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上)

2025-04-12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上)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11

摘要

1.研究顯示,自2010年代初,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如憂鬱症和焦慮症顯著增加,尤其影響Z世代(1995年後出生)。

2.手機和社群媒體似乎是主要原因,導致玩耍為主的童年被以手機為主的童年取代,帶來睡眠剝奪和社交障礙。

3.女孩更容易受社群媒體比較影響,男孩則傾向退縮到虛擬世界,這可能加劇性別差異的心理健康影響。

很多人說現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和過去的世代完全不同。他們對壓力的適應力比較低,在人際互動上也顯得更不自在。許多雇主抱怨,新世代的年輕人比較難承受批評、容易焦慮,而許多家長則感到困惑,自己的孩子為什麼總是對現實世界提不起勁,卻能在虛擬世界裡沉浸好幾個小時。

這種改變並不只是我們的感覺,而是真實發生在全球各地的趨勢。

想要知道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不同嗎?時間必須倒轉回2010年,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開始興盛的那個時候。

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在新書《失控的焦慮世代》裡指出,這些科技是如何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童年,導致青少年焦慮、憂鬱、社交能力下降的問題。同時,他也給出對應的建議,期待家長、學校、政府和科技公司可以採取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孩童成長。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本書,看看被稱為「焦慮世代」的青少年,他們成長過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童年的大重塑

作者整理和分析大量的研究發現,從2010年左右開始,也就是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全面滲透年輕族群的時候,青少年的焦慮、憂鬱、自殘甚至自殺的數據就開始飆升。這不是巧合,而是一場我們正在見證的「人類童年被重新改造」的過程。

在手機和社群媒體還沒出現的年代,過去的童年充滿了實體的探索和社交。我們會在下課的時間跟朋友聊天、打鬧,放學之後會跑去找鄰居玩,甚至自己探索社區公園裡的每一個角落。但現在的孩子呢?

朋友不再是放學後見面,而是透過Instagram之類的社交軟體來「保持聯繫」。

操場上和遊樂場的奔跑、摔倒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沙發上滑抖音、刷社群媒體。

甚至連和朋友吵架、和好這種社交技能,都變成了「已讀不回」和「封鎖對方」。

這些改變的影響,正在一點一滴侵蝕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不只是孩子沉浸在虛擬世界的問題而已,家長教導孩子的方法也出現問題。

過度保護在實體世界普遍存在,在虛擬世界卻是保護不足。

隨著社群媒體出現,各種新聞消息24小時全年無休的轟炸家長,全世界的事故意外佔據了家長的注意力,讓人世界充滿風險和威脅。相較於以前資訊流通沒有那麼發達,家長可能覺得世界相對平靜,但現在卻覺得世界危險重重,好像出門就會遇到意外。

這導致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感降低,花更多心力保護孩子,限制他們的活動,在養育過程中採取更多防禦模式,這反而損害了孩子應該得到的成長和發展。

所以作者才寫這句話:「導致焦慮世代的主因:過度保護在實體世界普遍存在,在虛擬世界卻是保護不足。」就是在這種失衡的狀態之下,在手機世代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傷害。

人類的童年應該做什麼?

人類的童年與其他動物截然不同。孩童的大腦在五歲時,已經達到成人尺寸的90%,但仍需很長時間才能完全發育。這種「緩慢成長」的現象是為了適應文化學習。他們學習在自己文化中「成功生活」所需的各種技能。

作者指出,一個健康的童年成長,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因素:

第一個是「自由自在的玩耍」。

自由自在的玩耍對於發展「社交技能」和「身體技能」同樣重要。在玩耍時,他們學會與他人建立連結、一起行動。他們偶爾會輸掉遊戲、會摔倒、會遭遇挫折,但他們也會學到如何重新站起來,如何克服挑戰。

第二個是「調整節奏與他人同步活動」。

在跟別人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們樂於調整自己的節奏,與他人同步,像是一起玩遊戲、唱歌、跳舞。他們學會將人際關係和群體凝聚在一起,培養出更完整的社交技能。

第三個是「進行社會學習」。

作者指出,人類孩童在學習過程中有兩個主要機制。第一個是「從眾偏見」,鼓勵他們模仿最常見的那些行為。第二個是「聲望偏見」,鼓勵他們模仿最有成就和聲望的人。

這三個因素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類,但是隨著手機和社群媒體的出現,這三件事情變得很不一樣。

手機世代的童年反而在做什麼?

現在的小孩子,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和社群媒體。但是作者認為:「從以玩耍為主的童年變成以手機為主的童年,這種童年大重塑已經是一場災難性的挫敗。」

為什麼呢?

首先,他們的「自由玩耍被螢幕時間取代」。

過去,孩童在戶外奔跑、探索,現在則花大量時間沉浸在社群媒體與線上遊戲中。原本應該發展的肢體協調與社交能力,逐漸被虛擬世界,實際的互動減少。許多研究也指出,孩童的玩耍時間、跟朋友的相處時間,跟以前相比都已經大幅降低。

其次,他們的「與他人同步活動變成線上跟風」。

在過去,孩子們透過遊戲、舞蹈、音樂與夥伴建立合作的默契,現在則是參與TikTok挑戰或追隨社群媒體的潮流。他們的互動常常透過限時動態或訊息交流,總是在擔心別人「不回」自己的訊息,或者焦慮別人「即將」發表什麼訊息。

朋友之間的互動變成不再是基於真實情感,而是為了迎合社群媒體的演算法,這讓孩子更容易受制於演算法的影響。如同作者所說:「這就是社群媒體的巨大諷刺:你越是沉浸其中,你就越孤獨和沮喪。」沉浸在社群媒體的孩童,孤獨和沮喪感都來到史上最高峰。

最後,他們的「學習對象從家庭變成網紅」。

以往孩童模仿的對象是身邊的長輩、兄長或社區中的典範,現在則是 YouTube、Instagram上的網紅。這些網紅的價值觀「不一定」適合孩子,但因為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機制,他們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學習對象,甚至影響孩子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觀。

以人氣聲望為主的社群媒體平台,會破壞孩童的「社會學習」機制,把他們的時間、注意力和模仿行為轉向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人,但這些人卻不一定能真正指導他們或幫助他們邁向成功。孩童因此忽略了身邊那些真正值得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待續~

其他文章︰
  1. 《耶路撒冷三千年》1
  2. 《創造力》【中】
  3. 《自卑與超越》下
  4. 《烏合之眾》上
  5. 《知識的錯覺》上
  6. 《讚揚與責備》中
  7. 《社交天性》上
  8. 《品格的力量》18 偉人目光的力量
  9. 《品格的力量》48 心靈自由乃幸福之源
  10. 《品格的力量》76 感恩相扶持
Previous Post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二忍 公藝受辱不言 諫父免禍【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2

Next Post

《張公百忍故事全書》第三忍 公之定婚受騙 勸父息訟【中西文】El Libro de los Cien Actos de Tolerancia-003

相關文章

《七真史傳》:第二十回-03 煉色相煙花混跡 說妙偈道念純真【中西對照】Capítulo 20-03

《七真史傳》:第二十回-03 煉色相煙花混跡 說妙偈道念純真【中西對照】Capítulo 20-03

2024-06-15
0
《七真史傳》:第二十八回-02 賜鴆酒皇后試道 戴金冠真人吟詩【中西對照】Capítulo 28-02

《七真史傳》:第二十八回-02 賜鴆酒皇后試道 戴金冠真人吟詩【中西對照】Capítulo 28-02

2025-02-02
0
《品格的力量》60 「真正」的來源

《品格的力量》60 「真正」的來源

2023-11-18
0
《品格的力量》54 快樂是永不枯竭的清泉

《品格的力量》54 快樂是永不枯竭的清泉

2023-10-03
0
《七真史傳》:第六回-01 孫淵貞勸夫捨家財 馬文魁受賄通權變【中西對照】Capítulo 6-01

《七真史傳》:第六回-01 孫淵貞勸夫捨家財 馬文魁受賄通權變【中西對照】Capítulo 6-01

2023-07-09
0
《品格的力量》49 盡職的思想高於一切

《品格的力量》49 盡職的思想高於一切

2023-09-01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