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揚與責備》 上

86
為什麼我們都喜歡讚揚,討厭責備?這本書將從心理學層面給出科學的解釋。同時,本書還會介紹各個溝通場景下,利用好讚揚與責備的方法,幫助我們更加高效地與人溝通。

「這孩子一點都不懂事」、「我朋友也太不體諒人了」、「你又漂亮又能說善道」,在每天的溝通中,我們都在對周圍人的好與壞做出評價,但我們的讚揚與責備真的客觀真實嗎?為何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會成為兩個相愛的人分手,或者離婚的起因了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溝通出了問題。

那麼在生活中、在職場裡,溝通過程中如何才能恰當地讚揚和批評別人呢?我們要如何提升這項能力呢?

今天我們解讀的書是《讚揚與責備》又譯《被批評的勇氣》 ,作者特麗·阿普特註1。她是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她將30年的研究成果凝聚於本書中,讓我們充分瞭解讚揚與責備機制,是如何在親子、夫妻、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之間運作的,幫助我們最終實現良性有效的溝通。

讚揚與責備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這堂「劍橋大學的溝通課」,來看一看如何共情地理解人,以情商打動人,讓誇獎恰到好處,讓批評利己利人。

評判是人類的天性

人天生有種能力叫心智直觀(mindsight),這種能力讓我們可以通過別人的行為,判斷他們的目的、推測他們的感受。從嬰兒時期,我們就能通過眼神和面部表情,讀懂別人對自己的態度。

比如一個孩子能在40毫秒(1秒=1000毫秒)之內,處理一張人臉的信息,並在100毫秒之內做出判斷:這個人到底是可愛還是可惡、可信還是靠不住、是朋友還是敵人。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心智直觀是保證人類生存的必要因素。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要依賴身邊親近的人才能生存,如果不能敏銳地識別出他們對我們的態度,就根本無法活下去。除了能感知別人的評判,孩子也從小就會評判他人。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喜歡和自己有共同喜好的人,也更喜歡樂於幫助別人的人,這種偏好刻在了我們的基因裡,它能幫我們評估接近這個人是不是安全的,所以在和他人接觸的過程中,我們會下意識地計算得失,並且分辨出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人。

讚揚能使大腦產生信任與愉悅的激素

評判不僅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的大腦中還發展出了兩套獨立的評判體系,一套是讚揚,一套是責備。讚揚能讓大腦產生催產素內啡肽。催產素也叫親密激素,當大量催產素在大腦中流動的時候,我們就會更信任他人。內啡肽能讓人產生愉悅的感受,這些令人愉快的激素,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讓我們更願意和對方在一起。

責備的運作方式和讚揚完全不一樣,它激發的是被排斥和被驅逐的恐懼。當我們被人責備的時候,大腦的杏仁核會被啓動。

杏仁核位於大腦感情中樞的中心,這個感情中樞負責人類的記憶和情感,他反應迅速且不經思考,一旦杏仁核被啟動,我們不會思考實際情況如何,而是會直接感到恐懼,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生活在複雜的原始荒野中,必須依賴同伴提供資訊、食物和保護,若被群體排斥無異於死亡。

所以當我們受到責備的時候,會出於本能的感覺害怕和痛苦,責備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同樣會感到痛苦,因為人類天生有共情能力,能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比如,一個一歲大的孩子看到別的孩子摔倒,自己也會覺得緊張,並通過吮吸手指和抓頭髮來鎮定自己。

雖然評判是人類的天性,但每個人面對評判,以及評判他人的表現都有所不同。比如同樣是做錯了事被人批評,有的人覺得沒事下次做好就行了,有的人卻對責備非常敏感,甚至因此而一蹶不振,那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差異呢?我們來說說,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評判體系。

影響我們評判體系的因素有三

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會決定我們的評判體系,分別是:家庭的評價習慣、早年的朋友以及社交媒體。

第一個因素:家庭的評價習慣,塑造了我們內心的評判體系。家庭是一個人早年的主要生活場所,也是我們最早接受讚揚和責備的地方。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評價習慣。

讚揚多的家庭中,孩子因為能長期得到表揚,所以更容易對別人和自己寬容,也總能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通常被允許自由的發表意見,並且有機會挑戰父母的權威。

相反,責備多的家庭,家人之間看不見彼此的好,就總能挑出對方的毛病,孩子也很少能聽到讚揚,因為家長們不僅高標準嚴格要求,而且獨斷專行,不許孩子挑戰家長的評價,否則就是無理取鬧。

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很容易對讚揚反應遲鈍,就算別人誇獎他們,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做得多好,相反,這些孩子可能對責備很敏感,哪怕別人嘴上沒說什麼,一個眼神或者一個細微的面部表情,都會讓他感覺自己受到了責備。

被人責備時,陷入過度的焦慮和恐慌。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責備影響了大腦內部的神經通路。通常情況下孩子受到責備的時候,都會經歷從害怕到鎮靜的情感控制過程。

我們前面說過,當一個人受到責備時,大腦的杏仁核會讓我們感到恐懼,此時大腦的另一個部位,前額葉皮質也會發揮作用,它會站出來提醒人:別怕,鎮定一下。然後大腦會開始思考,到底是不是我們有問題,讓我們理性地分析問題,從而平靜下來。

但如果一個孩子在生活中,持續不斷地面對責備,長此以往,負責鎮定的前額葉皮質,還會覺得責備是正常的,它就再也不會緩解來自杏仁核的恐慌,因此孩子就很容易對責備過分敏感,在被人責備時陷入過度的焦慮和恐慌。

說完了家庭,我們再來說,影響人類評判體系的第二個主要因素:早年的朋友。之所以強調是早年,是因為我們在嬰兒和兒童時期,大腦發育非常快,早年經歷對塑造我們的評判體系非常重要。

通過朋友的眼睛看清自己,從而增強對自己的信心。

當我們走出家門,最早認識的朋友會幫我們審視,並且修改自己在家庭中建立的評判體系,同時他們也會讓我們學習,新的讚揚和責備的規則,進而擴充原有的評判體系。

比如有的父母不喜歡子女哭,只要一哭,他們就會責備子女不夠堅強,但朋友卻會來安慰、來陪伴,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從家庭中學到的評判制度,未必都是正確的,然後調整自己的評判體系。所以有種說法,朋友是鏡子,也是榜樣。我們通過深厚的友誼來表達自我,通過朋友的眼睛看清自己,從而增強對自己的信心。

朋友的評價對我們的另一大影響,是保護我們的自尊,讓我們客觀公正地看待自己的價值,不受別人負面評價的影響。和朋友相處的時候,我們也會擔心,如果這件事告訴朋友,他們會不會像別人一樣討厭我?我會不會失去這個朋友?但是為了得到真心實意的讚美,我們願意冒險去暴露真實的自己,哪怕這個自己並不完美。

當我們把自己的祕密告訴最親密的朋友,他們非但沒有看不起我們,反而會安慰我們,可能還會鼓勵我們去主動承認錯誤,讓我們發現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從某種程度上說,友誼是自尊的保護傘,那些在家庭或者其他社會關係中得不到的認可,朋友通常都可以給我們。

雖然家庭評價制度和早年的朋友,為個人評價體系奠定了基礎,但這並不是說這個體系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還會進入比朋友更複雜的社會關係,比如婚姻關係、工作關係等等,這些關係都會對我們的個人評判體系產生影響。

社交媒體讓人沉溺於對快感的追求,卻無真正的滿足感。

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人類大腦的評判體系,也面臨社交媒體的影響,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三個因素。

社交媒體對我們的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影響是,它會讓人沉溺於對快感的追求,卻無法讓人得到真正的滿足感。人際關係中真正的滿足感,需要具備兩個要素:一是讚揚要來自活躍的、有反應的真實人際關係,也就是說,我們要能感受到評判背後是一個真實的人。社交媒體上和我們互動的,是用戶關注者或者虛擬朋友,缺少真人之間的真實體驗。

真正滿足感的第二個要素是,讚揚來自於重要的行為或者成就,比如我做了一件事或者對別人產生了正面影響。

而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得到的讚揚,卻沒有這種基礎,讚揚可能僅僅來自於一張照片,或者一個帖子,他也會讓大腦釋放出多巴胺,讓人感到喜悅,但這種多巴胺的釋放是短暫的,很快我們就會從這種快樂中清醒,為了追求更強烈的快感,我們就會沉溺在社交媒體中無法自拔。

人很容易被網路上的惡意留言吸引

社交媒體對評價系統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人們很容易被網路上的惡意留言吸引,進而攻擊別人,思維也更容易窄化。人有一種負性偏向,總是能記住那些不好的事情。

比如,服務員總是記住那些沒付賬單的顧客,顧客總是很容易記得那些難吃的餐廳,而且一旦有人在網路上發表負面評論,就很容易得到其他網友的反饋,無論是表示支持還是反對,這些負面評論都有吸引力,這就引發了一個現象:越多人在網路上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用詞越惡劣,其他網民就越有可能加入進來一起罵,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是社交媒體剝奪了人的共情能力,那些發表惡毒言論的人,他們的內心並沒有把網路言論,看作是實際人際交往的行為,反而覺得就像打遊戲一樣,是在和虛擬人物交流,所以他們在網路上評論的時候,很容易粗暴地把人分成我方和敵方,一旦某個人被劃分到了敵對陣營,就算他遭遇痛苦,他們也不會對他表示同情。

在社交媒體針鋒相對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實際生活中互不認識、沒有共處過的「陌生人」,缺乏對彼此完整的認知和友誼,因此批評和責備往往都是無情的,但這不就與加入社交媒體的初衷,越離越遠了嗎?

待續


(註1) 特麗.阿普特:
(Terri Apter)心理學家、作家、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資深導師,她關於家庭動力學、同一性和人際關係方面的著作獲得了國際認可。她有多部作品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優秀讀物」,並斬獲多項大獎,《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衛報》等知名媒體都對她的著作讚譽有加。

阿國書香園地