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可以說是當今最被重視的素質之一。公司老闆希望員工具有創造力,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家長也希望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
但是如果問:到底什麼是創造力?要怎麼培養創造力?很可能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這個時候就該聽聽專家的意見了。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是《創造力》。
本書的作者是知名的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匈牙利語:Csíkszentmihályi Mihály,1934年9月29日-2021年10月20日)。他最有名的貢獻是創立了「心流理論」(註1),來解釋人們該如何獲得幸福。不過除此之外,米哈里對創造力也有著很深刻的研究,在他看來,創造力不僅能推動社會發展,也會讓人更幸福。
當畫家在畫布上塗抹顏料、數學家面對公式冥思苦想時,他們就擁有了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感覺生活充實又有意義。
如何理解創造力的本質?
為了研究創造力的本質,米哈里閱讀了大量的研究資料,他還採訪了許多富有創造力的專業人士,其中包括了14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這個過程當中,米哈里就發現人們對創造力有著很多的誤解。
比如,說到創造力,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都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天才,像是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或是改變手機行業的賈伯斯。但是米哈里認為,個人只是創造力的一小部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想要真正的理解創造力,就需要從更高一層的系統角度去看。
在這本《創造力》當中,米哈里構建了一個創造力系統,幫我們更好的理解創造力的本質。同時他也提供了許多建議,幫助培養和發揮創造力。下面就通過三個問題,來解讀本書的主要內容。第一、創造力由哪些元素組成?第二、創造力是如何運行的?第三、如何提升個人的創造力?
富有創造力的典型例子:梵谷
一、創造力由哪些元素組成?
本書的開場白,米哈里先對創造力下了個定義:創造力是指改變社會某個領域的能力,它可以表現為某種觀念、行動或者事物。
這個定義的重點是改變。人們對創造力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它和才華混淆,但其實這是兩種不一樣的能力。
才華是說人們擅長某個方面,但是才華和成就再高,也不代表它有創造力。比如說一個NBA的超級球星,他一定很有才華,但這並不代表他有創造力,因為他做的事其他球員也在做,他只是做得最好、最優秀,但是並沒有給籃球帶來創新。
那麼哪些人富有創造力呢?典型的例子就是梵谷。梵谷生前默默無聞,沒有獲得任何成就,一生畫了900多幅畫,只賣出去一幅,生活是無比的淒涼。直到他自殺之後,人們才意識到梵谷的藝術價值。他的印象派風格影響了整個20世紀的藝術界,激發了無數的創作靈感,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審美。
所以我們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創造力,不能看他的才華和成就,而要看他有沒有通過創新,改變人們對事物的已有的看法。
領域、學界和個人是創造力的三元素
創造力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一般人都把創造力看成個人能力,就跟唱歌、跳舞一樣,有人擅長、有人不擅長。但是米哈里認為,這沒法解釋一些現象,比如,為什麼有的地方創造性人才會集中出現?像是許多最有影響力的藝術作品,都誕生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
如果創造力只跟個人有關,那只能認為這個城市發生了什麼基因變異,接連不斷的誕生出了傑出的藝術家,這個顯然有些牽強。米哈里就認為,創造力的發揮不僅依靠個人,更要依靠整個社會大環境。
創造力與三個元素緊密關聯,分別是領域、學界和個人。
我們先說領域,這是指由相關知識構成的專業領域,比如說繪畫、物理、法律,每個都是獨立的領域,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知識體系。你要研究物理,就要背各種公式定律;你要學習法律,就要閱讀大量的案例法規。
相對論是從萬有引力定律發現新知識
所謂創新,就是人們發現新知識,改變現有領域的過程。比如愛因斯坦就是在牛頓經典物理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相對論。不同領域知識的特點,會影響創造力的發揮。
有的領域,比如數學和物理,參與者大多年輕的時候就做出貢獻,年紀越大越難有新發現。這是因為這些領域的知識,邏輯嚴密、結構清晰,對頭腦的洞察力和反應速度要求很高。所以,就算是天才如愛因斯坦,他的物理創新也都是在40歲前完成。
反例就是藝術、繪畫。繪畫是一個結構性不強的領域,充斥著各種流派和風格。學習繪畫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就算有創新也常常要和梵谷一樣,可能要等很久才被認可。所以想在藝術方面發揮創造力,往往需要更多時間的沉澱。
同時一個領域裡知識的更新,也會激發創造力。佛羅倫斯在文藝復興時期,建造了許多宏偉教堂,這些教堂宏大拱頂(註2)上的巨大繪畫都被視為瑰寶,深刻影響了後來的繪畫創作。
而這些作品誕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建築師研究了古羅馬萬神殿的結構,重新掌握了失傳已久的拱頂建法,這才讓藝術家們有了充足的空間,去繪製他們理想中的作品,這就是領域變化影響創新的例子。
創造力需獲得別人的認可才算
再來說學界,所謂學界就是領域裡的專家,他們的任務是判斷某部作品或者某個發明、發現,是否值得作為新知識去推廣流傳。如果沒有學界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會充斥著無意義的研究發現:今天有人說水能變成油,明天有人說推翻了相對論。所以學界相當於是一個過濾器,為大眾去偽存真,留下真正有價值的創新。
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學界:醫學領域的學界是經驗豐富的教授專家,體育領域的學界是賽場上的裁判。學界有時候還可以是普通人,比如對企業來說,他們面對的學界就是全體消費者:他們推出的新產品是否能流行起來,完全取決於消費者喜不喜歡。這就意味著創造力還需要獲得別人的認可才算。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斯蒂格勒就認為,優秀同行的集體判斷比個人判斷更準確、更有意義。說服同時代的人認可自己的思想,是科學家應該承擔的責任。
學界有很多方式來影響創造力,比如說學界會提出具體要求,來促使創新的發生。還是拿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來說,佛羅倫斯的許多藝術建築,從大教堂到城門,並不是丟給藝術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些建築都有對應的執行委員會,成員由銀行家、牧師和行會負責人組成。
這些人可以理解成那個時候的學界,他們有著自己的審美需求,會審核不同藝術家的方案。經過多輪篩選,再把工作交給最合適的藝術家。可以說,正是在學界的高標準要求下,佛羅倫斯才誕生出這麼多偉大的藝術創新。
從這個角度看,諾貝爾獎也是學界對創造力的一種促進。每年的諾貝爾獎發佈會,本質上是對學界、對各領域科學家的認可表彰。諾貝爾獎的巨大榮譽,會激勵科學家們不斷挑戰難題,也會吸引各國政府加大對科研投入。
比如日本政府在2001年的時候,就正式推出了一系列發展科研的措施,來實現50年裡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
好奇心是諾貝爾獎得主的共同點
最後我們來說說個人,什麼樣的人會更有創造力呢?當米哈里問他的採訪對象們:「是什麼讓你們和別人不同?」好奇心是最常見的回答之一。
每個在自己領域裡做出創新貢獻的人,都能講出一堆關於好奇心的趣事。物理學家漢斯·貝特,從5歲的時候就對數學計算充滿了好奇,8歲的時候就開始自己研究乘方計算。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萊納斯·鮑林,從小就在藥店裡幫忙混合藥物,不同物質間的化學變化讓他深深的著迷,想搞清楚背後的原理,很自然的就走上化學的路。
好奇心也帶給他們非凡的熱情,促使他們克服各種阻礙,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不斷前進,最終取得成功。
有創造力的人常常能夠根據不同的場景,展現出互相矛盾的性格,這讓他們能夠匯聚各種可能性,來最大程度的探索世界。比如他們能表現出內向的一面,去忍受孤獨、磨練記憶,又能表現出外向的一面和學界積極的溝通交流。他們常常很謙虛,把自己的成就歸功於運氣;但是也非常驕傲,相信自己與眾不同,能做出非同凡響的事。
另外米哈里也發現,這些有創造力的人都非常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常常能從自己的工作中體驗心流,也就是一種全身心沉浸其中、物我兩忘的境界。
以上第一部分的內容告訴我們:創造力和才華不同,它更注重的是對現有知識領域的改變。
創造力和三個因素有關,分別是領域、學界和個人。有創造力的個人,往往很有性格複雜、有好奇心又常常能體驗心流。領域為他們提供基礎的知識體系,學界對他們的創新做出評判。
找對門路人才輩出
接觸學界的機會並不是平均分佈的,當大師們在某個地方定居下,總是能夠吸引很多類似志趣的年輕人投奔過去,想要獲得大師們的賞識。 世界上就有這麼一所大學,它的經濟學系比其他任何一所大學產生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多,包括201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察·塞勒。這所大學呢,就是芝加哥大學。
怎麼去解釋這個現象呢?我們來研究一下芝加哥大學的背景。在經濟學方面,芝加哥大學擁有充滿挑戰和競爭的支持氛圍,人們醉心於研究而心無旁騖。如果你在經濟學系工作,你的周圍都是極有能力的同事,當你做出愚蠢的事,他們會讓你難堪,但也很樂意幫助你。
對於做學術,這是一個非常有益的環境,能夠提高你的工作成效。 這個優勢也不斷吸引著全球,對經濟學感興趣的人才加入進來。 所以呢?對於科學、藝術、商業和政治來說,選擇工作地點可能比選擇在哪裡買房更重要。
因此,一個人是如何具體結合領域和學界來發揮創造力?這是很重要的,接下來的第二點,就來說說創造力的運行過程。
(……待續)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