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手機腦》下

198

自2006年起,非營利組織、全球聞名遐邇的「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and Design,科技、娛樂與設計),邀請來自各階層、各行各業的傑出演講者與領袖擔任主講人,製作了一系列線上影片。

從此,TED演講(TED Talks)成為大眾瘋狂轉載的資源,分享理念並傳遞靈感。

TED演講最大的成功關鍵在於「簡短」:所有演講都濃縮在短短的18分鐘內。TED首席策展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說明:「18分鐘的長度足以讓聽眾進入狀況,卻又不至於分心和覺得無趣……」

手機的問世,確實影響我們的專注力。

現代社會中,專注力已經成為珍貴的寶物。不過那個說到我們人類注意力持續時間(attention span)從12秒降為8秒,比金魚還要低的說法──幸好是編造的

第二個分享發現:手機的問世,確實影響到我們的「專注力」你有沒有覺得平常在工作,或是在學習新的東西、在讀書、在想要記憶東西的時候,只要有手機放在你的身邊,當它發出通知的音效,「叮」一聲的時候,你就會有一個衝動想要去看訊息?那種潛在的衝動,會讓我們越來越難以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面。

而且,這本書裡面還透露了一個資訊:即使是最有自制力的人,如果說把手機切成了靜音模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途,手機還是會造成干擾。

書裡面引用了幾個很有趣的實驗。有一篇標題為「腦部是脆弱的,哪怕智慧手機的存在只有那麼一點點,認知能力的容量都會縮減」的研究文章裡面,研究人員調查了500多名大學生的記憶力和專注力。他們把學生分成兩組在教室裡面學習,其中一組是把手機放在教室外面,另外一組學生是把手機切成靜音帶在身上。

實驗證明:專注力越好,成績表現越佳!

明明只有這樣的差別,兩組學生學習之後的成效,跟測驗出來的成績就差了非常的多:只要是把手機放在外面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和表現就比較好;把手機帶在身上切成靜音的這組,表現就是比較差。

有另外一組日本的研究人員,他們也做了另外一個專注力的實驗。他們請受測者在螢幕上面快速的找出隱藏的句子,專注力越好,就可以越快找出那些句子。受測者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做測驗的時候,在旁邊的桌子上面放一支手機(手機不是受測者的,只是隨便一支手機);另外一組的受測者,則是在旁邊放了一本紙本的筆記本。

就只是這兩樣的差異而已,實驗結果出來:只要有放手機的那一組,測驗出來的專注力分數都比較低;放筆記本的那組,測驗出來的分數都比較高。手機光是擺在桌上切成靜音,只要你的視野範圍看得到,就會影響到你的專注力了。這就是這些研究裡面所透露給我們的一個事實。

手機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品質,小心喔!

接著分享第三個研究的發現:手機除了對專注力造成干擾之外,它也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剛剛提到,手機放在視野範圍內會影響專注力,那如果手機不放在視野範圍內會怎麼樣?一樣會產生干擾。作者研究了另外一件事情,他發現手機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品質,尤其是把它放在身邊、在床頭櫃的時候。

人類的生理時鐘裡面,有一種荷爾蒙叫做「褪黑激素」,它在傍晚的時候開始分泌,越晚分泌越多;「褪黑激素」的分泌是要告訴我們的大腦,已經接近晚上該睡覺了。可是手機或平板的螢幕,會散發出很多的藍光,藍光的波長會抑制還有延後「褪黑激素」的分泌,這個激素沒有分泌出來,大腦就誤以為說現在還在白天。

所以如果在睡覺之前,還在大量地使用手機、平板,就等於是把自己的生理時鐘持續地往後推,明明現在就已經是接近午夜的時候了,你的大腦可能還會誤以為現在仍是白天。

而且在用這些APP的時候,APP本身的刺激帶給你的期待、獎賞的感覺,會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使你的大腦持續保持清醒亢奮的狀態,讓你覺得越來越難睡著,長久下來就會嚴重的影響到睡眠品質。你可能會問說:「我不要在睡前用手機,我就把它放在床頭櫃,可不可以?」

用手機當鬧鐘,不如買個真鬧鐘來用。

有另外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找了2000多名小學生做了一個睡眠的實驗。他們把小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小學生的手機是放在床邊的桌上,另外一組小學生睡覺的時候,把手機放在其他房間,完全看不到也不知道手機在旁邊。把學生分組之後,睡眠時間的差別是多少?把手機放在床頭邊的小學生,他們的睡眠時間整整少了大概21分鐘,有很明顯的落差。

類似的實驗也在成人領域被複製過,也發現類似的現象。所以作者他就建議:如果你把手機放旁邊,只是為了當鬧鐘使用的話,不如花個一兩百塊錢買個真正的鬧鐘來叫醒自己,把手機放在不會影響到你睡眠的地方。因為影響了睡眠,就會連帶影響到其他的事情。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手機是怎麼影響其他層面的?這是在閱讀本書時的省思。許多專家曾經提過,人類健康有三個最重要的支柱:第一個支柱是「睡眠」,第二個支柱是「運動」,第三個支柱是「飲食」。大量的使用手機,甚至是對手機成癮的這個狀況,會大幅度地影響到這三件事情。

真正的快樂處方,人類的大腦是為了運動而生。

舉第一個支柱「睡眠」來說,剛剛就有提了幾個睡眠的研究,有一本書叫做《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提的核心論點就是:睡覺是所有健康的基礎,任何一個睡眠充足的人,可以在精神狀態、身體代謝、專注能力上面,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當我們對手機的依賴度太高的時候,玩手機玩到太晚睡、玩到睡不著,或僅只是因為把手機放在旁邊,而睡得比較短,就已經影響到睡眠了。而睡眠又是其他健康的基礎,所以連帶著會影響到其他的生活層面。所以手機第一個問題是在於,它很有可能會剝奪你的睡眠品質。

健康的第二個支柱是「運動」。運動剛好是作者上一本書《真正的快樂處方》提到的,人類的大腦是為了運動而生;一個運動充足的人在抗壓力、專注力、記憶力、創造力,還有心理健康的層面上會更加的理想。

如果說,我們在使用手機的時間上面拉得這麼長(根據平均數據,每個人每天使用4個小時),完全排除掉或者擠壓到了你的運動時間,甚至是太沉迷之後,根本就不運動了,結果就會缺乏了剛剛所提到的那些好處,就不用奢望自己在上面的兩個層面中,保持理想的這個狀況了。睡不好,又沒有運動,這就更糟了。

網路名人發布的飲食資訊可以相信嗎?

第三個支柱是「飲食」的部分。在林慶順註2教授一個專門闢謠言的醫學部落格中,有一篇文章叫做:「網路名人發布的飲食資訊可以相信嗎?」在這篇文章裡面提到一個國外的研究,調查了181位國際網路名人張貼的社群媒體貼文,看他們有關食物內容的照片,有哪些是營養的,哪些是不營養的?

他們用一些標準去區分,發現這些名人張貼的食物照片裡面,有87%是被評分為很不健康的,只有5%是被評選為健康的。更有趣的是,越健康的食物被按「讚」跟留言的次數就越少。所以在手機平板上面滑的這些知名人士,大部分張貼的食物,很可能都是不健康的,如果說用這樣的資訊去型塑飲食習慣的話,可以想像得到將會有怎樣的後果。

這些是關於手機平板對於我們健康、睡眠、運動,還有飲食上面的影響,很需要我們自己去注意。

這本書很簡單易懂,篇幅不長,故事也都很直接、跟我們生活很貼切,引述的這些實驗研究也沒有太多的專業術語,是十分好懂又很有啟發的一本書。

況且,手機無論對成年人或學齡孩童的影響都相當巨大,如果你是家長,更應該仔細了解這些影響背後的科學證據。這是一本現代人必讀的手機使用指南。了解它的影響,會對於你自己使用手機,或者讓你的孩子怎麼去使用手機平板這樣的產品,會有更好的一個策略。

使用科技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如同在《深度數位大掃除》看到的對於使用科技的提醒:「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使用科技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但如果在使用這些產品的時候,跟人類健康三支柱產生了任何的抵觸:可能排擠了睡眠、運動,或者把飲食搞糟了,那麼都必須要快點做出調整還有修正。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就會漸漸地讓這科技產品,侵蝕到你生活中的每個層面,久而久之,這個惡性循環持續下去,可能就會導致一個全面性的潰敗。

手機平板它的功能是很強大的,像是拍影像、語音辨識、儲存、即時通訊等,如果可以善用這些強大功能來拓展工作能力,以及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便利,那麼它就是一個很好的「生產力工具」。可是,同時也必須避免手機成為一個單純的「消費性玩具」,因為這樣很有可能會讓手機剝奪了,生活中很重要的時間跟元素。

最後的結論就是,使用手機是要為了讓自己更好,不是要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糟。因此要去留意哪些東西、哪些影響、哪些APP的使用,會讓自己越來越糟,而去避免或是控制自己使用它的時間跟頻率。

在《拯救手機腦》這本書裡面,可以找到更多有用的知識,並且書中提供很多具體的一些手法跟步驟,幫我們去調整使用手機跟平板的方式。

希望這本書的內容對大家都有幫助,咱們下期再見!


(註2) 林慶順:
是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擔任教授22年(現已退休),擁有40年的醫學研究經驗,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發表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60多家醫學期刊的評審。他在2020年榮登首屆台灣生物科技與醫學名人錄。

阿國書香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