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敘事經濟學》上

2022-02-17
in 經濟學科
0 0
A A
《敘事經濟學》上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8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金融學創始人羅伯‧席勒,迄今最重要的著作,開啟經濟學新領域,在訊息瘋傳、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必懂的經濟新勢力!

17世紀30年代,曾經發生過歷史上著名的金融泡沫:鬱金香熱。當時大批荷蘭人,瘋狂的投入到鬱金香交易中,一個鬱金香球莖,甚至被炒到能買下一棟樓。這場早期金融泡沫,主要就是由公眾的狂熱引發的,它是無法用傳統經濟學理論來預測,甚至合理分析的。那麼這種週而復始的金融泡沫,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

那些流行的觀念、故事和八卦是如何改變經濟的?

經濟學給很多人的印象是大量的數學公式,看不懂的經濟理論和堆砌在一起的統計數字。經濟學家也往往讓人覺得高高在上,每天說這一些不接地氣的專業術語。但實際上經濟學也十分擅長講故事,幫助人們從日常閒聊中尋找規律。

這集為大家推薦的書是《敘事經濟學》,又譯《故事經濟學》。聽到這個書名,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敘事跟經濟學放在一起,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簡單的說,這本書的主題就是:那些流行的觀念、故事和八卦是如何改變經濟的?

聊這種話題,很像是暢銷書的招數,看著很熱鬧很有意思,就是缺那麼一點權威性和專業性。但是告訴你,這一本書不一樣。

羅伯·席勒
羅伯·席勒

這本書的作者羅伯·席勒(註1)可是正經的權威學者,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是行為金融學的創始人之一,行為金融學認為人在做投資決策時,並不是完全出於理性計算,而是受到各種心理的社會的因素的影響行為。金融學希望在乾巴巴的數字之外,通過研究人們的真實心理和行為動機,來更好的理解和預測市場。

學術研究一脈相承,《敘事經濟學》是集大成。

在2000年以後,行為金融學就從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逐漸成為主流,有三位這個領域的學者,先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是2002年的丹尼爾·卡尼曼、2013年的羅伯·席勒和2017年的理察·塞勒。

席勒在2000年的時候,出版了一本書叫做《非理性繁榮》,成功預測了當年美國網路泡沫的破滅,而一戰成名。後來席勒與同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喬治·阿克洛夫合著了一本《動物精神》也很有名。所謂動物精神,就是指人在投資行為中的非理性。

故事經濟學

今天要說的這本《敘事經濟學》,和席勒前面的學術研究是一脈相承的,席勒說,這是他一生學術研究的集大成者。行為金融學研究人在投資中的非理性因素,例如認知偏差、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虧損厭惡)、心理帳戶等等,那麼哪一種非理性因素,在宏觀層面的影響最大呢?席勒認為,就是這本書的主題「敘事」。

所謂「敘事」,通俗點說就是故事,這裡的故事可以是一首歌、一則笑話、一個理論,或者是一個觀點,總之是能夠激起人們情感共鳴的東西。

那為什麼敘事會影響經濟呢?

傳統的經濟學認為,人的偏好很大程度上是基因決定的,比如一個人是悲觀還是樂觀,是保守還是激進,是節約還是揮霍等等,基本上都是天生的,而席勒卻認為,那些突然流行開來,好像得了病毒式傳播的故事,會極大地影響人們的情緒和偏好,讓人們原本分散的偏好越來越趨於相同,這樣就會形成一股時代洪流,進而改變歷史的走向。

下面我們就跟隨席勒看看,美國歷史上兩個最重要的傳染性敘事,是如何改變了美國經濟走勢。

「美國夢」這個詞如病毒式傳播,歷久不衰!

如果問你最近100年來,對美國經濟影響最大的敘事是什麼?你可能想不到是「美國夢」。這個詞直接影響了美國,歷史上幾個重大事件的走向,比如大蕭條、黑人平權運動,和2007年的金融危機。為什麼這麼說?聽作者慢慢道來。

「美國夢」這個詞誕生於1931年,正是大蕭條最嚴重的時期,當時有個叫詹姆斯·亞當斯(註2)的暢銷書作家創造了這個詞,然後這個詞就獲得了病毒式傳播,直到今天都還是美式價值觀的代名詞。今天看來,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人民亟需精神慰藉,美國夢流行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但是席勒告訴我們,在美國夢出現之前,類似的詞非常多,比如美國品格、美國原則、美國信條之類。但是這些詞都沒能活起來,唯獨美國夢一出場就成了爆款。這是為什麼呢?這一點,連席勒也說不清。

這本書探討的重點是流行性敘事,如何改變了經濟走向?至於什麼樣的故事能夠獲得流行性傳播,這是另一個大課題,這本書裡沒有涉及太多。席勒認為,儘管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比如說像名人效應、重複效應、視覺效應之類的,但從根本上說,流行性傳播的故事基本上是隨機的,無法事前預測。

回到美國夢敘事,我們只需要知道這個詞出現之後,僅僅兩年,美國經濟就走出了大蕭條的最低谷,開始慢慢復甦,這其中發生了什麼?還得從大蕭條之前的1920年代說起。

流行語「趕上瓊斯家」代表什麼?

美國人把1920年代,稱為喧囂的20年代,那是美國經濟的大繁榮時期,美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快速提升,當時的普通美國人富裕到什麼程度?以汽車普及率為例。1929年美國家庭的汽車普及率為90%,也就是說,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輛車。想想看,這可是在將近一個世紀以前的事啊。

在那樣的繁榮之下,鋪張浪費相互攀比的社會風氣開始形成。當時有一句流行語,叫做「趕上瓊斯家」(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也就是千萬不能輸給隔壁瓊斯。

在1920年代,消費信貸也成為了美國人的日常,當時有3/4的汽車使用分期付款方式購買的。但是大蕭條以來無數人失業,欠下一屁股債,甚至還有很多人流落街頭,淪為乞丐,這時候在攀比炫富就顯得不合時宜,而且很容易遭人記恨。

當時的一位作家這樣寫道:如果瓊斯家繼續舉辦大型的派對,穿名牌的時裝,人們就會覺得他們對別人的苦難麻木不仁,無動於衷!所以大蕭條時期的社會風氣,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從炫富變成了炫窮,貧窮第一次成為了時尚。

流行的破洞牛仔褲,竟是百年前的時尚。

比如人們不再開車上班,而是改騎自行車,人們不再出門聚餐,為了打發晚上的時間,廉價的紙板拼圖開始流行,人們也不再穿正裝,而改穿用粗布做的牛仔褲,這還不夠,還要故意拉幾條口子來做,就你看現在流行的破洞牛仔褲,竟然是100年前的時尚。

特別是那時候人們開始理直氣壯地說:「我買不起這個。」甚至口氣中還帶點驕傲的味道,似乎是在暗示「我曾經買得起」,只不過在股市裡面損失掉了。 按理說,節儉風氣替代了奢侈風氣,這本來是好事,但是在大蕭條的背景下,節儉意味著減少消費,而減少消費意味著經濟會更加蕭條,造成更多失業,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比如,由於大部分人都決定不買新車,福特公司的汽車銷量,在1929至1932年之間陡然下降86%。可以推測,如果這種貧窮時尚一直持續,那麼大蕭條的復甦會遙遙無期。

幸好就在這個時候,「美國夢」閃亮登場了,按照這個詞的發明者亞當斯的定義,美國夢是指每個人都應該過上更美好、更富足、更圓滿的生活,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掙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美國夢不只是汽車,也不只是高工資,而是一種英雄不問出處的社會秩序。

所以你發現了嗎?這段話悄悄地回歸了1920年代的消費主義敘事,雖然美國夢不只是汽車,也不只是高工資,但其中的潛臺詞是:汽車和高工資的確是實現美國夢的前提。前面說了,「美國夢」這個詞意發明出來就馬上傳開。到1932年底,社會風向開始倒轉。消費主義重新蓋過了貧窮時尚。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夢敘事幫助美國更快地走出了大蕭條。

羅斯福總統一句名言,也讓美國走出大蕭條。

當然,這裡必須強調美國夢敘事,只是美國走出大蕭條的眾多原因之一,在美國經濟開始復甦的1933年,還發生了很多大事,特別是羅斯福總統宣誓就職,並開啟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就職演講中,羅斯福總統留下一句名言,他說,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這句話給了美國人民極大的鼓舞,也是讓美國走出大蕭條的重要敘事之一。

有意思的是啊,根據席勒的考證,這句話並不是羅斯福總統原創的,有學者和官員在那之前就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但是並沒有成為名言。這是為啥呢?大概是像錢鍾書(註3)先生說的名人才能說名言,名人哪怕只是說一句很普通的話,但是因為他是名人啊,那這句話也就成了名言。

「美國夢」這個詞也是一樣。前面說了這個詞,是由一位叫詹姆斯·亞當斯的人首次提出的,但是不要說我們不知道這個人,連美國人也沒聽說過。如果你去網上搜美國夢,你猜誰的名字最有可能跟它聯繫在一起?

是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註4)。他在1963年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把爭取種族平等和美國夢聯繫到了一起,這就讓黑人民權運動有了更大的感召力。馬丁·路德·金恩的名字也從此和美國夢綁定在一起,而原創作者詹姆斯·亞當斯的知名度,顯然不能和馬丁·路德·金恩相比,所以他幾乎被人們遺忘了。

新的美國夢敘事,引發震動全球的金融危機。

到2000年之後,美國夢的含義又有了新的變化。小布希總統上臺之後,決定把美國夢和買房子綁在一起,他說,在美國,如果您擁有自己的房子,那麼你就正在實現美國夢。

小布希總統簽署的購房補貼法案,名字就叫做「美國夢首付款法案」,在這個時期的媒體宣傳中,買房子這件事,竟然還和道德以及愛國扯到了一起,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你買了房才是美國社會的中流砥柱,才是愛國。這種新的美國夢敘事,極大的推高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

數據顯示,1997年到2005年的8年間,美國的整體房價上漲了75%,而租金僅僅上漲了8%。也就是說,房價的瘋漲根本不是由住房需求所推動的。

2003年,就在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最嚴重的時候,房產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註5)打出廣告:「美國夢,我們的夢。」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2007年由美國夢推高的房地產泡沫終於被撕破,引發了一場震動全球的金融危機。

到這裡,歷史似乎走完了一個循環。百年前,美國夢讓美國走出大蕭條,而百年後,美國夢又讓美國陷入了金融危機。

《僅僅是昨天:從大繁榮到大蕭條》一書, 則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大繁榮時期的景象,然而繁榮之後立刻迎來了經濟大蕭條,21世紀又重演了一遍,這似乎真是一場夢,但是否也是因為人們日有所思,沒什麼改變呢?!

(待續)


(註1) 羅伯·席勒:
羅伯·詹姆士·席勒(英語:Robert James Shiller,1946年3月29日-),暱稱鮑勃·席勒(英語:Bob Shiller),生於美國底特律,美國經濟學家,學者,暢銷書作家。專長在於行為金融學、財務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目前擔任耶魯大學亞瑟·奧肯教席,也是耶魯管理學院金融國際中心成員。他是全世界影響力前100的經濟學家,因為對資產價格實證分析方面的貢獻,與尤金·法馬、拉爾斯·彼得·漢森共同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註2) 詹姆斯·亞當斯:
詹姆斯·特魯斯洛·亞當斯(James Truslow Adams,1878年10月18-1949年5月18日)是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他是一位自由作家,幫助普及了有關美國歷史的最新學術成果,他的三卷新英格蘭歷史受到學者們的好評。他在1931年出版的《美國史詩》一書中,普及了「美國夢」一詞。
(註3) 錢鍾書:
(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男,江蘇無錫人,中國作家、文學研究家。曉暢多種外文,包括英、法、德語,亦懂拉丁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等。臺灣作家、詩人兼講座教授余光中分析當代中文時,常稱道錢西學列於中國人之第一流,兩岸三地之作家如陶傑、宋淇,行文之時,亦多交許讚之。
(註4) 馬丁·路德·金恩:
(英語: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是一位美國牧師、社會運動者、人權主義者和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領袖,也是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主張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法爭取非裔美國人的基本權利,而成為美國進步主義(英語:Progressivism in the United States)的象徵。
(註5) 房利美:
(Fannie Mae,OTCBB:FNMA,舊名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是最大一家美國政府贊助企業(GS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主要業務是在美國房屋抵押貸款二級市場中收購貸款,並通過向投資者發行機構債券或證券化的抵押債券,以較低成本集資,賺取利差。

阿國書香園地

其他文章︰
  1. 《敘事經濟學》下
  2. 《敘事經濟學》
  3. 《思維盲點》任何人都會有的思維誤區(上)
  4. 《活法》: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秘訣
  5. 《疫後大未來》上
  6.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上
  7.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下
  8. 《貧窮的本質》上
  9. 《全新思維》下
  10. 《如果你那麼聰明》下
Previous Post

《敘事經濟學》

Next Post

《敘事經濟學》下

相關文章

《社交天性》下

《社交天性》下

2022-05-28
0
《品格的力量》35 不幸和邪惡的來源

《品格的力量》35 不幸和邪惡的來源

2023-05-20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五回-02 真陽足群陰退散 惡貫盈合家沉淪【中西對照】Capítulo 25-02

《七真史傳》:第二十五回-02 真陽足群陰退散 惡貫盈合家沉淪【中西對照】Capítulo 25-02

2024-11-02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七回-02 諭吾人敦敦告誡 論修行層層做來【中西對照】Capítulo 27-02

《七真史傳》:第二十七回-02 諭吾人敦敦告誡 論修行層層做來【中西對照】Capítulo 27-02

2025-01-05
0
《少即是多》下

《少即是多》下

2022-03-17
0
《七真史傳》:第二十八回-01 賜鴆酒皇后試道 戴金冠真人吟詩【中西對照】Capítulo 28-01

《七真史傳》:第二十八回-01 賜鴆酒皇后試道 戴金冠真人吟詩【中西對照】Capítulo 28-01

2025-01-26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