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3/3

情商高的人,如何撫慰受傷的靈魂

83

共情是進化的產物,目的是幫助生物更好的繁衍。如果沒有共情,我們就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即使對待朋友和家人,也會漠不關心,看到他人的痛苦和困境時,我們也會轉身走開,不願提供幫助。這種情況下,個體的生存概率顯然很低。正是依靠共情,我們才能建立互幫互助的社會關係生存下去。在進化的作用下,大腦發展出了新的結構,為共情提供的生物基礎。

那麼,共情能力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是怎麼具體發揮作用的呢?

共情能力與人際關係

說到這裏,我們先看一下人際關係發展的階段特徵,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的發展,一般都可以分為這麼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叫理想化,在這個階段我們把對方看得比較完美,這種想像的目的是滿足我們的需要,想像對方擁有我們需要的一切,會讓我們很舒服。建立一段人際關係時,我們基本上都會經歷這個理想化的階段。

第二階段叫兩極化,理想化的程度越高,就越是容易幻滅,所以很快我們會發現自己一直理想化的那個人,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好,甚至還有很多缺點,這個時候我們會對他感到失望,兩極化是人際關係衝突非常劇烈的一個階段,大多數的關係都是卡在這個階段。

第三階段叫整合,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羨慕希望能夠達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我們能夠坦誠交流,能夠對彼此建立符合現實的預期,能夠彼此尊重、共同成長。

客觀認識彼此,克服幻想才能在關係中瞭解對方的真正本質。

共情在許多方面和客觀是同義詞,就是如實的不加扭曲的看這個世界本來樣子的能力。

用心理學家弗洛姆註4的話說,就是我們必須客觀的去認識對方和自己,克服幻想才能在關係中瞭解對方的真正本質,這一點其實很重要。

以戀情和婚姻為例;在理想化階段,人們被激情蒙蔽了雙眼,會覺得對方是這世上最完美的人,沒有任何缺點,還沒到兩極化,就結婚了。但戀愛的激情總會消散,隨著相處的時間增多,結果發現原來喜歡上的,只是自己想像中的那個人,當理想化落空,就會進入兩極化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常常會非黑即白,人們會進入到以偏概全階段。

這時,我們會看到伴侶身上越來越多的缺點,比如他可能總是發表一些負面觀點,或者是性格懶散。當理想破滅後,人們可能就會走到另一個極端,用伴侶身上的一些缺點代表他整個人,認為這是他的本性,沒法改變,於是會產生許多摩擦衝突。只有脫離以偏概全,親密關係才能進入到相互理解的整合之愛。

關係達成整合的狀態,就是共情的力量。

通過共情,我們能在一次次的互動中,去理解對方當下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知道他渴望什麼?害怕什麼?不同行動背後的動機又是什麼?共情讓我們脫離偏見,既看到對方的優點,也看到他的缺點。當我們冷靜客觀地看清一個人後,依然選擇愛他,這份愛才能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兩人關係達到了整合的狀態,這就是共情的力量。

父母子女之間的衝突也是如此,因此原生家庭問題討論熱度一向都很高,有一句話這樣說:父母在等兒女一句感謝,兒女卻在等父母一句抱歉。

唯有我們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比較容易接受一個人的局限,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局限,這樣就不至於對別人和自己那麼苛責。假如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許多憤怒的子女,就會更容易從原生家庭的苦惱中走出來。

當然,其他的人際衝突也是一樣的,一旦我們能識別自己對他人的理想化,衝突就不那麼容易發生了,而當我們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時,對方也會學習到這種方式,進而轉過來站在我們的角度看問題。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共情讓愛成為愛

警惕他人運用共情的陰暗面對我們不利

剛剛我們談共情,談的都是共情積極的一面,事實上一些壞人,也很善於利用共情能力做壞事,比如很多冷血殺手或者愛情騙子,都是特別精通共情的人。

心理學家科胡特註5在生前,最後的一次演講論共情中談到,納粹之所以能夠在當時取得階段性勝利,就是因為他們具有共情能力,知道對方的弱點是什麼,他們知道在投放的炸彈上加上警報,這樣就可以給地面上的人造成恐慌,在這裏共情不是用來鼓舞人心,而是用來摧毀人心。

我們經常會聽說某某老年人,購買了價格非常昂貴的保健品,甚至把自己養老錢全部搭進去,這就是因為那些推銷員很能共情。老年人最關心的是什麼?自然是身體健康;他們最盼望的又是什麼?是子女在身邊陪自己說說話,關心自己。而那些推銷員陪他們說話、關心他們,而且還給他們推薦能夠養生的保健品,他們能不動心嗎?

所以共情並不是好心人的特權,千萬不要以為別人站在我們的立場替我們考慮問題,就一定是為了我們好。共情能力本身是中性的,是幫助人還是傷害別人,取決於掌握共情能力的人,想把它用在哪裏。

保持警覺,不要被興奮衝昏頭腦。

如何抵禦這種共情陰暗面的傷害呢?作者在書中給了一系列建議,我們這裏僅說幾條。

瞭解自己的渴求:我們要思考自己最想得到的是什麼,可能是金錢健康,也可能是被他人尊敬,找到情投意合的伴侶。

那些使用共情陰暗面的人,通常會用我們渴求的東西,作為誘餌來獲取我們的信任。就好像前面說過的保健品銷售,總把最渴望陪伴關心的老人當成目標。如果一個人正好能滿足我們的渴求,我們就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興奮衝昏頭腦。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背後可能隱藏著陷阱。

喜歡責怪他人的人缺乏共情: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的問題歸到他人身上,工作不順利,是因為其他同事扯後腿。家庭矛盾是因為伴侶不理解自己。這些人總是從自己的視角出發,歪曲客觀事實。他們顯然不具備放下自己偏見、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能力。首先留意那些總是責怪他人的人,他們往往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總是把問題歸咎於別人,如果我們發現跟某些人在一起,總是感到很內疚,就要小心了。

共情訓練要求我們,要基於事實作出判斷,怎麼可能有一個人,所有的事情都跟他沒有關係,都是別人的錯呢?

當心突兀的親近:人與人的交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特別當心陌生人突然的自來熟,真正的親密關係都需要時間來建立信任。如果有人上來和你沒聊幾句,就做出很親近的樣子,開始問你很私密的問題,或者主動介紹他自己的個人資訊,你就要小心了。

這樣的人往往別有用心,他關於自己的情況介紹也可能都是謊話。如果一個人跟我們認識不久,就開始大肆誇獎我們,問我們很私密的問題,那就要當心了,他們多半是出於私利才想接近我們。

對方的真實人品為何,看如何對待服務員即可知。

言行不一致的人往往也是缺乏共情:有些人會嘴上說一套,實際做一套,因此要小心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一致性是評估他人和自己性格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會偶爾有言行不一致的時候,但是那些持續言行不一致的人,就值得我們警惕了。

婚戀專家曾提到,男女剛開始認識的時候,要怎麼看對方的真實人品呢?比如到飯店吃飯,不要看他是怎麼對待對方的,而要看他是怎麼對待服務員的,因為對待服務員的時候,才是他更真實的為人。

我們再說說,抵禦共情陰暗面的最後一種方法,警惕不要被人煽動情緒。我們知道共情主要共的就是情緒,人在情緒上頭的時候,很難做理性的思考,小情緒很容易就被煽動到大情緒。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有個33歲女性正面臨著婚姻危機,她找了一個女性心理諮詢師,正巧這個女諮詢師也離婚了,獨自生活,於是女諮詢師就鼓勵來訪者也離婚,實際上她這麼做,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過去的選擇是對的,幸好這個當事人及時發現這一點,結束了諮詢。

所以共情的陰暗面,可能與邪惡的目的有關,也可能是別人出於某種目的來操控我們,希望我們接受他的想法。我們要記得:每個人都要自己做出決定,每當面臨選擇的時候,請務必保持耐心,有意識的提防共情的陰暗面,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缺乏耐心傾聽和瞭解別人,往往會抱憾終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註6,曾經接待過一位身患乳腺癌的來訪者,這位女士從青春期開始,就和父親關係不好,但她一直希望能緩和這個關係,所以她非常期待父親開車送她上大學,這可以讓父女兩人單獨相處幾個小時。

可當父親真的開車送她了,她卻覺得很鬱悶,為什麼呢?因為父親一路上總在抱怨,說路邊的小河太髒了、滿是垃圾,而女兒看著小溪明明沒什麼垃圾,還挺有田園風情的,她覺得和父親沒法溝通,只能沉默。

後來她有次故地重遊,這次她自己開車才發現,道路兩邊各有一條小河,從駕駛員的位置上看,過去另一條小河確實很髒,但是當她終於學會從父親的窗口看世界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父親去世了。

其實故事裏的女兒要做到共情很簡單,換個位置就好了。有時候甚至不一定要真的換位置,當初這個女兒只要多問一句,「爸爸,我看小溪挺乾淨的,你怎麼會看到垃圾呢?」就不用抱憾終生了。可這就是很多人通常都會犯的一個錯誤,我們常常缺乏耐心,在還沒有傾聽和瞭解別人的時候,就給他們下了判決。

從共情出發,用生命影響生命!

講書人陳鼎還提供了一個「五官」共情法,幫咱們快速掌握共情的方法,並運用到生活中──

  1. 眼:就是要放下手機,放下三心二意,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看著對方的眼睛,用你的身體姿態表達你對他的關心。
  2. 耳:就是要克制自己想表達的欲望,多聽聽對方的心聲,把一大半的精力都放在聽懂對方上面。
  3. 口:就是請你把剛才聽懂的東西,用和善的語氣告訴對方,表示你對他的理解,當然也請你把沒有聽懂的部分說出來,謙虛地向對方請教。
  4. 鼻:鼻子是用來呼吸的,當我們陷入激烈情緒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共情的,請你記得你可以多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當然你也可以教會他人這樣做。
  5. 心:我們要時刻留意我們共情的目的,是為了對方好,還是僅僅滿足自己的需要。請懷著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從共情出發,用生命影響生命!

好了,《共情的力量》這本書到這裏就解讀完了。願我們都能掌握共情能力,擁有同理心,更好的幫助和理解身邊的人,讓共情能力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擁有好心態,解決好各種人際關係。我們下期見。


(註4) 弗洛姆:
埃里希·弗羅姆(德語: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又譯作弗洛姆,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釐清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他企圖調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人本主義的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弗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弗洛姆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

(註5) 科胡特:
(Heinz Kohut,1913年5月3日—1981年10月8日),在維也納獲得醫學學位,並在芝加哥大學接受神經和精神醫學的訓練。他在芝加哥大學擔任教授,講授精神醫學至1981年為止。他從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畢業,並在那裏擔任教職與訓練分析師。身為許多專業論文的作者,他寫過兩本書,《自體的分析》與《自體的重建》。《自體的分析》是精神分析的自體心理學派創始人科胡特,在1971年第一次系統地對自體心理學做出最初描述的作品,同時他也為當時已經過度理性的精神分析,拾回了共情的人性能力。

(註6) 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1931年6月13日-),生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高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他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開創了風格獨特、也啟發無數人的治療思想。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仍在加州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