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揚與責備》中

81

上一集中,我們瞭解了人類評判體系形成的因素,有家庭的評價習慣早年的朋友以及社交媒體,那麼對於我們來說,該如何恰當地評價別人才能利人利己呢?

怎麼誇獎才能恰到好處

首先,我們來說第一種常見的評價,那就是讚美。

前面我們說過,喜歡讚美是人類的天性,不僅如此,讚美對人類的大腦發育也至關重要。比如調查發現,經常受到讚揚的孩子,在3歲到10歲的時候,相較同齡人能掌握更多技能;相反,日常生活中缺乏讚揚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反應則顯得相對遲鈍,尤其在學習的積極性方面。

那麼,是不是對他人的讚美越多越好呢?是不是只要是無條件的讚美,就能讓人找到自信?事實上讚揚並不是越多越好,它本身有可能也是一個陷阱,讚揚他人需要很多技巧,才能不讓它起反作用,不恰當的讚揚反而會打擊自信、降低人們的積極性,為什麼呢?我們先看下面兩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註2,做了一個實驗,在實驗裡心理學家先找到了一所學校,從老師手裡得到了一份全體學生的名單,之後心理學家隨機從名單裡,選出了部分學生,並告訴老師,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現這些學生有很高的天賦,但是在目前的學習中並沒有表現出來。

一個學期結束後,心理學家發現他隨機選出來的學生,真的獲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考試分數比其他學生要高出很多。

從這個實驗裡,心理學家得出結論,老師的期待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當老師認為學生具有天賦之後,他會在學生身上寄予厚望,可能會在上課的時候更關注這個學生,或者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而學生受到鼓勵也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因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皮格馬利翁效應,有點石成金的作用。

這個現象,被心理學家們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希臘神話。傳說一個雕塑家,愛上了自己雕刻的一尊象牙美女雕像,經過不斷地祈禱和供奉,雕塑家終於讓雕塑,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美麗女孩。就像皮格馬利翁的祈禱和期待,讓雕塑獲得生命一樣,教師對孩子的期待,也在孩子身上產生了點石成金的作用。

比馬龍和伽拉忒亞

油畫《比馬龍和伽拉忒亞》,[法]路易·戈菲耶,1763年。

正是基於羅森塔爾的這個實驗,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相信數量足夠的讚揚就像疫苗,能夠讓人抵禦一切來自社交的傷害,天天被讚揚聰明、有天賦的孩子也會擁有成功者的自信,他們會努力達成自己和他人的期待。

聽起來我們應該馬上回家,讚美孩子做得好、做得棒極了,但這個理論真正開始,應用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時候,老師們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很多教師發現,讚揚能夠在嬰兒和幼童身上產生積極影響,但對於大一點的學齡兒童,過多的讚揚反而會讓孩子產生焦慮,習慣隨時隨地獲得讚揚的孩子,似乎沒有讚揚就沒辦法做任何事,他們不會集中精力做功課,而是會不斷地停下來等待老師的評價,讓老師的評價作為自己繼續完成功課的助推劑。

過度讚揚會讓人變得更加玻璃心

為了解答這個看起來有點矛盾的現象,心理學家做了第二個實驗。在這個實驗裡,心理學家讓兩組成績不太好、沒有學習熱情的孩子,完成難度循序漸進的學習任務。第一組孩子只要答對問題,就會被讚揚十分聰明。根據皮格馬利翁效應,這一組孩子會擁有自信,讓自己的能力配得上來自老師的讚揚。

在一開始,這個方法確實效果很好,當孩子開始做簡單的功課,並且獲得讚揚之後,他們變得情緒高漲,學習態度也很積極,但讓人意外的是,這些讚揚只有在任務簡單的時候,才能維持孩子的積極性,一旦功課變得更加複雜、難度加大,孩子就會失去了興趣,重新變得提不起興致。很快的,這些被過度讚揚的孩子,就恢復到了實驗前的狀態。

第二組孩子和第一組一樣,也沒有學習熱情,在實驗室裡,他們也要完成循序漸進的學習任務,但和第一組不同的是在答對問題後,心理學家不會誇獎他們天賦高、頭腦聰明,相反的,心理學家讓他們注意,自己的努力和成績之間的關聯:你並不比別人更聰明,你之所以能夠完成任務,是因為你認真學習,你自己的努力讓你獲得了成功。

第二組的孩子因為自己的努力受到讚揚,而不是因為擁有得天獨厚的天賦而被誇獎,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哪怕面對十分困難的問題,也更可能獲得學習上的積極性。

從這兩個心理學實驗裡,我們可以發現,讚揚並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把讚揚比喻成一枚硬幣,那我們絕大多數人熟悉的,都是這枚硬幣正能量的一面,但這本書的作者卻告訴我們,讚揚這枚硬幣的另一面是負能量,過度讚揚可能會讓年輕人,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中變得更加玻璃心,心理承受能力變得更弱等等。

當然,不僅是在家庭和學校教育裡,在任何時候當對別人進行讚揚時,都需要警惕過度讚揚。就像這本書的作者告訴我們的,讚揚的數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讚揚的是什麼。合適的讚揚方式,是讚揚他人的努力刻苦和堅持不懈,而不是讚美他們的智商、天賦或者與生俱來的能力。

什麼叫獨裁主義式的讚揚?

除了過度讚揚,還有一種讚揚也是我們需要拒絕的,那就是獨裁主義式的讚揚。什麼叫獨裁主義式的讚揚呢?

作者在書裡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在寫作這本書時,為了研究親密關係中,應該如何進行讚揚與責備,她採訪了三對夫妻,發現這三對夫妻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都經歷過所謂獨裁主義式的讚揚。

比如其中一對夫妻,丈夫叫吉爾,妻子叫詹妮。每次吉爾出差之前,妻子詹妮都會幫他去乾洗店,把乾洗的衣服拿回家,吉爾就會誇獎他的妻子,比如妳想得太周到了、妳總是這麼體貼等等。一個丈夫誇獎自己的妻子體貼周到,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沒什麼問題?

但是後來有一天,吉爾又要準備出差,這次詹妮對他說:「你出差之前,記得自己去乾洗店拿衣服。」吉爾是這麼回答的:「妳能不能去幫我拿回來,妳總是這麼體貼。」這一次詹妮突然就生氣了,妻子的突然發怒讓吉爾措手不及,卻會讓妻子火冒三丈?

要記住:讚揚對方付出的努力而非天賦!

這是因吉爾的讚揚裡,其實隱藏著一個期待,他在提醒妻子,他需要妻子扮演一個細緻的、體貼入微的角色,而站在妻子的角度,此時的讚揚已經不是對她幫忙取回衣服的感激,而是變成了一種壓力,提醒她做為一個好妻子,她應該為丈夫取回乾洗店的衣服,而事實上她並沒有這樣的義務。

至此,你應該已經看出來了,雖然丈夫誇獎妻子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但這樣的誇獎是壓迫性的,它含有責任帶來的壓力,妳是一個好妻子、好媽媽,所以妳需要遵從這個角色,其背後的一整套邏輯和規範,儘管妳可能並不願意這麼做。

當我們的讚揚,不再考慮別人的願望和需求時,這就變成了獨裁主義式的讚揚,這樣的讚揚是霸道和專制的,它不僅不能帶給別人任何快樂,反而會帶來焦慮和壓力。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註3,曾經將讚揚比作青黴素,他說青黴素這樣的特效藥,有很多使用規則和注意事項,我們需要遵從用藥的頻率和藥量,還要注意可能造成的過敏反應。

讚揚也是一樣,過度讚揚和獨裁主義式的讚揚,都會打擊人們的積極性,所以當我們誇獎別人時,如果我們真的為他好,要記住,不要讚揚別人的天賦,而是去讚揚他們付出的努力,同時記得考慮別人的願望和需求,不要讓別人因為我們的讚揚而感到焦慮、產生壓力而適得其反。

怎麼批評才能利己利人

除了讚揚,還有一種和讚揚相反的常見評價,就是責備。

和天生喜愛讚美一樣,人類天生就討厭被責備,就像我們開頭提及的,被群體排斥的恐懼,被深深寫在了人類的基因裡。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遊客因為爬山誤入伊朗,而被伊朗監獄囚禁,他說在被單獨囚禁的4個月裡,他每天都盼望被提審,這樣就可以擺脫被排斥和孤立的恐懼。南非獨立運動的領導人曼德拉,也曾經因為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度過了27年的鐵窗生涯,他就曾經說過,沒有什麼懲罰比阻斷一個人與他人交往更沒人性。

納爾遜·曼德拉

納爾遜·曼德拉

有研究顯示,被群體排斥的人,更容易患上病毒性疾病、心臟病以及癌症,身處社交孤島的人死亡率會增加26%。人類天生就討厭責備,因為這警告我們自己有可能會被群體排斥。要讓批評利己利人,我們同樣也需要先拒絕兩種錯誤的批評方式,它們是籠統化責備讀心術

什麼叫籠統化責備?這個場景或多或少我們都經歷過,一個人和伴侶正在討論,晚上要看哪個電視節目,她想看連續劇,但伴侶想看一場球賽,本來只是一個無關痛癢的爭議,但伴侶卻突然展開全面徹底的批評:「妳太自私了,從來都只看妳想看的節目,妳就只知道看無聊的連續劇,從來都不考慮我的感受。」

聽到這樣的責備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大多數人很可能會覺得非常生氣。為什麼這樣的責備會讓人憤怒?這是因為提出責備的人沒有做到4個字:就事論事。

一句責備指明改正的方向,即是正面的教訓。

所謂的籠統化的責備,就是將批評從一個簡單的事件,上升到批評對方的人格、質疑對方的人品等等。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比如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抱怨。他說,都是因為小事──我放學回家路上忘了買菜,或是吃完零食忘了收拾,但突然之間我就被批評不懂禮貌,然後就是一大堆別的事,她羅列好了一大串我的罪行,過去的、現在的和將來的。

當一句責備指明了改正的方向時,它就是正面的教訓,因為它傳遞出來的信息是:你這件事做錯了,你可以做得更好。但如果責備定義了一個人人品上的缺陷,例如懶惰、自私、不靠譜等等,它傳遞的資訊就完全是負面的,不僅不能向對方指出經驗和教訓,還會讓雙方都陷入毫無建設性的爭執中。

所以對於爭吵和責備,爭論雙方彼此都有義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動輒上升到人品。

另一種錯誤的責備方式叫做讀心術。比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我看你就是故意的、存心的,我還不瞭解你嗎?」或者「你腦子裡想什麼我全知道」,或者,有可能會揣測對方的行為動機:「你這是想讓我當壞人,你這是想換取我的同情。」

習慣於利用讀心術的人,認為自己對對方瞭如指掌,而這大概率是一種幻覺和自負,畢竟真正的讀心術,永遠只存在於魔法世界裡。

待續


(註2) 羅森塔爾:
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1933年3月2日-),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名社會心理學家。他的主要領域是自我應驗預言,尤其對皮格馬利翁效應作了許多研究。

(註3) 海姆.吉諾特:
(Haim G. Ginott,1922年8月5日-1973年11月4日)曾先後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教育學士、治療心理學碩士與博士學位,後在紐約大學心理學研究院與阿德爾菲(Adelphi)大學心理治安高級研究院擔任教授一職。他曾經就兒童心理治安與父母職責等專題,在美國、歐洲與以色列發表演講及主領研討會;且發表過不少有關這方面的文章。

阿國書香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