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蘇格拉底的申辯》上

2021-10-26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蘇格拉底的申辯》上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2

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這位西方孔子,他以一種對哲學的嶄新理解,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紀元,因此由柏拉圖撰寫的這本書影響至後世,即可窺知一二。

公元前470年,正好是雅典由盛轉衰的時候,雅典人在波希戰爭曾經三次戰勝波斯帝國,但後來在伯羅奔尼撒戰爭(註1)中,雅典敗給了斯巴達,當時雅典城邦沒落,社會上的年輕人開始質疑社會現況,質疑什麼叫做愛國?雅典的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嗎?

在年輕人徬徨無助、想要知道真理的時候,有一群號稱自己是知識專家的人出現,專門教導「說話的藝術」也就是修辭學,藉機收學費大賺一筆,這些人被稱作智者派,有點像我們今天的成功學大師、品牌行銷講師,到處教人如何說服別人、獲得成功。

因為雅典是直接民主的社會,每個公民都要有為自己辯護的能力,而且如果想從政,就要知道如何在演說時,講人們想聽的話,所以智者派在當時雅典非常熱門,而蘇格拉底就出生於這樣的時代和環境中。

雅典衛城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的分水嶺。

蘇格拉底。圖片取自 哲學新媒體 | Philosophy Medium

今天書香園地推薦的這本書叫《蘇格拉底的申辯》,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本經典著作,也就是怎樣理解蘇格拉底(Socrates,470-399 B.C.)和他一生哲學理想。

提到蘇格拉底這個名字,你可能並不陌生,如果要讓你說出幾個哲學家,蘇格拉底大概是你能想到的前三名。但是我們今天之所以要講蘇格拉底,不光是因為他很有名,還因為他標誌著哲學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向。

這是因為在蘇格拉底之前,也是有很多哲學家,你可能比較熟悉的有泰利斯(註2)、赫拉克利特(註3)、巴門尼德(註4)等等,這些哲學家關心的主要是自然的問題。

比如說,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世間萬物是怎麼生成變化的,還有風雨雷電是怎麼產生的……等等,他們也被稱為自然哲學。也就是說,他們對人還有對人生的問題,關注的並不是很多。

米利都的泰利斯(希臘語:Θαλῆς ὁ Μιλήσιος,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常被稱為泰利斯。
赫拉克利特(希臘語:Ἡράκλειτος,前540年-前480年)
愛利亞的巴門尼德(古希臘語:Παρμενίδης ὁ Ἐλεάτης,約前515年-前445年)

古羅馬的哲學家西塞羅(註5)曾經說過:是蘇格拉底第一次將哲學從天上招呼到人間來,讓哲學去探尋善惡之類的問題。由此可知,蘇格拉底標誌著哲學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向;也就是,從自然到人生的轉向。所以要想瞭解西方哲學,我們就有必要先來瞭解一下蘇格拉底這個人。

馬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拉丁語: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圖片取自 香港01

哲學史上著名的蘇格拉底問題

但是要回答蘇格拉底是誰?他做了什麼?他有什麼樣的思想?這三個問題,又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蘇格拉底是一個典型的述而不作的哲學家,也就是說,蘇格拉底一輩子沒有留下任何的文字,對於這一點,人們也經常拿他來和孔子、耶穌和佛陀進行比較。

所以,我們只能從同時代的人的記載裡,去側面瞭解蘇格拉底,但是這些人筆下的蘇格拉底又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古希臘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他筆下的蘇格拉底就是一個整天跟跳蚤呆在一起的傢伙,盡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而且顛覆傳統,顛倒是非。但是在柏拉圖(註6)和色諾芬(註7)眼中的蘇格拉底,就是一個標準的正人君子。

在柏拉圖來說,他更像是一個純粹的哲學家,就是不管不顧,總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但是在色諾芬的筆下,他就更接地氣的喜歡給周圍的人,提一些日常生活裡的建議。也正是因為所有的這些記載都太不一樣了,哲學史上就有了那個著名的蘇格拉底問題。

也就是說,蘇格拉底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恐怕沒人能說得清。因此柏拉圖寫的這本《蘇格拉底的申辯》就變得很重要,因為這本書就是一條相對可靠的線索,可以回答蘇格拉底問題。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進入這本《蘇格拉底的申辯》。


70高齡面對死刑判決

這本書為什麼叫《蘇格拉底的申辯》呢?

因為蘇格拉底在70歲高齡的時候,遇到一件事情,就是他被自己的同胞公民起訴了,面臨死刑的判決,柏拉圖的這個著作就記載了蘇格拉底,當時在法庭上為自己做的申辯,當時至少有500多個雅典人就在現場見證,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柏拉圖的文字,應該不會跟蘇格拉底實際說的話有太大的出入,畢竟當時有那麼多見證人。

柏拉圖在這本書裡,集中展示了蘇格拉底一生的哲學思想和哲學生活,而且這是一個人一生最後的告白和陳述。所以可以這麼說,看這本書,是想要瞭解蘇格拉底這個人,還有回答蘇格拉底問題的最佳途徑。

今天藉由書摘,就幫你還原當時當地的情景,而且告訴你三個問題:

  • 第一、蘇格拉底為什麼會被起訴?
  • 第二、他為什麼認為自己是無罪的?
  • 第三、他為什麼用一種自尋死路的方式為自己辯護,面對死亡他為什麼會如此淡然呢?

下面我們先來看蘇格拉底演講的第一部分,也就是他為自己做的辯護。在這部分,蘇格拉底說了自己遭人怨恨的原因,他是被自己的同胞告上法庭的,分別是兩項罪名:

  • 第一、不信奉城邦的神。
  • 第二、敗壞青年。

這兩項罪名在雅典還真都不是小事,甚至都不是私人案情,這次起訴就是一次公訴,是雅典公民代表城邦公訴蘇格拉底。


話說被審判的起因

蘇格拉底在辯護演講的最開始,就把自己推向指控者,甚至是和大多數的雅典人對立的情境,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他自願求死的態度。

當時他是這麼說的:

「那些指控我的人們,他們都很年輕,他們控訴我的那些演講,都經過了仔細的修飾,聽起來非常漂亮也很有說服力,但是卻全是謊言,而他們說話的那些特徵,恰恰就是雅典的民主制度下,人們最喜歡的那種演講的風格,華麗、新奇、有感染力,但至於是不是真實的,反而不那麼重要。

 「而我年事已高,卻是這輩子第一次上法庭,沒有任何經驗,我也不會用那些經過仔細打磨過的話語,和低三下四的懇求來試圖說服法官,我就要用我自己慣常的說話方式來說話,但是我保證你們聽到的全是真話。」

 蘇格拉底就把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事情的起頭是從蘇格拉底的一個朋友,提出的一個問題開始。當時,這個朋友去了一座阿波羅神廟去求神諭,求神諭就是有點類似和神交流提問的意思,而且這個朋友去的這個神廟還不一般,它就位於德爾菲。

而德爾菲這裡,就是被宙斯定位成宇宙中心的地方,換句話說,到這個神廟求神諭,權威性是很高的。然後這個朋友就在這兒見到了可以通神的祭司,他就問了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呢?」結果祭司的回答是:「沒有。」

德爾菲遺址

 在古希臘當時,人們大多數都是非常迷信的,遇到什麼重大的事,都會去求神問卜。而剛才說的這個阿波羅神廟,其地位是最高的,所以這個祭司被認為,對人間的事情具有最高的權威。

然後,這位朋友就把祭司的這個回答,告訴了蘇格拉底,他聽完之後就感覺非常詫異,因為他明明認為自己其實是很無知的,怎麼現在變成最有智慧的人了呢?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他就很困惑,然後他就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要在雅典城裡找到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然後去告訴這位祭司:「你看,他比我更有智慧。」他的目的就是證明自己不是最有智慧的,但是如果他成功的話,同時也就證明了祭司的話──也就是神的話,是錯的。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蘇格拉底就開始走訪那些擁有智慧之名的人,他走訪的人有政治家、詩人、工匠,還有每一個願意跟他討論問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雅典人還是外邦人,甚至不論是自由人還是奴隸。但討論的結果是,每一次蘇格拉底都是失望而歸。

而且他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越是那些被人們認為擁有智慧的人,其實他們就越是無知,反倒是那些經常讓人看不起的工匠們,他們還真是確實知道一些事情。比如說他們知道和自己手藝相關的一些很實際的事情。但是,一旦和這些匠人討論超出他們手藝之外的事情,這些人也很無知。

經過這樣一番審慎的走訪,蘇格拉底終於相信了,也就是那位祭司其實說的沒有錯,神之所以說蘇格拉底是天下最有智慧的人,恰恰是因為他是唯一一個知道自己無知的人。也就是那句話:「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這句話聽上去像是一個悖論,但也是蘇格拉底留給世人最著名的格言。

蘇格拉底認為,祭司這麼說其實是想要告訴別人,人類所謂的智慧跟神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而所謂的人類裡面最有智慧的人,其實也只不過是唯一一個清楚的知道自己無知的人。

從以上的情節可以瞭解,蘇格拉底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智者,卻也無意中將許多人貶為無知之徒,得罪了許多人的結局,大概可想而知了……

(……待續)


【註解】
(註1) 伯羅奔尼撒戰爭:
這戰爭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431-404B.C.,最終斯巴達一方獲得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場戰爭標誌著希臘的黃金時代的終結,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心理風氣等,改變了希臘的各個城邦。
(註2) 泰利斯:
(Thales,624-546B.C.),常被稱為米利都的泰利斯,是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幾何學家、天文學家,同時是希臘最早的哲學米利都學派的創始人,希臘七賢之首,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留下名字的思想家,被後人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
(註3)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540-480B.C.)古希臘哲學家,以弗所學派的創始人。生於以弗所一個貴族家庭,相傳他生性憂鬱,被稱為「哭的哲學人」。
(註4) 巴門尼德:
(Parmenides,515-445B.C.),古希臘哲學家,是最重要的「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之一,是愛利亞學派的一員。生於愛利亞,主要著作是用韻文寫成的《論自然》,如今只剩下殘篇,他認為真實變動不居,世間的一切變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憑感官來認識真實。
(註5) 西塞羅:
(Marcus Tullius Cicero,106-43B.C.),是古羅馬時期的一位哲學家、政治家、律師、作家、雄辯家。他不但被認為是古羅馬最偉大的演說家,也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散文作家。
(註6) 柏拉圖:
(Plato,427-347B.C.)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記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學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或「希臘三哲」。
(註7) 色諾芬:
(Xenophon,427-355B.C.),雅典人,軍事家、文史學家。他以記錄當時的希臘歷史、蘇格拉底語錄而著稱。
其他文章︰
  1. 《耶路撒冷三千年》1
  2. 《創造力》【中】
  3. 《知識的錯覺》中
  4. 《讚揚與責備》下
  5. 《社交天性》下
  6. 《活出意義來》3/4
  7.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8.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9.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蘇格拉底的申辯》

Next Post

《蘇格拉底的申辯》中

相關文章

《七真史傳》:第七回-02 賄族長馬鈺立捨約 談玄功重陽傳真修【中西對照】Capítulo 7-02

《七真史傳》:第七回-02 賄族長馬鈺立捨約 談玄功重陽傳真修【中西對照】Capítulo 7-02

2023-08-06
0
《逆向管理》上

《逆向管理》上

2022-03-10
0
《從內做起》上

《從內做起》上

2022-06-02
0
《鼠疫》上

《鼠疫》上

2021-09-28
0
建立孩子的自信先從「正確的讚美」做起!向成功者學習這7個特質,正向教養出樂觀心態

建立孩子的自信先從「正確的讚美」做起!向成功者學習這7個特質,正向教養出樂觀心態

2024-06-29
0
《品格的力量》36 從榮譽中站立起來

《品格的力量》36 從榮譽中站立起來

2023-05-26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