後去做了頭髮,很多電視節目便開始猛烈抨擊,兇手的原生家庭,有個記者採訪了一個很有名的牧師,請他就兇手的家庭談談看法。

這位牧師卻說:「我對這個家庭還不瞭解,所以不足以做出判斷。」

這是很有智慧的回答,許多社會事件發生後,人們往往熱衷於從自身經驗尋找原因,然而因為公布的信息往往很有限,基於這些信息得出的結論,也常常是比較草率和片面的,而如果採取共情的態度就很不一樣。

共情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遇到事不急著選邊站,不馬上得出結論,承認自己還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對不清楚的部分提出疑問,直到把事情搞清楚為止,只有共情才算是真正意義上全面的理解。

我們常會傾聽,或喜歡給人提意見?

第三、共情以傾聽為主,而同情總喜歡給對方提意見。

當我們同情一個人,其實我們也在下一個判斷,我們容易下意識的提出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儘快幫助對方擺脫困境,很多人會說:「這樣的情況我也經歷過,所以我知道這樣做是有效的,為啥我就不能給對方建議呢?」因為我們從自己的立場看問題,給出的建議對自己有效,對別人可能就是無效的,而且也許對方這個時候最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建議。

我們剛剛提到亞瑟勸慰弟弟時,犯的錯誤就類似他自以為弟弟需要的是犯下的大錯,該怎麼善後的意見,卻不知道從弟弟的角度看,人間值不值得過,才是眼下最困惑的問題。

有位叫露絲的癌症患者,因為癌症擴散到脊椎,不得不開始拄著拐杖坐輪椅。有一天,她在復健中心遇到一位中年婦女。這位婦女沒有經過露絲同意,就抓住露絲的手,開始祈禱,祈求上帝把詛咒從露絲身上趕走。

婦女的本意可能是同情和安慰露絲,但是在露絲看來,婦女的表現卻像是在說:妳真是個可憐的人。露絲覺得,自己成了別人暫時同情心的道具,而不是有尊嚴的個體,她很想大喊:我不需要妳裝模作樣的祈禱和可憐。

懂得共情的人,不會認為癌症患者是可憐的人,什麼事情都做不了,而是會把對方看成是和自己一樣的,有自己尊嚴和選擇權的人。和癌症患者相處時,我們要更多地徵詢對方意見,瞭解他的感受。如果想看望對方,就提前打電話約時間,而不是突然登門。如果希望提供幫助,也不要自作主張,而是詢問患者的意願,按照他的需求提供幫助。

用露絲的話說,她並不想成為一個提供死亡話題的朋友,她更希望成為教人們如何活著的朋友

共情可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他,並保持自己的立場。

第四、很多人擔心共情別人,會讓自己的情緒承受不住,其實這也是對共情的誤解,共情需要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但並不是說站在對方那邊就不出來了,混淆了我們自己的立場和對方的立場,依然是一種同情。

實際上共情允許人們保持不同立場,我們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對方,但這不等於我們一定要支持他,我們也可以保持自己的立場,允許自己對一件事有不同的想法。

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同理心,也就是共情到底是什麼?

共情是一種能力,它讓我們擺脫以自我為中心,讓我們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區別,讓我們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這種能力聽著好像要求很高、很難做到,但事實上,共情有著深刻的神經生理基礎,我們的大腦為我們的共情能力,提供了強大的生理支持。

待續


(註1) 亞瑟.喬拉米卡利:
(Arthur Ciaramicoli)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成員,美國麻州佛來明罕西都保健中心(MetroWest Wellness Center)另類醫療服務(Alternative Medicine Services)首席心理學家與主任,同時是哈佛醫學院教授、心理學系講師。擁有豐富的媒體經驗,常出現在廣播與電視節目,像是CNN、福斯新聞頻道、《早安美國》、天狼星衛星廣播等。著有《藥物濫用與上癮的治療》(Treatment of Abuse and Addiction)等書。目前定居波士頓。

(註2) 卡爾·羅傑斯:
(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20世紀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的創始者之一。首創非指導性治療,又稱案主中心治療,強調人具備自我調整以恢復心理健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